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985章 受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沟壑总会被填满,路也总会走完。


浩浩荡荡的大军顺着秦直道,终于来到离魏军营寨最近的一个山头。


虽然冯刺史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但他看到魏军在桥山所做的布置,仍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


“乌龟壳啊这是?”


大大小小的营寨坞堡,布满了这一带的山头。


但凡险要之处,必有魏贼旗帜。


可以说,桥山作为关中屏障,唯一的缺点就是离长安太近,有敌人从北边来犯时,会造成关中震动。


剩下的,几近完美。


冯永正举着望远镜观察对面山头,不断在心里感叹这龟壳确实够硬。


赵广凑了过来,有些擦拳磨掌地问道:


“兄长,我们什么时候攻营?”


冯刺史放下望远镜,奇怪地看了一眼赵广。


我什么时候攻营,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不知道自己带着什么兵种?


还是想拉着重骑兵去冲对方山头的营寨?


冯刺史想了想,喊了一声:“伯约?”


站在不远处,同样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的姜维连忙过来:


“君侯有何吩咐?”


冯刺史示意了一下前方的山头,问道:


“伯约觉得,当如何攻下魏贼的第一个营寨?”


事实上,桥山的主要山脉,海拔并不算太高,基本都是在一千五米到两千米之间,但架不住地势实在太过复杂。


魏国以兴隆关为中心,在周围的各个山头要害构筑了层层防线。


从冯刺史的角度看去,当真是和龟壳没多大区别。


别说是这一次因为要穿过大漠,没办法带攻城器械,工程营大部已经被派到丞相那边去了。


仅仅是带了一些工程营的技术兵。


就算是把工程营全部拉过来,这种山头仰攻,工程营的攻城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从眼前的魏军布置看,司马懿在桥山的布置肯定不是临时的,而是久有经营。


看来他是早就料到自己有可能从这边过来。


冯刺史正在想着,只听得姜维说道:


“君侯,依我看,这山头南北走向,东西两侧陡峭难行,多是只能正面强攻。”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不过想来魏亦会在北边布置了重兵。”


“若是有奇兵能从东西侧面攀援而上,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冯刺史赞许地看了一眼姜维:


“伯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出贼人的薄弱之处,果真不愧是受丞相所重。”


姜维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君侯过奖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捏了捏手里的望远镜。


以前在汉中的时候,姜维只觉得虎步军不愧是丞相亲自编练的精兵,军中的披甲率极高。


就算自己亲自所领的五千人,其中有三千人都是披甲。


让他不禁惊叹于大汉的钱粮之厚。


后来到了凉州,跟着冯刺史出征,不说军中马匹骡驴,也不说将士身上的兵器铠甲。


单单是凉州军中,每营将军人手一支价值五十万缗的望远镜,这种豪横把姜维惊得目瞪口呆。


他在心里悄悄地盘算过好几次,然后悲哀地发现,自己全身上下加起来,可能都买不下半只望远镜。


几番盘算过后,他这才明白自己眼皮子实在是太浅了。


换了以前,隔这么远的地方,想要找出敌人的弱点,不但需要广派斥候,而且很多时候还要自己亲自跑到敌营周围勘察。


甚至还要牺牲一部分士卒,前去试探进攻。


哪像现在,随便找个山头,拿着望远镜看一下,敌营周围的一切,就了然于胸。


这简直就是阵前神器。


远远地就知道贼人要做什么,而贼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布置都已经被对手所掌握,这个仗怎么打?


简直就是在欺负人!


也就是像眼下这种情况,死守要害之地,逼得自己这边不得不强行攻营,才有那么一点翻身的可能。


冯刺史当然不知道姜维的心里在想什么,他重新举起望远镜,看向对面山头:


“伯约不须自谦,有没有能力,我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更别说丞相。”


他一边说着,一边按姜维的说法,仔细地观察了敌人营寨的两侧,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放下望远镜,瞟了一眼赵广:


看到了没?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将军吗?


人家一眼就知道应该怎么打,你却只会问我怎么打。


你要是有伯约一半强,这么些年来,我都不知道能有多轻松。


赵广闷闷不乐:兄长不爱我了……


冯刺史不去管他,只管叫了一声:“信厚。”


李球连忙过来:“君侯。”


“西边。”冯刺史指着对面的山头说道,“我把暗夜营交给你,你再从无当营里挑出善于攀援的好手,伏于西边。”


“只待听我信号,便开始从西边尝试上去。”


无当营的底子,最早是王平带出来的,从最开始到现在,营中士卒组成部分,一直是从越巂郡竞争出来的夷人。


没办法,想要跃迁阶层,军功就是最好的办法。


而冯郎君麾下,则是待遇最好的地方,所以竞争一直比较激烈。


王平的儿子王训,这么些年来,在越巂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是为冯刺史的无当营输送合格的士卒。


无当营算得上是半个山地作战部队。


不过这一次无当营只有半营,还有半营留在关姬那里。


至于暗夜营,那就更不用说了,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一直由冯刺史亲掌。


冯刺史的目光落到姜维身上:


“伯约,此次攻营,由你负责,如何?”


姜维实是没有想到,君侯会把这个任务交到自己手上,一惊,再一喜:


“君侯,末将怕……”


“怕什么?区区一个营寨而已,难道伯约还攻不下来?我再让人配合你就是。”


冯刺史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鄂顺!”


“在!”


“你明日带着剩下的无当营和陌刀营,只从姜将军的指挥。”


“诺!”


陌刀营发展到现在,已经比最初成熟了很多,乃是以陌刀为主,多种兵器配合的营队。


感谢手办狂魔,山脊上的秦直道,最窄处也有十余米,再加上直道两边的斜坡,勉强能够展开兵力。


“秃发阗立。”


“末将在!”


“你带着义从骑军,看好普贺于那帮人,我不相信他们。”


虽说在这种山林地形下,鲜卑胡人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但该小心的时候,还要是小心。


“诺!”


赵广看到所有人都有安排,唯独漏了自己,当下更是郁闷不已。


他想了想,终究还是忍不住地凑上去当舔狗:


“兄长,那我干什么?”


冯刺史看了看他,漫声说道:


“你和我一起在山上看风景,顺便欣赏诸位将军的英姿。”


这……


赵广又开始纠结起来:


兄长不让我上阵,却又让我陪在他身边,这是爱我呢,还是不爱我呢?


一声令下,全军在工程营技术兵的指导下,开始伐木制作器械。


不像后世的水土流失严重,现在的桥山山脉,林木茂盛,根本不用担心木材缺乏。


大楯蒙上牛皮,再安放到攻城车上,尽量做成一个斜坡状,士卒藏在楯后,顺着秦直道,缓缓地推着车向山上攻去。


同时秦直道两侧,因为无法行走攻城车,将士只能是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攀援而上。


山上的魏军营寨,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檑木。


只等汉军走到半山坡,只听得一声梆响,不少石头木头纷纷滚下。


石头或者木头砸到大楯上,因为大楯是斜状,所以石头木头顺着大楯滚开,大都没有伤到车后的将士。


只是有些滚到侧边的,砸到了旁边车后的士卒。


只听得“咔嚓”一声响,倒霉的士卒惨呼,捂着已经扭曲的腿倒地。


他却是忘记了自己是在半山坡,一个不稳,整个人就咕噜噜地向山下滚去。


更倒霉的是两侧没有攻城车掩护的士卒,只要是被呼啸而下的石木擦上一点,那就是鲜血淋漓,缺胳膊少腿。


真要被砸个正着,那就是整个人都变成了血肉模糊。


冯刺史听着对面山坡上的惨呼,面无表情。


望远镜被他紧紧地捏在手里,却是没有举起来向对面看去。


如果仔细看,他脸上的肌肉在时不时地轻微抽搐。


很明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将士,拿人命去填眼前这个魏军营寨,是一件很心疼而又无奈的事情。


姜维的鸣金声在山下响起,攻到半山腰的将士纷纷后退。


很明显,这一波仅仅是试探。


但试探的效果很不好。


魏军山上的营寨不仅存有滚石檑木,更在营寨前的道路上挖了一条壕沟,壕沟后面还布有鹿角。


第一波攻势,连壕沟都还没能摸到,就不得不退兵。


稍作休整,第二批将士继续出击。


……


待到日头偏西,一天之内,总共攻了四次,但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把攻城车推到壕沟里。


最后一次鸣金后,姜维来到帅营,脸色有些难看。


“君侯,末将有负重托……”


他对着坐在帅位上的冯刺史拱手,正欲请罪。


冯刺史摆了摆手,声音平稳地问道:


“今日伤亡多少?”


姜维一听,脸上更是有些羞愧:“伤五百,轻重伤各半,亡两百六十二人……”


从南乡军开始,到现在的凉州军,十来年的时间里,冯刺史麾下的敌我伤亡比,从来没这么惨重过。


伤亡近八百人,却换不来哪怕是敌人的一个伤亡。


冯刺史长长地吐一口气:


“是我大意了,没有想到司马懿竟能准备得如此周全。”


果然是不愧能把诸葛老妖耗死的老乌龟。


“君侯,明日……”


冯刺史的目光落到姜维身上,面容沉静:


“按你的想法来,不必顾忌我的想法,不用顾虑将士的伤亡,我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对面的那个营寨必须给我拿下。”


暗地里咬着牙,目光变得沉沉:


“我就不信,区区一个山头的营寨,能有用不完的滚石檑木!”


山上滚滚而下的石木,没有人敢说不害怕。


自己的将士又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当然也会心惊胆战。


这个实在是很伤士气。


姜维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


冯永注意到他的神色:


“伯约有话直说就是。”


“君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山上有石木,何不让胡人先上去消耗一番?”


冯永摇了摇头:


“这个,我自有安排。第一个营寨只能是我们的将士先拿下来,后面我才有理由让鲜卑人顶上去。”


姜维本想说还有义从胡人。


只是看到君侯连鲜卑胡人都没有用,那就更不会用义从。


他把疑问埋在心里,点头说道:


“今日最后一次攻营,我看贼人的石木似是稀疏了一些,想来正如君侯所料,区区一个山上营寨,不会存有太多石木。明日攻营,估计会轻松一些。”


冯刺史的目光看向外头,对面的山上,灯火明灭可见,他语气幽幽地说道:


“我说过,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伯约尽管放手去做就是。”


冯刺史被挡在桥山北边,诸葛亮的大军主力,同样也没有渡过武功水。


在西岸强弩的掩护下,孟琰终于在东岸站稳了脚跟。


但想要扩大前沿阵地,却是力有不逮。


因为司马懿手里的大军实在太多了。


只要超出了西岸强弩的掩护范围,魏军就轮番不断地冲击汉军。


逼得孟琰不得不收缩在岸边,把自己的两翼交给东岸,自己则是专心应付正面的魏军。


如此相持数日不下,魏延大是不耐,前去寻找丞相请战:


“丞相,让我领军渡水吧!我定能冲开贼阵,为大军开路!”


诸葛亮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魏延。


魏延看到丞相这副模样,心头一凉,只道是又要被丞相冷藏。


没想到丞相竟是突然开口道:


“若是你冲不开呢?”


魏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惊喜之下,连忙大声道:


“末将愿立军令!”


“好,我分你一万人,若是能打败正面贼人,便算你大功一件;若是破不开,则按军法处置!”


“末将领命!”


魏延从丞相手里接过军符,大步流星地转身离开。


魏贼,吾魏延来也!


虽然孟琰没有进一步向前推进,但守住了渡水之地,在他的身后,数条浮桥早就已经铺设完毕。


很快,在通知对岸的孟琰注意配合之后,魏延亲领着一万人马,顺着浮桥开始东渡武功水。


在两翼的魏军探马远远看到了这个情况,以最快的速度上报了司马懿。


司马懿得知,喜道:


“诸葛亮终于耐不住了!且看吾如何半渡而击!”


当下问左右:


“谁愿为先锋?”


牛金、费曜、戴陵等人皆站出来请战:


“末将愿往!”


“牛将军,此战就交与你,切莫让吾失望!”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