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九十八章 缓慢推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年前,藤原家的藤原道真跟藤原时平曾经在日本进行过一次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大体内容,就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


同时,也规定一切新垦的土地归开垦者所有。


从这改革就不难看出,这不是闹么?


如果一切新开垦的土地都归开垦者所有,而且还是私有的。


那这不是助长地方势力自己发展么?


是的!


没错!当发展到二百年后今日的日本,这日本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估计数百上千个领主、豪族。


这也是为何,赵熙刚刚登岛的时候,往往遇到的都是一批批的军队。


而不是一大股军队的原因。


至于后面这一次,遇到的是一大股军队,这是因为藤原家利用了他们藤原家的权力,而且还加上了国家的权力。


所以才能聚集起来这么多的人一起过来打仗。


但即便是如此,你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其实并不怎么团结。


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凑在一起而已。


当赵熙越是了解现如今日本的各种制度,就越是能够感觉得到。


这征服日本,可能跟征服别的地方,还不一样。


因为不管是辽国、还是大越国,又或者是高丽,那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因此,当你活抓他们的皇帝以后,他们一般也就全国停摆,地方投降。


可如今的日本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只能说遍地都是鱼鳖。


个个在自己的地盘,都可以说是独立的存在。


他们往往可以不需要听从天皇的号令,自己过自己的。


甚至……


如果天皇被抓了,他们也不用心急。


反正……


你只要别来把我的土地给抢了就行了。


天皇他被杀了,关老子什么事。


幸亏跟当地的太宰帅聊了聊日本国内的情况,不然,赵熙都不知道,敢情现如今的日本,还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


虽说这些诸侯往往手里的兵,一般不超过一千。


而且能够超过五百人的,那都算是实力非常强的豪强了。


另外,他们一般不把这些兵,叫做兵,他们把这种兵,叫做武士。


只见赵熙便仰天长叹,感慨道:“难怪爹爹把棱堡的建造方式给我们,想必,爹爹他早就知道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根本不可能像我的那些兄长一样,两三个月就能把整个日本打下来。”


“就算是我们如今去把白河天皇给抓了起来,估计,这一个个的地主豪强,还是需要我们一个个地进行劝降。”


赵顼也是补充道:“这一个个进行劝降还不行,我们是要把土地收归朝廷的,这与他们的利益必然冲突,怕是只能一个个地把他们都消灭了才行。否则……即便他们投降了,难道,还让他们这样继续下去?”


“那太宰帅已经说了,正是因为土地私有,所以才导致了如今的皇室势弱,地方豪强根本不听朝廷的话,甚至一个个还隐匿了大量的土地。”


赵熙便道:“既然如此,那似乎也只有一个个地啃下去了。得重新恢复属于朝廷的威信。”


随后……


两人便在日本搞‘解放’,搞‘改革’。


对于那些地主豪强而言,能劝降的,就劝降,当然,你投降之前,你还得承诺,把你家土地归还朝廷。


什么?


你不愿意归还?


那我送你上天!


打下了土地后,便给那些贫苦的百姓,分土地,而且制定一个合适的赋税。


比如说,十取一,十取二。


大宋一般是十取一,当然,这个其实各地都不一样。


有的取得多一些,有的取得少一些。


考虑到他们目前需要大量的粮食,而且,还有很多仗需要去打,就暂定十取二。


而这十取二,相比于很多人给日本的地主豪强家当佃农,都肯定是要好上许多。


因为你当佃农,估计一半都得交给当地的地主。


其实现如今的日本,真的是最好的时代。


但也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是因为,如今的日本,和平富足,其文化,也几乎是来到了其最为鼎盛。


最坏,则是因为贫富差距也相当地严重。


至于你说白河天皇的投降信……


接下来该怎么办。


讲真的!


当意识到日本的天皇也就那样以后,赵熙跟赵顼便觉得,这天皇打不打,也就那样了。


因为你都没有办法号令全国,还被一个外戚藤原家给控制,那我打你意义也不大。


撑死了,也就仅仅只能控制京畿一带的地区了。


可这九州岛,他们都没有实打实地占领下来呢。


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你身后的城池都还没有攻破,你就去攻打下一座城池,那妥妥的用兵大忌。


因此……


对赵熙来说,现在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先把九州岛给经营好。


当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再去讨论攻取京都的事。


反正……


京都就在那里,又不会跑了。


当然!


这回复,还是要回复的。


就说……


投降的人,要有投降的人的诚意,当自己亲自过来投降才行。


至于说日本百姓的反应。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这是侵略者,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当得知赵熙居然要给他们分地,好家伙,一个个都只能是表示难以置信。


而那些地主豪强,毫不意外,只要不投降的,都被赵熙给带人干掉了。


当然!


此时赵熙的势力影响范围,最多也就是在日本的福冈、佐贺一带。


再多,也就是刚刚到熊本。


……


日本京都。


藤原家两堂兄弟,当得知他们圣上打算投降之时,也是傻了眼。


不过想想就明白他们圣上这是安的什么心了。


圣上这是打算借助外部的力量,想要挽回属于天皇的权力。


难怪投降得这么积极。


一旦圣上得到了外部的支持,那还有他们藤原家什么事?


当两人明白过来后,立马便转变了态度,竟然又能够齐心一致地,劝他们圣上不要这么早地放弃。


而且发誓,他们一定会把外敌驱赶出日本。


白河天皇倒也不能阻止他们。


反正……


你们去送吧。


你们的人死得越多,以后,这藤原家才能越衰败。


可不管白河天皇如何盼星星,盼月亮,这大宋的天兵,就是没有在这个冬天直接攻打过来。


难不成……


还真要他自己亲自去一趟么?


但藤原家两兄弟肯定是不会让他去的。


这一年年底。


赵昕也收到了赵熙的信。


上面写着,“爹爹,计划有变,这一次无法两三个月便平定日本。”


像是土地私有制,而且谁开垦就是谁的这种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彻底地得到革除,就算是让当地的地主豪强投降了,你后面也会是一堆的破事。


因此……


他们不得不放缓自己的脚步。


赵昕也给他们回了信。


说他们很稳重,就这么办吧。


而且……


军粮、火药若是不足,他会安排人送过去。


另外,最好是能多多地学习当地的语言。


否则……


恐怕接下来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统治。


然后……


赵熙便找了个漂亮的女的,来学习。


其实这种事情,都根本不需要赵昕去教。


到了第二年。


在赵熙的一番努力之下,九州岛上比较厉害一点的地主豪强,基本上都已经被赵熙给平定。


前前后后,也杀敌超过了一万余人。


这时候……


日本京都这边,也已经是逐渐地发现这势头有点不对。


这跟他们原本预想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通过派出间谍,很快便得知了大宋军队在九州岛所做之事。


顿时……


便是白河天皇,都不由得有点慌了。


因为这怎么说呢。


看来敌人现在并不是想说打了一顿,让你称臣,然后就回去那么简单。


对方这是想要把他们家的祖坟都给挖了。


这如何了得!


白河天皇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召集日本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守,领主。


一起商议如何击退宋军之事。


自从得知宋军要在九州岛搞土地改革以后,他们即便先前有什么恩怨,现在也不得不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了。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这事,绝对不能让宋军这么搞。


然后……


你凑五百,我凑一千,他出一千五。


再加上直属于朝廷的军队。


勉勉强强凑了个九万人,号称一百万大军。


在第二年的下半年,便前后陆陆续续地,绵延数百里,朝着九州岛这边杀了过来。


不过有一说一。


位于日本最东边,最东北一带的地主豪强,其实对这事,还是不怎么上心的。


他们的地盘属于是天高皇帝远,而且在宋军来之前,他们就曾有过背叛朝廷的记录。


他们能听朝廷的,也就有鬼了。


当然!


他们不上心,其实理由也很充分。


要知道,从东北到九州岛,这距离少说也得有二千多里的距离,如此长距离的行军,军队到了地方,这一路上的百姓那得负担多重?


而且日本很多地方还是山地。


所以明显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所出的兵力,也是最少的。


最多只能算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人。


赵熙这边,也在九州岛各地修建了多个棱堡。


说实话!


你很难保证,在这日本的平民百姓之中,会不会有人突然冲出来,要刺杀你。


所以,军队都待在棱堡当中,其实是最安全的。


当然!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池当中,也会驻扎一些军队,以便能够控制城中的百姓。


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相处,日本百姓也从一开始的惊慌,到现如今的习以为常。


朝廷的威信下滑,也使得他们对于维护贵族,维护天皇的利益,并不是那么地上心。


毕竟你又不是当官的,你替当官的着急什么。


第二年,秋。


九万日本军队的前锋四千人,由日本八幡太郎源义家带领,通过小船,很快便登陆了九州岛的东部。


百姓看到这些从京都来的朝廷的军队,竟然丝毫没有王师降临的感觉。


甚至……


有的还觉得,我们这日子过得好好的,大宋官家都给我们分地了,你们这过来打仗,不是破坏我们美好的日子么?


甚至居然还有点嫌弃。


主要是,打仗就会破坏他们的生活、破坏他们的房屋,这能不被讨厌么?


很快……


双方便打了起来。


这八幡太郎源义家,是日本少有的名将。


据说,相当地有武勇。


赵熙得知后,也不得不重视了起来。


不过有一说一。


在见到了本人后,赵熙感觉也就是那样吧。


经过了一年的发展,日本军队这边,似乎这一次,也变强了。


因为他们已经开始粗略地学会了如何列阵作战。


甚至……


还有点像模像样。


又或者说……


这可能只是这位八幡太郎源义家的功劳。


源义家一上来便是历数宋军的罪状。


赵熙只能说,说的都对。


不过残害百姓什么的,这条罪,他可不认。


互相诋毁了对方一波。


接下来……


双方便开始了决战。


这一次,日本军队事先做好了准备,带了大量厚实的盾牌,以确保能够抵挡住宋军的火枪攻击。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派人来试探清楚宋军的虚实。


通过派出一些死士,硬接宋军的火枪攻击,然后再用马匹,把尸体给拖走。


最终分析得出,他们的人都是死于那一颗颗的弹丸。


而且这些弹丸的破坏力极为地惊人。


甚至,当距离过近的时候,能把人的腹腔都给打穿。


在有了这些情报后,他们的应对方法便是制作巨大的盾牌,而且要很厚很厚的那种。


至少比以前的盾牌再厚个两三倍,完了,还要在盾牌外面蒙上铁皮。


这样虽说移动慢是慢了点。


士兵也不好去搬运,可最起码,你得可以先抵挡住敌人的进攻才行。


只要双方能够拉近距离。


不是没有打赢的可能。


不过……


即便如此,源义家在看完了对方的铠甲以后,依旧觉得,这一仗或许并不好打。


要知道……


大宋可是人人都穿步人甲。


那玩意,跟日本的只顾胳膊不顾肘,只顾上半身,不顾下半身的防御力比起来,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


也难怪,这一仗必须非他不可。


甚至就连源义家,在看到了宋军这装备后,骑在马上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然!


打仗是吃脑子的。


他已经在身后埋伏了军队,到时候,一旦打起来,他们就佯败,只要能把敌人引到适合他们作战的区域,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


于是……


用五百人在前面装作要打,后面埋伏了三千五百人,而且弓箭、盾牌什么的,都备足。


双方这一仗,便率先开打了起来。


不过五百人,赵熙一看就觉得不对劲。


可能是在他们日本看来,五百人已经很多了吧。


赵熙却觉得,这五百人,必定心怀不轨。


再加上,太宰帅都说了,这人不能小觑。


为此,也是跟下面的将领道:“这估计只是试探,搞不好有什么阴谋诡计,别追太深。”


果然!


只是刚刚一交战上,对方立马就撤了。


赵熙便让人回来,别打了,这必定有诈。


双方交战的第一天,就这样停止了下来。


源义家也有点拿宋军没办法。


因为这棱堡实在是一看就不好攻打。


只能是看着躲在棱堡里的宋军一脸的发愁。


还是等后续的人到来吧。


随着大量的日本士兵抵达了九州岛。


这九州岛的粮食压力,也是瞬间倍增。


源义家肩膀上的压力,也是一天天增加。


毕竟你这么多兵,你不可能就在这光耗着啊。


而更糟糕的是,人家大宋的制度,就是人性化。


一石的粮食,只收你二斗。


其他的都归你。


当源义家派人去征集粮草、疏散百姓的时候,这百姓竟然还出现了对此有怨言的。


好家伙!


这让源义家都不得不怀疑人生了。


军中有人还出了个馊主意,说百姓竟然给敌人提供粮草,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他们应该把这些百姓全都迁徙到别处去,而且禁止他们给敌人提供粮草。


让百姓离开自己的土地。


那百姓能不反吗?


事实上……


宋军对百姓相当地友好。


他们在这里并不比宋军得民心。


为此……


源义家也不得不给赵熙写信,问赵熙这是想干嘛。


其实大宋攻打日本,这理由并不是很充分的。


最主要的,也就是对方不臣服于大宋。


赵熙琢磨了一宿,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太合适的理由,也是回道:“报当年大唐的仇。”


好吧!


都几百年前的事了,你竟然还能拿来说。


源义家都无语了。


于是……


九州岛上,便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


双方正处于交战时期,但是当地的百姓,却一副根本不关自己事的样子。


甚至于……


对于这到来的朝廷的军队,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嫌弃。


像是一些无所事事的妓院的妓女什么的,更是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接下来到底谁会赢。


是大宋的一米八的帅哥,还是号称天下第一武勇之士的源义家。


源义家只能说骑虎难下。


人数多也有人数多的坏处,这场仗,不能拖太久。


所以……


接下来,在同一时间,源义家便吩咐其他人分兵对大宋的多个据点发起了进攻。


双方的攻防,只能说不可谓不惨烈。


当然!


主要是日本这边比较地惨烈。


大宋这边,由于是守城方,就如同是一台绞肉机。


城池的下面,堆满了日军的尸体。


更糟糕的是……


当他们辛辛苦苦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都差点把地道给挖通。


敌人开始反攻了。


在他们丝毫不觉得敌人会主动进攻的时候。


敌人直接对他们的大营发起了进攻。


顿时……


日军死伤惨重。


九万人。


经过粗略统计,伤亡近半。


士兵一路溃逃,都被吓破了胆,根本没有心思再去与敌作战。


消息传至京都。


京都贵族,一片哗然。


关键是……


他们至今都不知道,大宋为何要打他们。


说什么报大唐的仇,讲道理,是人听了,都知道是借口。


最后……


还是一位叫做大江匡房的,站了出来,表示,对方应该就是想要他们日本的国土。


他们必须要与大宋不死不休。


当然!


有一些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不死不休固然气节感人,可如果他们都已经打到了自己的地盘呢?


那该投降的,应该还是要投降的啊。


只是……


这么没有志气的话,他们当然不会在朝堂上直接说。


接下来……


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训练、整顿军队。


白河天皇也觉得在理,顺便,借此名义,把所有人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下。


虽说朝中,还是有相互不服的。


但至少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他们还是能够做到表面上的一致对外。


而宋军在打败了对方的军队后。


赵熙也在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到底是渡海去进攻本州岛,还是去打四国。


还是接着留下来,发展,稳固民心?


当然!


这些其实都可以做。


随着日军战败回去,九州岛几乎已经被分裂了出去。


赵熙也是尽可能地对当地的行政进行重建。


像是收税什么的,你起码得有个专门负责帮忙收税的官员,或者是吏员什么的吧。


这些都必须妥善地弄好。


而太宰帅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自己好像又有权了。


不过也成了日本最大的日奸。


他的妻子、子女,都在京都。


然后……


为了报复他,白河天皇也是把他的妻子、子女全都给砍了头,然后让人送到了他这来。


自这一天起,他发誓,他与京都的那群贵族不共戴天。


赵熙对此,也只能是深表遗憾。


在赵熙看来,这太宰帅还是要砍的,只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先放放。


等他们什么时候熟练地掌握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方式,这太宰帅也就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了。


第二年……


赵熙开始对九州岛进行郡县化。


提拔了一些当地人当官员的同时,也是加紧对语言的学习。


毕竟……


这听不懂别人说话,确实是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