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家六口,一年的口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这就是昌隆米行。”


街面上,王五指着不远处那人流进出不绝的一座米行,有些忐忑的出声。


他虽早就知道天子微服私访,但,他刚想通知下面人做准备,那紧盯着他的御前营将士,便已然很是清楚说明了天子的心思。


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违逆天子的意志去偷偷行事。


毕竟,纵使下面出了纰漏,也不过是挨顿骂,被天子惩罚而已,但要是违逆了天子意志,那搞不好就小命不保了,哪怕庆幸保住小命,没了天子信任,谈何权势可言。


如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领着天子介绍着。


“商行的粮食,煤炭,柴火,棉布一干物资,都按照陛下您的吩咐,比市价低了两成,老奴也召集了京城的各大商行,调配统筹之下,在京城这些物资的价格,也下降了一成左右……”


“不过,由于漕运断绝的原因,京城这边的粮价,也涨了不少,如今虽平抑低于市价,但较之往年,也依旧还贵了不少……”


“比往年贵?”


天子皱眉。


王五有些忐忑:“回禀陛下,每石粮食,比往年贵了大概有三到四钱银子。”


天子眉头皱得更深了,三四钱银子,看着似乎不值一提,但对普通百姓家而言,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最终,天子也没多说什么,迈开步子,便朝这属内廷的昌隆米行而去。


国库空荡荡,内帑也是空荡荡,一场战争,几乎打完了大恒的所有家当,还欠下一屁股债。


现在的唯一收入,就是抄家了。


抄家的收入虽也不少,但要填的坑,也不再少数,要发军饷,要填补之前那战后的抚恤,要赈济,要留点钱粮以备不时之需,还要支撑起各级官员这个统治机构。


一个国家,太多太多消耗钱粮的地方了,能挤出一点,平抑市价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已然很是不错了,再多的话,除非他把刀子架在所有商人头上。


但显然,这不可行。


毕竟,人家一没囤货居奇,二没扰乱市场,正常做生意,还配合朝廷平抑市价,已然是老实到了极点,他再去拿刀子威逼,这,就是在自毁根基了。


相此路边的其他商铺,这昌隆米行,明显占地颇大,铺面也自然比其他商铺要大上不少。


铺面内布置倒也和大多数米行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相比较其他米行,这内廷直属的昌隆米行,得益于背靠大恒的原因,卖的米粮种类,明显颇多,甚至连地瓜,也就是红薯,玉米,都能见到。


“这地瓜,什么价格?”


天子随口一问。


王五正要出声,便被天子眼神制止。


“地瓜二两一石,玉米一两六钱一石,米一两三钱一石!”


柜台后小厮懒洋洋的出声,一点都没有市面上其他商铺那般热情洋溢的模样。


最后,小厮还补上了一句:


“对了,概不还账!”


“地瓜,玉米,为何这么贵?”


天子眉头一皱,质问道。


“呵……”


小厮嗤笑一声,一副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天子:“你可知道,这地瓜,玉米,可都是千里迢迢从外地运过来的,这路上人吃马嚼都不要钱嘛?”


“这整个京城,可就只有咱们昌隆米行才有这稀奇玩意,你去别的地方,可是想都别想!”


说完,小厮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至于天子身上一身富贵人家的锦袍,他亦是毫不在乎:


“行了行了,跟你说多了浪费俺口舌,买就买,不买赶紧滚蛋!”


这话一出,王五是脸色苍白,浑身都在隐隐颤抖。


“你小子是找死!”


徐枫再也忍不住了,一声暴喝。


“哎呦?”


小厮不惧丝毫,又一声嗤笑:“你怕是不知道咱昌隆米行是什么地方,敢在咱们这闹事!”


“行了!”


天子瞥了一眼面色煞白的王五,摆了摆手,制止了怒气冲冲的徐枫,这才看向这狗仗内廷之势的米铺的小厮,指了指面色摆着的各类米粮。


“这些,每样都来一石!”


小厮哼哼几声,倒也没再多说,拿起一杆大称,吆喝另外几名小厮,没一会,几个大麻袋,便装满粮食摆在了几人面前。


“去,找杆称,称一下是否足称。”


天子朝一旁的御前营将领吩咐一句,便施施然的朝米铺之外走去。


至于小厮的人模狗样,天子倒也没有在意,在这个时代,他也不可能要求这些人有多么好的服务态度。


况且,现如今,要的,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温饱问题。


饱暖思**,同理,也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才会在乎所谓的尊严,面子。


温饱都没解决,弄这些虚无缥缈的,也没太大意义,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而已。


“老爷……”


刚出米铺,王五就忍不住出声,话到嘴边,却再次被天子眼神制止。


“刘账房,你说说,市面上的粮价,都是这个价格嘛?”


“米粮的话,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格,这昌隆米行还比市价低一些。”


“这玉米地瓜的话,由于目前各地还在推广种植,大规模种植的,也只有在外地,物以稀为贵,这般价格,倒也正常。”


天子点了点头,他倒也没有询问什么推广种植进度如何,这事情,不能催!


他金口玉言,一催,那户部必然催促下面,层层施压,那就是层层加压,到最后,就会演变成他曾经看过的某部电视剧中“改稻为桑”的惨剧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可不是后世温饱不愁的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那自然,田里想种什么作物就能种什么作物。


但这个时代可不同,一家几口,可都指望地里那一点粮食收成活下去,根本没有任何试错的资本。


推广种植,只能推广,要让百姓见到种植这些高产量作物的好处,主动跟随去种,而非朝廷逼着百姓去种。


“推广种植的话,重在诱导,切不可强逼百姓。”


最终,天子还是不放心的嘱咐一句。


“老爷您放心,我已经再三交代下面人了。”


刘起元立马回道。


“嗯。”


天子点了点头,这时,那御前营将领,亦是快步走来,无视王五那阴晴不定的神色,朝天子一拜:“老爷,每种粮食都都差一成!”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凝固,王五噗通一下猛的跪倒在地。


“呵……”


天子轻笑,只不过,笑容却是无比之森冷。


“一成……”


“宁峰,还记得当初随朕在那农户家,他家一家六口,一年忙活到头,收成是多少嘛?”


“回禀陛下,末将记得,是大概六斗左右。”


将领立马一拜,应声回道。


天子再问:


“刘大人,你来和朕说说,这一成,够那一家子吃多久?”


“两个月左右。”


刘起元毫无顾忌。


“厉害啊!”


天子轻笑:“这一少,就少了一家六口,两个月的口粮。”


“朕买了六石,这一下子,就少了一家六口一年的口粮!”


“这就是你对朕的保证?”


“保证足称足两,绝不欺压百姓?”


“对,你这样,也确实不用欺压了,百姓来买粮,都得直接饿死了!”


天子强压怒火:“宁峰!”


“末将在!”


“京城每一个昌隆米行,都去查一下!”


“末将遵命!”


“等下,除了昌隆米行,其余所有隶属内廷的商行,都去查一下!”


“末将遵命!”


“你最好祈祷是个例!”


天子冷冷的瞥了一眼王五,冷哼一声!


他能容忍官吏贪,那是因为官吏至少还在为他办事。


只要官员在办事,哪怕是赈济上的贪,只要不贪过度,他天子的恩德同样是存在。


但这,是本就该公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


是代表着他天子信誉的买卖!


贪的,是他天子的信誉!


这种人,有多少,就得杀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