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84章 百家争鸣大会(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项文忠凭借更重的身体与更快的速度。


他最先站到话筒前,立刻开始介绍。


项文忠不知道他老师钱明义与大会的主办人曲大人是怎么商量?


竟然让他与王宝玉这个娘娘腔一同上台。


他必须要抢到先机,工家两大派,谁最先发言,在其他人的心目中,谁就是正统。


“我是项文忠,工家的代表。


国家想要强大,必须要依靠工业。


国家想要富足,必须要依靠工业。


军队想要强盛,必须要依靠工业。


钢铁工业的出现,摆脱了小作坊生产,让国家不再缺少钢铁。


农民连铁制农具都没有,使用木质和石质农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火枪和火药的工业化生产,淘汰了冷兵器。


新式军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


水力纺织机的出现,布匹能大规模生产,这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充足的布匹投入市场,没有人因为买不起布匹而衣不遮体。


粮种、化肥、农药的出现,让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蒸汽机的出现,让工业彻底摆脱桎梏,迎来了腾飞。”


王宝玉看着项文忠在夸夸其谈,他看着周围的情况,脸上极为纠结。


他没有抢到先机,哪怕他爹是王大钢都护不住他。


今后肯定会被其他人鄙夷和嘲笑。


王宝玉趁着项文忠不注意,直接把他挤到一旁。


“我是王宝玉,工家的代表。


工家的治国理念,就是发展工业。


工业发展的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们能打下这么大的国土,消灭倭国、暹罗等国。


这是强盛的大华皇家军队,拼尽一切为我们夺下来。


但没有工业,这些都是空中楼阁。


一场战役消耗的弹药,它就高达数万枚。


没有工业的支撑,这根本不可想象。


国家想要海外扩张,必须要依赖强大的战舰。


战列舰这种战争武器,必须要依靠庞大的重工业维持。


工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出政策,引导少府等官办工厂,发展工业。


钢铁厂这种工业基石,除了官府有能力发展壮大,交给民间不可行。”


项文忠被推开之后,他也没有在台上与王宝玉大吵大闹起来。


这种场合,他一旦这么做,那就是极大的减分项。


但他听到王宝玉这么说,那是真的容忍不了。


理念之争,必须要寸步不让,争出来一个高低之分。


项文忠上前一步,双手握住话筒,直接把金属圈掰过来,圆盘面儿冲着他自己。


“王宝玉所说的话,不代表工家的观点。


各府官办的工厂,很多都成为效率低下,濒临破产的工厂。


要不是官府持续不断投入,这些工厂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想要工业大发展,朝廷的定位就是政策引导。


让工厂主们自由的竞争,市场会优胜劣汰。


优秀的工厂自然会存活下来,不适合生存的工厂,必然会破产清算。


朝廷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只需要提供官府该提供的服务。


官府应该作为一个仲裁者,而不是参与者。”


项文忠与王宝玉互相用案例驳斥对方的观点。


皇帝苏河看着这两位工家代表,他们在台上开始还能和颜悦色,说到激动时,激烈争吵起来。


他看明白魏时鸣与钱明义的分歧所在。


魏时鸣铁匠出身,他崛起之地是河套,负责主办包头钢铁集团。


他的主要政绩,都是与重工业有关,思想当然偏向重工业。


钱明义商人出身,他崛起之地是河南和广东。


河南不是重工业中心,广东是重工业中心,但钱明义上任时,广东的重工业已经发展起来。


他的主要政绩,都是引导商业发展轻工业。


特别是大华帝国向海外扩张,广东依靠地理优势,为南洋等地提供大量的工业产品,其中就以轻工业产品为主。


皇帝苏河感慨道:“工家这个新学派,朕认为它确实有可取之处。


这些年工业的发展,确实是有目共睹。


前明十年积累的财富,都不如我们大华帝国,一年积累的财富多。


但这两派哪个理论正确,朕也无法说清楚,把它们交给时间去验证。”


皇帝苏河有着后世的知识,他当然知道魏时鸣所代表的重工业与钱明义所代表的轻工业。


它们都是极为重要,两条腿走路,缺了哪一条都走不快。


但工家的潜力太大,势力今后也会急速膨胀。


它们内部因为利益之争,分成两个派别,这有利于帝国的统治。


皇帝苏河今后还会引导商家,去夺取工家的利益,让这个势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皇子苏雷听完工家的介绍,他走到皇帝苏河身边,一脸激动的说道:“父皇,我对工家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这一派中的老师吗?”


皇帝苏河看着儿子苏雷谨慎的模样。


他知道苏雷是太过紧张,想要争夺太子之位,势力又没有苏蜀强,这个机会是他反超的机会。


皇帝苏河鼓励儿子们互相竞争。


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成为明君圣君有些难,但作为一名守成之主,还是没有难度。


“朕之前已经答应,你的选择完全没有问题。”


苏雷听到父皇的话,他脸上露出无法掩饰的惊喜神色。


内阁大臣曲向阳,看到皇帝苏河与皇子们说完话。


他走过来行礼道:“陛下,百家争鸣大会介绍环节已经完成。


他们接下来要在百家学宫互相辩论,让他的理论经受所有人的质疑。


根据现场的情况,还有报道出去后,报社收到的回信。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选择出对国家发展有力的学派,接受朝廷的扶持。”


皇帝苏河点点头,勉励曲向阳几句。


他带着嫔妃离开百家学宫,让皇子们继续参观百家争鸣大会。


观众席上的很多官员,他们看到皇帝苏河的车队离开,也都选择离开这里。


………………………………


参与百家争鸣的各大学派,他们回到各自的阁楼中。


陆元鹏刚换了一身衣衫出来,他就看到李子瞻不断向外面张望。


“子瞻,你在看什么呢?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人群之中很可能有贵人前来。


师傅都说是贵人,那地位一定是贵不可言。”


陆元鹏立刻纠正李子瞻等人的仪态。


他们介绍完这句,这也就迎来百家争鸣大会,时间最漫长也最残酷的考验阶段。


其他学派很可能来他们这里挑战。


他们也会受到一些人的挑战。


如果无法经受住考验,学派的声望就会大跌。


不只是无法取得朝廷的扶持,把学派的思想写进教科书,获得给皇子当老师的机会。


陆元鹏也非常紧张,但他看到阁楼内,正在与友人下棋的宋康年,心中的紧张顿时消失。


李子瞻听到陆元鹏的斥责,他立刻摆正自己的姿态。


他来到京城,这才发现天下之大。


学识丰富的人特别多,他在人群之中,表现得很一般。


他必须要抱住农家这条大粗腿,才能在京城有所作为。


李子瞻询问道:“陆兄,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们挑战其他家,让我们农家扬名。


还是在这里讲学,吸引其他读书人的注意。”


陆元鹏刚才换衣服时,他就已经想好应该怎么做。


“我们农家势力不强,不要去得罪其他学派。


我们可不像儒家人数众多,工家底蕴深厚。


我们还是以讲学为主,如果有人胆敢挑衅我们,那在反击不迟。”


陆元鹏安排李子瞻等人,前往阁楼外讲学。


他们用农家的思想,吸引其他人加入农家。


李子瞻走出阁楼,他看到阁楼外面站着很多记者。


有一些记者,还把头埋进照相机的蒙布里,准备拍摄现场的照片。


李子瞻看到这种场景,他有些怯场,双腿都忍不住发颤。


他深呼吸几次,挺直胸膛面向众人。


“我是农家李子瞻,今天来为大家讲解农家的思想。”


李子瞻深入浅出,讲述着宋康年教导他们的农家思想。


他的学识没有陆元鹏出众,但照本宣科讲述一些问题,完全没有难度。


能来农家周围阁楼的人,很多都是对农家感兴趣。


他们听到李子瞻的讲述,不时传来叫好声。


“请问加入农家的条件是什么?”


李子瞻听到围观的人问出这个问题。


他立刻停下讲学,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农家门槛很低,第一个条件是识字,第二个条件是认同我们的思想。


只有这两项要求,不会向任何人收取费用。”


“这个条件就是不设条件,能来百家学宫的人,怎么可能还有不识字的人。”


“就是就是,除了其他家的探子,加入农家,那不就是认同农家的思想。


要不然去加入儒家,不是更加容易。


毕竟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儒家的经典。”


李子瞻听到围观读书人提出,他们想加入农家。


他指着后方的阁楼说道:“请前往阁楼中加入农家。


你们加入农家之后,会在报纸上公示名单,并前往礼部报备。


加入农家很简单,只要不是出卖农家利益,今后想要退出也不困难。


但是退出农家之后,其他学派未必会接纳你们。


这件事情,你们要慎重考虑。”


“兄台真的不错,还把这种内幕告诉我们。”


“三心二意的人,在哪里都不受待见。


我们想要加入农家,那是真的认可农家的思想。”


李子瞻引导围观的读书人,走加入农家的程序。


他看着农家子弟越来越多,脸上不断浮现出笑容。


不断增多的农家子弟,这就代表农家真正要迎来大发展。


他这个农家先辈,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哪怕是今年科举失败,留在农家讲学,那也能在京城生存下去。


李子瞻正在喜悦时,他听到一声饱含愤怒的大吼,立刻神情巨变。


“你们这些沽名钓誉之徒,就在这里违背圣人教诲的谬论。”


李子瞻看到身穿员外服,拄着拐杖缓缓走来的中年人。


他用愤怒的眼光盯着自己。


李子瞻知道这是来挑战农家的人,自己绝不能怯场。


“请问,你是来挑战农家,那请你指出我们农家的思想,到底有何荒谬之处。”


这是百家争鸣大会,第一位正式挑战的人。


农家阁楼前立刻热闹起来,聚拢了大量的记者和围观的读书人。


李子瞻看到这里,他就知道自己绝不能输,要不然代价太大了。


他为了保险起见,派人去通知陆元鹏,随时准备出来给他兜底。


这个人都不讲武德,年纪大到拄拐,竟然来偷袭他这个小年轻。


他们农家进行车轮战,那也是正常的应对方法。


蒋寇虎双手叠放在拐杖上,笔直的拐杖立在身前。


“我刚刚听到你说农家思想,注意重要的一条就是耕者有其田。


主张保护田地,任何人都不能巧取豪夺农民的田地。


那你对帝国成立初年,强行掠夺地主的田地,这件事情怎么看。”


李子瞻听到这个问题,他脸上的汗立刻流下来。


这个问题完全超纲了,他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在场这么多人,还有记者在记录,一旦回答错误,他就是农家的罪人。


李子瞻用眼神的余光,看到陆元鹏已经走出阁楼,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双手一抱拳说道:“不好意思,我只是负责引导读书人加入农家。


我们农家的代表,即将赶到和你辩论。”


李子瞻说完之后,他转身去迎接陆元鹏。


他把相关的问题,告诉给了陆元鹏。


陆元鹏自信的走到挑战者对面。


“关于你这个问题,我们农家的想法非常统一。


我们农家支持农民劳动致富,不支持地主通过地租和高利贷致富。


我们农家支持帝国,严厉打击地主。


正式地主群体,阻碍了华夏农业的发展。


天下的土地是天下人的土地,绝不是某一群体的土地。”


陆元鹏语气淡然,但旗帜鲜明地表明农家的观点。


在这种观点上,容不得任何模糊的地方。


蒋寇虎开始与陆元鹏辩论,他提出的几个观点,都被陆元鹏轻易辩驳。


蒋寇虎用拐杖狠狠的敲着水泥地。


他大声咒骂道:“你们这是在助纣为虐,将来一定会不得好死。”


陆元鹏吩咐道:“李兄,你去叫维持秩序的官差,这人无理取闹,立刻把他驱逐出百家学宫。”


官差很快到来,他们把蒋寇虎带走。


陆元鹏正准备讲学,法家的阁楼处,传来巨大的响动。


围观的记者与观众,大部分人立刻转移注意力,前往法家所在的阁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