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977章 恶梦重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关一战后,魏国被迫彻底放弃了陇山以西以及陇山以东的安定郡。


然后围绕以郿城(对应斜道)——陈仓(对应陈仓道)——汧县(对应陇关)——新平郡泾水河谷(对应安定郡)环关中一带,构筑防御工事。


至于冯贼这些年来在北地郡北边,以及九原郡故地的小动作,司马懿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一方面他除了一反后汉以来收缩北地郡的做法,积极地清除了靠近北地郡的某些亲汉部族。


同时又在秦内长城,也就是原北地郡北边的沮水一带(注:不是汉中的沮水,位于后世的陕北高原),设置了第一道警戒线。


北地郡是北高南低,蜀虏想要从九原故地突袭关中,有一道屏障是必然绕不过去的。


这就是桥山山脉(即后世的子午岭)。


桥山山脉是一大片山脉的统称,群岭海拔并不算太高,但是地势比较复杂。


就算是后世,它也是黄土高原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森林。


桥山山脉北面正好起于沮水源头,南面止于北地郡的郡治富平县。


秦直道以“之”字形,蜿蜒于桥山山脉各个山岭的山脊上。


大军行走于秦直道,可以俯瞰整个山脚下的所有情况。


前汉在没有收复河套地区以前,就是靠着这片山脉,阻止匈奴南下,进入关中腹地。


可以说,它就是关中阻挡南犯之敌的最后一道屏障。


后汉以来,北地郡一直收缩,最后的疆域也是止于这一片山脉。


桥山以北的地方可以丢,桥山万万是丢不得的。


所以司马懿自然也知道桥山的重要性,他不但让人在秦直道上挖沟为壕,修筑壁垒,用以阻挡骑兵。


同时还在桥山各个险要山头关隘设立营寨,打算步步为营,阻挡敌人。


而因为桥山南边山脉止于北地郡的郡治富平县,所以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河流,从群岭中汇聚而出,流经富平县。


密布的河网,只要利用得当,也可以延缓骑兵的前进,这就是司马懿的第三道防线。


可以说,司马懿对北地郡防御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人的想像。


他压根就不会给对手从北地郡突袭关中留下一丁点可能。


没办法,冯鬼王麾下的鬼骑,实是太过恐怖,若是让他们翻过了桥山山脉,进入关中平地,那么谁也不敢说能挡得住鬼骑的冲锋。


汉军若是想学霍骠姚,从大漠绕个大圈过来,顺着秦直道南下,那也得把他布置在桥山各个山头的营寨逐个攻破。


问题是……从九原故地过来的敌人,必然只能是骑兵。


骑兵要付出多大的伤亡,才能攻下这些密密麻麻,还是布置在山头险隘的营寨?


冯永自然不知道司马懿的这些布置。


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此次领军出塞,在绕了一个大圈后,极有可能会在将来某个时刻,一头撞上最硬的那块龟壳。


就在他正在大漠上顺手牵羊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汉中和陇右的魏国细作,早已是奔走如飞,穿梭于秦岭和陇山的深山老林里。


他们行走于只有樵夫才知道的山间野径上,要把汉军出动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关中。


而最先把消息传过来的,却是郿城。


虽然蜀人借口商旅久不行走,早两年把汉中数道都封锁了。


但作为汉中蜀虏最有可能出现的斜谷道——另一条路是陈仓道——郿城放在斜谷道上的游哨,一直就没有断过。


游哨探知斜谷道深处似有蜀虏异常,再配合陇山关口的突然封闭,不让商旅往来,让司马懿一下子就猜到了可能要发生的事情。


待蜀国境内的细作把第一份情报送到长安,司马懿当场就认定了这份情报的真实性。


“传吾令,让郿城加派哨探,务必探清蜀虏的动静!”


司马懿“啪”地一声,把写着紧急军情的帛绢按到案上,厉声道。


“喏!”


“来人,给汧县与陈仓传令,让他们加紧防备,严守不得有失!”


“喏!”


吩咐完毕,司马懿突然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全身都放松了下来,眼中闪着莫明的光,喃喃地说道:


“终于来了!”


谁都知道,占据了极大地利的蜀虏,迟早会有一日会进犯关中。


数年准备,等的就是今日。


若是此战一败,则大魏将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相反,若是此战能反败蜀虏,则陇右可复。


陇右在手,则凉州无忧。


就在司马懿重振精神,正要发出第三道军令,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无比的巨响。


这声巨响,似雷非雷,有类金器交击。


司马懿听到这个声音,心头一跳,似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到门口,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但见晴空万里,日头高挂,却是丝毫没有打雷的迹象。


司马懿脸色微有阴翳,因为发出巨响的,正是潼关方向。


“去,派人出城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他转头吩咐紧跟在身边的亲卫。


“喏。”


回到府内,司马懿独处一室,脸上竟是有些犹豫之色,似是对某件事情颇为思虑。


虽然几乎已经确定蜀虏大举进犯,但从长安南方的子午谷起,到北边的桥山,究竟何处才是蜀虏大军主要进犯方向,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他并没有着急调兵遣将。


因为急也没有用。


只有知道了葛贼与冯贼在哪个方向出现,关中大军才能有针对性地调动。


葛贼十有八九是要从斜谷出来的,毕竟汉中数道,只有这条路最好走。


就算是陈仓道,都不算是一个好选择。


因为大散关关口下面的深谷非常陡峭,两侧有崖壁对峙,如一线天。


除非是偷袭成功,否则只要数千守军,就足以让数万大军寸步难行。


即便传闻蜀虏有攻城利器,但在狭窄的关口面前,也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


所以葛贼的行动倒是容易猜测,但冯贼……


司马懿想到此贼,心里突然就是有些烦躁。


若说葛贼喜欢行堂堂正正之师,以势逼人,那冯贼此人,就是飘忽不定,诡计百出,让人捉摸不定。


偏偏此贼又极擅奔袭,让人不得不小心提防。


陇关?


萧关?


安定?


亦或者……北地郡?


就在司马懿左思右想,焦急地等待细作和哨探更多情报时,外头有军士步伐匆匆地前来报告:


“大司马,不好了,民夫人力不足,承露盘才运出三十来里路,便掉落壕沟折断!”


司马懿脑子“嗡”地一声响,失声道:“什么?”


原来前头那声巨响竟是随露盘折断所致?


司马懿脸色大变,他突然一拍大腿:“蜀虏来犯,吾竟是忘了此事!”


前番他去了一趟洛阳,据理力争,这才让陛下知晓,同一时间运送金人与承露盘,将会过度损耗关中民力,不利加强关中防备。


故今年可先运承露盘,明年再运金人。


承露盘虽比金人大得多,但却是可以拆卸的。


只是搬运起来,仍是困难重重。


三万民夫,铺路搭桥,极力搬运,平坦之地,一日不过十里,崎岖之地,一日三四里那也是常事。


所以这一个多月来,又是拆,又是搬,这才把承露盘搬出长安城三十来里。


没想到这才乍知蜀虏来犯,承露盘就落入壕沟折断,其声竟能闻数十里。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他方才说“吾竟是忘了此事”,当然说的不是真话。


他原本就是在等,等明日或者后日把情况真正明确后,就可以有理由上报陛下,停止搬运承露盘。


而已经集结起来的民夫又正好编入军中,给大军运送粮草。


只是眼下这个兆头……似乎不太妙啊?


司马懿眼皮跳了几下,竟是不敢再耽搁,连忙喝令道:


“来人,备笔墨!”


就在当日,司马懿的奏章被快马送出长安城后,魏国关中军中主要将领郭淮、鲜于辅、杜袭、牛金、费曜、戴陵、邓艾等人。


或被召集起来,或开始有急令被送往他们手里……


很快,第二批情报被送到司马懿手里。


最先被魏军查探到的,不是被重点监控的汉中大军,而是离安定郡最近的陇右大军。


邓芝与马岱领军刚出萧关,进入安定,守在新平郡泾水河谷的鲜于辅就立刻警觉起来,几乎同一时间就向长安送去了消息。


“此偏师是也,不足为虑,辅国将军足以应付。”


司马懿看了鲜于辅送来的军情,眉头却仍是紧皱。


他最想要的,是葛贼和冯贼的消息,此二贼,实乃大魏心腹大患是也。


“冯贼当不会从安定而来,此贼手下的鬼骑,唯有在平地方可大用,在泾水河谷却是发挥不出其威力。”


司马懿的目光落到舆图上,比起大汉现在军中所用地图,显得很是简陋。


但仍可大概标示出陇关、萧关、桥山的位置。


“冯贼,你会是从哪个位置过来呢?”


司马懿目光闪烁,喃喃自语。


翻过陇关,俯冲汧县,只要攻下汧县,就可以长驱直入。


同理,从萧关顺着回中道南下,也可以直扑汧县。


当年萧关一战,冯贼攻城如庭中闲步,曹子丹正是错估了此贼的攻城速度,这才一步错,步步错。


所以,冯贼攻打汧县可能性,按理说是最大的。


只是冯贼这厮,太过狡诈啊!


于是司马懿的目光又落到北地郡的桥山上……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关中的战争阴云也不断地积聚。


长安与洛阳之间,信使一下子猛然增多。


有时候一天能达到十数骑。


“报!大司马,骁骑将军(秦朗)已领大军过了潼关,前锋还有三日到达长安!”


“好极!秦将军先于蜀虏到达关中,此战又多三分把握!”


司马懿对着诸将大笑。


诸人皆是附和而笑。


唯郭淮与邓艾脸上虽笑,眼中却是有所忧虑。


骁骑将军从洛阳领中军到长安,比蜀虏要快,此理之当然耳。


大司马此时却用来鼓舞军中,怕是心中亦是有些不安啊。


但不管怎么说,秦朗带领洛阳五万精锐中军的到来,终是给关中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司马懿亲自出城迎接秦朗,足见对这支大军的重视。


“秦将军,如今已经查明,蜀虏伪相葛贼,亲领大军从斜谷而来,传闻有十万之众,但在吾看来,彼最多不过五六万耳。”


军情紧急,司马懿在接到秦朗后,立刻给他说明此时关中的情况:


“听说蜀虏伪帝久呆汉中,以葛贼的为人,必定会留守一部分兵力,拱卫刘氏。”


“毕竟老夫当年,也曾从上庸领军西进,到达汉中,再加上关中尚有其他数道进入汉中,所以葛贼定会防到这一点。”


秦朗当年被派到汧县防止蜀人翻过陇山,后面又跟着曹真参与了萧关之战。


在那一场混战中,他是极少有能领着完整营队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物,曹真就是在他的护卫下撤退。


再后来,并州刺史毕轨逼反胡人,在塞外被轲比能打得大败。


曹叡又派秦朗领着中军赶到并州,最后大破轲比能,让轲比能差点一蹶不振。


最后不得不听从冯鬼王的建议,把庭帐迁至九原故地,以便与凉州取得更好的联系。


这些年来,并州幽州边境安宁,再无胡人作乱,此皆秦朗那一战之功。


可以说,秦朗这些年来,可算是魏国年青一代里的出色人物。


此时的他听到司马懿的话,眉头却是紧皱:


“大司马,那冯贼呢?此贼现在何处?”


旁边的郭淮听到秦朗此言,嘴角就是一抽。


此时的他,真的很理解秦朗的心情。


毕竟同与秦朗参与了萧关的那一场大溃败,那支赤色铁甲洪流,就是他们心里挥之不去的恶梦。


虽然已经过去数年,但如今恶梦再次重来,要说心里一点不发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冯贼?”


司马懿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目前尚不知在何处。”


“此贼甚是狡悍啊,须得小心提防才是。”


秦朗喃喃地说道,“大司马觉得他会在哪里?”


“不管他现在在哪里,最后都只会出现在这两个地方。”


司马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点了点汧县与北地郡,“葛贼所率大军,乃是蜀虏主力,故老夫打算亲自领军前往郿城。”


“剩下的这两个地方,需要能服众且善战之人前往,最好还是熟悉地形的……”


郭淮闻言,脸色就是微微一变!


心有灵犀般,秦朗也是下意识扫了一眼郭淮。


秦朗身为骁骑将军,又深得曹叡宠爱,偏偏为人低调,从未听说得罪过人。


前些年守备汧县数年,再加上参加过大战,又有军功在身。


而郭淮则是久守关中,又是雍州刺史,也算是老资格了。


两人不管是服众,还是熟悉地形,都可以说是合适人选。


气氛一时僵持住,最后还是秦朗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打破了沉默:


“汧县吾尚算是熟悉,不如就让我去守吧。”


司马懿看到秦朗主动请缨,大喜过望:


“汧县有秦将军前往,必无碍矣!”


毕竟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司马懿自然不想轻易得罪。


若是秦朗不愿意前往,他肯定不会强迫。


若是换了其他事情,秦朗自然不会出头。


只是秦朗与曹叡关系密切,非同一般,眼下此事,于情于理,他都没有退缩的理由。


郭淮看到秦朗如此,哪里还好意思不说话?


只见他连忙抱拳道:


“末将久在关中,对关中最是熟悉不过,桥山就让末将去守吧。”


“好,那我便拨三万精兵给郭将军,但见来敌,切记千万莫要出击,只管紧守山头关隘。”


“如此一来,蜀虏若是没有三倍之数,定是难以翻越桥山。”


如此安排已毕,司马懿便亲领十万大军,前往郿城,准备把诸葛亮堵死在斜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