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掌欢 > 第464章 选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后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却没有他想见的那个人。


失落在所难免,却在意料之中。


坐于马上的银甲青年停了一瞬,面色平静转过了头。


身后的猩红披风与纯银头盔上的红缨随之飘动,衬得那道挺拔身姿越发飒爽。


队伍缓缓前行,穿过城门。


街道一侧的茶楼上,骆笙透过窗子打开的缝隙定定望着那道熟悉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眼前仿佛还有火一般的披风在晃动。


她伸手推开了窗。


凛冽寒风从大敞的轩窗吹进来,毫不留情拂过她苍白的面颊。


红豆凑过来,看着怔怔出神的主子很是不解:“姑娘,您和开阳王这么熟了,想送他干嘛不冲上去啊?您躲在这里,他看不到的。”


骆笙没吭声。


红豆叹口气:“都说一打起仗来几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以后咱们酒肆就少了一位雷打不动来吃的老主顾了……”


“别说了,走吧。”骆笙睨了聒噪的小丫鬟一眼,转身往门口走去。


下了楼梯,走出茶楼,送行的文武百官与看热闹的百姓都追出了城门,街上变得空荡荡。


就如骆笙此刻空荡荡的心情。


她想,她这么做没有错。


她以为开阳王是个洒脱的人,那日柿子树下邀她共白首,被拒绝后应该放开了。


可他又问了她第二次。


那便狠心一点,不要给他念想了。


如果说有错,大概就是她控制不住对他动了心。


骆笙闭了闭眼,自嘲笑了。


她这样的处境,哪有资格动心呢。


回到有间酒肆的时候,飘起了雪。


一开始只是雪沫,渐渐就变成鹅毛般的大雪在空中打着转,洋洋洒洒而落。


青石板上渐渐积了一层薄雪,光秃秃的柿子树也披了雪衣,有了素美的模样。


红豆指使着石焱在门前支起簸箕捉家雀儿。


石焱只要一想烤得喷香的家雀儿最后大半归了红豆大姐儿的肚子就心生懈怠,喊来石燚替他。


卫晗这次出征把石燚留了下来。


比之兄长的偷懒,石燚就认真多了,很快收获颇丰。


围着火炉吃着喷香冒油的家雀儿,石焱余光扫一眼坐在窗边的少女,重重叹口气:“哎,主子吃惯了咱们酒肆的酒菜,这一路啃干粮就要受罪了……”


骆笙望着窗外飘雪,恍若未闻。


石焱又叹一声:“主子胃还不好呢——”


骆辰突然起身,把小侍卫后面的话憋了回去。


骆笙察觉异常,转过头来。


少年看着她,平静问:“姐姐,去看看柿子树吗?”


骆笙意外之余,疑惑骆辰要说什么,很快点了头。


眼看着姐弟二人去了后边,石焱有些懵:“怎么骆公子也开始喜欢看柿子树了?”


主子难道连这点特殊待遇都保不住了吗?真惨啊!


院中的柿子树静静立着,犹如换上新装的娴静少女。


骆笙看着少年微微冻红的脸颊,道:“风寒雪大,有什么话还是进屋说吧。”


骆辰点点头。


他想要的是一处方便说话的地方,对柿子树当然没有什么执着。


姐弟二人抛弃了孤零零的柿子树,进了屋。


屋中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冷截然不同。


骆笙坐下来,倒了一杯热茶递过去:“说吧。”


相对而坐的少年把茶盏接过,放在手边。


他的面庞隔着袅袅茶香显出几分严肃,瞧着好似长大几岁。


骆笙静静等着少年开口。


“今日开阳王离京,姐姐为何没有去送?”


骆笙诧异看了骆辰一眼。


她以为弟弟要问的还是拨浪鼓的事,没想到问起了开阳王。


“有文武百官相送,不缺我一个。”


听了骆笙的回答,骆辰看着她的眼神带了几分狐疑:“我有些想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少年握住茶盏,温热透过杯盏传递到手心。


“姐姐是心悦开阳王的吧?”短暂的沉默后,骆辰幽幽开口。


骆笙微微蹙眉。


与弟弟讨论这个,似乎有些奇怪。


“怎么问这个?”骆笙避而不答。


骆辰正色道:“因为想不通。姐姐不是拘泥俗礼的人,既然喜欢为何避开?


他留意着对方的反应,说出盘旋在心头的疑惑:“除非姐姐有难言之隐。可父亲把姐姐视为掌上明珠,不会干涉你与开阳王来往,姐姐的难言之隐会是什么?”


他本不该问这些,可姐姐的行为太矛盾,令他莫名有些不安。


明明连抢面首都那么随性,却不敢送心上人?


骆笙沉默许久,笑了笑:“哪有什么难言之隐,就是觉得开阳王认了真,而我目前不愿嫁人罢了,所以不想耽误他。”


这个理由骆辰信了几分,语气严肃起来:“姐姐马上就要十七岁了,也该长大了,不要总想着养面首。”


骆笙失笑:“知道了,再养几年不养了。”


骆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板着脸起身:“那我去吃烤家雀了。”


“去吧,再不过去,家雀儿就该被他们吃光了。”


少年面色微变,加快了脚步。


骆笙走到窗边,望着快步走向大堂的少年。


或许找个适当的机会,应该把真正的身世告诉弟弟。可如何解释她的知情是个头疼事,总不能对弟弟说她是借尸还魂的清阳郡主。


大雪纷纷,一连下了数日,屋檐街头积了厚厚的雪。


随着东征军渐渐远离京城,仿佛连战火带来的阴云都飘远了。


远方的灾难,似乎总不及身边一点小麻烦更令人烦忧。


对于百姓如此,对于大部分百官勋贵亦如此。


而永安帝在接受了定东王叛乱的事实,派出东征军并安排好各衙门的战事协调后,开始考虑另一件重要的事:子嗣问题。


如今后宫只有萧贵妃有孕,赌萧贵妃一定诞下皇子太冒险了。


永安帝是个喜欢做万全准备的人,想到萧贵妃生的若是公主,到时无疑会陷入极大被动。


思来想去,还是多些嫔妃有动静才有保障。


可这些后妃多年没有喜讯,就算萧贵妃有喜在前,永安帝对她们也没有多少信心。


看来还是该充盈后宫,选些新人进来。


很快皇上决意选妃的风声便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