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677章 战列舰入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苏河顺水推舟,裁定陆军与海军的争端。


他从军方将领看向文官的眼神,就知道矛盾已经转移。


陆军与海军的争端,属于军方内部矛盾。


他们一旦察觉,自己有被文官坑的可能,将会放下内部矛盾一致对外。


大华帝国军方将领,不像其他朝代,大字不识都能担当一军之主。


在大华帝国想要统帅一军,除了需要有极高的治军能力,还要求文化素养。


这些将军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他们都门清。


知道朝廷一旦到承平时代,文官必定会打压军方,从军方手中夺取权力。


皇帝苏河也乐于看到军队与文官之间,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


他作为开国君主,有着无与伦比的威信,无论是军队还是文官,都不敢忤逆他的想法。


他的后代,他们可没有这样的威信,必须要利用帝王权术与各项制度,才好控制文官与军队。


皇帝苏河在解散御前会议之前,又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朝廷众臣与皇子,将会在七日后,将会前往秦皇岛军港,参加大华帝国第一艘战列舰的入列仪式。


海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喜笑颜开。


海军将会用这艘镇国之舰,震惊帝国所有人。


陆军将领不太想去,但又不得不去。


文官们只是有些好奇,他们也想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军舰,一艘军舰的建造费用高达数百万两银币。


………………………………


4344年(公元1647年),九月五日。


紫禁城皇宫之中,大皇子苏蜀前往母后的坤宁宫请安。


苏蜀穿着宽大的礼服,经过多年的教育,脸上已经褪去稚气。


他来到皇后王文君身前,跪下请安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蜀儿快快请起。”王文君开心的说道。


随着儿子长大,离开坤宁宫独立居住之后。


王文君每天与儿子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


苏蜀坐下之后,道:“母后,儿明日就要随父皇前往秦皇岛军港,参与帝国的第一艘战列舰入列。


参与这件事情,请问儿臣能做些什么?”


苏蜀心中的事情,不会对他的老师和陪侍说。


身为一个想竞争太子位置的皇子,嘴巴不牢靠,早就会出局。


他惟一能无条件信任,又能给他出主意的人,唯有母后王文君。


母后的皇后之位,一直稳如泰山,就可见手腕之高超。


大华帝国可没有儒家的伦理纲常维护。


皇后王文君立刻屏退坤宁宫的侍女,安排心腹站在窗户处。


她推动屏风,把坐着的桌子遮挡。


桌子上有一个铜制的火盆,还有两支钢笔和一沓纸。


皇后王文君拿过纸笔,在纸上刷刷的写着字。


【蜀儿身后有文臣支持,二皇子苏雷身后有陆军支持。


这都是皇子背后的母族支持。


蜀儿现在最重要的情况,那就是取得军方的支持。


现代帝国海军地位强盛,有海军的支持,那是最好不过。


哪怕是不能争取到军方的明面支持,也要尽量争取军方不反对蜀儿当太子。】


皇后王文君写完,她递到儿子苏蜀面前。


苏蜀看完纸上的内容,立刻投入到火盆之中。


隔墙有耳,特别是留声机等机器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声音非常不安全。


通过书写的方式交流,确实是非常麻烦,但这却是保密性最强的方式。


苏蜀看完母后书写的文字,简单的话语就剖析利弊。


他现在最薄弱的地方,那就是背后没有军方的支持。


军方那些精明的将领,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他们不会押注。


苏蜀在纸上写下他的疑问。


【母后,儿臣应该怎么办?】


皇后王文君回应道:【蜀儿,这次是一个好机会。


争取军方最好的支持,那就是你有军人的身份。


你主动提出参军入伍,你父皇绝对不会拒绝。


蜀儿参军陆军,母后还怕暗中有势力搞事情,让你参与到几场败仗之中,打击你的威信。


但加入战列舰,就不会出现这种担忧。


只凭借实力,战列舰在海上绝不会输。


战列舰作为海军的门面,海军也绝对不会让战列舰输,凡是它参与的海战,必定能胜利。】


苏蜀激动万分,母后王文君这一招策略,彻底解决他现在遇到的难题。


【母后,儿臣明白了。


明日儿臣会想尽办法,成为一名在战列舰上的海军。】


苏蜀握紧拳头,他终于找到了破局的办法。


他在海军历练几年,有了军方背景之后,之后的一切就好操作了。


………………………………


九月六日一早。


皇帝苏河带皇子、文武百官与各界代表。


他们登上火车,前往秦皇岛造船厂,这座海军在帝国北方最大的造船厂之一。


第一艘战列舰的验证船,就在秦皇岛造船厂建造。


验证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下水,经过漫长的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的研发。


这个时代工业最巅峰的杰作,终于被大华帝国制造出来。


皇帝苏河这一路上都很亢奋,他与群臣们聊着强大的帝国海军,将会给帝国带来的利益。


蒸汽火车经过十余次的提速,现在蒸汽火车的速度远超马车。


火车车厢内除了噪音之外,乘坐体验已经远超马车。


疾驰的火车直接驶入秦皇岛造船厂。


麒麟卫统领秦山水负责安保问题,他立刻带领麒麟卫士兵下火车,拱卫着每一个方位。


皇帝苏河看到天色已黑,所有人因为长时间乘坐火车,部分人因为无法入睡,已经头晕脑胀。


他大手一挥,吩咐道:“都散了吧!前往造船厂的宾馆中住宿。”


文武百官与各界代表,他们听到皇帝苏河的吩咐,脸上立刻露出轻松的神色。


他们找着住处,准备吃饱之后稳稳的睡上一觉。


第二天一早,正是九月九日,战列舰入列的日子。


内阁大臣钱明义陪在皇帝苏河身边,他感慨道:“九月九日是陛下登基的日子,这个日子普天同庆。


现在这个日子,又多了一件喜事,帝国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入列。


这代表着,世界的海军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站在旁边的大都督冯三秋,他斜着眼睛看向钱明义。


这句话明显是应该他说,文官太会说了,把该属于他的话都抢走了。


冯三秋憨厚的说道:“这是海军全体为陛下带来的贺礼。


铁甲战列舰选择在这个日子入列,就是为了庆贺这个大喜的日子。”


皇帝苏河笑着与众人谈论这件事情。


战列舰入列,这确实是海军搞出来的献礼举动,但他却很开心。


战列舰入列,这对于大华帝国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标志着大华帝国海军至少领先敌军几十年的技术。


在其他国家没有铁甲战列舰之前,大华帝国海军就是世界的霸主。


大华帝国海军能保护帝国的人,前往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赚取利益。


他们一行人走到造船厂的港口,远远就看到一艘泛着银白色金属光芒的巨大军舰,停泊在港口上。


铁甲战列舰的设计师与总工程师,威海侯柳广盛带领造船厂代表前来迎接。


他们集体鞠躬,欢迎皇帝苏河的到来。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众位平身,柳侯爷,你为朕与众位爱卿,介绍一下战列舰的情况。”


柳广盛走到皇帝苏河身边,他激动的看着眼前的庞大军舰。


铁甲战列舰是他这辈子,最巅峰的杰作。


柳广盛认为他能把铁甲战列舰造出来,就足以名留清史。


“陛下,这是我们花费近千吨钢材,制造的最顶级军舰。


战列舰排水量为五千吨,从舰首到舰尾,长达九十六米。


军舰的两侧,分别装有三座三联装的350毫米口径的火炮。


舰首和舰尾,分别有一门300毫米口径火炮。


军舰上的所有火炮,都已经准备帝国最新研发的火炮瞄准系统。


炮兵借助火炮瞄准系统,可以保证在十公里外,炮弹依然有着较高的命中率。”


皇帝苏河听着柳广盛介绍战列舰的基本情况。


他对于战列舰不太懂,但只看纸面数据,战列舰已经非常强大。


大都督冯三秋提醒道:“陛下,战列舰的入列仪式即将开始。


这艘战列舰,陛下还没有命名。”


皇帝苏河对于第一艘铁甲战列舰的名字,早已经有所准备。


铁甲舰的命名规则,以帝国的山川河流命名。


“第一艘战列舰,就命名为泰山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柳广盛听到泰山舰的名字,他大声喊道:“吉时已到,泰山舰入列仪式,正式开启。”


众人靠近泰山舰,近距离观摩这么巨大的军舰,才能体验到它庞大的压迫感。


柳广盛代表船厂作为建造方、冯三秋代表海军作为接收方。


他们两方进行交接工作,海军将士登上泰山舰,接管整艘军舰,鸣响汽笛。


战列舰陆列仪式完成,泰山舰的舰长,正式在欧洲立下大功的李平浪。


他作为最懂铁甲舰战术的海军将领,又有着歼敌数百艘的功劳在身。


李平浪一路竞争,离开了背景深厚的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皇帝苏河的笑容一直没有停止。


“众位爱卿,我们一起登上泰山舰,见识一下帝国最重要的工业结晶,海军的镇国之器。”


众人通过舷梯,来到泰山舰的甲板上。


铁甲舰是新事物,海军刚刚接受铁甲舰不久。


其他人只是在报纸上听过铁甲舰,他们还没有看到过铁甲舰。


他能看到钢铁制造的甲板,泰山舰两侧庞大的火炮,每个人都震惊不已。


“甲板都是钢铁制造,怪不得一艘军舰这么贵,只是这么多钢铁的成本就不低。”


“这种大炮太吓人了,我第一次看到倍径这么大的火炮。


只看炮弹,这一枚炮弹比我这一个人都大,看着就非常吓人。”


“只看战列舰粗大的烟筒,就知道战列舰的蒸汽机必定是十分强大。


能带动这么重的军舰,蒸汽机技术才是最珍贵的技术。”


皇帝苏河在泰山号甲板上游览,他心中是非常满意。


只看泰山号两侧一共有九门火炮,它们是三座三联装的火炮。


三联装火炮,这就意味着三门火炮只需要用一个火炮瞄准仪。


三门火炮异同齐射,哪怕是铁甲巡洋舰都承受不住。


皇帝苏河看着战列舰厚实的装甲,它也比巡洋舰那种薄皮装夹更加厚实。


战列舰建造的初衷,就是为了对付其他国家可能研发出来的铁甲舰,让大华帝国海军保持领先地位。


皇帝苏河知道,今后的战列舰只需要不断迭代,扩大军舰的吨位,使用更先进的火炮。


在飞机和航母没有出现之前,战列舰将统治整片海洋。


大华帝国发展战列舰,至少能领先数百年时间。


皇帝苏河叫来冯三秋吩咐道:“泰山舰只有动起来,才能展现出强大的威力。


让泰山舰前往靶场,展示一下它的实力。”


冯三秋听到皇帝苏河的吩咐,他立刻喜笑颜开。


他早就想让那些文官,见识一下战列舰的强大实力。


让这些人看一看,数百万一艘的军舰,这样的花费到底值不值。


泰山舰的锅炉被打开,完全碾碎的煤粉,通过鼓风机吹入到锅炉之中。


煤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巨大的热量,让锅炉产生大量的蒸汽。


甲板上的人们,看着泰山舰的锅炉冒起了熊熊黑烟。


他们都已经得到通知,泰山舰即将前往靶场。


他们正等待,泰山舰发威的时刻。


皇帝苏河向柳广盛询问道:“现在国内一直在争夺燃煤与燃油,泰山舰的燃料是哪种?”


他知道石油真想等来大发展,那是在内燃机出现的时刻,现在直接把石油灌入锅炉之中,让它来烧开水,那是大材小用了。


柳广盛解释道:“陛下,不只是帝国,世界各地石油的分布不均,开采还很麻烦。


煤炭大多数地方都有,开采也比较容易。


在石油这种燃料没有取得代差的情况下,重要军舰都采用燃煤的方式。


这样一来,军舰在各地补给燃料,那就会方便很多。


我们也通过很多技术手段,让锅炉烧煤变得更加高效。”


皇帝苏河点点头道:“现在确实是煤炭分布较广,选择这个方向很好。


但燃油的技术也不能放弃,要继续探索。”


皇帝苏河的意思很明确,主要建造燃煤锅炉,燃油锅炉要继续探索。


哪一个科研人员弄出内燃机,大华帝国就赚大了。


战列舰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启动的速度很慢。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泰山舰终于启动,缓缓的在海面上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向着靶场的方向前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