夜间
笔趣阁 > 一柄陌刀压大唐 > 第十八章:回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游子归家,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语。


待话头尽了,便要嫌你碍眼。


如今的沈潮生就面临被赶出家门的窘境。


原因无他,来自家的兄弟过于“懂事”。


卖饼的,吆喝的,和面的。


各个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反而显得沈潮生是这群人里最不懂事儿的那个。


宁氏愿意唠叨几句,沈潮生也笑眯眯的听着,直到……


“诶?潮生,你大哥怎的没回来?”


整个小院里,鸦雀无声。


宁氏话音渐低,喃喃道:“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


又叹了声。


“他还有妻儿……”


宁氏见沈潮生没有搭腔,心中有些恼了,语气也凶了些:“去蜻蜓村一趟,给陈小牛和他娘接来,那日你大哥给咱牵马,陈小牛叫咱奶奶,咱就认下这对儿孙了。”


……


凉州郡外蜻蜓村。


沈潮生打听了下陈九的住处,村里人都说不认识什么陈九。


直到说是军营里当兵的,老槐树下的村民才指了个方向。


沈潮生怀抱着那个泥罐和三十两银子,远远便望见一座孤零零的青石房。


外来户,总归逃不过这般冷清境地。


屋外菜地里,残剩的荞麦杆歪歪斜斜。


一女子正跪在泥地里捆扎秸秆,忽而往后一倒,脊背贴上柴堆。


双手扣住麻绳,膝盖撑地缓缓起身,后腰绷直。


才将那偌大的柴捆扛上背,踩着碎步往家挪。


一旁帮忙推着的小娃儿倒是眼尖,先瞅见了沈潮生。


准确的说,是认出了那一身令人有些眼熟的衣裳。


“你是?”


“嫂嫂,我是沈潮生。”


女子展颜一笑,眼角尽是农家妇人的朴拙。


“原来是小弟,赶快进屋坐会儿,你大哥总和咱提起你。”


“小牛,去给那麦糖拿出来!”


沈潮生忙接过女子背上的柴捆,跟在女子身后进了屋。


桌上摆着一块麦糖,估计就是这屋里最贵重的东西了。


“小弟,你今日怎的有空来这儿了?你大哥呢?马上元宵了,可还回来?”嫂嫂眼里盈着期盼。


陈小牛说道:“叔父,咱爹说元宵那天若是回来,会给我买花灯来着。”


嫂嫂见沈潮生面色不对,声音开始发颤。


“小弟,你且说,嫂嫂扛得住……”


沈潮生缓缓从怀中拿出一个泥罐和三十两银子。


嫂嫂颤抖着伸手,泥罐比想象中要轻很多,拿在手上没费多大力气。


但不知怎么心里却觉得很重,简直透不过气来。


陈小牛当年出生时七斤五两,比如今的陈九还要重些。


沈潮生盯着桌上裂纹纵横的粗瓷碗,终究没敢看嫂嫂眼里的泪光。


陈小牛还小,但也看得明白娘亲的眼泪与面上的悲切。


举起手中的木剑,便朝着沈潮生劈砍而来。


“小牛!”嫂嫂厉声喝止,陈小牛吓得哭了起来,被嫂嫂一把搂进怀里。


“小弟啊……”


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


“你大哥走时,可曾说......”


沈潮生摇头。


“嫂嫂,娘说了,你是我亲嫂嫂,小牛是我亲子侄,不如跟我娘那儿凑一块儿,相互间有个照应……”


外乡人,死了郎君,带着个娃儿。


孤零零远离村子的屋子便说明了很多事。


“小弟,容嫂嫂想想,成不?”


“好。只是如今大哥走了快七天了,我去给他寻块地。”


沈潮生拿起屋里的锄头进了山头。


日落斜阳,山头上多了个规规矩矩的坑。


沈潮生抹了把面上的汗,坐在一旁低喃。


“陈大哥,我至今闹不明白,那匹快马究竟是给我留的,还是你给自己备的?”


“可无论如何,你让我当上伙长,教我一身武艺,愿意给我娘牵马,那你便是我亲哥!”


“小弟不懂什么风水,也不信什么风水。我估摸着你这般沙场上的杀材,也不讲究这些。”


“听戏曲里说的,给你挖了个坑,三尺深,一分不深,一分不浅。”


“正对着你那院子,你在这儿躺着,也算回了家了。”


“嫂子咱不管她,若嫂子想改嫁,你躺在地下也莫要怨恨,吃军粮的,命里该着这般遭际。”


“至于小牛,我会替你照顾着,跟我自家儿子一样,绝不教他受半分委屈,你只管放心去。”


沈潮生拍了拍身上的泥。


回头见青石屋内,嫂子已经带上了顶白色垂布的遮面。


“小弟,你陈大哥家中已无弟兄,小牛又太小,还得麻烦你送上最后一程。”


沈潮生接过泥罐与一件未缝好的新衣,走在最前头。


嫂嫂牵着抽抽搭搭的陈小牛,掩面跟在身后。


正当春节,本就是“晦气”事儿,自然没有什么人来搭把手。


也就没有必要摆宴席。


一抔黄土,一个泥罐,一件针脚凌乱的新衣裳。


便埋了陈九半生戎马。


三人并排立在坟前。


“嫂子,跟小弟走吧。这日头,难捱。”


沈潮生低声劝道。


良久,那白布遮面轻轻点了点。


陈小牛只是愣愣的站在那儿,一双眼睛看着那座新坟。


什么都不懂,又好似什么都懂了。


“小牛。”


沈潮生将陈小牛抱起。


“日后若是你叔父死了,你也得给你叔父挖个坑,你可晓得?”


“好。”


“坑要三尺深。不能太深,太深了会阴冷。也不能太浅,浅了下辈子没福气。你可记住了?”


“叔父,小牛记得了。”


没多少行李可收拾,不过些旧衣裳。


余下的家具,明日雇辆牛车来搬便是。


只可惜屋外那捆柴火,也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嫂子与陈小牛骑着青骓,沈潮生在下方牵着缰绳。


村头处的老人家对着三人指指点点,路过的行人也都避让开来,生怕冲撞了新春的喜气。


通胡巷前,陈小牛早已在嫂嫂怀里睡熟。


许是突然停了,陈小牛在睡梦中发出呓语,模糊地喊着“爹”。


“潮生,明日你教小牛认字吧,就从名字开始……”宁氏接过熟睡的陈小牛,扶着嫂子进了屋。


沈潮生如今也只能和二号他们挤在地上。


“大哥,咱以后要是死了,你也得给咱收尸回家才行。”二号的声音有些低。


“莫说傻话,咱都不会死。”


“大哥,咱连个名字都无,你读过书,给咱起个名字?”二号语气有些激动。


“姓甚?”沈潮生有些诧异,难不成这小子真没名字?


“随大哥姓就成,咱自小就没家,部落从外面捡回来顶税的……”


“沈啸咋样?配得上你这体格。”


“嘿,极好极好,咱大哥取的错不了。”


二号只是想着,自己若是死了,总得也有个坟有个碑。


士卒如同那野草,一波死了,来年又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