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武道大诸天 > 第九章 宋史在手,天下我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宋史?!”


赵扩一下没反应过来,旋即大怒喝道:


“大胆,本朝虽稍有颓势,何来宋史?”


一朝史书,都是由新朝为前朝所修。


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历史的尊重,也是文化的认同。


像宋朝,修的就是唐史,也就是《新唐书》。


如今赵扩骤闻宋史,如何不怒?


“官家可见过千年不灭的王朝?”


黄麟没理会暴怒的赵扩,径自入亭落座,拿起酒盅淡淡的问了句后,小酌一口。


这酒淡是淡了点,味道还不错。


听闻这话,赵扩有点惊疑不定。


没去计较黄麟的失礼,缓缓坐下后,沉思良久。


“这宋...宋史是何人所修?”


说及宋史,赵扩心里怪异的很。


“一百三十余年后,蒙元末期,脱脱贴木儿所修,同时还修有辽、金二史。”


“我大宋...亡了?”


凉亭中,赵扩虽极力掩盖自已的慌乱,但听闻大宋灭亡,声音中的颤抖怎么都忍不住。


“七十五年后,大宋与蒙元在冈州崖山海域决战,不敌。”


“左丞相陆秀夫不忍幼帝遭辱,随抱幼帝投海,幼帝死讯传开,崖山十万随行民众投海殉国。”


“崖山海域浮尸十万!”


“大宋就此而亡,享国320年,末代皇帝终前年仅7岁!”


“至此,我华夏陆沉,炎黄后裔受尽屈辱!”


黄麟原本毫无感情的声音,到最后也渐有波动。


当即抬眼,看向赵扩。


如果这皇帝真扶不起来,他只能另想办法了!


一方面是修炼资源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想汉人少点苦难。


虽说现在的百姓生活也不怎样,但总好过日后当四等人!


“我大宋亡了...七十五年...亡了...哈哈哈哈,亡了!”


赵扩这会有些失魂落魄,不停的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高,最后神经般的起身抬手大笑。


“官家?”


那两个内侍闻声赶来,身后远处还跟着司勉等人。


“退下,非诏不得靠近!”


赵扩衣袖一挥,转头大喝。


“是!”


待人走远,他才平静的转头问向黄麟:


“道长刚才说的是宋、辽、金三史?那蒙元是哪冒出来的?可是那金国臣属,蒙古诸部?”


黄麟暗自点头,这才有点帝王样!


但一想到蒙元,哪怕他不是汉人王朝,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战斗力。


“正是蒙古的蒙兀室韦部,他们的英雄正在统一蒙古诸部。”


“英雄...呵呵...英雄!彼之英雄,吾之仇寇啊!”


赵扩叹息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岳飞,端起石桌上的酒盅一饮而尽。


而后又问道:


“那金国是怎么被属臣灭掉的?”


这话问的,黄麟不知道该不该跟他讲,实在是当时南宋的操作太令人窒息了!


“唉...一言难尽!”


黄麟也端起面前酒杯仰头灌下。


而后大手一挥,几摞书就闪现在石桌旁的地面。


《宋史》近五百卷,约五百万字!


整部宋史,黄麟在降临这方世界,摸清时间点后,就已断断续续的映照进推演盘。


他在大明飞升前,向朱见深要了一套《永乐大典》。


宫中仅有两套副本,他手上的便是其中之一!


而《宋史》,只是《永乐大典》中史书类的一部份。


看到眼前堆得比桌高的几摞书,本纪、志、表、列传都分门别类的推积着。


赵扩这才真正相信黄麟的话,只是心中又暗自思索黄麟的来历。


为何他会知道后世之事?


压下心思,拿起《本纪》那摞最上面的一卷。


《宋史,太祖本纪》


赵扩越看越惊,这太祖本纪写的详实无比,当中细节虽与本朝《国史》稍有差别,但能肯定得是,这是举国之力修的史书!


正要叹息,忽得心中一动。


将手中太祖本纪放下,然后在本纪这一摞书里一本本的翻找。


太宗


真宗


仁宗


...


孝宗


光宗


宁宗!


宁宗?!


以宁为庙号,很好理解。


门屏之问谓之宁,诸事无为谓之宁!


一个中下等的庙号!


赵扩忍住怒气,一页页的翻看着自己的本纪。


他这会心中没有拐扭感了,满脑子都在想,老子都要北伐了,把握还挺大,为何就上了个宁宗的庙号?!


越看,脸色越差。


夸他性情仁厚、体恤百姓之类的话就算了,他本就如此。


可说他脑子不好使,被权臣操控,这就忍不去了!


韩侂胄的想法和他一致,就是被权臣操控了?!


北伐失败?!


韩相竟被伏杀?!


首级还送往金国祈和?!


好你个史弥远!


“啪!”


“混账!朕...朕!”


羞恼的一拍石桌,喊了两句后又不知该骂谁。


一肚子气给憋的。


“道长,北伐果真失败了?!”


“失败了,然后官家一蹶不振,史弥远和杨...”


“道长!”


黄麟刚要扯出杨皇后,被赵扩打断,显然是不想牵连到皇后身上。


随后赵扩起身,抚着短须在亭中来回渡步,嘴中喃喃:


“此次北伐,朕和韩相一直是暗中商议,没想到金人竟能事先得知,且有准备。”


“其时,朝中也有大臣推脱牵扯,嘿...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随后,赵扩一整面容,脸色威严的坐下,朝黄麟拱了拱手:


“若非道长,此等惨事必然发生!多谢道长助我!”


不待黄麟还礼,又继续说道:


“有此《宋史》参详,朕如获至宝!”


“收复失地已是指日可待!我大宋数代人近百年的希望,终于有望!”


“只是,朕有一疑惑,不知道长这《宋史》,从何而来?”


黄麟心下暗自点头,这才是一个皇帝的真正面目吧!


随即起身,抱拳行了一礼。


“大明,华山黄不麟,见过陛下!”


“黄先生多礼了!请入座,这大明?”


赵扩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号。


“大明啊?”


黄麟感叹了一句后,脸色一正,端起酒盅朗声说道:


“日月不灭,谓之大明!”


“无汉之和亲,谓之大明!”


“无唐之结盟,谓之大明!”


“无宋之岁币,谓之大明!”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谓之大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为大明!”


声音越来越激昂。


黄麟话音刚落,赵扩便举杯大呼:


“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