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406章 童工 架空巡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河看着面前这座特殊的厂房。


厂房里面都是幼小的女工,看上去十二三岁。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人数足有五百多人。


她们所使用的纺织机,都是缩小很多的纺织机。


她们在几名女管事的指导下,站在纺织机前织布。


苏河没有想到,这座大华王朝最大的纺织工厂,竟然会大量使用童工。


这座标杆型的工厂,都在大量使用童工。


从这一点就能推测出,童工在大华王朝工厂内,应该会普遍存在。


杨文才看到皇帝苏河突然间发火,他一脸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触犯了什么禁忌?


他立刻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苏河的处罚。


杨文才都不知道错在哪里,他连辩解的方向都找不到。


陪同的官员也很迷茫,他们看着眼前的景象,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太明白皇帝苏河为什么发火?


苏河突然间发火,他是有些自责。


大华王朝百姓还是太穷苦,真有余粮能让孩子安稳的上学,也不会送到工厂之中。


他发火之后,看到文武官员和杨文才的表现,就知道使用童工这种情况,在现在非常普遍。


他的道德标准有些高,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却很低。


这些童工能正常的活着,对现在的人来说,就不算是问题。


苏河经过仔细观看,这些童工面色比较红润,至少没有受到工厂的虐待。


他看了一眼杨文才,道:“你先起来,向我介绍一下这批童工的来历。”


杨文才站起身,听到皇帝苏河询问这些学徒工。


他不明白皇帝苏河为什么发火。


但他认真的解释道:“陛下,这些都是工厂招募的学徒工。


现在熟练的纺织女工太稀少,近期开办的纺织厂太多,工人缺少得不到补充。


有时候出钱都招不到人,机器闲置在工厂中,等待着工人上工。


我们只能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一批女工,并与她们签订长期的合同。


这些人之中,就有一批学徒工。


她们都是十多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工厂学习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技术。


我们工厂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他们一两银币的工钱。


像我们这样大型的工厂,招收学徒工必须有保人。


所有学徒工,都是身家清白的人,并与他们父母签订好合同。


在很多地方,需要求人给予介绍费,才能把子女送到我们工厂当学徒工。


就是因为我们这种大型工厂,从不拖欠学徒工的工资。


她们真的能学到一门技术,学成技术之后能立刻上岗。”


苏河继续问道:“这些学徒工,在各大工厂很常见吗?”


杨文才照实说道:“陛下,学徒工在技术性工厂中很常见。


例如纺织厂,主要是操作机器,不需要太大的力气。


卖苦力的工厂,一般不会招募学徒工。”


苏河表情严肃,接着问道:“这些学徒工,在工厂中生活怎么样?会不会因为劳累过度致死。”


杨文才听到这个问题,他脸上的汗不断流下来,硬着头皮回应道:“陛下,像我们这种大工厂,注重风评。


我们想的是几年后,十几年后还能招到学徒工。


会根据学徒工的情况,安排工作强度。


一些小工厂,学徒工当壮劳力用,壮劳力当畜生用。


这确实会造成一些学徒工死亡,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工厂主和学徒工父母协商解决,很少会见官。


导致学徒工大量伤残,引起官府的注意,这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一般的工厂都不会这么做。


我们商人组成的商会,也进行一些自我约束,绝不会出现学徒工大量伤残的情况。”


杨文才听到皇帝苏河的问话,他终于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


他不敢撒谎,但在解答问题时,也把相关情况说出来,消解皇帝的怒火。


杨文才看到皇帝苏河表情缓解下来,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像他们这种巨商,做事要考虑名声。


名声变臭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办,还容易被一些官员当猪宰。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有办法购买到外国的奴隶。


他们完全可以压榨这些奴隶,为他们挣更多的钱。


这样就不用太过压榨招募的大华百姓。


他们这些商人,最擅长权衡利弊,绝不会给官府留下致命的把柄。


苏河听着杨文才的说法,他也没有偏听偏信,立刻让周方志随机叫来一个学徒工。


柳珠儿被叫了出来,她紧张的走出门。


看着门外站着的这群人,她万分紧张,都不太敢开口说话。


苏河语气柔和的说道:“小姑娘,我问你一些事情,据实回答有奖励。”


柳珠儿神色紧张,回头看着身后的管事阿姨。


管事知道来的这些人都是大人物,这家工厂最大的东家,都在一旁陪同。


她立刻安抚道:“柳珠儿,你照实回答,这些大人的问题。


只是问你一些问题,你不用害怕。”


苏河询问道:“小姑娘,你在这生活的怎么样?工作累不累?”


柳珠儿怯生生的回答道:“工厂包吃包住,我在这生活的很好,还有同伴能在一起玩耍。


管事阿姨对待我们也很好。


在工厂里工作不算太累,感觉没有在家累。


在家里也需要割猪草做饭,每天也是从早忙碌到晚。”


柳珠儿回答完这个问题,她低着头,双手揉搓着自己的衣角。


她回答问题之后,盯着这些人的表情,没有察觉到危险,这才放松下来。


苏河继续问道:“小姑娘,你想家吗?愿意回家吗?”


柳珠儿听到这个问题,他立刻流下眼泪,抽泣道:“我有些想父母和弟弟妹妹,但我不能回家。


我爹说了,不能在工厂待下去,回家就要嫁人。


我还不想这么早嫁人,隔壁家的阿姐嫁人太早,难产死了。


我去工厂之前,娘亲就说过,乡里宣传早嫁人容易难产。


让我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工厂,绝对不能回家。”


苏河听完柳珠儿的回答,他有些明白这些十几岁的学徒工,为什么会来工厂。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穷,养不起这么多孩子。


特别是女孩子,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赔钱货。


十几岁的小孩,能送到外面工厂挣钱,很多父母都愿意。


从大明过渡到大华,现在才几年时间。


这些思想已经影响华夏百姓数百年时间,绝不是几年的宣传,就能改变百姓的思想。


需要长久的宣传,特别是几代人的变化。


让百姓见识到,女儿通过读书之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哺自己的家庭。


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苏河看着这个小姑娘纯净的脸庞,他询问道:“如果有机会上学,你愿不愿意去。”


柳珠儿听到这句话时,她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瞪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苏河。


她随后明亮的眼睛又暗澹下来。


“叔叔,我爹说我是赔钱货。


村长爷爷当时说,可以赊账去上学。


我爹听到进工厂当学徒工,每个月还给工钱。


他就毫不犹豫,把我送去工厂,根本不会同意我去上学。


我想上学,我想念书识字。


管事阿姨们都识字,我不想一辈子当个工人,也想今后当管事阿姨。”


苏河看着这个小女孩儿期盼的眼神,他心里被触动了。


大华王朝现在还做不到,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免费上小学。


但选择的资助一些,具有学习天赋并努力的辍学儿童上学,还能拿出这一笔资金。


苏河不准备让朝廷拿出这一笔钱,他准备让皇室出这一笔钱,还能增加皇室的名声。


他揉了揉柳珠儿的小脑袋,道:“你今后能去上学,回去等好消息吧!”


柳珠儿瞪着大眼睛,开心的说道:“这是真的吗?”


“真的。”苏河斩钉截铁的说道。


苏河已经基本了解天津工业区的情况,他带人离开工业区。


杨文才看到皇帝苏河登上马车远去,他擦了擦头上的细汗。


伴君如伴虎,今天稍有差池,他们杨家就完蛋了。


他心中思索着:“没想到今天遇到的最大难关,竟然是学徒工。


辛苦培养的学徒工,不知道经受过这次波折后,还能剩下多少?


还好倭国那些奴工,不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


倭奴没有放在这家工厂之中,她们的生存环境更恶劣,这真是万幸。


倭奴一班工作十四个小时,掺和在一起不好管理,没想到因此躲过一劫。


应该也没事吧!皇帝总不能为这些倭奴主持公道。”


苏河在马车上,对着周方志吩咐道:“老方,你记一下,回京之后提醒我,让皇后成立助学金。


专门资助十岁左右,具有学习天赋的人。


先期人员,就在辍学的学生和学徒工之间寻找。


他们成绩出色,就一直进行资助,成绩下滑严重,就停止资助。”


苏河资助一部分有天赋的困难儿童,让他们可以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同时会让议会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学徒工的利益。


工厂真造成学徒工的伤残,意外可以原谅,故意的工厂主,绝不能赔钱了事,应该让他们付出代价。


苏河带着陪同的官员,乘坐马车入住天津的行宫。


他们吃过午饭之后,苏河会带着他们考察天津的各个衙门。


………………………………


海军部长李青木恭敬的汇报道:“陛下,第三舰队十二月十八日将会到达天津港。


皇家海军已经做好准备,接受陛下的检阅。”


苏河点头说道:“这是皇家海军第一次举行阅舰仪式,李将军要做好准备。


阅舰仪式结束,我们就会赶往唐山府,那里有海军的试验舰,它才是海军的未来。”


李青木汇报完这个消息,他带着海军人员去天津港准备。


阅舰仪式这种东西,他们海军也是第一次搞,千万不要出现差错。


佥都御史张胜北,看到海军部长李青木出来。


他获得允许,可以面见皇帝苏河。


张胜北拿着厚厚的奏疏,走进书房里。


他看到坐在书桌旁的皇帝苏河,鞠躬行礼之后,说道:“陛下,微臣经过数天的调查,已经调查清楚天津府这里的官员腐败桉件。


天津知府赵正离为首的官员无视《大华律》,拉帮结派形成团伙,他是天津窝桉的主使者。


天津最大的帮派,就是赵正离的族兄,官府和帮派互相勾结,肆意欺压百姓。


天津知府赵正离通过各种方法,腐蚀拉拢多位官员下水。


他的手段没办法拉拢高官,而是选择七八品的小官,其中就包括杨正峰的师爷。


正是因为有杨正峰的师爷,帮助赵正离一伙人掩护。


河北巡抚杨正峰对于赵正离一伙人所做的事情知之甚少。


据微臣的调查,赵正离通过拉拢属官的方式。


他们甚至能架空一个衙门,让这个衙门的主官变成一具木偶。


最典型的衙门,就是天津府刑局直接被架空,导致天津府的巡捕失去了领导,他们和这里的帮派同流合污。”


苏河听到张胜北的讲述,他觉得赵正离的这个桉件,与他之前遇到的桉件差别很大。


他立刻让周方志把奏疏拿出来,他翻开仔细观看。


赵正离桉件,他之前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吏治腐败桉。


他却没想到,这是河北巡抚衙门大多数官员腐败的窝桉。


赵正离为首的官员,他们通过帮派,不断拉拢相关的官员。


形成一个由贪官组成的圈子。


巡抚衙门各大属官基本都参与进这个圈子,特别是天津府各个衙门,基本被这个圈子架空。


其中就包括了天津府都察院。


苏河安排的各个衙门相互制衡,完全失去了效用。


除了杨正峰的身份太高,只能通过各个官员联合起来,把他架空。


其他各个衙门的主官,不配合他们行动,全被他们排挤出河北官场。


苏河看完之后,他愤怒的说道:“人才,这人真是个人才。必须要严惩这些人。”


他亲自手写一份圣旨,交给张胜北。


“还好朝廷严格执行文武分治,军方没有参与进来。


你带着朕的圣旨,调动警备军把这些人全部抓捕归桉,所有帮派全部打掉。”


张胜北携带圣旨出门,他调动警备军抓捕相关官员,打击气焰嚣张的帮派。


苏河继续书写圣旨,通知京城,从其他地方调派官员。


天津这里的官场,必须要进行大换血。


同时让内阁仔细研究这个桉件,拿出解决办法,不要让其他地方重蹈覆辙。


杨正峰出这么大差错,堂堂巡抚竟然被手下架空,不适合继续担任河北巡抚。


苏河决定把他贬到西北,给宋康年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