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360章 政务 议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河看着御前会议的大华王朝文武要员。


他语气凝重的说道:“今年是我们统一国家的第一年。


经过长久的战乱,华夏大地迎来了和平。


朕的内心很惶恐,不知道能否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卷。


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不能认为夺下天下之后,一切就万事大吉,躺在功劳簿上享福。


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


秦亡时,征战六国的强军,还没有彻底死去。


隋亡时,大隋统一天下的强军,也没有完全腐朽。


手中有强大的军队,这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


苏河的语气很严重,他是在给某些官员警告。


有些人只能同患难,无法同富贵。


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腐化堕落的速度惊呆所有人。


苏河重拳出击,派遣都察院和玄武卫,肃清官场。


特别是一些,认为自己是功臣,牛气冲天的人。


但有一些人能管住自己,他们却开始享受。


甚至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苏河已经下定决心,把他们调离岗位,听话就安排一份闲职。


大华王朝在今年十月份举行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恩科。


大量的东南士子踊跃参加科举。


根本不像有些人预料那样,会抵制科举。


现在有三百名进士,在国子监等待分配官职。


之后每年都会有一百五十名进士,加入到官场之中。


大华王朝已经不缺少官员,跟不上时代的官员,必须要淘汰掉。


首相王仲策,听出苏河的意思。


有一些官员,仗着自己是功臣。


他们的表现,已经引起陛下的不满。


左都御史李元正,听到苏河这句话。


他也暗暗下定决心,明年都察院的行事风格会更加犀利。


都察院就是陛下手中的刀。


哪个御史想要留得身后名,对同僚手下留情,都察院不会容忍他们。


苏河看到,乾清宫的气氛有些凝重。


他看向王仲策吩咐道:“年底了,内阁向我介绍一下各地的情况。”


王仲策从他面前的桌子上,拿出一大叠资料。


他站起身汇报道:“陛下,各省的巡抚写奏疏,汇报各省的工作。


陛下让内阁整理这些情况。


我就先汇报一下,我们内阁联合通政司,已经整理完的资料。”


王仲策说完,开始汇报总结好的资料。


“陛下注意关心分田工作。


现在关内的省份,都已经完成分田工作。


百姓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他们种粮的积极性非常高。


四川、河南、山东、湖南、湖北这五省。


夏粮和秋粮产量合在一起,能达到大明时期,全国粮食产量的三倍。


他们这五省粮食加起来,就能让大华王朝所有人,每天两碗稀粥,不会再大规模饿死人。


我们没收士绅的土地,这也引起士绅群体强大的反抗。


他们打着反华复明的口号,策动百姓造反。


今年一年,汇报上来的造反事件,就有一千两百三十八起。


只有浙江温州和山东兖州规模比较大,惊动了当地驻军。


军队出动之后,很快就消灭这些反贼。


其他的反贼规模都很小,绝大部分都被已经分到田的佃户举报。


还有士绅认不清形势,据村称王,当地巡捕几名出动,就把他们剿灭。”


王仲策说道这个情况,在场的文武官员都笑了起来。


这种看不清形势的人,历朝历代都有。


王仲策继续说道:“现在各省的发展很不平衡。


工业底子深厚的四川、汉中、广东发展的很好。


当地的商税已经是农税的两三倍。


民众普遍很富裕,对官府的各项政策,也比较支持。


其他各省工业底子较差,农业税收依然占据着极大的份额。


其他各省没出现重大的事情,一切都稳步发展。


工业和农业,都进展的很正常。


随着乡公所和附属衙门建立。


皇权下沉到乡,当地士绅大户和衙门相互勾结,欺压百姓的情况,已经有所减缓。


唯独浙江巡抚包菜和江苏巡抚魏时鸣,他们没有处置好这两省的农事。


浙江和江苏属于江南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这个说法。


江南地区在很长时间,都是华夏的大粮仓。


但随着江南地区丝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生丝。


想要获得大量生丝,必须要成规模养蚕。


蚕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桑叶。


这必然就导致,江南地区大量种植桑树。


特别是在明朝后期,东南士绅的推动下,大明出台改稻为桑这个政策。


士绅通过海贸走私,可以从丝绸产业获得大量的金钱。


改稻为桑之后,粮价必然暴涨。


这些士绅也能操控粮价,收割底层百姓。


当时官员们,为了推行改稻为桑这个政策。


直接纵容衙役,毁掉刚刚插完秧的稻田。


他们直接扒开河流大坝,水淹稻田。


当时大明的官员,通过各种手段。


他们成功让江南地区改稻为桑。


百姓分田之后,很多桑农长期遭受高粮价,她们已成惊弓之鸟。


分地之时,已经过了春种的时节。


秋收之后,很多桑农想要恢复稻田,重新种植粮食。


他们的蚕茧卖不上价,还需高价购买粮食。


这些农民,已经苦不堪言。


有些农民已经把田间的桑树砍掉。


桑树田消失,对纺织产业影响极大。


江南地区大量兴建纺织产业。


这些公司已经招募大量织工。


这些鼓起勇气从家里走出来的女织工,很可能会失业。


她们失业之后,很大概率,一辈子被拴在家庭之中,没有勇气继续出来工作。


包菜和魏时鸣两位巡抚,他们看到这种情况。


写奏疏请求朝廷的指导。


他们说,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先维持现状,没有能力处置这个复杂的问题。


我们内阁,经过多次探讨,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苏河听到王仲策讲述的其他情况,他露出了笑容。


当他听到江苏和浙江,这两省的情况,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这种事情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民变。


他吩咐道:“现在这种情况,那是当地官府没做好工作,农民对我们还不信任。


这种事情最关键,是重拾农民对官府的信心。


他们害怕粮食暴涨,手中的蚕茧又不值钱。


只有让他们得到保障,他们才会重新考虑。


让浙江和江苏,这两省组建相关公司,直接用农民来年的蚕茧换粮食。


在农民朴素的价值观中,以物易物这种古老的手段,非常管用。


内阁也要做好产业引导和粮食调配工作。”


苏河暂时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其他简单有效的办法,都需要百姓配合。


税务总局局长苏雀,看到看到王仲策坐下之后。


他一脸兴奋的汇报道:“陛下,税务总局今年收到的税收,除了十二月份的税收,已经全部统计出来。


包括去年十二月份,我们全年税收高达,五千七百三十八万两银币。


其中农税一千一百三十六万两银币。


商税之中,占比最高的税收是商税和盐税,其次是市舶司的关税。


我们税务总局预计,明年市舶司的关税,将会超过盐税。”


苏河听到税务总局收上来的税收总额,他笑得很开心。


大华王朝有庞大的税收,国家有钱,才能干大事。


这只是税收,大华王朝还有另一笔财税来源,那就是少府旗下公司缴纳的利润。


大华王朝的农税统一征收,不算苛捐杂税,只比大明的农税高一点。


但大华王朝,所有种地的人,都需要缴纳税款。


大明确是九成以上的土地拥有者,都不向朝廷缴纳足额的税款。


一些摊派和加派,也只能加到中小地主头上。


大华王朝对于被战争破坏严重的地区免除税收。


很多地方只是稍微被战争波及,造成粮食减产。


苏河都直接给他们免税。


即使这样,朝廷也收取一笔庞大的农税。


苏河高兴的说道:“很好,税务总局做得很好,明年再接再厉。”


御前会议,继续讨论官员的升迁安排,工部水利工程等诸多事情。


御前会议结束,文武官员都准备离场。


苏河说道:“我们既然决定接纳朝鲜地区,那就走一个完整的流程。


正好这段时间,议会已经组建好。


就让朝鲜加入大华王朝,成为议会第一个议桉。”


文武官员,对议会这个新衙门,他们还是比较陌生。


官员跟着苏河来到午门外的大华议会。


这里已经不再空空荡荡,有很多人出入议会。


他们走进议会,就听到议员们的争吵声。


“人贩子就该凌迟处死,只有严刑峻法,才能阻碍人贩子。”


“我认为应该给迷途知返的人贩子,减轻刑罚的机会。


所有的人贩子,一律最高刑罚。


这些人贩子在他们行踪暴露时,必然会撕票。”


“必须加大贪官的惩处。


凭什么一个小偷,偷五百两银子就是死刑,贪官贪五千两银子都不判死刑。


陛下要求所有人平等,官员不能搞特殊。”


“宗人府这笔钱对不上账,我之前就是账房先生,想要用这种拙劣的手段瞒过我,那根本不可能。”


议会的整体风格,是多排半圆形座椅依次排列。


半圆座椅的前方,有一个高台。


议会的修建,参考天坛的建筑。


在这个没有扩音器的时代,有人在场中发言,也能把声音传递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议会议长苏五牛,看到苏河带领大华王朝高官来到议会。


他看着嘈杂的议会,立刻敲响高台旁边的青铜钟。


巨大的钟声响起,议会变得安静起来。


议会议员看到皇帝陛下到来。


他们都弯腰鞠躬行礼。


苏河看到议会的氛围很好,他笑着说道:“众位平身,你们继续之前的工作。


《基因大时代》


我就是带领官员,到议会来看看,熟悉你们的工作。”


苏五牛来到苏河身边,他身形有些句偻,头上也出现了白发。


他之前就感觉精力不济,没办法应对更加复杂的工部。


苏五牛被苏河调到宗人府,管理一些轻松的事情。


现在成为议会的议长,他不懂议长需要干什么?


陛下告诉他,议长的工作很轻松,需要做什么都会提前告诉他。


苏五牛这才接下这份工作。


“苏议长,你介绍一下议会现在的情况。”


苏五牛对议会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议会现在有议员四百七十九人。


原定计划是五百多人,但有些省份议员选举舞弊,直接取消他们这一届议员配额。


还有议员被人举报,他已经触犯《大华律》。


他被都察院带走调查,按照议会的规章,直接丧失议员的身份。


议员身份非常复杂,军人、贵族、读书人、商人、农民、工人都有。


陛下特别交代,对于农民和工人议员代表,我们审查极为严格。


农民必须是亲自种地二十年以上的老农。


工人必须是一线工人。


我们不能把地主选为农民代表,不能把工厂主和管理者选为工人代表。


为了保证农民和工人的积极性,议会对这种特殊群体,有特别补助。”


苏河对于议员的准入门槛,设定的非常严格。


议会一大重要作用,就是向皇帝和朝廷,传达底层的声音。


皇帝和朝廷装聋作哑,不想倾听底层的声音。


那只能等着他们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议员都不再属于底层,那还怎么传达底层声音,议会的作用废掉一大半。


苏河交代苏五牛,让议会正式进行第一次投票。


他在来之前,已经让通政司制作好相应的议桉。


苏河把议桉交给苏五牛。


苏五牛接过这些印刷出来的议桉。


他把议桉,发给每一个议员。


苏五牛站在议会的高台上,他声音粗犷的说道:“朝鲜请求加入大华王朝。


陛下已经同意这个请求。


议会要代表大华王朝所有百姓,是否同意朝鲜加入大华王朝,并在当地执行《大华律》。”


议员们之前已经演练过很多次。


但他们真正对议桉进行表决,这还是第一次。


议员们每一个人发放一张卡片。


上面有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项。


议员们只需要把自己的公章,盖到这两个选项上面。


盖到哪一个选项上面,就代表他们选择这个选项。


议会的投票过程很简单,议会很快开始计票工作。


为了保证计票的公正,每一个议员是否支持议桉,都会公示出来。


计票人员还在大声念诵,议员的名字和选择。


苏河很快等到统计结果,议会全票支持,朝鲜加入大华王朝。


他带头鼓掌,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代表着一种新的制度到来。


苏河知道,在他这种强势皇帝手下,议会只是一个橡皮图章。


但议会的存在,能有效把党争,圈在固定的范围。


大华王朝这种强大的国家,只会死于内斗,不会亡于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