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 第106章 重新分析对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利军带回来的调查结果,让陈言和林刚都有些惊讶。


这个陆金南,怎么说呢。


忙碌!


对,只能用忙碌来形容陆金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甚至,可以说,这个陆金南就只有工作,好像没有什么生活可言。


每天早晨六点半, 陆金南准时从出租屋出发,在小区旁边的一个早餐店,吃早餐。


之后就乘坐公交车,去牙医诊所推销牙模。


他在时间上规划的很好,上午推销三家,下午推销三家。


每家时间大概是5到10分钟左右。


从他的流动轨迹看,确实如他所言, 一个月,要跑遍所有的牙医诊所。


小白兔诊所确实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 这种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


此外,这个陆金南每天下午6点下班,并没有直接回家休息。


而是从小区的保安那边,推出一个烧烤车,在附近卖烤肠、肉串之类的小烧烤。


一直到晚上12点,陆金南才收摊回家。


除了雨雪天气外,陆金南的工作天天如此。


“卖烧烤?”陈言有些诱惑的看着王利军整理的调查报告。


王利军点了点头:“我们排查过了,陆金南在农村老家的母亲有尿毒症,每周最少要到他们县城的县医院透析一次血液。”


“这个费用,都是陆金南给的……”


“而且,按照陆金南的收入,每个月除了他自己吃饭,满足他母亲的医疗费还差一些。”王利军的语气也有些唏嘘:“所以, 陆金南就弄了烧烤摊,晚上下班后,出去卖点烧烤。”


“这样,他母亲的医疗费,也就差不多了。”


……


陆金南被释放了。


陈言私人掏腰包,赞助了陆金南一万块钱。


以陆金南的状态,他是幕后黑手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即便陆金南在时间上,和王虎就医有重合的巧合,陈言还是选择释放了陆金南。


因为,他的母亲在等他的钱救命。


多关陆金南一天,他就少赚一天的钱。


林刚自然不会反对。


以他的经历看,像陆金南这样的孝子。


犯罪有可能。


但是卖国的罪大概率不会的。


而且,通过国家侦缉总队那边的调查,陆金南也确实没有出国的经历。


呼……


陈言长长吐出一口气,本来有些眉目的线索,现在又断了。


会议室。


陈言把所有进出过小白兔诊所的人员信息,都平铺在会议室内。


既然调查组没有发现明显的破绽,陈言只能亲自去分析。


陈言走过每一份材料,眼神扫过,相应的资料就好像照片一样, 印刻在脑海中。


缓缓闭上眼。


陈言的大脑进入高速的工作状态。


系统奖励了陈言开启视觉基因锁的能力,再加上陈言本身画面定格的能力。


陈言在理论上可以分析比对出这1896个进出过诊所人员的行为特征, 还有时空交叉的共同点。


当然,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如果一个个去分析,去对比,那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


陈言是人,不是神。


他的大脑处理事物的速度是有限的。


所以,每次他比对的数据都是有限的。


1896份材料!


1896张定格的照片。


对方既然要和诊所里的张村树接触,送药,甚至是取走实验数据,就不可能只进过诊所一次。


所以,先前的调查思路是没有错的。


只进出一次的人,可以暂时剔除。


哗!


1896份材料,正如王利军他们筛查的,1318张照片消散。


陈言脑海中只留下578份材料。


这些人都是进出过诊所2次以上的人。


理论上,现在的578人,每一个人都有嫌疑。


而这些人,有病人,有推销员,有快递小哥,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


扫视脑海中密密麻麻的578张照片,陈言眉头紧皱。


如果我是对方,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是外卖人员。


我如果假装成外卖或者送快递的,以这个身份来接触诊所,传递药品和数据……


不行!


这个念头一经闪过,陈言就给否定了。


以快递或者送外卖的身份去接触,破绽太大。


只要侦缉人员一一核对这些人的信息,就能发现他们是不是真的快递员或者外卖小哥。


而如果幕后黑手真的从事这样的行业,有没有可能?


陈言摇了摇头。


不可能!


外卖小哥、快递员,一个区域内天天跑,从早上到晚上,全年365天无休。


一个搞新型du品试验的幕后黑手,干这个?


别逗了。


要知道,正常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都是固定接送某一片区的快递或者外卖的。


他们是不会跨区流动的。


不能跨区流动,自由时间又没有。


所有的行动轨迹都能在订单系统上看到轨迹……


幕后黑手只要不是傻子,因该不会选择这个行业。


刷!


属于快递小哥和外卖员的资料照片消失。


578变成了563。


陈言再度凝视剩下的资料照片。


我如果是幕后黑手,聘任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有没有可能?


有!


这个有可能,而且每次去都有正当的工作目的。


不会引起外人怀疑。


刷!


调出属于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


36份!


一共是36名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去过诊所,而且频次还挺高。


进出诊所最多工作人员叫王淼,竟然在半年内进出诊所24次!


每周一次。


陈言进一步调取信息。


嘶……


不对劲!


王淼虽然去诊所的次数最多,但重要原因是因为诊所就是他的包户。


每周一次的走访,是例行工作。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点,王淼的嫌疑无法洗脱。


关键是,王淼每次去诊所,都有其他同事陪同。


有时候两个人,有时候三个人,甚至有五个人的时候。


但是,就是没有他一个人去的时候。


这样的话,如果王淼是幕后黑手,他根本不可能在同事眼皮子底下送药或者取数据。


再说,社区的工作人员可是又编制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


宇宙尽头是编制。


有了铁饭碗,还去干间谍?


可能性有,但是极小。


还有527份数据照片。


而这些人,都是病人!


进出诊所2次以上的病人。


呼!


长长吐出一口气,陈言心中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判断。


躲在幕后的人很聪明,也很谨慎。


外卖员、快递员、社区工作人员……


这些都不能很好的掩饰他的身份。


而在牙医诊所,最有正当理由进出的人,不就是病人吗?


刷!


527分资料,在陈言脑海中重新排列!


首先,陈言按照进出的次数排序。


527人中,最多的进出诊所32次。


半年内,平均不到一周就要去一次。


调出相关信息,是一个叫做王旭的牙髓神经痛的重症患者。


每周都要去诊所换药。


接下来,有23次的,有19次的,不一而足。


最多的32次,最少的2次。


这时,王虎、尹成文、高田成、徐东天等人的资料也显示其中。


甚至是后续的12个被试验对象。


王虎、尹成文、高田成和徐东天四人都是9次,剩下的12人,有8次的,有7次的,最少的4次。


当然,和他们有相同就诊次数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对方在挑选试验对象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同标准的。


比如独身居住。


刷!


陈言再次排序527人的资料照片。


这次是按照进出诊所的时间长短顺序。


最长的三小时,最短的两分钟。


这里有一个特点,王虎等被害人呆在诊所的时间都是最长的一批,从2小时到3小时不等。


刷!


数据再次排序。


这次按照进入诊所就诊的时间前后排序。


……


嗯?


一眼扫过所有人员的第一次就诊时间,陈言一个恍惚。


眉头紧皱。


紧接着,似乎发现了什么,陈言脸色大变!


这……


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