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001章 吴桂交战(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国第一战车团团长郝大威,他看着列车停靠在距离承天府城最近的火车站。


他就能判断出,承天府城已经落入敌人之手。


郝大威团长看了一眼旁边的日历,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五日,下午三点十七分。


桂国已经进攻一周多,战车团还没有抵达战场。


主要就是因为桂国炸毁河堤,导致铁路桥被洪水冲塌。


铁路部门抢修铁路,这是最耗时的时间。


战车团经过铁路运输,这已经是最快速的方式。


战车在战场上非常强大,但随着里程的增加,机械可靠性不断降低。


战车即便能靠自己赶到战场,它们也失去了作战的能力。


战车只能乘坐载具,赶往战场附近的位置。


最佳的载具就是铁路,运载吨位大,速度还快。


如果在帝国,可以选择卡车运输。


吴国的国情决定,无法选择卡车进行长途运输。


吴国只有都城周边的道路还算可以,大部分地区都是土路和矿渣路。


这种道路情况,勉强可以运输战车。


但被水泡过的土路,行车都非常困难,载重的卡车肯定无法通行。


洪水退去之后,阳光暴晒数日,这些道路才恢复通行。


但战车团必须尽快赶往战场,能选择的就是土路运输。


郝大威团长带领部下走下火车站。


战车的驾驶员,小心翼翼把战车从货运列车上开下来。


水军的维修师,立刻开始检查战车的车况。


郝大威团长下令士兵原地休息。


他命令战车团打开电台,开始与大都督府进行密切的联络。


桂军已经夺取承天府城,必然会在当地布设好防御阵地。


郝大威团长有信心冲破桂军的防线。


战车团的定位,就是之前军中的重骑兵。


他能冲破敌军的阵型,但没有陆军跟在后方扩大战果。


郝大威团长麾下只有五十辆战车,一旦被敌军包围,很容易全军覆没。


战车的装甲,可以抵挡炮弹的近距离爆炸。


但战车的履带极为脆弱,五六颗手榴弹捆在一起,就能炸断战车的履带。


战车失去高速运动的能力,它在战场上就是作用有限的炮兵,它很快就会被敌军歼灭。


郝大威团长把战车团的信息发给大都督府,请求大都督府的指导。


他很快就收到大都督府发过来的战场情报和命令。


桂军已经在昨日拿下承天府,他们立刻在承天府周围布防。


吴国之前打造的防御工事,因为兵力不足,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现在这些防御工事,已经全部落入桂军之手。


桂军打通道路之后,援军很快来到承天府,现在承天府桂军的规模足有两万人。


大都督府电令,战车团在战场外围警戒,等到援军抵达之后,再与援军配合进攻承天府。


郝大威团长看完电报,他鬓角上的细汗立刻流淌下来。


桂军发起进攻,吴军作为防守方,情况对他们非常有利。


如果兵力充足,桂军绝对不可能打破吴军的防线。


但这种情况只是臆想,吴军算上海军,总兵力也不到四万人。


在没有动员民兵参军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援军的兵力,只有三万左右。


战前情报失误,他们不可能察觉到桂军主动进攻的方向。


只能在各地都留守一部分军队,让这些军队承担开战之初的压力。


其他地方的军队,会尽快抵达战场。


郝大威团长看着承天府的方向,现在桂军以逸待劳,采取防守作战。


吴军想要拿下桂军,不知道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他身为军人,只能全力执行大都督府的命令。


他只希望援军来得更早一些,让桂军继续修建工事,熟悉地形。


接下来的战争,吴军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


吴王宫,作战室内。


吴王齐刚毅看着前线发来的情报。


他忿恨不已,用手使劲的拍桌子。


“桂国那些不当人的家伙,他怎么敢这样做。


他们既然把承天府的汉人都抓走,战场没有我国公民的存在。


本王就不客气了,这场战争绝对不会留守。


给张虎鲸和李曼松发电报,允许他们使用燃烧汽油弹、铝热弹、毒气弹作战。”


吴国首相唐莱听到吴王齐刚毅的气话,他立刻阻拦道:“王上,这件事情请三思。


这种可以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对付异族没有任何问题。


但对付同为汉人的吴国,必将会引起巨大的争议。


帝国应该衡量是否介入藩属国之间的战争。


我们真实用这种特殊的弹药,帝国哪怕是为了平息舆论,都必须要下场处理这件事。


现在我们还能控制住局势,帝国一旦下场,局势的发展就不可控。”


吴王齐刚毅听到首相唐莱的劝告,他怒火平息一些,对于这件事也有些犹豫。


大都督周全进却立刻鼓掌道:“王上这个对策,真是太妙了。


臣正发愁怎么把桂军从我国的国土里赶出去。


这场战争如果采用常规作战的方式,必然会伤亡惨重。


特种弹都储存在建邺,使用也需要在众人的监督下进行。


特种弹运到前线,也需要一定的时日。


张虎鲸将军与李曼松将军所统领的军队,再有一日就能抵达承天府战场。


完全可以让张虎鲸将军与李曼松将军尝试进攻桂军阵地。


如果出现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的情况,臣认为应该使用特种弹。


要不然桂军突破我军的防线,没有一支军队能挡住他们。


桂军哪怕是不进攻建邺,他们的吴国的核心人口全部转移。


我们吴国也是处在名存实亡的状态。


战局一旦对我军不利,特种弹必须要使用。


帝国真的介入这场战争,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总不会比亡国的后果还严重。”


吴王齐刚毅听完之后,他脸上流露出决绝的表情。


他一挥手臂说道:“现在时局艰难,情况确实如周爱卿所言的那样。


让世子齐斌带着本王的手书,押送着特种弹赶往前线。


这件事情只有咱们君臣三人知晓,电报中都不谈论这件事,尽可能做到保密。


张虎鲸和李曼松都是忠君爱国之人,他们看到本王的手书,自然懂得怎样做。”


大都督周全进协调各地的支援军队。


吴王齐刚毅叫来心腹崔元吉,负责整个计划。


他才是押送特种弹的核心人物,世子齐斌只是让张虎鲸和李曼松两位将军放心,吴国绝不会做卸磨杀驴的事。


……


4357年(公元1660年),十一月七日。


蓝轲将军看着电报,他忍不住呵呵直笑。


玄京一共发来两封电报,其中一封电报是嘉奖蓝轲将军。


蓝轲将军选择榜吴国的汉人转移到桂国。


这直接让桂国高层,找到这场战争之中,价值最高的东西。


桂军占领的土地,无法判断未来局势的发展,未必能留在手中。


但转移到桂国的汉人,无论战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会把他们放走。


蓝轲将军高兴的第二件事,承天要塞已经被桂军解决。


这让军队避免了两线作战的窘境。


桂军为了进攻承天要塞,调来的重炮,现在也可以直接用于防守作战。


蓝轲将军布置的战区,必然会让吴军损失惨重。


桂军只要能利用防守作战的优势重创吴军。


他们就能在吴国长驱直入,哪怕是吴国选择紧急招募民兵参军,他们也不是经历过战火的老兵的对手。


蓝轲将军听到门外响起嘈杂的跑步声。


他看到徐晋升军长正在小跑过来。


他跑到房屋门口,扶着门框喘了两下,语气焦急的说道:“蓝轲将军,吴军昨晚抵达我们防线外围。


他们今早就选择进攻。


吴军是疲惫之师,我军是否出动战车团,趁着吴军状态不好,我军与吴军展开决战。”


蓝轲将军听到徐晋升军长的建议,他直接摆摆手道:“按照之前的准备,继续与吴军打堑壕战。


现在的形势,有利于我军防守。


战车团如果失败,被敌军找到机会重创我军。


兵力稀少,那就没办法利用堑壕作战。


现在我军的目标是求稳,通过堑壕战,观察吴军的战斗力。


这场防守战打完,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战方案。”


徐晋升军长敬了一个军礼。


“卑职遵命,这就回去布置好阵地,必定能让吴军撞的头破血流。”


……


吴军的大营之中,张虎鲸将军与李曼松将军组成联合指挥部,共同指挥这场战争。


张虎鲸将军皱着眉头说道:“我军的兵力一共有两万六千人,对面的桂军不足两万人。


我军看是比对方的军队多一些。


但我军负责进攻,需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以我的经历来看,我们这点人不足以攻破敌军的阵地。”


李曼松将军点点头,无奈的说道:“我同意张将军的看法,但我们却不得不进攻。


承天府毕竟是我们的地盘,在这里属于内线作战。


我军背后有着铁路和公路运输,弹药补给要超过桂国。


我更相信火力的重要性,只要火力充足,桂军的阵地也不是问题。


不能让桂军从容的加强工事。


一旦桂国打通前往承天府的道路。


弹药不足不再成为桂军的弱点,我军占据的唯一优势也不复存在。


到了那时,进攻贵军阵地,必然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张虎鲸将军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他同意试探性进攻的原因。


吴军要通过试探性进攻,探查出桂军防御阵地的弱点。


张虎鲸感叹道:“棋差一招,现在我军处于被动状态。


这场战争,欧洲各国都看着我们的表现。


很多国家蠢蠢欲动,一旦我军表现不佳,必然是群狼分食的下场。”


李曼松将军赞同道:“战争不是儿戏,我们必须要拿出拼死一战的态度。”


他们两人经过简短的交流,达成了一致意见。


他们走出营帐,通过临时搭建碉堡的观察孔,观察吴军进攻的情况。


军队经过训练,已经适应长途跋涉。


哪怕是经过长时间行军,军队的战斗能力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吴军按照传统,炮兵开始对桂国的阵地进行覆盖打击。


桂军躲在堑壕里,但只要有一发炮弹落进堑壕,这一段堑壕必然会出现伤亡。


除了及时躲进防炮洞内的士兵,其余人全部被炮弹的破片和冲击波打死。


桂军进行猛烈的反击,立刻判断出吴军的炮兵阵地,选择对炮兵阵地狂轰滥炸。


吴军开炮之后,选择立刻转移炮兵阵地,桂军也同样如此。


正是这种战术,让炮兵更有能力保存自身,两军炮机的非常激烈。


张虎鲸将军与李曼松将军通过试探性进攻,他们发现桂军阵地的薄弱点。


两人开始指挥军队,猛攻这些薄弱点。


基层的将士与敌军反复争夺堑壕。


机枪和步兵炮组成的火力,高校收割将士的性命。


这场战争是机枪和金属子弹,大规模装备两军,进行的第一场战争。


宋楚两国在殖民地进行的战争,由于弹药运输非常麻烦,从帝国军火商手中购买,价格还十分高昂。


两军的武器,主要是步枪为主。


吴国和桂国的将领,他们之前就意识到机枪的威力,但一直没有机会,见识到战场上机枪大规模应用的真正威力。


夜晚的战争结束,两军高层看到伤亡数据,他们都沉默不语。


张虎鲸将军看着初步汇报,他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


“什么,仅仅是一天的作战,我军就伤亡了三千人。


死亡或失踪两千一百多人,只有八百多人受伤被救助。


死亡的人数比受伤的人数还多。


我军一共才两万六千人,每天伤亡三千人。


这只需要九天时间,我军就损失殆尽。”


李曼松将军痛苦的说道:“不需要九天时间,明天还是这个伤亡,我军必然会崩溃。


但对面的桂军也好不了多少,他们作为守军,伤亡人数会比我军少一些。


据我所观察,伤亡人数也在两千人以上。


明日的战争还是这个烈度,那就看我军与敌军,哪一个先绷不住。


谁先承受不了伤亡崩溃,谁就会输掉这场战争。”


张虎鲸将军眼神一亮,说道:“我们两军最基层,差不多都是新兵组成,新兵的承受能力比老兵弱多了。


明日只采用火炮轰炸,桂军会不会承受不住。”


李曼松将军眼前一亮,道:“能用炮火解决,尽量别让士兵冲锋。


明日试一试,总之不能像今日这样作战。


我真怕我军率先承受不住伤亡崩溃。”


两位将军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开始布置吴军明日的作战计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