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44章 顺昌逆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要把生意做好,除了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还要有行动力,还要提前规划好行动方案。


只是棉花这门生意,并不是并州大族发现的,而是冯都护发现的。


不但是冯都护发现的,  而且连规划权都掌握在冯都护的手里。


这就很尴尬了。


受制于人,感觉很难受。


只是相对于那个未来源源不断的财源,这点难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仲南,这棉花种植,冯都护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只要买票子就行了吗?”


最初的震惊过去以后,有人也开始冷静下来:


“是啊,  郭兄,  再说了,如此大的财源,那兴汉会,当真会甘心拱手相让?”


作为季汉权贵的白手套,季汉皇家的爪牙,同时还是季汉民间最大的财团,这么大的财源,他们会视而不见?


郭配似是早料到众人有此一问,但见他伸出手臂,向下压了压,示意大伙听他说话:


“如此财源,兴汉会又岂会视而不见?但人力有时穷,兴汉会就算胃口再大,也不能吃尽天下之利吧?”


“诸位不见,凉州的工坊,从一开始就不见得全是兴汉会建的。”


王晨一听,  若有所思:


“是了,  仲南这么一说,  若是细思之下,如今这个事,似乎与当年凉州事差不多。”


当年凉州豪族,为了买工坊的名额,可是掏了不少钱粮。


现在大伙要买关东种棉资格,恐怕也得掏出不少家底。


“着哇!此话确实不假。”


郭配赞同道:


“从凉州到并州,以后还会有再加上幽州,北边那么大的草原,兴汉会能吃得下多少羊毛?”


“就说这棉花之事吧,就算是全天下只有兴汉会知道怎么种植,怎么纺织。”


“那他们光是卖给我们种子,恐怕就能大赚一笔。只是棉花再怎么好用,恐怕也比不过毛料。”


裘衣是最好的御寒之物,但上好的裘皮哪有那容易得到的?


而毛料则不然,毕竟大汉北边的大漠,胡人就如韭菜,割了一茬又能长一茬。


只要大漠在,胡人就在。


只要有胡人,还怕没有羊毛?


兴汉会只要掌握了毛料,那就是掌握了高端市场。


棉花不过算是中低层次,  面向那些稍有些家产,  能买得冬日御寒衣物的百姓,如何能与毛料相比?


“所以冯都护说了,兴汉会就算是想要种棉花,也是像凉州一样,最多不过是占一部分,剩下的都算是大伙的。”


要说兴汉会一点不要,那肯定是骗人。


但要说兴汉会全部都要,那就更不可能。


有凉州的成例在前头,这个话还是非常可信的。


再说了,别人不知,难道他们还不知,太原北面,兴汉会正在大兴土木,听说是准备要挖煤冶铁。


剪胡人的羊毛和炼铁,那可不比种棉花爽多了?


看到众人皆是若有所思,郭配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冯都护还说了,他也知道,虽说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但这提前买关东的种棉之地,风险确实还是大了些。”


他一边说着,一边第五次弯腰,从箱子里拿出一份契约。


看得王晨就是一愣,眼睛再次忍不住地向箱子瞟去。


里头究竟藏了多少东西?


“可是话又说回来,若是诸位有心报国,朝廷肯定也不能凉了志士之心。”


“故而冯都护又说了,若是十年之内,若不能尽复中原,三兴汉室。”


“那么朝廷将会在阴山九原那边,给大伙赔双份田产,再赠一座工坊名额。”


为什么不是退还太原田产?


想什么呢!


没有这些田产,难道朝廷要白白给你办十年学堂?


听到郭配这么一说,不少人心里不禁咦了一声。


真要如此,那……似乎也算不错?


曹操弃九原故地,迁人口至雁门塞以南,不过是二十来年前的事情。


所以大伙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虽说九原是偏了点,但那边确实有不少好地。


以前大伙对那边的兴趣不是太大,那是因为边地不够稳定,胡人就是个麻烦。


但现在不一样啊。


冯都护三年前领军到九原,可是屠了好几万胡人。


莫说是九原,就是现在整个并州的胡人,都听话就跟看门狗似的。


不听话的,早就被拉到矿山里挖矿去了。


而且以季汉现在的胃口,除非万不得已,想来不可能会像魏贼那般,主动放弃那里。


听说现在塞外大漠上,居然有马贼专门抢羊毛。


可见羊毛的吸引力有多大。


更别说季汉现在可是定都长安。


若是丢了阴山,那么关中可就没了外围。


关中不稳,长安岂能曰安?


这么一合计下来,就算将来大汉不能收复中原,也不会太亏。


最多是亏了时间。


也不对,其实就是用十年时间换来并州办学堂的资格。


十年时间,对于以百年计的世家来说,又不是等不及。


拿十年时间去赌,赢了,季汉取得中原,迟早也会统一天下。


而自己这边,不但赢得进入季汉朝堂的资格,而且还拿到了大宗民生物资的经营权。


这叫双赢。


若是输了,大不了去收九原的地,同时还能拿到工坊名额。


这叫保底。


也就是说,输有保底,赢不封顶。


这么好的事情……


王晨左思右想,直接当场下定决心:


“王家跟了!”


冯鬼王这一招,很明显就是诱之以利,迫之以……也是利。


看似给出了选择,但实际上根本没得选。


相比于王晨的干脆,在场的大部分人,虽然也露出了意动之色,但他们终究只是代表家族过来,并没有一捶定音的权利。


郭配自然也没想着今天就能得到答案。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牵扯到并州大半世家豪族的大事。


“吾回去告知族中诸老,只待一有决定,就会立刻前来知会郭兄,只盼郭兄一定要多等些时日。”


“自然,自然。”


“郭兄可是千万等我的消息。”


“一定,一定。”


……


为了早一点把这个消息通知族里,大伙一刻也没有多呆,开始纷纷告辞。


只等把所有人都送出门外,郭配回到屋内,发现王晨仍捧着本子在读,似乎想要看透这里面的秘密。


看到郭配进来,他这才入下本子,长叹道:


“人道冯鬼王心狠手辣,如今吾算是见识到了。”


郭配闻言,顿时就是一怔。


刚才你不是第一个跳出来响应的么?


怎么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王晨似是看出了郭配的心思,但见了把本子往棉衣上一丢,叹道:


“冯鬼王此举,看似给出了选择,实则是让吾等选无可选。”


正是因为看出了根本没有选择,所以还不如抢个首位响应之功。


郭配这才明白过来王晨之意。


他再想起长安一行所见所闻,脸上现出苦笑,走过去坐下:


“弘高此言甚是,唉,若是有选择,我又何尝愿意如此?”


王晨苦笑,解释道:


“仲南,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冯明文之智,本就是天下数得着的。”


“昔日彼尚弱时,都能把蜀地大族玩弄于股掌之间。”


“更别说现在他挟天下大势以迫之,非吾等所能挡。”


新朝初立,打击豪右是常规性操作。


即便是伪魏,在曹操开国时,亦是尚礼重法,多有惩办豪强之举。


更别说季汉一向有打压世家大族的传统。


虽然当王晨知道郭配跑去长安跟裴潜结亲时,一开始心里很是有些恼怒。


只道他是骗了自己,私自前去长安寻门路。


但今日得知对方带回来的消息,王晨也不得不承认,眼下可能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


毕竟蜀地大族的遭遇,天下世家莫不闻之。


但凡有点清醒的,哪个不怕冯鬼王对自己的家族也来这么一下?


以现在冯鬼王的权势,还有手里所掌握的资源,只要是被他盯上的家族,就算不死,肯定也要脱几层皮。


谁都不想成为蜀地李家宗房。


但谁又想成为陇西李家,乃至天水李家。


郭配听到王晨的话,脸上竟是有些动容:


“弘高能知我,那自是最好不过了。”


然后又是与王晨一样的叹息:


“吾又何尝不知,冯鬼王这一出手,并州河东,与东边的大族,怕是要决裂矣!”


但他能拒绝吗?


或者说,但凡并州排得上名号的大族,敢不接受吗?


河东那边,怕是巴不得大伙这么做呢。


王晨摇头,神色越发沉重:


“要仅仅是决裂那倒是简单了,吾就怕,到了后面还要见血,复见长安关西关东相争的旧事。”


四十多年前,王家主要人物在长安兵乱中被害之事,已经深深刻入了王晨的骨子里。


这些年来,梦中也时不时见到当年事。


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他才比别人更加清楚,冯鬼王在棉花一事背后的设计,实是阴毒非常。


他这是在准备分裂关东,或者说,是想像肢解蜀地世家一样,在肢解关东世家。


只是冯鬼王是挟大势行事,就算王晨能看出来对方想做什么,他也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止。


这让他感觉到非常无力。


“大概这就叫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