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最艰难的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了!”


注视着这无尽的战旗招展,那熟悉至极的沸腾军心意志,林丹汗心头亦是忍不住一颤,脑海里深藏那梦魔般的记忆,亦是骤然浮现,握着缰绳的手心,都抑制不住的渗出了丝丝汗水。


“大恒!万胜!”


“万胜!”


震天的呼喝之中,将士兵刃击甲,整体踏步前行,在激昂的情绪感染之下,一股无畏无惧的意志,亦是随之降临。


所谓堪用之军心士气,便是如此。


“停!”


直到大军前阵,逼近林丹汗侧翼大寨,李修才缓缓吐出了一个字。


“陛下有令,全军停止前进!”


传令兵策马高呼!


一面面令旗,以及战鼓声,亦是随之变幻。


汹涌而动的大军,亦是肉眼可见的有序停滞。


动若雷霆,不动如山!


这支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军队,兵锋,依旧足以让所有来犯之敌为之恐惧!


驾……


李修策马上前,绵延军阵中,顿时有序分出一条道路,道路蔓延,直至阵前。


见状,林丹汗亦是不愿堕了声威,同样单枪匹马,行至蒙古大军阵前。


“数年未见,朕该说大汗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还是说痴人做梦,愚不可及呢?”


天子环视一眼这浩荡的蒙古铁骑,目光最终定格在林丹汗身上,缓缓出声。


“哈哈哈哈……”


林丹汗放声大笑,毫不示弱:“那本汗是该称汝为秦公呢,还是大恒皇帝呢?”


天子轻笑一声:“这一仗过后,大汗会知道的。”


“大汗现在最好考虑一下,这一仗过后,怎么维持蒙古大汗这个位子…………”


“陛下这是吃定本汗了?”


林丹汗嗤笑一声:“本汗看陛下你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开国便亡国的,可是青史罕见啊!”


“哈哈哈哈……”


“击败朕的话,至少大汗你没这个本事……”


天子依旧澹然,如诉说一个事实一般,毫不客气的针锋相对。


在天子看来,林丹汗,与历史上的崇祯,是一类人。


皆是勤勤恳恳,自身才能,却扛不起身上的重任,也违逆不了王朝末年的滔天大势。


在这个时代,若非自己的存在改变了历史,林丹汗,早已是一堆枯骨,蒙古,亦是早已经四分五裂,成为后金的门下犬。


何来眼前拥兵数十万的壮阔模样!


但不得不说,他林丹汗,对时机的把握,着实敏锐。


至少,比他预想中的,要敏锐许多,他预想中的,蒙古后金,应该没这么快联合,应该会有些摩擦与隔阂才对,毕竟,当初后金可是一手葬送了他林丹汗的所有的雄心壮志,连老巢漠南都丢了,被赶到了漠北。


这般不共戴天之仇,都能忍下来,李修也不知道该说林丹汗为一方枭雄呢,还是说,自己的存在,太让他们为之忌惮了。


“那就战场上见分晓了!陛下你就老老实实的躲到大同城的乌龟壳子里去,看你能够撑多久!”


“对付大汗你,就用不着据城而守了!”


天子轻飘飘的一句话,更是让林丹汗脸色阴沉得滴水,随即,天子也没再和林丹汗打嘴炮,勒动缰绳,便转身而去。


林丹汗冷哼一声,亦是转身策马而去。


“传令,命前锋营向蒙古右翼进攻!”


“朕倒要看看,他林丹汗到底长进了多少!”


此时,天子已然没了在林丹汗面前的轻松写意模样,神色稍显凝重,冷冷的下达了军令。


此战,为劫,涉及大恒国内外,方方面面,里里外外。


既是如此劫难,能不能撑过去,天子心里也没底。


“冬!冬!冬!”


隆隆的战鼓声骤响,大军前翼,前锋营主将黄得功战刀高举,一声高喝:“杀!”


随即,数千前锋营将士,亦是随之而动。


本该为守之一方,此刻,却是主动朝蒙古大军进攻而去。


而就在此时,在陕西边疆,万余铁骑以于边关集结。


大恒龙旗招展飘扬,三边总督周遇吉策马检阅边镇铁骑。


“陛下有旨,此战,但凡兵锋所及,皆为敌寇,敌寇者,杀无赦!”


“诛其族,灭其种!”


“尔等,可明白否!”


环望诸兵将,周遇吉高喝。


“诛其族,灭其种!”


“诛其族,灭其种!”


震天高喝,冲破云霄!


周遇吉环视诸军,随即,策马至诸将跟前。


“此战,游走敌后,必定遭遇蒙古铁骑围追堵截,定是凶险万分,望诸位,莫忘陛下之期盼!”


“大人放心!”


杨展抱拳应声:“此战,末将绝不负陛下厚望!”


“出发吧!”


周遇吉摆了摆手,军令下达。


“诺!”


诸将领命,号令层层下达,万余铁骑,战旗招展之间,亦是朝茫茫大漠奔涌而去。


周遇吉孤身策马而立,注视着这一支万人铁骑,如潮水般奔涌,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


“哎!”


伫立许久,周遇吉似乎才从这出征之景中回过神来,最终,却是暗然一叹。


将士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他知道,这些将士,恐怕绝大多数,都得埋骨他乡,连马革裹尸还的资格都没有。


犁庭扫穴,是以万全之准备,鼎盛之国力,所行之事。


纵使当年冠军侯,亦是以大汉数代之积累,才有封狼居胥之战功。


而如今,国势垂危,内忧外患,最最重要的便是,草原之敌,已有万全之准备,主力尽皆集结。


从选择比邻陕西三边的大同为主战场,无疑是必然对陕西三边有极强的戒备之心。


如此,孤军深入敌后,面对的,必然是无穷无尽的围追堵截。


其唯一的作用,就是用生命去牵制住蒙古后金相当一部分精锐兵力,从而减轻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这场战争,太艰难了!


如此重重内忧之下,维持现有局势,俨然已是极度勉强。


却还被迫开启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立国之大劫,亦是难以形容,纵观青史,亦是绝无仅有。


大明的烂摊子,已然被大恒全盘接手,而陛下,又要将大明的一切死死抓着,不愿放弃丝毫。


如此,无疑是将大明的天倾之势,左手倒右手,落在了大恒身上,甚至,因改朝换代,还葬送了最后的一点人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最终,周遇吉亦是忍不住再叹一声。


若当初陛下不选择接过辅国理政之重任……


若当初漠南蒙古叩边,陛下选择坐视旁观……


两种可能,无论哪种,最终的局面,无疑都比现如今这般局面,要强得多!


无非,就是重新打天下而已。


大破大立的打天下,可比接手大明这烂摊子,要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