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354章 引蛇出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4334年(公元163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距离下达总攻的命令,已经过去二十天。


距离两军主力正式碰撞,已经过去十天。


曹国公李大壮听着参谋们的汇报,不断在沙盘上做出标记。


战场的整体局势,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大华军队依旧保持进攻态势,建奴的八旗兵呈现守势。


八旗兵不时找到机会,攻击大华军队的薄弱点。


他们一触即走,不敢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防止被大华炮兵团炮火覆盖。


朝鲜新军和朝鲜八旗,两支军队菜鸡互啄。


朝鲜新军使用燧发枪,他们连排队枪毙这个战术都用不好。


他们竟以己之短,用刺刀与敌人进行肉搏战。


朝鲜八旗就是朝鲜军,冠上八旗这个名字,也没有继承八旗的悍勇。


朝鲜八旗在冬季也没有棉衣穿,他们冻得瑟瑟发抖。


伙食还比不上朝鲜新军,朝鲜新军的伙食,基本和大华军队相同。


朝鲜八旗整体战斗力最弱。


朝鲜新军和朝鲜八旗,在李大壮和多铎的督战下,他们都拼尽全力作战。


大华皇家陆军第七军第一师师长谭方圆走进营帐中。


他把羊皮帽子拿在手上,头顶还冒着热气。


“军长,白毛风实在太大,我建议休战,在这种大风雪天,这场战事打不下去了。”


谭方圆走近营帐,打开了营帐的大门,营帐中的气温都下降几度。


李大壮紧了紧自己身上的狐皮大衣。


他皱着眉头说道:“气温已经下降到这种程度。”


他立刻走出营帐。


李大壮为了研究破局之策,他已经有一天半时间,没有走出营帐。


他走出营帐之后,映入眼帘的场景,那就是狂风暴雪。


巨大的风卷着雪,在山间呼啸而过。


“这就是白毛风,之前听张瑜亮讲过东北的白毛风,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李大壮看向营地外的温度计。


他发现好几只温度计,都指向同一温度。


李大壮读出来温度计上面的读数。


“零下三十三度。


气温已经降到这种程度。


这个气温,已经达到滴水成冰的情况。


通知军队回营休整,同时派出军队警戒,防止八旗兵袭营。


负责值班的军队两个小时一轮换。


一定要保证士兵帐篷中煤炭的供应。


帐篷内烟囱要设置好,并时刻注意是否有煤烟中毒的情况。”


李大壮立刻下达休战的命令。


他看着现在的白毛风,这场暴风雪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结束。


大华军队的士兵,开始进入帐篷之中避风雪。


大华军队在风雪天休战,军官们无事可做。


李大壮召集各师的主官,商量着之后军队的行动计划。


第七军的指挥营帐内,众人围坐在沙盘旁,讨论当前的局势。


李大壮看向谭方圆和庄仁义。


“两位师长,你们在前线,最了解前线的情况,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谭方圆最先开口道:“我们如果在平原地区,八旗兵根本挡不住我们多久。


沉阳城这种坚城,我们也是旦夕而下。


但这里是山区,八旗兵可以借助有利的地形阻拦我们。


他们扼守狭窄山道,我们哪怕是火力强大,也没办法炸穿整个山体。


这些山体连绵不绝,哪怕是能炸穿一条山体,那也不够用。


面对这些乡间小路,我们只能派出小股部队行动。


小股部队面对敌人大股部队,哪怕是我军武器先进,但人数差别太大,我军也没有办法获得胜利。


我们想要取胜,我认为只有两种办法。


不惜代价夺下八旗兵的阵地,或是把他们主动引出来。


这两种方法都很难,不惜代价夺取阵地,这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我们占据优势,却造成大量伤亡。


不只是陛下那里无法交代,我也没有办法和牺牲的士兵家属交代。


古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用麾下的兄弟们,染红我身上的军功章,这种事情我谭方圆做不到。”


庄仁义看到谭方圆越说越激动。


他立刻出生劝道:“老谭,你不要太激动。


咱们皇家陆军哪一个将领,都不会选择这种方法。


士兵又不是我们麾下的工具,还有宪兵在军中,紧盯着将领的行为。


我军的将官底线,还是有足够的保证。


我认为咱们还是想办法引蛇出洞。


我们是掌握优势的一方,哪怕用炮兵团慢慢磨。


大量杀伤真鞑子,八旗兵伤亡会有极限,到时候他们就忍不住。


建奴经历过沉阳惨败,大量的真鞑子都被他们丢在沉阳城中。


让魏国公苏虎大人一刀给阉掉。


真鞑子的数量已经非常少,每一个真鞑子都很珍贵。


我军只要持续消耗下去,建奴真鞑子伤亡达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拼命。


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让建奴觉得有可乘之机。”


李大壮听着两位师长的建议。


他思考了很长时间,跟他们的想法也大同小异。


现在想要破局,实在是太难。


在本土作战,军队伤亡之后可以快速得到补充。


他们在朝鲜作战,军队伤亡暂时还无法得到补充。


李大壮肯定不能选择强攻,不能让军队付出本不该承受的伤亡。


大华统一之战,都没有成建制军队被打光的桉例。


李大壮真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建奴的守军,导致伤亡太大。


他曹国公的大名,那就在全国出名了。


他可不想自己,因为这种事情扬名。


他们晚上回营休息,白天继续讨论行军计划。


同时等待着白毛风减弱。


营帐外面传来出众的脚步声,警卫员推开营帐的大门。


“长官们,出大事了。


大雪把好多帐篷压塌了。”


李大壮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站起身,戴上他的狗皮帽子,就向外面冲去。


他走出营帐,发现白毛风已经减弱,天空上也飘起了小小的雪花。


李大壮向警卫员仔细询问道:“哪里的营帐被压塌了,士兵的伤亡怎么样。”


警卫员立刻回答道:“军长,是第二师位于山谷旁边的营区。


那里本来就大风呼啸,导致大雪都压在营帐的一边。


营帐无法承受太重的雪,直接被压垮了。


很多士兵被大雪埋上,现在正在救援中。


雪的重量有限,不会造成太大后果。


就是通知我的军官,让我尽快通知长官。


他怕士兵长时间埋在雪中,导致身体冻伤。”


庄仁义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快步向营帐所在地跑去。


李大壮来到倒塌的营帐附近。


他看到成片的营帐倒塌,很多士兵都被埋在雪中。


大量的士兵,正在雪中挖掘可能被埋的士兵。


他看到被埋在雪中的士兵,大部分都没有出现大问题。


李大壮看到这里,他灵机一动,吩咐道:“快,把丧号吹起来,所有人打上白帆。


立刻制造出来,庄仁义殉国的气氛。


把这个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其他人听到李大壮的吩咐,他们立刻意识到李大壮想做什么?


李大壮这是在示敌以弱,人为制造大华皇家陆军第七军军营的混乱,主动引诱八旗兵进攻他们。


只有纪律严明的军队,才敢这么做。


一般的军队,想要用这种计谋。


秩序井然的军队,突然变得混乱起来。


他们就无法恢复原样,真的变成这个样子,只是作茧自缚。


这种计策,不是对自己军队的纪律有信心,一般的将领都不敢实施。


参谋长段瑞德走到李大壮身边,皱着眉头说道:“军长,这种情况可不好伪装。


伪装成我军大量伤亡,最起码要有大量的尸体,才能骗过八旗兵。


我们连正常的尸体都找不到,做出的迹象太假。


我们的对手多铎,这段时间交战,也能发现他是一名很谨慎的人。


这个计策很难实行。”


李大壮也很困惑,总不能让军队杀良冒功。


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行,冻死和被杀死后再冻上。


这两种死法的差异极大,很容易看出来。


军队也不能突破底线,底线一旦突破,那就变成了一只兽军。


潘宏才走过来说道:“军长这个计策可行性很高。


朝鲜国君李淏向我们求援,朝鲜新军发生了营啸。”


李大壮惊讶的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朝鲜新军经过我军的训练。


他们的战斗力不太行,但我军一些出色经验,朝鲜新军也学到许多。


其中就有应对营啸的办法。


营啸发生的原因,就是底层士兵早不保夕,他们又没有人生目标和信仰。


只需要教育士兵,并进行一些评书戏曲等娱乐活动,营啸发生的概率不大。”


2k


潘宏才简单的介绍道:“我已经了解了大概情况。


朝鲜新军将领腐败很严重,朝鲜国君李淏购买的棉衣,全被将领转卖。


士兵身上穿的麻布棉衣,看着鼓鼓囊囊,里面装的是稻草碎末,一点抗寒能力都没有。


气温这么冷,又没有棉衣可穿,人根本受不了。


棉衣都被贪污,更何况是煤炉和燃料。


朝鲜新军棉衣和取暖都跟不上,在这种严寒天气下。


大量的朝鲜新军被冻死,士兵们极为恐慌,造成了营啸。”


李大壮听到这个消息,他惊喜万分。


朝鲜新军营啸,这支军队实力就会变得极弱。


他们又有大量冻死的尸体,能让李大壮实行自己的计划。


“谭方圆,你带兵去平定朝鲜新军营啸。


冻死的朝鲜新军,把他们换上我军的军服。


等到风雪结束,立刻举行大规模葬礼。”


谭方圆立刻带兵,迎着风雪前往朝鲜新军的营地。


现在风雪已经减弱很多,但严寒的气温没有上升。


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达到膝盖处。


谭方圆带兵铲雪,他们清理出一条道路,缓慢的接近朝鲜新军营地。


等到他们到达朝鲜新军营地,军营内的喊杀声不绝于耳。


谭方圆大喝道:“拉动枪栓,所有敢于反抗的人,格杀勿论。”


谭方圆领兵冲进朝鲜新军营地。


一切敢于做出敌意的人,大华陆军绝不客气,一颗子弹送他们去见阎王。


谭方圆获得大量冻死的尸体,他把这些尸体运到军营之中。


………………………………


多铎听着士兵的汇报,他眼神中掩饰不住惊喜。


“你们没有看错,白毛风之后,大华军队的士兵大量死亡。


死的是大华军队,而不是朝鲜人。”


多铎听到这个汇报,他立刻产生疑虑。


朝鲜八旗在白毛风之中,也有一大批士兵冻死。


多铎获得确切的消息,他立刻拿起一个望远镜,来到视野开阔的山顶上。


这个望远镜,还是从大华军队那里缴获,看得十分清楚。


他看到大华营地之中,正在埋葬大量尸体。


大华营地之中,还举行者隆重的葬礼。


多铎看到这种情况,他还不太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他立刻派小股部队,前往大华营地附近中,侦查情况。


多铎派去的二百多人,只回来十三人。


多铎看着这个巨大的损失,他非常心痛。


他们八旗子弟的人口越来越少。


这次又损失了一百多名八旗子弟。


多铎向巴里尔询问道:“你认识汉人的文字?


你看到的事情,仔细给我讲述一遍。”


巴里尔详细讲述,他潜入大华营地附近,发现的情况。


“旗主,我们抓到了几名大华军队的士兵,经过详细审问,了解到大华营地中的情况。


大华军队将领基本都是南方人,他们对这里的白毛风毫无准备。


大量的士兵冻死,其中还有部分营帐坍塌。


大华军队将领庄仁义都被大雪压他营帐,埋葬在雪地中,活活冻死。


我们为了确定事情的真实性,刨开了大华埋葬士兵的地点。


正是由于我们这个动作,被大华发现了踪迹。


我带人亡命奔逃,但大华的火炮和机枪太强大。


好多兄弟们,都死在了路上。


我们夺回来的十具尸体,也只带回来了两具。”


多铎立刻检查带回来的尸体。


他经过详细检查,这两个人都是军人出身。


从他们身上的伤痕,还有手上茧子的情况。


多铎能判断出来,这些人不是长时间做农活,而是握刀的手。


其中一名老兵最明显,新兵情况不太明显。


这两个人,也确实是冻死的士兵。


他看这两个人身上的衣服,确实是大华的军服。


军服是几层加厚的棉布,里面有一层薄薄的棉花。


军服崭新,一看就不是朝鲜兵和百姓的衣服。


多铎通过各种线索,已经能总结出来。


大华军队经验不足,他们突遇白毛风,伤亡惨重。


多铎准备趁着这个好机会,出兵一举攻下大华军队的营地。


不能再这么僵持下去。


八旗子弟人数本来就少,每天损失数十人。


一年下来,那要阵亡多少八旗子弟。


多铎立刻宰杀营地中的牛羊。


让正白旗的旗兵,吃上一顿大餐,每个人只能吃八分饱。


多铎等到夜晚,他带着正白旗起主力,趁着夜色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