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五百八十三章 农与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雪花飞舞,北风肆掠,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寒风刺骨之间,乾清宫中,殿门紧闭,殿窗半开,一个个装满碳火的炉子,整齐摆在殿中。


炉子蒸腾的火热,硬生生的让这殿中恍若一个暖炉一般,就连屋脊的积雪,在这蒸腾的火热之下,融化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殿中,几个小皇子稳稳端坐,一个个像模像样的读着先贤典籍。


天子端坐桌案之后,手中拿着的,俨然是昭武四年一年的赋税收支汇总。


南北两场大战,各地的工程赈灾……


显而易见,昭武四年,又是收支完全失衡的一年!


甚至已经不能用失衡二字形容,应该是完全失控!


堪称失控的收支数字映入眼帘,天子却也没有太大的波动,这一切,早已是预料之中。


毕竟,若按前明时期的财税收入来看,光是昭武四年一年的工程赈灾所消耗的钱粮,估计得消耗前明时期几年的所有财税收入。


更别说,赈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开支。


天子的目光,则是放在了这一年的商税之上,改革已经进行了近两年,方方面面,早已贯彻落实,剩下的,也只有修改与坚持。


曾经无序的商业环境,在商税的实施后,慢慢趋于正规,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堪称跃迁式暴涨的商税收入。


整个北方,及江浙,南直隶数省,整个大恒在昭武四年的商税收入,俨然达到了一千一百万两之多。


而这,还仅仅是商税,还有宁波市舶司,以及昭武四年初建立安东市舶司,天津市舶司,还有农税的部分折银。


昭武四年一年,赋税收银已然近两千万两!


而这,还是在天灾绵延的时期,大半个江南还未收复的情况下。


完全可想而知,待江南彻底平定,待工程赈灾取得成效,或天灾散去,商业环境愈发盛隆,商税收入,必然还会暴涨至更为恐怖的数字。


和银收入这个庞大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堪称可怜兮兮的粮收入。


昭武四年,自工程赈灾开始,天子便下旨免去北方数处受灾严重之地的农税。


同时还对绝大部分受灾地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农税减免政策。


目光在这一个个赋税收入数字上流转,天子却无太多欢喜之色。


在这个国家,重农抑商,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坚持的政策。


显而易见,古人不会看不到商业的好处。


但,却一直坚持重农抑商,自然是有其原因所在。


商业的盛隆,也只是让国家的繁荣,锦上添花。


而农业,才是关乎国本所在。


而压制的商业,根本的农业,已经足以保证一代盛世的出现。


其中如何取舍,历朝历代,已然做出了清晰至极的决定。


他重视商业,就必然会冲击农业这个国之根本。


其中的平衡,要如何把握,显然极为考验统治阶级的力量。


这个问题,尽管现在还未出现,但显而易见的是,一旦出现,那就晚了!


他为这一切的推动者,自然必须提前预防,提前布局。


“人口统计,耕地红线……开疆拓土……以及严刑峻法……”


一个个念头很快便在脑海之中浮现。


天子知道,以这个时代的环境,他的所作所为,严格而言,是拔苗助长。


而他,就必须将拔苗助长带来的祸患,一点点的解决,预防。


思绪流转之间,笔锋亦是在奏本之上挥洒,天子的意志,亦是不经意的体现在这一封封奏本上,最终,这些批示,亦是会传至一个个隶属衙门,然后,将天子的意志,一点一点的传达至整个天下,一点一点的改变着这个天下。


身处大时代之中,或许很多人都无法察觉到太大的变化,但待过上几年,再回首,这个天下,或许已经变了模样。


就如昭武四年的大恒,与昭武初年的大恒,已然是天差地别。


只不过,纵使天差地别,但距离天子心目中的盛世,却也还有着无比遥远的距离。


约莫一个多时辰之后,天子才放下了手中笔锋,随手拿起几册天下各地的密奏翻阅片刻,这才看向殿中摇头晃脑读着书的几个小皇子。


从昭武三年准备给这几个小皇子启蒙,至现如今,已然过去了一年多时间。


启蒙早在昭武四年初就提上了日程。


对小皇子的教育,天子自然不会宽容丝毫,什么快乐学习,在这帝王家,自然是不存在的。


得到了更多,那就得付出更多!


天子亲自制定了课程表,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纵使节日,也难得歇息。


每隔一段时间,天子还抽空亲自教导,亦或者考核一下诸皇子。


对皇子的教育,天子自然没有拘泥于一道,天子向来奉行的,便是实用主义。


什么思想,什么规矩……


这一切,都是人提出,人制定而出,也是用来束缚人的。


而天子,为一切权利的掌握者,若被这些东西所束缚,那就是一个蠢材了!


一个有为之君,要的,是了解它,然后掌控它!


什么好用,就用什么,什么不好用,就要让它好用!


在天子的这般意志之下,皇子的教育,显然完全超纲。


自古以来,各家各派,但凡天子以为有用的先贤典籍,皆为皇子学习之教材。


至于新学,武学,那更是理所当然,


如此特立独行,在一开始,自然是引得不少死守礼法的大臣哗然,只不过,在天子的坚持下,此事亦是坚决的贯彻下去。


在几位皇子桌旁转悠一圈,检查了一下默写的情况,又抽问了几个句,天子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了,今天给你们放半天假。”


天子摆了摆手,几个小皇子顿时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一个个有模有样的拱手一拜:“谢父皇!”


天子亦是满脸笑容,闲暇之余,看几个小皇子慢慢成长,也算是他少有的放松时刻了。


此刻,殿门却是突然被推开,风雪贯入,二德子满身风雪,神色凝重,匆匆走进。


正欲开口时,却见周围宦官宫女,话亦是憋了回去。


见此,天子眉头一皱,摆了摆手,示意二德子靠近。


附耳一句后,天子脸上这笑容,亦是骤然僵硬。


几个小皇子似乎也意识到了气氛不对劲,相互对视一眼,随即悄咪咪的朝殿外而去。


天子此刻,显然没有在意小皇子的动作,沉默许久,才长吐了一口气,望着如江河倾泻一般朝殿中倒灌而入的风雪,天子幽幽出声。


“注意保密,不要声张,先带到宫里来。”


“奴才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