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 第214章:你的那部《人在囧途》,可能要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


打电话给陈诚的不只是王中雷。


大过年的。


一众导演虽然是知名导演,虽然心态也可以。


可面对着这么大的制作,哪个导演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对待。


很多时候,他们与会与普通导演,甚至是普通人一样。


该纠结的时候会纠结。


该想不开的时候还是想不开。


王中雷之后。


出品方之一的小玛奔腾负责人亦是给陈诚打了个电话。


“陈导,给您拜个早年,新年好。”


“李总,新年好。”


“陈导,您回老家了吧。”


“回老家有一段时间了。”


“辛苦,过完年,我们的三国就要启动。陈导,您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还好,正在确定总导演。”


“陈导,您觉得哪个导演合适?”


“还没有完全确定,正在考虑。”


“您觉得高惜惜怎么样?”


“还行。”


“陈导,大家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说两家话,小小透露一下呗。”


“我觉得还可以,但还得等过年之后再确定。”


“陈导……”


最终。


小玛奔腾出品方负责人挂掉了电话。


对于这位李总。


陈诚无所谓。


虽然他是出品方,但他可不会太过于管出品方什么事。


他又不是监制,代表的不是出品方的利益。


陈诚是制片人。


原则上是。


陈诚是新三国的负责人。


哪怕就是出品人,说话也不见得就一定管用。


至于出品方撤资什么的。


这资可不是那么容易撤的。


做为一个强势的制片人,在开拍之前,陈诚可是要求出品方先出资7成。


要不然,陈诚就不当这个制片人。


至于为什么这样要求。


就是不想被出品方制约。


要是出品方每每拿钱来威胁制片人,那陈诚还当什么制片人。


既然要陈诚当制片人,那就听他的。


要是不听。


那就别让陈诚当制片人。


不过。


给陈诚打电话的,也不仅仅是出品方。


比如。


韩三坪就给陈诚来了一个电话。


“陈导,过年好。”


“韩导,过年好。”


“那个新三国总导演确定了吗?”


“暂时没有。”


“什么时候能确定?”


“过完年吧。”


“怎么,还在考虑什么?”


“其实考虑得差不多了,还想再看看。”


“早点确定得好,免得让大家都过不好这个年。”


韩三坪和陈诚关系不一般。


对于韩三坪说的,陈诚考虑了一下:“倒也是。”


大过年的。


要是这个不确定,那些个导演恐怕都睡不着觉。


想了想。


陈诚问道:“韩导,您这是给谁打电话的?”


“张嚟。”


“巧了,就张嚟吧。”


“我去,你确定?”


“确定。”


“你小子,太好了。一会我给张嚟打电话,他非得高兴死不可。”


“嗯,先跟他说吧。”


之所以选择张嚟。


本身上张嚟水平就够。


另一方面。


张嚟的理念与陈诚的有一些像。


陈诚对于新三国,他即不想跟着老版这样来拍。


他同样也不想跟着前世的新三国来拍。


要说怎么拍。


陈诚认为,这将是一个老版和前世新版三国的一个结合体。


他会吸收老板三国的优势,也会吸收前世新版本国的优点。


至于其他导演。


虽然其他导演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可这一些理念一个是太激进,另一个就是没有太过于考虑市场。


陈诚拍的新三国,就是给普通大众看的。


所以台词方面,一定不能太过于文。


可新三国毕竟是三国。


他不是普通的电视剧。


他是人们心中的四大名著。


更在无数老百姓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整个的剧情与台词,他不能太白,他还得有一定的雅。


比如这种雅。


像新三国中一些经典的桥段,桃园三结义……一类,陈诚就准备多花篇墨。


他可不会学新三国,只是了了几个镜头就结束了。


还有像七擒孟获,新版三国都没怎么提。


这一点也是陈诚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还有新三国一些没有提到的人物,像贾诩,太史慈……都是很经典的人物。


新版三国的剧本里面也没怎么提,这都是不太合适。


雅俗相结合,这就是陈诚对于新三国的看法。


雅是让新三国要有一定的高度。


俗是让新三国更接地气,更迎合观众。


综合来说。


还是张嚟比较符合陈诚的理念。


最终。


陈诚也就确定了张嚟。


“小美,你跟其他几位导演回一下信息。”


既然确定了张嚟,其他几位导演也要回信。


不过回信陈诚就让小美去了。


他回倒是可以。


但免得大家也是尴尬。


……


大年29。


王中雷送的一车的年货到了。


老妈无比的惊讶,直问陈诚哪里的朋友,怎么送了这么多的年货过来。


陈诚笑道,是一位老朋友,关系比较铁。


至于铁不铁。


这种事也就陈诚和王中雷知道。


至于吃了王中雷的会不会嘴软什么的。


陈诚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他还是和之前一样。


该合作合作。


该拒绝拒绝。


大年30。


陈诚陪老爹回到老家祠堂祭祖。


虽然乔迁了新房。


但按陈诚老家规矩,不管去了哪里,老家还是老家,不能丢掉。


所以过年,陈诚还是要回到老家的祠堂拜祭。


并且。


陈诚老家大年初一,还有抢新年的习俗。


这个抢新年,那就是看谁在大年初一0点第一个点炮竹。


要是谁抢到第一个,往往预示着新年事业财运身体……都是旺旺旺。


是不是有这么神奇,陈诚不知道。


不过陈诚还是每年都会去抢的。


但可惜。


很多时候抢不到。


今年陈诚总结了一下经验。


他觉得之前抢不到的原因是准备不足。


于是陈诚早在晚上23:30分的时候,他就准备了香竹和炮竹……以及各方面的祭拜用品。


并且还在祠堂门口等到0点。


不知道是有心准备还是什么。


0点一到。


陈诚终于抢到了这个第一。


这让陈诚感觉心里美美的,有一种非常好的兆头。


……


大年初一。


一大早。


陈诚就对父母说,中午吃了饭去看电影。


老妈第一个不去,说:“电影有啥好看的,不看。”


陈诚有些被呛到,说:“老妈,有一部电影是我拍的片子。”


老妈有了兴趣,问道:“你拍的片子吗,你演哪个角色?”


“呃,没有角色。”


“没角色还说是你拍的。”


“老妈,我是导演。”


“导演是演哪个角色?”


“导演是演……我……”


差点被老妈给带偏了:“老妈,票都买好了,不看就浪费钱了。”


老爹却是说道:“你啊你,没文化吧,你儿子可是大导演,大导演懂不懂。”


“那你说,大导演是干啥的?”


“就是……”


一翻乱说,老爹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老妈笑着说道:“还说我,你不是啥也不知道。”


当然说是这么说。


中午的时候,老爹老妈还是跟着陈诚前往了电影院。


是的。


大年初一。


陈诚之前的三部片子,正式上映。


一部是陈诚监制的《叶问》。


另一部也是陈诚监制的《赤壁》。


还有一部是陈诚导演的《人在囧途》。


原本人在囧途陈诚是需要去宣传的。


后来陈诚看了看,大过年的,也别难为一众演员了,就让大家回家好好过年。


只是陈诚这一边没宣传。


与陈诚有关的三部片子,都很是火爆。


“兄弟们,新年好,有没去想今天去看电影的?”


“必需去啊,大年初一,那就是看电影,不然干嘛。”


“对,我们大年初一有规矩,不能走亲戚,看电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大年初一。


可以说是全年最好的档期。


这一个档期,集结了一系列的片子。


除了陈诚监制的三部之外,也还有其他的几部片子。


但可惜的是。


其他几部片子在陈诚两个字之下,却有些被无视了。


一众看客,他们只盯着与陈诚有关的三部片子。


也就是叶问,赤壁,以及人在囧途。


“叶问,赤壁,人在囧途,兄弟们,看哪部?”


“我觉得赤壁,大制作,大场面,还有顶尖的阵容,梁潮伟,金诚武,林志铃,胡鍕,张丰义。”


“我觉得叶问也不错,甄仔丹,任达桦,樊邵皇,还有天王嫂熊代林。”


“我靠,就没人说人在囧途吗?”


“当然没人说。”


“为什么?”


“这可是陈诚直接导演的,你说……要不要看?”


好吧。


不是陈诚不想打广告。


有的时候陈诚不需要打广告,今年的春节档处处都是陈诚的广告。


赤壁为了吸引观众,打的是陈诚监制。


叶问为了吸引观众,打的也是陈诚监制。


人在囧途呢?打的是……我就是陈诚。


做为陈诚亲自导演的人在囧途,这个时候,他想不吸引人都难。


……


“这么多人。”


这会儿,老家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已经爆满。


还好陈诚提前买好了票。


也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


陈诚是人在囧途,赤壁,叶问……包括其他一些电影,陈诚都买了。


“老妈,您想看哪部?”


虽然陈诚更想带着母亲去看人在囧途。


但陈诚第一想法,还是让老妈先选。


人在囧途就算是自己拍的,要是老妈不喜欢,也没必要硬拉着去看。


不过老妈却一直想着陈诚的片子,说道:“儿子,你不是说有一部片子是你拍的嘛,哪部?”


“呃……”


陈诚指了指:“这,这,这……严格上来说,这几部都是我拍的。”


“儿子,你这么厉害?”


“你现在才知道啊。”


“噗嗤……”


母亲一乐:“那就看这部吧。”


指了指人在囧途,老妈说道。


陈诚一愣,问道:“老妈,怎么选这部?”


“这部感觉好像拍的是火车站,你看,这一些提包的行人。我一看就想到了,当年我和你爸去南方打工。你是不知道,当时在火车站,我和你爸等了一个晚上,这才等到了一辆加班的绿皮火车。”


这一说。


老爹也是感慨:“是啊,当时到我们小县城的火车都是慢得很。不但慢,而且没座位。不但没座位,进入车厢都是人挤人,我和你妈在那里站了十几个小时呢,站得全身都是汗。后来回家过年和去南方打工一样,也是人挤人,硬是站了十几个小时,这才回到家。”


老妈接过话,又说道:“你爸当时还说不回来呢。说,回来一趟要花一两千块钱,很划不来。就你老爸这样,也没见赚多少钱。”


两人说着,陈诚亦是感叹。


回想起小时。


陈诚却是想起,父母虽然去外地打工,但外面不管条件多难,每年过年还是赶回家。


至于原因。


不就是为了看自己嘛。


有一次陈诚记得。


当时父母实在是买不到火车票,只好骑着一辆摩托车翻跃几百公里,这才回到家。


陈诚老家过年时的天气是很冷的。


不但冷。


那一年还下起雨。


为了回家。


父母把能穿在身上的衣服全都穿上了。


至于脚上,都是绑着尼龙袋子,就是怕冷风吹进去。


当时父母回到家,陈诚非常记得,父母的手脚差不多都麻痹了。


直到用温水泡了好久,这才恢复了过来。


“嗯,爸妈,这部片子说的就是回家过年的故事。”


陈诚擦了擦眼睛。


回家过年不是什么大事,但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么一想。


陈诚对于人在囧途变得更为期待起来了。


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巧不巧,好像碰到了一个好时机。


……


“陈诚,新年好。”


离2点档的《人在囧途》还有十几分钟。


陈诚接到了一个电话。


一看来看电,正是老王……不对,王剑林。


“王总,新年好。”


陈诚有些意外。


没想到王剑林竟然在新年第一天给自己打电话。


“呵呵,陈诚,在哪?”


“在老家。”


“你看你,你都有三部片子要上映,竟然不去宣传一下,还回老家做什么?”


“不是有王总您嘛,你们万达院线可得给我们多排一些片子。”


“呵,陈大导演,到我这里打秋风来了。”


“王总,大家这是相互赚钱不是。我们的片子卖得越好,你们万达赚得越多。”


“你小子有一手啊。”


王剑林说道:“要不要跟你说个数据?”


“什么数据?”


“你拍的片子喽?”


“我可是有三部片子上映,王总,您说的是哪部。”


“刚夸你,你就得瑟起来了。既然这样,我不说了,再见。”


“别介……王总,我错了。”


“现在知道错了啊,晚了。”


王剑林笑呵呵,但还是说道:“算了,跟你小小的透露一下。你的那部《人在囧途》,可能要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