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两百五十二章 政治童话及辽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朕!”


煽情宫中,听到小天子口中吐出的这个字眼,周太后,亦是彻底愣住。


许久,她才猛然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小天子的手,急切问道:


“春哥儿,  这个字,是你李叔教你的?”


“是啊,李叔说,今天就让我……让朕学这个字,还说,以后春哥儿必须用这个自称,  不能再说我字了……”


“好,  好!好!”


周太后眼中有泪花闪烁,似卸下千斤重担,一把将小天子抱在怀中,泪花滴落,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亦是随之响起,


“娘你怎么哭了啊!”


小天子挣扎着。


“娘没哭,娘只是觉得,我家春哥儿长大了。”


周太后连忙抹去泪水,笑着安慰道。


“朕长大了嘛?”


小天子一如既往的疑惑,好像,好多好多的话,他都听不懂。


“春哥儿,你以后,要听你李叔的话,就跟听娘的话一样,知道嘛?”


“春哥儿知道呢,李叔对春哥儿可好了,今天陪我玩了好久呢……”


“是朕,  不是我,  刚还说听话,  现在就不听话了!”


周太后板着脸,只不过,眉宇之间的笑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


世间总不乏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人。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乾清宫中的谈话,便化为了数封密信,而且还是从数个渠道,不同人手中,出现在了李修的桌面上。


“朕!”


李修轻喃,却是自嘲一笑。


人都是这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在一无所有之时,或者说,在没有拥有太多之时,都是光棍且洒脱的。


而随着拥有的越来越多,背负的越来越多,考虑的,也就越来越多。


就好比他现如今,位极人臣巅峰,甚至,遍数青史,又有几位臣子,能达到他现如今这个地位。


似乎,造反很容易。


事实上,也确实很容易。


他只需一个不经意间的示意,很快,皇袍便会加身。


至于阻力……


他在规则之内,在大明这个体制之内,自然是阻力重重。


但若他抛开了这个规则,抛开了大明这个体制……


这些阻力,不过就是兵锋之下的亡魂而已,纯粹的兵锋杀戮,他李修,又有何惧,谁,能挡得住他!


但……


时至今日,李修也不得不承认。


人,真的是个极其虚伪的生物。


他自己,更是如此。


明明是个极端自私自利之人,竟也在乎其情义,在乎起那身前身后名,在乎起那虚无缥缈的政治童话……


是啊……


一首出师表,一曲白帝托孤,一句臣鞠躬紧随,死而后已,书写了多么浪漫的政治童话!


就好似一盏黑暗之中的明灯,指引着往后不知道多少年,多少名臣良将,为之而奉献一生……


天子半道崩殂……


江山糜烂,内忧外患……


同样是危难之际……


千载之前的那一个政治童话,化为了无数人意难平的千古悲歌!


那他这个政治童话……


能不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修很向往,亦是很纠结……


甚至,他都觉得自己很可笑!


“多么虚伪的人啊!”


夜漫漫,李修长叹一声,仰望夜空,神态幽幽,满眼唏嘘。


……


朝堂上的风波,一掀起,就注定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就如这一次的两陵贪腐案,当立在大明朝政顶端的掌权者,合力推动,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虽没有兵锋暴利之下的那般腥风血雨,但,软刀子,对付外人可能不怎么给力,但对付自己人,还是依旧给力。


工部,户部,都察院,不到一周时间,便接连有官员落马,官职最高者,甚至都达到了一部侍郎之高位。更别说那遍及朝堂的其他落马官员了。


此等风波,遍数大明历史,亦是堪称少有,更别说还是文臣自己操刀。


此案,在大明历史上,几乎算得上独一无二了。


正如孙传庭几人所想,刀锋落下,人人自危。


靠山不可靠,那就找可靠的靠山!


而放眼朝堂,放眼大明,哪里还有比秦国公更粗的大腿!


短短几天时间,伴随着那些涉案官员的落马,李修在朝堂上,亦或者说,在文官之中的势力根基,亦是飞速膨胀起来。


当然,凡事,有好处,自然就有坏处。


文官之存在,乃是统治阶层必不可少的一环,亦是有着不可替代之作用。


就好比如今朝野的重心之一,对辽东的战略封锁。


诚然,武将军队的存在,可以兜底,可以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但这之前,一道道程序,皆需要朝堂文官们把握方向,地方官员执行落实。


任何时代,朝堂中枢,都是一张晴雨表。


朝堂中枢乱了,地方,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如今亦是如此。


朝堂人人自危,带动着朝臣身后不知道多少官员士绅,同样是为之惶恐。


毫无疑问,如此,对中枢战略政策的实施,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尽管如此,刀既然已经举起了,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相比之下,利大于弊,李修亦是选择了继续推波助澜。


朝堂纷乱,人人自危,如此,李修也只能挪出部分目光,重新放在了那被他交予文臣们的对辽东封锁战略之上。


事实上,自辽东那一场战争结束,整个辽东,就一直未曾平静。


那一战的结果,无论是对后金,亦或者辽贼而言,都可谓是战略优势沦丧,彻底陷入了被动之中。


对后金而言,虽得到了辽镇这个强援,但,后金对蒙古的多年开拓,一朝尽丧。


甚至,在李修留下的人头赏银令下,漠南各部,亦是接连派出游骑骚扰杀戮,砍下女真头颅换取大明的赏银。


若在以往,后金定起大军,让蒙古好好见识一下他们后金的恐怖。


可如今登莱巡抚上任,为了使登州水师最快形成战斗力,李修几乎可以说是以朝廷之名义,从江南各地抽调了大批水师战船直接至卢象升麾下。


如此,登莱重镇,纵使初创,战斗力亦是颇为可观。


更何况,东江镇,实力同样不弱。


以往毛文龙明哲保身,现如今,登莱巡抚,那大明镇北侯的心腹,又岂会行明哲保身之举。


更何况,法理之上,登莱巡抚,对东江,可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存在。


两大重镇腹部威胁,后金又岂敢擅动!


且,这一年,不止大明境内天灾不断,辽东,同样是天灾不断!


若在以往,后金能有大明境内的走私补给,可现如今,从漠南漠北,至山海关,再至东江,整个辽东,近乎被完全锁死,纵使有零星漏网之鱼,但哪里


莫说后金经不住天灾的来袭,辽镇,更是遭不住!


现如今,辽镇可没了大明的举国供养!


不仅没了,山海关还被封锁死了!


后金当初允诺的种种,在如今骤然来袭的天灾之下,亦是化为了泡影!


而狭长的辽东走廊,又有哪里,能作为辽镇的出路!


东江?后金?山海关?以及无法跨越的大海与大山!


四个方向,四条绝路!


同处内忧外患之下,辽镇,这艘被时势推着走的大船,亦一点一点的与后金更加深度的绑定起来。


两者本来相左的战略目标,亦是随着这战略态势的演变,而慢慢变得一致起来。


在最开始,辽镇与后金的战略目标,无疑是相左的,辽镇迫切要将山海关夺下,以此来保障自身的战略安全以及供给通道。


而后金,在经历了塔山那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后,对山海关,亦是心里有些发怂。


塔山那小城池,他后金攻了那么久都没攻下,更何况,山海关这种名震天下的天下第一关!


重兵把守之下,估计把他后金所有族人都葬送在那关城下,也难以有成效。


故而,后金上下,一致选择性的忽略了山海关,将战略方向暂且放在了朝鲜与蒙古这两个方向。


如此,辽镇自然与后金的战略目标相左,两者之间亦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这一年的天灾骤临,辽镇,后金的小日子,无疑是难过了起来。


辽东本就是苦寒之地,自给自足从始至终就是一句梦话,以前尚好,辽镇有大明举国之力供养,如今,一步步沦落深渊,更别说还有天灾了。


而后金,曾经庞大的走私供给网络,被兵锋硬生生的掐断!


要知道,现如今,在漠南草原,蓟镇与蒙古铁骑,那是日夜不断的游曳剿杀着任何踏入草原的商队。


毛文龙虽然也干着走私的活,但如今登莱重镇的创立,亦是直接从源头掐住了东江的脖子。


至于山海关,那就更不用想了,一座雄关,直接锁死了辽东走廊。


唯剩下的,也就只有朝鲜了,但这个时代的朝鲜,可是一心一意跟着大明走,更何况,如今大明军威盛隆,朝鲜哪里还会理会后金,纵使总有胆大包天之人,但,在如此封锁之下,亦是杯水车薪,难以维持。


在这难以维持的煎熬之下,辽镇与后金,自然是被逼得抱团起来,将战略重心,暂且放在了漠南草原及朝鲜。


至于可望却不可及的山海关,自然只能暂且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