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891 异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汉冯郎君与魏曹公子孰美”这个问题上,关大将军给出非常肯定的答案:


“阿郎美甚,曹子建何能及君也?”


同时一旁的张小四持相同意见:


“魏常毁君谤君,当谓天下,君之美占天下八分,曹子建唯一分耳。”


冯君侯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本欲拒绝这等赞赏。


只是本着“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的想法。


既然魏贼一再贬低自己的文章,冯君侯自然也不会客气。


贬低我人可以,但贬低我的文章,咳,那就不是在贬低李太白?


这个绝对不行!


所以对“才高八斗”的称号,冯君侯也只好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了。


以兴汉会现在所掌握的资源,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散播出去,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雍凉二州的游侠儿,虽说现在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暗地里散点消息还是很好用的。


再加上商队往来,本就是天然的消息传播渠道。


随着萧关之战的直接影响开始消退下去,关中、汉中、陇右之间,又开始有要钱不要命的商队往来。


负责给商队调配大汉独有物资的李慕,在例常给冯永汇报时,多提了一个有些反常的情况:


“关中那边,有人主动提了红糖、蜜酒和蒲桃酒的价钱,而且需求量比去年的时候大了不少。”


李慕一边说着,一边翻着文件,“妾还特意查了一下往年运往关中的红糖,数量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多。”


红糖这个玩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类似后世的上瘾药物。


谁叫这个时代落后呢?


曹丕身为皇帝,还专门写了文章来说蒲桃酒乃是绝世佳酿,说它又甜又解渴。


可见就算是最顶级的权贵人家,对甜品那也是趋之若鹜。


“需求一年比一年多,那是正常之事,有什么问题?”


这里是李慕专用办公室。


冯永靠在软绵绒毛制成的沙发上,看向正站在办公桌旁边,认真翻着手里资料的李慕。


李慕这些年来,因为经常要露面处理事情,所以方便行动的窄袖紧衣已经成了她的常服。


春末的季节,气温已经回暖,腰间的束腰,把李慕的身材很好的勾勒了出来,上浑下圆。


很明显,自来到凉州后,得到的滋润比起以前,那是要多得多,所以身子就这么悄悄绽放开来。


“这一次需求量的增长量太大了,是去年数倍之多。”


李慕浑然不知道她这副女强人中却带着古典柔美的模样,在冯土鳖眼里有多诱人,仍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文件上:


“阿郎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不觉得。”冯永摇头,“就算是关中那边想要大汉全部的红糖产量,那也不稀奇。”


红糖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到现在,若不是为了给兴汉会打通魏吴以及西域的商道,对这几个方向实行配额制。


光是蜀地就能把一年的产量消化个干净。


更别说现在大汉早在几年前控制了陇右,截断了魏国权贵获取蒲桃酒的渠道……


想到这里,冯永突然坐正了身子,摸了摸下巴: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也有哪里不太对。”


若是魏国权贵对甜品需求量那么强烈,那么从失去陇右的第二年就会开始想办法从汉中和陇右大批量进口。


而不是等凉州落入大汉手中才开始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因为陇右落入大汉手里,同时也就截断了凉州与关中联系的主要通道。


冯永敲了敲桌子,稍微思索了一下,“有办法知道这些多出来的需求最后是流向哪里的吗?”


刺史府诸事,军事上有关大将军,政务上有张小四,后勤装备有阿梅,财政来源有李慕。


虽说冯刺史胃不太好,平日吃饭要多吃点软的。


但真要说他光是混吃等死,后宫团第一个不答应。


比如说情报系统的建立,情报的梳理与分析,冯刺史的理念,就超越这个时代不止一两个世纪。


李慕摇了摇头:“中原那边的世家实在太多,而且现在关中那边,司马懿似乎有意在长安开专门的易市。”


“从汉中和陇右过去的商队,现在只能在规定的地方交易。”


听到李慕这个话,冯刺史眉头一挑,然后就是淡然一笑:


“所以说,真要搞谋算庙算这一套,还是得让司马懿来啊!曹真之流,武夫而已。为将可,为帅的话,不过是仗其姓曹而已。”


天下有资格这样评价曹真的人,同时又敢这样评价的,不算太多。


冯刺史正好是其中之一。


以前关中需要大汉的毛料红糖蜀锦等大宗物资和紧俏物资,所以在明知商队当中有细作,那也得捏着鼻子放进来。


再加上到处乱窜的游侠儿,可以说,在前几年,大汉把关中地方上渗透得跟筛子一样。


游楚的家人能被冯永派出去的人轻易迁到汉中,就是一个证明。


唯一没被渗透的,也就是军中。


如今关中被司马懿这么一搞,以后细作的工作只怕没以前那么方便了。


甚至就连商队运过去的商品定价权,司马懿也要瓜分走一点。


当然,这个对于大汉的利润,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现在是卖方市场。


司马懿要走的,是对关东市场的定价权。


想通了这一点,冯永下意识地敲了敲桌子。


果然说不愧是能把诸葛老妖拖到咽气的老乌龟么?


“如此一来,只怕拖得越久,关中就越不好打。”


先是在关中屯田,然后现在又想法子扩财源。


再加上关东的支持,只要过上两三年,关中只怕要被司马懿经营成铁桶一般。


只是以现在大汉的情况,强行出兵,只能算是冒险行动。


仅依靠汉中的兵力,诸葛老妖估计还是要走历史的老路,被逼屯兵渭水边上,与司马懿隔水相望。


因为陇右的兵力冲不破汧县,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偏偏原本应当作为战略机动部队的冯刺史麾下诸军,又是正处于正重建的时候。


再加上凉州初定,而且凉州北方胡人尚未处理完毕,所以凉州诸军根本无法动弹。


看到冯永的脸色不太对,李慕关心地问道:


“阿郎,关中那边,我们是不是要降一些份额。”


“不!不能降!”冯永连忙张开手掌竖起手臂,“关中现在这个情况,在没有探明之前,不能立刻做出反应。”


“因为这个说不定是司马懿故意做出的试探,我们反应太快,可能反而会惊动到他。”


说到这里,冯永又思索了一下,“不但不能降,还要给那边多配些份额,不过不能按对方的要求配足物资。”


资本都是逐利的,只要钱到位,就算兴汉会再怎么控制渠道,也总会有人想办法挤出一些物资来。


所以这个事不能做得太明显,要尽量显得商队是按市场规律办事。


“让商队那边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探出关中那边为什么突然要加这么多的红糖。”


目前对关中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只能暂时先这样了。


李慕点头,拿着炭笔记下。


“要是再加副眼镜就完美了。”


冯刺史吩咐完,看着李总裁低头速记的模样,心头一,突然开口又说了一句。


李慕抬头,有些茫然地看向冯刺史,同时顺手别了一下发鬓:“阿郎在说什么?什么眼镜?”


可能正处于春日吧,又到了某个季节。


李慕虽是无意中的撩人动作,但在冯刺史的眼里,却是极动人心。


于是冯某人的心火腾地一下子就起来了。


“叫冯老板。”


“冯老板?”


然后一声低呼,“阿郎……”


“啪!”一声脆响,“说了叫冯老板。”


“冯……冯老板,不要这样。”


“嘿嘿……”


“冯老板,不要在这里……”


李总裁的声音越发地急促起来,听起来就像要滴出水。


“知道什么叫‘办公室恋情’不?”


“妾不知。”


“没事,我教你,马上你就会知道。”


……


“事務室二人蜜事”这种事情吧,其实……也挺爽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冯刺史神清气爽地从李总裁的办公室出来。


同时还不忘对着守在门口的女卫吩咐道:“李娘子累了,派人在这里守着,她多休息一会,不要让人打扰她。”


没有一丝表情的女卫行礼回答:“诺!”


刚刚吩咐完毕,只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


抬头看去,张星忆已经出现在拐角处。


冯刺史心头莫名地一颤,连忙迎了上去:


“四娘,为何这样步履匆匆?”


张星忆一看到冯永,脸色一松,走到冯永身边,低声道:


“汉中派人过来了,阿郎速速去前厅。”


得知张小四不是过来的工李慕,冯永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是一阵疑惑:


“汉中派人过来?怎么没提前通知?”


只要不是加急公文,按规矩,不论是丞相府还是皇宫,都会提前派人通知,让刺史府做好准备。


毕竟使者车驾不可能日夜兼程,而传骑却可以。


“是秘密派人护送。”


张星忆落在冯永身后半步,解释道。


出事了?


冯永心头一紧,连忙加快了脚步:“是谁过来了?”


“李文轩亲自护送。”


冯永一听,心头更是一沉。


李文轩,就是李遗。


如今他是丞相府中的参军。


同时也是默认的兴汉会在丞相府的代表。


能让李遗亲自过来,同时还是秘密护送的,事情肯定小不了。


冯永努力想了想,历史上这个时候似乎真没什么大事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冯永迈进了刺史府待客的前厅。


“见过君侯。”


李遗看到冯永,连忙行礼。


“李参军,起。”


冯永还了一礼,然后目光落到李遗身后的一个中年汉子身上。


别看冯永与李遗之间的什么也没说,但两人之间的行礼,李遗就已经在暗示,这个中年汉子并不是自己人。


“魏人曹三,见过冯将军。”


中年汉子同样是用审视目光看着冯永,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在确定眼前的年轻郎君就是名声赫赫的冯文和后。


他还是露出了极为惊异的神色。


“魏人?”


冯永挑了挑眉头,看向李遗。


看到李遗微微点头,他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曹使者确实是从魏国东阿而来。”李遗解释道,“是魏国陈王特意派过来的,替魏陈王给君侯送信的。”


“陈王?”冯永觉得这个名号有些熟悉,偏偏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谁?”


以汉魏目前的状态,一般来说,魏国所谓的王,都应当称作伪王。


李遗说是魏国陈王,那就说明,这个魏国陈王,是抱着某种善意,至少不会是挑衅之类。


“我家主人,上曹讳植。”


曹三解释道。


卧槽!


冯刺史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就看向身边的张星忆:


你啥时候有了电报?让曹植这么快就派人过来找我算帐?


张小四:……


“原来是曹公子派过来的,快请上坐。”


冯永连忙热情地招呼曹三。


“冯郎君在前,如何有下仆坐的位置?”曹三低下头,然后伸手入怀,取出一个油布包好的东西。


解开后,露出一封信。


曹三恭恭敬敬地双手托起,对着冯永说道,“主人有信欲给冯郎君。”


冯刺史这些年来,随着地位的提高,连丞相都敢坑,何曾怕过谁?


哪知面对着曹植的来信,却让他有点不敢伸出手去。


虽然知道汉魏两国打生打死,大人物之间有书信往来却是常事。


但冯刺史第一次遇到这等事,要说心里不嘀咕,那就不正常。


他看了一眼李遗。


李遗又是微微点头。


冯永这才伸手拿起信。


信封上有四个极为漂亮而又飘逸的字:冯君亲启。


冯永把信拿在手里,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我与曹公子素未谋面,为何曹公子会写信给我?”


曹三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主人虽从未与冯郎君谋面,但却神交已久,曾言:今天下,能与言诗文者,不过冯君一人耳。”


“今两国如水火,谋面而不可得,主人唯有派小人前来,给冯郎君送信,欲以文会友。”


冯永一听,不禁就是有些啼笑皆非,同时又有些感慨。


这个……怎么说呢,以曹植这性子,痛失继承之位,大概是早就已经注定的吧。


曹公子你现在身为魏国陈王,同时又是皇叔,更重要的是,还是上一代皇位竞争的失败者。


当真不怕惹得曹叡大怒,砍了你的脑袋?


冯永把信收好,然后问道:“曹公子……此举,魏主知否?”


曹三淡然一笑,道:“主人此前数次上表,欲出仕以尽其才,忠魏之心,陛下尽知。”


“今年二月,主人回朝见陛下,又得迁封地,封陈王,如今不过久闻冯君之名,渴慕一交耳。”


“我朝大司马与汉丞相亦有书信往来,故主人此举,又有何不妥?何需惧耶?”


曹植又迁封地了吗?


冯永又问道:“曹公子身子尚安好否?”


这本是惯例的问好之语,哪知曹三的脸色却是一变,目光惊骇地看向冯永,好久才开口道:


“有劳冯郎君关心,主人去年冬日回朝,二月又迁封地,故有些劳累过度,卧榻休养。”


“不过如今已过两个月有余,想来应当已康复。”


冯永点头:“行,我知道了。你不远数千里而来,想必也是疲累,且先下去休息。”


“谢冯郎君。”


让人把曹三带下去休息以后,冯永坐到主位上,示意李遗坐下。


当然,张小四也不能走,此时正是需要她的脑子的时候。


冯永开口问向李遗道:


“怎么回事?”


李遗苦笑道:“兄长,你这就为难小弟了。若不是方才听到那曹三所言,小弟连他为何要来见兄长都不知道。”


“丞相难道就没说什么?”


冯永皱眉道。


李遗摇头:“没有,只是让小弟护送此人前来,不得张扬。”


冯永又看向张大秘书。


张星忆从一开始就已经在考虑这个事。


此时只听得她开口道:


“丞相什么也不说,只让李家阿兄护送人前来,所以丞相应当是同意阿兄与那曹子建有书信往来。”


“毕竟曹子建文名天下皆知,若是连他都承认阿兄的文才,天下谁还敢不认?”


冯永点头。


舆论战啊,这确实是诸葛老妖的风格。


但凡是涉及大汉正统之名的,都分毫不让。


“只是妾不明白的是,魏贼那边,明明极力打压阿郎的文章,为何曹植现在又反其道而行之?”


“以曹植的名声,此举岂不是公然作贱魏国脸面?”


冯永对此,却是比他人能多猜到一二。


只见他摇头笑道:


“曹植只怕已是自暴自弃了,索性破罐子摔破,复早年本性。”


曹植本就是书生意气极重,常常任性而行。


当年在曹操外出期间,他居然敢借着酒兴,私自乘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


最后惹得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


可是曹植竟然还不吸取教训,依旧常常喝得大醉。


襄樊之战时,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


这件事,让曹操对他彻底失望。


再看曹植其文,常见远大理想和抱负。


若是把他放在李太白同一时代,两人大概会很有共同语言吧。


李太白的命运,与其又何尝没有相似之处?


冯永在感慨,李遗和张星忆却是目光古怪地看过来。


“这般看我作甚?”


冯永摸了摸自己的脸。


李遗笑道:


“闻兄长语气如此笃定,不知道的还道兄长与那曹子建相交已久呢。”


张星忆亦是闪着大眼,探究地说道:


“所以说,怪不得曹子建会派人给阿兄送信么?”


冯永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笑道:“你们不懂!”


曹三方才所言:“主人此前数次上表,欲出仕以尽其才,忠魏之心,陛下尽知。”


听起来是曹植忠于魏国之心,屡次上表,主动表达想要出仕之心。


但冯永结合自己对“建安三曹”这段历史的了解。


他知道,曹植的上表,就是写得再怎么动人心肠,却根本无法打动曹叡。


如果冯永记得没错,后世称曹植就是陈王,所以他一开始听到这个王号,才觉得有些熟悉。


这个王号,应当就是曹植最后一个王号。


也就是说,曹植极有可能已经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实现报负的希望。


对于没有希望的人来说,做什么出格的事都不希奇。


想到这里,冯永突然想到一事,悚然一惊,猛然起身,大叫一声:“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