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六年战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黎元十五年。


由于日本国内贵族对平民的大力压榨,反倒是让赵熙有了一个可以统战的机会。


可你想要在日本郡县化,甚至是立国,那你总得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吧。


最后经过一番研究,原来日本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是向隋朝称臣。


甚至,这国书的内容还被保留了下来。


同时,这日本的名字,据说还都是当年武则天当政时期,所赐给日本的。


因此按道理来说,日本的天皇,应当是隋唐的臣子才是。


然而这个臣子当年却是背叛自己的主人,与百济一起攻打大唐。


在其国内,还偷偷地自称天皇,恬不知耻地使用起了大唐天子的名号。


这是一个忠诚的人,应该做的事吗?


如今大宋继承大唐的遗志,势必要惩罚这个不忠之臣。


至于他们对百姓的压迫,大宋自然也义不容辞,必须减轻百姓肩膀上的压力。


今后……


在九州岛上,所有的百姓都只需交两成的税,二公八民,再也无须给京都的朝廷交。


当太宰帅派人去把这消息告知了九州岛上的所有的百姓后。


虽说都知道大宋其实是侵略者,可不少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跟日本动辄超过一半的税比起来,这二公八民,实在不要太人道了。


另外……


赵熙又把九州岛的商人什么的,都给聚集了起来。


将他们的妻子、儿子、女儿什么的,都给控制住。


要知道……


九州岛的太宰府可是日本对外贸易,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这里商业繁盛,文化交流活跃。


将这些商人都控制起来,也有利赵熙获得财源。


攻打日本,或许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他得细水长流,先把自己的基本盘给控制好才行。


当然!


他爹爹也给他写信说了。


说,把当地人杀光,其实也没什么事,他会想办法移民的。


不过有一说一,你一天天的大米、鱼肉,日本的生活条件,并不见得能有多好。


这大宋的百姓愿不愿意移民,赵昕其实也不太好说。


反正……


移民的计划已经在实施。


愿意去的,就到官府去报名。


到时候,官府会对想要移民的人,进行组织。


赵熙有点不太理解,为何他爹爹要说出这么残忍的话。


因为此前攻打交趾、攻打高丽的时候,好像都没这么说过。


不过想想……


这地主杀了也就杀了,不杀,难道你还真把土地给对方不成。


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熙也觉得,最好是能把那些地主都杀光。


不杀光的话,感觉士兵都没什么动力了。


主要是情况不一样。


此前他的那些兄弟,都是两三个月,就把仗给打完了。


可他呢,都打了横跨三年了,虽说其实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算一年半吧。


但是……


这长时间逗留在这边,而你又给不出比较诱人的报酬的话,那像是渤海国、高丽的士兵,肯定就会有怨言。


而也得亏此时是平安时代的日本,如果是换到其他时代的日本,那穷得叮当响的。


士兵接下来肯定也就更加不愿意卖力了。


因此到了这一年……


为了激励将士,赵熙也不得不考虑。


在攻下一座庄园后,像是各种财物、还有奴隶、女人什么的,是不是也得分出来一点,以便赏赐给将士。


当然!


不能让他们自己去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就太过于败坏军纪了。


应当在打下来后,把财物都聚在一块,然后再开会论功行赏。


赵熙把这想法拿出来跟赵顼讨论,赵顼也是不置可否,毕竟,这士兵的士气,大家都看在眼里。


可惜就可惜在日本天皇的权力太小。


而那些地主的权力,又发展得太大了。


不然……


赵熙觉得,如果能一战而定乾坤的话,那说不定会更好。


也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杀戮。


这一年……


赵熙便开始派人到本州岛去消灭当地的庄园主。


只能说……


一路上势如破竹。


当然!


本州岛的西边人口还是太过于稀疏了。


一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消灭的,在得知了宋军已经来到了本州岛后,也是纷纷加固自己的庄园。


有的,原本只是拿木头凑凑数建的,现在都开始用上了各种石头。


这也让赵熙看到了,这时间越是拖得久,说不定,以后攻城的压力也就越大。


不过……


目前也只能是这样吧。


到了这年秋。


赵昕的消息也是再次传来。


说给他安排了两千户百姓。


这下倒是可以把这两千户百姓,都安排到被攻打下来的那些地方去。


而且……


有一说一,都是汉人,这样感觉也更加地安心。


只可惜,这日本的四个岛屿,支离破碎,而且随处都可以从海上登陆,这也使得在安全性上,很不安全。


无法给人一种只要把这个地方给打下来后,就万事无忧的感觉。


两千户百姓,经过海运,在这年冬便到达了本州岛。


赵熙也安排了人去修建棱堡,以便对那些百姓进行保护。


现如今的日本,只能说,三百万,到五百万人,应当还是有的。


要想拿下这样一个地方,你必须也得有相对应的人口,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个地方给彻底地吞下。


随着战事的进行。


大量的本州西部的百姓,也是逃难到了京畿一带。


这也给京畿一带,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毕竟……


这些逃难过来的百姓,你总得处理一下吧。


这又引起了新的一轮的骚动。


城市环境,城市治安,开始变差。


至于日本朝廷……


九万人出去都打输了。


为今之计,好一点的话,只能是争取一个停战,差一点的话,就算是明知道打不过,似乎也得打了。


白河天皇派人来找到赵熙,希望赵熙可以停战,不管是称臣,还是说赔偿,他们都愿意。


赵熙也是做出了回复,必须给他赔偿二十万两白银,他才会考虑考虑。


可白河天皇就算是把自己给卖了,也拿不出二十万两白银,再说了,给了你,你还是不停战,那我拿你也没有办法。


只能是先不作出回复,然后让人加紧练兵。


其实……


朝廷的兵真的不太行。


不过好在……


现如今他们又招募了不少的亡命之徒,至少,接下来应该还是可以打一打的吧?


这一年……


随着几次小规模的交战,赵顼也是表示,感觉日军的战斗意志,好像越来越强了。


虽说来交战的,说不定都是经过特训的精锐,但这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见得是一件什么好事。


毕竟根据太宰帅所言,日本的人口估计得有三百万到五百万,就拿一户五人,一户有一个壮年来说,日本起码都得有六十万到一百万的壮丁。


这得杀到什么时候。


这火枪都干冒烟了,都杀不了那么多。


这也使得接下来,赵熙不得不加快攻略京畿地区的步伐。


黎元十六年。


攻打四国岛,随后大掠而去。


黎元十七年。


进攻京畿地区。


京畿平原人口为之一空。


日本人全跑到京都,甚至是关东地区去了。


更多的则是跑到了山里,躲了起来。


赵熙一看这……


只能说也不是办法啊。


破坏太过于严重了。


那自己多少年才能重新恢复这里昔日的繁盛?


自己的兄长们可是三个月就解决了战斗,紧接着就是躺着过日子。


到了自己这,反倒是变了样。


得好好地反思反思,到底是那一步做错了。


不过……


这其实也不怪他。


主要还是那些贵族的土地,你都不肯交出来,那我只能把你们都杀了啊。


至于那些平民,大多都是被吓跑的。


我又没有让人去杀你们,你们跑什么?


只能说……


这让赵熙觉得有点苦恼。


不过算了!


就这样破罐子破摔吧!


反正……


他有一个九州岛的百姓来对大军进行供给,就已经是足够了。


想当年,日本花了足足数百年的时间,才让大和民族壮大起来,而且把虾夷从日本的核心地区,给赶到北边去。


事实上……


赵熙才短短几年,就把日本弄成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此时此刻的日本,没了京畿地区的支持,这京都的贵族,也是一下子便变得拮据了起来。


每天饿晕的贵族,不在少数。


更遑论百姓了。


日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最为关键的时期。


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有说投降的。


有说把地交出去的。


有说奋死抵抗的。


有说退居关东平原的。


还有的人则是提议,要破坏掉宋军在九州的粮仓。


不然……


人家一直都粮草充足,这仗怎么打?


这九州岛上的百姓,可真的是卖国贼啊。


其实……


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尝试过。


他们真的派了人去劝那些百姓,你们不要再给宋军缴纳粮食作为赋税了,你们都不知道他们在京畿地区的暴行。


可问题是……


百姓似乎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


至于你说能不能找一个当地有威望的人来组织一下百姓,进行造反。


只能说,那些比较有威望的、有实力的,都被赵熙给杀了。


而且……


百姓又不傻,人家二公八民,你们多少?


这也就使得这么好的想法,直接不能用。


但是……


有一说一,倒也是促进了日本自我进行改革。


接下来……


充分地给予地方庄园主更大的权力,以换取他们可以保护朝廷。


只是……


像是这种事,也就是一开始有点积极。


当受到了一次挫折之后。


这朝廷的威信已经开始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


一些贵族,因为跟太宰帅有一点点关系的,便开始凭借太宰帅的关系,跳过朝廷,直接跟赵熙讲和。


赵熙那当然是愿意接纳的。


主要是不接纳也不行。


不接纳的话,再打下去,这整个日本都得变成一片废墟。


那自己当这个日本王,还有什么意思呢。


还得再花个几十、上百年,才能将这地方恢复过来。


不过……


接纳确实也不是不可以。


可条件是,你这土地,必须交给朝廷。


由朝廷来统一进行分配。


对方也是表示,大宋官家之子说怎样就怎样。


这地方的豪强,倒是为自己谋得了一条不错的生路。


然后,有一就会有二。


当得知他们当中居然有人叛变后,一开始所有人都肯定很愤怒。


不过后面一想……


自己是不是也可以?


反正……


谁又愿意真的一直侍奉天皇呢?


只不过……


这把自家的所有开垦出来的土地,都交给朝廷,这实在是让人心痛。


很快,随着事情的进展,这日本各地的豪强便纷纷割据、独立,投降的投降,不投降的,也就只能是待在家里,等着大宋军队的到来了。


这完全就是,能过一日是一日的态度了。


至于说作为此时日本最大的势力,藤原家。


实际上,藤原家也想过要不要投降。


只不过……


他们比天皇其实更像是日本的皇帝,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放弃自身的特权呢?


然后……


接下来便看到了,他们不得不让人带兵去收拾那些已知投降的。


日本的内乱,只能说是进一步地升级了。


赵熙则是稳坐九州岛。


九州岛上,只见一片和谐安宁。


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只可惜日本太大了。


从长度上来说,相当于两个高丽。


平原面积,更是倍于高丽。


要想统治如此大的一块地方,关键交通还不是那么地方便,出门要到别的岛上,就要坐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熙也很头疼。


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然!


以目前的时局,赵熙觉得,还是先把日本朝廷给消灭了吧。


消灭了以后,那些地主豪强便会群龙无首。


到了那时候,才好接着去谈怎么去统治的问题。


黎元十八年。


赵熙已经有意早点结束这场战争,因此,接下来也是安排了秘密投降过来的内鬼,将日本朝中的那些关键的大臣以及白河天皇全都给一网打尽。


十一月。


京都下起了雪。


这一年……


赵昕四十二岁。


李世民这一年,正好灭国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