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海之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子巡视至天津港,逗留五日,检阅渤海水师,视察天津市舶司,天津船厂,至昭武九年八月十五,于天津再次启程。


天子之驾,依旧浩浩荡荡的朝既定的地方巡视而去,这个大恒天下,也依旧浩浩荡荡的在既定框架之中滚滚前行着。


路途又是大半月时间,天子之驾,在路上走走停停,天子或微服巡视,或逗留一地巡查。


时至昭武九年十月初,浩浩荡荡的天子之驾,亦是抵达的山海关之下。


至初冬之际,凛冽寒意已显,随驾之将士文臣,也都已换上的厚厚的冬装,天子身披狐裘,车中碳火熊熊,滚滚暖意充斥车厢。


车窗半掩半开,透气之间,亦是供天子打量着外界之景。


巍峨耸立之山海关,自然早就映入了天子视野,望着熟悉至极的这一座雄关,天子眸光,已然有些出神且恍惚。


对这山海关,天子自然也谈不上陌生。


曾经的久战之地,前明及大恒多年的心头大患,亦是天子本身,来此世掌权后,忧心多年之地。


甚至,这座雄关,已然多次关乎这江山社稷之安危!


前明辽镇在后金大明之间摇摆不定,从坐实京军深陷重围,至悍然决然叛变至后金。


也同样是在那一年,崇祯生命垂危,他却率大军孤军深入,绵延数千里!


那一年,无疑是江山社稷已然踏入危亡之际。


甚至,完全可以说,那一年,若这座山海关有失,大明江山必然倾覆,他纵使有回天之能,恐怕也难逃兵败辽东之下场。


如此那般,必然不会有现在的大恒出现,历史上满清入关,也必然会提前许多许多,甚至,也会顺畅许多许多。


毕竟,当年的他,与崇祯帝,可是得罪了许多许多的人,


这些人,喜迎王师,必然是头一批!


庆幸的是当年在关键时刻,这山海关,保住了。


后在大恒初立之年,北疆蒙古后金联合叩边,江南遍地乱军,北地遍地灾民贼军,如此天倾之局,山海尚且有辽镇叩边纠缠。


如此,山海若有失,那毋庸置疑,辽镇大军长驱直入,后方无险,无兵可守,大恒也必然是彻底天倾。


庆幸的是,这座天下第一关,依旧拒敌于国门之外,甚至,用一场辉煌大胜,铸就可大恒那一场立国之战的辉煌。


“赵武……”


蓦然间,天子脑海里亦是骤然浮现出了辽国公的名字。


谁能想到,当年自己以为难堪大用的拔苗助长之将,最终竟也成了大恒的擎天之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似乎,从来就是时势造英雄,就如当今的战功赫赫的大恒武勋,在原本的历史上,又有几个留下名声?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今的大恒武勋,恐怕绝大部分都在为了如何填饱肚子而挣扎,恐怕很多都早已成了累累白骨,魂丢他乡。


天子轻笑摇头,缓缓靠向座塌,眼眸微毕,养身歇息起来。


约莫片刻钟,万岁之高呼,才将养神的天子唤醒。


马车之外,山海文官武将汇聚,跪拜于这冰天雪地之间,高呼万岁如山呼海啸。


龙旗招展之间,天子踏出马车,接受文臣武将叩拜之间,亦是踏入了这山海关城。


曾经的天下第一关,至如今,也早已随着辽省的稳定而落寞,雄关犹存,重兵已然不在。


剩下的,唯有络绎不绝的商旅行人。


天下第一雄关,俨然有演变成中原大地与辽省的陆运枢纽之趋势。


天子环视雄关之间,随即似是看到了什么一般,目光却是骤然一凝。


“那边,是迁徙至辽省的百姓?”


一旁户部左侍郎王轩沉吟一会,朝天子拱手一拜:“按户部的迁徙计划,应该是第五批迁徙至辽省的灾民队伍。”


“已经第五批了啊?”


天子皱眉。


“是第五批,按计划,还要再迁徙四十万百姓之辽省,对辽省的迁徙计划,便足以结束……”


天子随口问道:“朕记得,负责对辽省迁徙的是堵胤锡吧?”


“回禀陛下,正是迁民使堵胤锡。”


天子点了点头,目光环视了一圈迎驾的官员将领,却是眉头一挑:“堵胤锡来没来迎驾?”


此言出,随行众官员皆是一怔,一个个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毕竟,随行之官员武将,一个个皆是朝廷重臣,部堂大官,哪里会知道一个区区迁民使长什么样?


见状,迎驾的山海官员立马上前,毕恭毕敬道:“回禀陛下,堵胤锡尚在统筹灾民之事,未至此迎驾……”


天子轻笑,点了点头,迈开的步子停住,却是朝山海关一侧的灾民营地方向而去。


如此,随行众文官武将面面相觑之间,亦是连忙跟上天子步伐。


对户部拟定的迁徙之策,天子自然是一清二楚。


预计用八年时间,陆续迁徙百万百姓至辽省,至迁徙之策完成,再加上朝廷对辽省的各种扶持以及鼓励生育,鼓励民众自发迁徙之策,到时候,预计辽省人口足以至三百万至三百五十万区间。


而辽省人口到了这个数字,那毋庸置疑,辽省,将会成为大恒又一个粮仓之地,后世的东北平原,亦是足以在大恒提前成型。


同时,辽省本就物产丰富,人口起来了,借依山靠海之地势,足以成为一富庶之地,成为朝廷的一大财源之地。


这一点,哪怕只是现在,就已经显露了雏形。


最重要的是,辽省人口迈入了一个正面循环之后,那辽省这个边陲之地,就必然迈入一个正面循环的稳定阶段,同时会辐射周边地域,带动朝鲜发展及稳定,同时也会慢慢向辽省外围那浩瀚的土地伸出触角。


要知道,当今之辽省百姓生存地域,与辽省之疆域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微末之地。


辽省浩瀚疆域的其中大半地方,还都是冰封千里的无人之地,而这些地方,也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不能住人,只是单纯的因无人存在,亦或者人烟稀少,欠缺开发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