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04章 惩治贪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黎明时分,右佥都御史李元正被下属叫醒。


他听完下属的汇报,都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可恶,牢房竟然能失火,犯官被烧死了。”


李元正听到这个消息,他气的直接把椅子踢翻。


他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好不容易抓住重要线索,  现在却断了。


一个月前,他在悦来酒楼吃饭。


听到两个湖广过来的商人,


说西乡县那里下一场大雨,汉水水位猛涨。


洪水太厉害,直接把汉水河堤冲毁,他们差点船毁人亡。


他们看到洪水冲毁了很多农田。


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感叹水太大。


大雨冲毁河堤,在这个时代,  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李元正不同,他是右佥都御史,职业的敏感性,让他分析出更重要的消息。


汉水河堤加固。


这是工部修建水利工程,首先保障的地方。


汉江水库和河堤,都需要用混凝土修建。


混凝土的特点,它能直接在河堤浇筑成型,还能在水中凝固。


不用搬运庞大的石头,非常方便运输。


混凝土修建的河堤,坚实耐用。


肯定不会被一场暴雨冲垮,这其中必有蹊跷。


李元正得到这个消息,他就带几名监察御史和借调的巡检,前往西乡县查看情况。


他们来到西乡县,发现西乡县汉水水库和河堤,完全是豆腐渣工程。


使用一丁点水泥,在河堤上抹了薄薄的一层,  外表看着像是水泥河堤。


人上去使劲踩一脚,就能把这个水泥河堤踩碎。


但在工部的资料中,这里已经建好汉水水库和河流沿岸的河堤。


建造标准,都是最高的标准,雇用百姓就花费两万两银币。


李元昊正还发现,农田被冲毁的百姓,这里根本没有人救助。


他立刻把西乡县县令于正明控制住。


同时按照程序,动用紧急权限,直接在西乡县开仓放粮,救助受灾的百姓。


李元正立刻赶回汉中城,把这个事情和苏统领汇报。


他得到苏统领的大力支持,全力调查这个贪腐案件。


李元正突击审讯于正明,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于正明只是交代,这事完全是他独自做下,自己没有同伙。


李元正因为他有恃无恐,肯定是同伙势力非常庞大。


只凭于正明这个西乡县县令,没有工部管理的配合,他根本没有办法贪腐水利工程款。


李元正顺着于正明这条线不断调查,同时派出监察御史,  去所有乡村摸底水利工程的情况。


他接到汇总的情况,  贪腐程度非常触目惊心。


西乡县这一县和兴安州这一州,水利工程基本都是豆腐渣工程。


统领府在兴安州,投入十万两银币修建水利工程。


汉水沿岸经常走运输船,他们就修建豆腐渣工程。


偏僻的地方,特别是乡村中的水渠。


这些地方,连一米的水泥沟渠都没有修建。


九成九成的资金,直接被官员贪腐。


李元正没有撬开于正明的嘴,但通过对于正明的调查,也获得重大突破。


于正明是兴安州知府邓浩漫推荐,才成为西乡县县令。


那时没有招贤馆,也没有完善的官吏提拔考核制度。


很多官吏都是靠上级官吏推荐。


李元正已经锁定问题出在工部。


直接通过他擅长的方法,从经济方面调查。


贪官们贪污巨额资金,很少有人会挖坑埋上。


他们肯定会把银币花出去,哪个官员产生与他收入不相符的巨大支出。


这个官员的嫌疑,就会非常大。


李元正发现水利司从五品官员徐乐安,这段时间花钱突然大手大脚。


他本来是汉中城的小吏,家里不太富裕。


徐乐安在近期,购买汉中城的豪宅,还一连买了三栋。


酒价那么贵,他不断在家中宴请朋友,每一顿都有酒喝。


李元正觉得徐乐安嫌疑非常大,他请示苏统领之后,带队把徐乐安抓捕归案。


徐乐安关进刑部大牢,他的级别有些高,准备三法司会审。


没想到一把大火,把徐乐安直接烧死。


他这一个多月的调查,再度陷入瓶颈。


李元正看着脸上慌慌张张,满头是汗,前来通知他的属下。


“你们不用担心,我去请示苏统领,这些人翻不了天。


我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证据,没有徐乐安,我们也能破获这件案子。


你们和刑部、大理寺,一起保护好现场,我会尽快回来。”


……


敲门声响起。


苏河走出房间,看到值班的秘书姜之鱼。


他三十多岁,一米五身高,体重两百多斤。


长得尖嘴猴腮,但能力很强。


他是山东白莲教教徒,起义失败之后,逃到汉中这里。


“姜之鱼,出什么事情了。”


“苏统领,右佥都御史李元正抓住五品犯官徐乐安,他被烧死在刑部大牢里。


右佥都御史李元正,正在凌云殿外等着。”


苏河听到这个消息,他脸上的笑容消失。


他起义才多长时间,还没有到一年。


刚安定不久,汉中城竟然会出现这么恶劣的大案子。


李元正上次汇报,他就拆分公司和工部的关系,吸引工部注意。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李元正就取得突破性进展。


凶手势力也很庞大,他们连刑部都渗透了。


某些人这是以为他苏河,手中的刀不利,不能大开杀戒。


苏河同李元正一起,赶往刑部大牢。


“李御史,你调查的情况怎么样?


只有这一个线索吗?”


李元正条理清晰的汇报道:“不止有这一个线索。


先前已经能确定,兴安州知府邓浩漫,兴安州巡检杜林巡检长,他们都有重大嫌疑。


他们是当地的长官,修建水利工程,大部分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雇用当地百姓完成。


我走访大量的乡长,他们都发公文反应当地以工代赈项目不足。


汉阴县知县徐友林,白河县知县杨正峰。


他们都通过公文向统领府反映汉水河堤质量不行,他们还给工部发公文。


询问当地乡村,为什么没有兴修水利。


我查过统领府的公文往来资料,统领府根本没有接收到这些公文。


公文都是逐级上报。


一定是兴安州知府衙门出现问题。


乡长除了通过公文系统,他们还可以通过当地巡检系统,上报这个事情。


巡检又是与村民接触最多的衙门,肯定会了解当地的情况。


这个事情我们在汉中城一点都不了解,巡检系统也一定出现大问题。


县级巡检,没有这个权利一手遮天,至少是府一级。


除了徐乐天,我还发现工部水利司司长陆文杰有一些问题。


工部水利司验收工程是否合格,都要通过陆文杰盖章处理。


兴安州水利工程很多地方,连豆腐渣工程都不是,那是毫无变化。


陆文杰平时为官很清廉,在官场中的名声很大。


他与其他官员,基本没有经济往来。


但他的侄子经常会结婚,每次结婚都会大操大办。


工部很多官员没有去随礼,但水利司有一些官员,每次都会随大额的礼金。


我认为陆文杰是通过这种方式收受贿赂。


我还发现工部侍郎苏五牛,他的收支有些不正常。


请问苏统领,您这段时间,有没有给苏侍郎大笔的赏赐。”


苏河听到李元正说兴安州出现大问题,这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贪腐水利工程款,这种案子出现,肯定是窝案。


一群贪官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他想到兴安州知府邓浩漫,这是从宝鸡县起事,就投靠他的人。


他之前是略阳知县,政绩极为突出。


军队拿下兴安州之后,才任命他为兴安州知府。


苏河比较看重他,还准备重点培养。


现在想来,他的政绩极不寻常。


略阳那么穷的地方,能做出突出的政绩,背后肯定有势力帮助。


陆文杰是大明朝旧官吏,汉中府负责修水利的小官。


他以前在大明为官很清廉,现在看来,他那时候是没机会贪污。


陆文杰精通水利工作,做出的规划也没有问题。


苏河这才让他负责管理水利司。


最让苏和意外,五牛叔也卷进这场贪腐案。


诸葛亮含泪斩马谡,那也是迫不得已。


丢了街亭,马谡那是非斩不可。


赏罚分明,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奔着一个大目标努力前进。


有贪官都不处理,所有官僚都会有样学样。


官员廉洁很难,突破底线就很容易。


全靠着制度和严刑峻法,才能让官僚权衡利弊。


苏河想到一件事,追问道:“你推测工部侍郎苏五牛收支有问题。


算没算他的专利授权款。”


“苏统领,我是从税务局获得的资料。


官员的工资等收入,都需要交税。


没有交税的收入,必然会有问题。”


李元正自信满满的回答道。


他已经通过这个方法,调查了很多人。


官员们隐藏收入不交税,肯定是这笔收入是非法所得。


“那你就没弄清楚,工部侍郎苏五牛手中有畜力收割机的专利。


这种对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他公开授权专利,享有三到五年免税的优惠。


苏五牛这个专利,已经授权给机械厂。


每个月收入,都在两千银币以上的收入。


这个收入,享有五年免税期。


如果你调查工部侍郎苏五牛,他的收入差额在这个范围,那就没有问题。”


李元正尴尬的说道:“苏统领,确实是这个数额。


我以为所有人都不能免税,没想到还有免税收入。”


“免税特权不能给任何人,但对于需要扶持的东西,还需要用免税来扶持。


比如粮盐交易免税,重要的专利授权免税。


这些都是有免税期限,可以随时调整。”


苏河对于他的几个叔叔伯伯非常重视。


特别他的堂兄弟,都是造反团队的骨干。


让叔叔伯伯们用一些合法手段,赚取不菲的身家。


这样再有人做出收取贿赂等违法事情。


苏河下重手处置,也没有人说闲话。


他们来到刑部大牢,他看到刑部尚书苏燕、大理寺卿吴栋林都已经来到这里。


他叔叔苏五牛也来到这里。


苏河看着五牛叔,心想:“这难道是苏五牛听到风声,来这里打听情况。


他真的与这次案件有关系。”


苏河让李元正下车,三法司一起调查这个案件。


他把叔叔苏五牛叫到马车上,询问一下他的来意。


“五牛叔,你怎么来刑部大牢。”


苏五牛叹了口气,无奈道:“我家那小子苏林,才十二岁,竟然成为一个纨绔。


昨天在大街上与人发生争吵,把人家腿打折了。


他直接被抓进刑部大牢,我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早晨那家被打的人,来我家道歉,我才知道这个事。


苏统领把苏林安排到军队中,让军队磨练一下他的性格。


要不然,他真成一名纨绔了。


在军中生死有命。


总比真闯下大祸,被我打死强。”


苏河记得苏林,小时候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孩,现在成为一个小霸王。


这种孩子必须要严格管理,要不然容易长歪了。


“不行,犯法就要严肃处理。


不能给他特权,该判多少年就判多少年。


最多让他在狱中,磨练他的性格,教一些技术。”


苏河直接拒绝,这种口子可不能开。


今天他堂弟犯法能放出来,明天官员犯罪,还处不处理。


这就变成刑不上士大夫。


苏五牛听到苏河严词拒绝,他就知道这件事没有回旋的余地。


只能让苏林在狱中,过得更好一些。


玉不琢,不成器。


多磨练也是好事。


要不然之后惹下大祸,苏河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现在这个架势,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苏五牛看着车外的一大群人,好奇的询问道。


刚才他问苏燕和吴栋林,这两个人不断避开它,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对这里发生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


他昨天到现在,一直在考虑,他儿子今后怎么教育。


大哥家的苏熊、苏虎,二哥家的苏鹰、苏燕、苏雀,三哥家不用说了。


四哥小时候受过伤,身体有毛病,生不出孩子。


现在他们家族,就他家出现了一个纨绔,这实在太丢人了。


他都准备纳房小妾,再生一个孩子。


苏河简单和苏五牛说一下案件。


苏五牛没想到,工部竟然发生这么大案件,他还没有察觉。


他就负责管理水利,这完全是重大的失职。


“苏统领,我水平太差,不适合管理工部,应该让水平高的人替代我。”


苏河看到五牛叔,这是准备撂挑子不干了。


他连忙安慰道:“这个不怪你,这是制度出现错误。”


苏河走下车,看到李元正他们正在商量案件。


“情况怎么样?”


李元正立刻过来汇报。


“苏统领,仵作已经验完尸。


尸体的口腔和鼻腔中没有发现灰烬。


他不是死于火灾,而是死后被人焚尸,这是一场谋杀。”


“这些人太大胆了,必须要严查到底。”


苏河让李元正继续查案。


他同时让苏燕前去兴安州,抓捕兴安州知府郑浩曼和巡检长杜林。


这两个人,肯定是贪腐团队的重要人物,先把他们两人抓起来。


就是他们没参与,治下出现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没发现,能力也是不行。


他交代吴栋林,对于苏林的案子。


不用留一丝情面,该怎么判决,就怎么判决。


他让《汉中周报》把苏林案子详细情况,都发表出去。


……


苏河在凌云殿,听取李元正的汇报。


“苏统领,我们已经完全调查清楚,工部水利司贪腐窝案。


我把于正明带到徐乐安的死亡现场。


他回去之后,就把所有事情都招供了。


工部水利司司长陆文杰,是这次窝案的主使者。


他是略阳本地的大族。


邓浩漫担任略阳知县时,他娶了陆文杰的堂妹。


杜林通过相亲,娶了陆文杰的侄女。


他们通过姻亲关系,勾连到一起。


陆文杰家里有许多识字的家丁,他们祖祖辈辈服侍陆家,都是家生子。


通过他们团伙的关系,这些家生子,进入户部和巡检。


陆文杰有一个家生子,就在刑部大牢工作。


他想让徐乐安伪装成畏罪上吊自杀,这人因为太紧张,弄倒了烛台,导致大火。


陆文杰团伙,一共贪污九万六千两银币。


没有修建河堤,导致部分河堤溃堤,间接损失有五万两银币。”


“这几个人,就能贪污近十万两银子。


他们的罪行,简直不可饶恕。”


苏河听到这个汇报,他既庆幸又愤怒。


让苏河庆幸,没有高级官员参与贪腐案。


让他愤怒,只凭着几个官员相互勾结,就能贪污这么多银子。


统领府的制度,一定是出现巨大的漏洞。


政令的上传下达,现在还不算通畅。


“李御史,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元正受宠若惊的说道:“苏统领,我们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把这个案件写成文章,发到《汉中周报》上面。”


苏河要把这个案件,办成典型案件,震慑其他官员。


苏河又叫来吴栋林,他们商量这些官员的判罚。


……


大理寺衙门,公开审判陆文杰等贪官。


通过报纸宣传出去,很多百听都来大理寺观看判决过程。


“这些贪官太可恶了,连水利工程款都贪。


还有什么钱款,他们不敢贪。”


“苏统领都能处置他的堂弟,对于这些贪官,应该会严厉惩处。”


三名主要贪官和他们团伙的其他官吏,双手被捆绑押着过来。


大理寺卿吴栋林当众审判他们。


右佥都御史李元正出庭,提供详细的证据。


于正明充当污点证人当庭指证,详细叙述他们三人贪腐水利工程款的经过。


审讯在充足的证据下,很快就结束。


吴栋林向三位主犯询问道:“陆文杰、邓浩漫、杜林,你们是否认罪。”


陆文杰一脸淡定道:“我没有罪,你们这是打击报复。”


邓浩曼带着哭腔道:“我有罪,我认罪。


我只是一时误入歧途,求给我个机会。


我是识字的官员,培养个官员不容易。”


陆文杰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废物。”


杜林一直在沉默,没有说话。


大理寺卿吴栋林直接宣判。


“工部水利司司长,从四品官员陆文杰。


贪污公款九万八千两银币,杀人罪。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兴安州知府正四品官员邓浩漫。


贪污公款九万八千两银币。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兴安州巡检从四品巡检长杜林。


贪污公款九万八千两银币。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吴栋林宣布完这些人的判决,他又宣布从犯的判决。


从犯,除了杀死徐乐安的巡检判处死刑。


其他从犯都没有判死刑,起步刑罚就是十年,大部分被判刑三十年以上。


判处十年的人,是充当污点证人的于正明。


吴栋林判完刑,宣布道:“陆文杰、邓浩漫、杜林。


分别罚没五万两银币。


家中银币不足,家族承担连带责任。


陆文杰、邓浩漫、杜林。


家族所有人和他们三代以内族人,全部列入黑榜。


如果担任官员,立刻革职。


黑榜的人,不允许参加科举和招贤馆招募。


不允许参加官方成立的公司。


银行禁止贷款,户部禁止救助。”


陆文杰撕心裂肺的吼道:“你们不能这么做。


我自己犯的罪,这和家族没有关系。”


家族三代人被加入黑榜,那不只是他刚5岁的孙子,他孙子的孙子都不能科举。


他们家族,肯定会慢慢消亡。


吴栋林示意让官吏,把陆文杰的嘴堵住,他继续宣读判罚。


除于正明之外的所有从犯,每人罚款一千两银币,自己和下一代加入黑榜,永不录用。


吴栋林宣布完所有判决。


太常寺卿,祖庙太祝宋康年宣布,所有贪官及其后代,都被祖庙除籍。


这些人都会加入当地祖庙,罪人阁之中。


祖庙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能,被祖庙除籍,还加入罪人阁。


他们家族名声就臭了,考虑名声的正常人家,都不会接触这些人的家人。


他们家人,已经社会性死亡。


大理寺的官吏压着陆文杰、邓浩漫、杜林走到行刑场。


直接把他们三人吊死。


百姓们看着贪官的尸体,不断响起欢呼声。


“青天大老爷,就应该把这些贪官全部杀掉。”


“这些贪官太可恶,连修水利的钱都敢贪,还导致河堤决堤,淹了好多良田。”


“苏统领真的杀贪官,这实在是太好了。


我们老百姓,有依靠了。”


顾平安看着他直属长官被吊死,吓得瑟瑟发抖。


“今后要认真工作,可不能贪污,这太吓人了。”


很多官吏来观看审判,看到苏统领对贪官绝不容情,他们心有余悸,要下决心管住自己。


苏河就在临街的茶楼里,看着这场审判。


王仲策坐在他身边,看着百姓欢呼的样子。


他有些担忧的说道:“苏统领,对贪官处罚这么重,很多官员都人心惶惶。


处罚他们自己就够了,家族三代人不让科举,这个惩罚太狠了。”


苏河表情严肃,眼露杀机。


“这是惩治贪官的措施,他们不贪污,为什么害怕。


我还留了一条后路,只要主动投案,甚至向于正明那样当污点证人,交代出他的同党,都不会牵连族人。


家族任何一人,举报他贪污枉法,也不会被牵连。


贪官们贪污获得的利益,家族享受时很快乐。


不能只享受,却不付出。


享受贪官带来的好处,必然要跟着贪官一起被惩处。”


苏河就是要贪官陷入囚徒困境。


为了自己的家族,被抓后就要老实交代。


经过这次审判。


为首的人肯定会死硬到底,但大多数从犯,为了自己家族会老实交代。


苏河还吸取这次的教训,加强制度性建设。


不只是受贿的贪官判重罪,行贿的人一样重判。


官员收取别人的贿赂,只要上报。


行贿的钱正常上税之后,就属于官员自己所有。


御史人数太少,发动百姓举报贪官。


都察院成立信访部门,百姓可以亲自去都察院,举报贪官。


除了恶意制造假证据诬告,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大明朝民告官,百姓要先受刑,官员们非常抵制民告官。


苏河知道只有放开民告官,发动利益受损失的百姓,才是遏制贪官最佳的办法。


统领府秘书处,还接受官吏举报同僚。


通过驿站系统,邮寄举报信,举报身边官员贪赃枉法。


一旦查实,举报人会被提拔重用。


《汉中周报》会开辟官场现形记栏目。


派更多的记者,深入调查贪官。


同时接受百姓的举报,根据举报内容派记者暗访。


苏河知道贪官消灭不了,但只要完善制度,抓住一个贪官就重判。


能极大遏制贪官,改变官场的风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