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534章 刺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初四年二月初八日,南明朝廷如期缴纳岁币、茶叶布匹等各项物资。


双方在徐州交割。


侯询和阮大铖分别代表齐、明两国,在望月楼宴饮,双方再次重申两国“兄弟之谊”。


阮大铖将太初元年以来逃往江南的罪犯(主要为湖广一带的土豪劣绅)约两百人,交给侯询。


作为回报,侯大学士宣布,驻守淮河防线的第四兵团(秦建勋部)将撤回湖广,  接下来的时间,齐军不再威胁合肥。


交割过程顺利而平稳,一艘艘装满银子茶叶布匹的小船,渡过淮河,抵达徐州码头,登记造册后,用马车装载,发往大齐各地。


~~~


二月十二日,平安道发生叛乱,一些大户不愿离开故土,鼓动佃户,袭击当地齐军,杀死杀伤数十名战兵。


叛乱很快被平定。


为避免叛乱扩大化,邓长雄没有进行大规模报复,只是斩杀了几个带头闹事的朝鲜缙绅。


经此一战,半岛局势渐渐平稳,很快地,第一批朝鲜富户踏上了前往辽东的旅程。


满天星带着群晋商继续在平安道各处收钱。


到二月底,满天星的汇通银铺,吸纳五百多万白银,其他晋商的存款业绩也令人欣喜。


猪快养肥了,该杀猪了。


~~~~


刘招孙的主要精力,再次投向了北方。


提登陆倭国,被无限期延迟,  起码要等到八年后,至少解决两个敌人后,大齐才有可能痛殴德川家光。


最危险的敌人,  已经逼近了。


获得欧洲支持的沙皇俄国,铁了心要和东方这位新邻居干架。


穿越者毫不畏惧,至少自己还有主场优势。


以十七世纪运输条件,沙俄根本无力(即便是三百多年后的日本关东军也同样无力),从莫斯科向库页岛投送上万人规模的军队。


穿越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对库页岛形势一直保持乐观态度。直到前几日听说,宁古塔外围的哥萨克人已经过千,宁古塔危急。


沙俄大规模军事干涉当然无从谈起,不过,小规模渗透还是可以做到的。


根据这个思路,化整为零的哥萨克人,陆续抵达远东,他们在雅克萨城汇合,准备向这座坚城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侵占科尔沁草原的杜尔伯特部,也得到了沙俄全力支持。


杜尔伯特部大汗札萨克,刚刚赶走了布木布泰和她麾下的科尔沁人。


这位黄金家族的子孙,威望权势达到顶峰,  他决定效法林丹汗,  也要做真正的大汗。


可惜没有法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札萨克决定勾结沙尔胡图克图。


知名拉马马图克图,带来了自称在武当山开光过的金佛(应当是真武神神像)。


这样拙劣的谎言何止是拙劣,简直是侮辱草原人们的智商,然而信奉金佛的牧民还是络绎不绝。


可能是大家的日子都太苦了吧。


总之,两人一番商业吹捧,俨然已是忽必烈再世和八思巴(注释1)重生。


靠着这番彼此炒作,得到俄国人支持的札萨克大汗,实力迅速提升,兵强马壮,火器也更为犀利,自诩自己为草原之主。


~~~~~


占据科尔沁后,札萨克忙于收拢联络蒙古部落,暂时没有东侵迹象。


刘招孙却不敢掉以轻心,好不容易打下个林丹汗,札萨克又要冒头,蒙古草原的权力游戏就像是打地鼠。


朝鲜战争刚结束,各部急需休整,这个季节也不适合对草原发动攻击。


兵部会同参谋部制定了一份秋季作战攻略,民政和商会也接到旨意,要求半年之内完成西征准备。


战后片刻宁静再次被打破。


当务之急是要守住库页岛,全歼来犯之敌,根据江流儿发回的情报,逼近宁古塔的哥萨克约为一千五百。


二月初,武定皇帝带着他的一众扈从,过铁岭开原,向北进入抚远,视察北方防线。


根据双方战力对比,要全歼来犯之敌,须再向库页岛派出援兵一千。


~~~~~


车队碾过泥泞的路面,吱吱呀呀向北前行,过了抚远,便出了大齐疆域,往前走便没了水泥路。


“宁古塔有多少兵力?”


“五百不到,前年赶走哥萨克人,第五兵团主力便撤了回来。”


库页岛上屯田刚刚开始,耕地不足,粮食物资奇缺,如果不是像哥萨克人那样就地抢夺,军队在岛上很难生存下去。


武定皇帝准备将这片土地,当做征服美洲的前进基地来建设,他不想复制殖民者在北美的那套玩法:对土著人斩尽杀绝。


“五千人无法立足,蒲总兵早早让战兵撤走了,现在留下四百多人。”


听完李三光介绍,太上皇心中忐忑。这四百多人还要分成两路人马,一路镇守宁古塔,一路镇守库页岛。


“好在,当地土民与哥萨克人不共戴天,很多人自愿加入大齐充当辅兵,加起来,兵力当有两千多。”


“轰!轰!”


外面忽然传来剧烈爆炸声,如同天空掉落的炸雷,马鸣不绝,车队一片嘈杂。


爆炸掀起的热浪轻松推开马车车门,将两人推翻在地,外面响起一片惊呼,接着是火铳鸣放和弓弦震动声。


片刻之后,裴大虎探进来半個脑袋,见太上皇安然无恙,小心翼翼道:


“陛下!刚才有一伙贼人埋伏在林中,投掷炸弹,看手法,像是锦衣卫。”


刘招孙哦了一声,没想到大明已经灭亡这么多年,还有前朝余孽,想要刺杀自己。


“真是阴魂不散,这么多人都想杀朕,有活着的吗?”


裴大虎连忙道:“回陛下,刺客共有二十多人,大部分已被禁卫军当场斩杀,抓了两个活口。


类似这样的刺杀阴谋,太上皇每次出游几乎都能遇到,刺客身份五花八门,籍贯遍及南北,有前明士绅,有张春旧部,有天启皇帝的旧臣,还有被抄略家产的山东商户,偶尔还会些建奴余孽······


武定皇帝对这些刺杀早已见怪不怪,最开始时还会审问对方为何刺杀自己,得到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除了给前明皇帝朱由检报仇,给后金汗黄台吉杜度报仇,给被抄家灭族的大户报仇,还有的刺客竟然说是因为不能参加科举,所以非要让刘招孙死。


经历过数十次爆炸、投毒、冷箭、纵火等一系列刺杀行动后,穿越者开始对这些刺客不再感兴趣,只把他们都当成是死人看待,每次禁卫军抓住刺客后,便交给蓑衣卫处置,刘兴祚或是章东亲自审问刺客,在审出刺客同党后,便将秘密处死,在这整个过程中,刘招孙甚至不会看刺客一眼。


不过今天情况却有些不同,不知是朝鲜叛乱引发了太上皇的恻隐之心,还是因为武定皇帝今天实在是闲得无聊,他让裴大虎把那两个幸存的刺客带到龙辇前,他要会会这些久违的刺客。


“陛下,这都是些亡命之徒,有什么好见的,一刀剁了就好。”


东方祝担心太上皇安危,在旁边低声劝道,刚才大爆炸中,东方公公也受了伤,此刻正捂着脑袋,耳边嗡嗡作响。


“这些贼人前赴后继刺杀朕,想来也是不容易,朕好久没看他们了。”


片刻之后,两个浑身是血,半死不活的刺客被拎了过来,跪在马车前面,刘招孙轻轻跳下马车,一手推开挡在前面的盾牌,缓缓抽出雁翎刀。


森悌正要开口对两个刺客进行宣判,武定皇帝挥刀打断,刀尖指着地上的刺客道:


“朕和你们无冤无仇,为何要刺杀朕?”


马车周围还残留着斑斑血迹,提醒活着的人,刚才这里还发生过惨烈的战斗。


“暴君!呸!你这禽兽,无君无父,诋毁孔圣人,屠戮衍圣公,如今废除科考,你是天下读书人之敌,可恨我范进势单力薄,不能杀你,愧对先皇啊·····”


范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朝南方磕了几个响头,刘招孙还在猜测他在向谁磕头,忽然,一口掺杂着鲜血的唾沫喷射而出,好在血沫飞了几尺便软软坠落。


卫兵一拥而上,一阵拳打脚踢,裴大虎勃然大怒,将那颗倔强的脑袋按了下去。


“你就是范进?中举了吗?”


刘招孙拔出雁翎刀,用刀尖抵在范进下巴上,缓缓将那个血肉模糊的脑袋托起。


眼前出现一张愤怒到扭曲的脸,两鬓斑白的须发和脸上深沉的沟壑,说明这位举人真的曾经十年寒窗无人问。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刺齐天下知,朕废除科考,是要让天下读书人过得更好,你为何要杀朕?”


武定皇帝疑惑不解问道。


“不止我要杀你,天下读书人都要杀你,这巧言令色,不知廉耻,我看你的暴齐,就和暴秦一样,很快便要四分五裂,你·····”


刘招孙不耐烦的挥手打断他。


“天底下想杀朕的人,站在一起,可以从莫斯科排到天心城,你只会死读书,可知莫斯科在哪里?”


范进哑口无言,没想到诋毁孔孟圣贤,废除科举的暴君,竟然问出这个问题。


“在俄罗斯,不错,朕的确有罪,只是,你有何德何能,能代替天下人来杀朕?凭伱会写文章?”


“时代变了,会写文章,只能去做文案。不能做官,更不能作威作福。”


范进茫然。


自己心心念念的刺杀对象,散发出一种莫名的恐怖气场,让他一动不敢动。


卫兵端来盆凉水,浇到范进头顶,地上升起一团白茫茫热气。


二月的辽东虽已早早入春,然而还是滴水成冰的极寒天气。


盆水浇在范进身上,冻得他牙关打颤,全身缩成一团。


“想杀朕,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要有一个更好的理由,带下去吧。”


两名卫兵像拖死人一般,将范进朝河边拖去。


剩下的那个此刻,跪在原地瑟瑟发抖。


卫兵在河面凿冰,很快挖出个水桶粗细的洞口,范进被五花大绑,吊在冰层洞口。


卫兵舀起河水,从头顶浇灌下去,范举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具冰雕。


“说吧,为何要刺杀朕?实话实话,朕可以不杀你。”


武定皇帝望向另一名刺客。


“我,我是····”


“大胆,在太上皇帝面前要自称草民!”


裴大虎抡起刀鞘又要打。


“住手!”


刘招孙示意禁卫军统帅退下,然后充满慈爱的望着这名最后的刺客。


这是个四五十岁的长者,面黄肌瘦,满目沧桑,手指颤抖,不敢抬头看人。


“这位大哥,你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是受人蛊惑吧,朕可是你们的大救星,你却来杀朕了。不过不要紧,说吧,说你为何要杀朕,实话实话,朕可以既往不咎,饶了你。”


刘招孙饶有兴致的望着这个小老头,像一位长者准备开导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草民,草民是前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远亲的佃户·····天启四年····”


裴大虎再次打断道:“什么天启六年,朱由检三年就死了,没什么天启了,那是武定元年!”


“是是,是武定元年,大军到了河南,你们把骆思恭大伯的田产抄没了,家产抢光了,人也杀光了。”


裴大虎怒道:“既然杀光了,你又是谁?”


“回,回军爷,小人是骆老爷家的长工,给他们家放牛的。”


“长工?”刘招孙若有所思,“你主人家的事,和朕无关,你应该去找沈炼,找他报仇啊,当年是他杀骆思恭的,你们找朕干什么?”


沈炼死去多年了。


“大齐商会把牛羊马匹都收走了,小人吃不上饭,又爱赌钱,不得已便入了闯军,跟着刘宗敏打仗,在河南被蒲总兵打败,逃去山东,成了王老爷的乡勇,王老爷他们又被齐军打败,赶着饥荒,没饭吃,就跟着他们来这儿了·····”


“他们?”


“他们是骆家家丁,商会抄家,把他们存在骆老爷家的银子也抄了,所以才一直不死不休。”


“哦,原来如此。你命苦啊,五十多岁的人,还要来刺杀朕。”


刘招孙喟然长叹。


“你可知,有多少刺客死在朕手里吗?”


老头刺客立即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草民不知刺杀的是太上皇,若是知道了,死也不会来了,他们只说是抢个大户。”


武定皇帝将刀缓缓收回刀鞘,登上了马车。


“朕说话算话,饶你不死,不过,刺驾大罪,终究难逃,发去宁古塔,协助江流儿他们守城吧。”


注:


1、八思巴(藏文:???????;1235年3月6日-1280年12月15日),全名八思巴·罗追坚参。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首领,西藏萨迦政权的创始者,第一任萨迦法王。元朝第一位帝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