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掌欢 > 第351章 结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骆大都督一顿饭吃得并不满足,毕竟就算端上桌的每个菜都好吃,没吃到嘴的才是最香的。


卫晗一顿饭吃得也不安稳。


骆姑娘说酒肆歇业到上元节已经很难熬了,要是还提前歇业,那就没法过了。


骆大都督擦擦嘴,站起身来:“笙儿,与我一起回府吧。”


骆笙点头应下,接过蔻儿递过来的雪狐毛斗篷穿好。


“王爷慢慢吃。”骆大都督客气打个招呼,心中则没好气想:开阳王真是个饭桶啊。


卫晗亦站起身来:“我吃好了。”


三人前后脚走出酒肆大门。


寒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无情卷起人的发梢、衣摆。


一把青伞撑开,罩在骆笙头顶上方。


顶着骆大都督杀气腾腾的眼神,卫晗一脸坦然:“骆姑娘用这把伞吧,这把伞大。”


这么朴实无华的理由,骆笙还能说什么,接过来客气道了声谢。


骆大都督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我有伞”只好默默咽了下去。


回府的路上,骆大都督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问:“笙儿,你和开阳王——”


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啊?


开阳王身份忒高,现在根本拿那小子没法子。除非那小子成了他女婿,他就能秋后算账了。


骆大都督热切看着女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笙儿,你可得争气啊!


骆笙大大方方问:“父亲想问什么?”


看骆大都督的样子,似是在怀疑她与开阳王的关系。


不过……当父亲的有这种怀疑也不生气么?


她甚至看出几分期盼来。


这么一来,骆笙反而猜不透骆大都督问这话的意思了。


骆大都督扫一眼左右。


跟来的侍从都走在后面,还有二人在前头提灯。


这些都是心腹,不怕被听了去。


骆大都督压低声音:“咳咳,为父觉得开阳王对你不错,他是不是喜欢你?”


要是正常女儿,这种对话就不该出现,但笙儿不一样。


在骆大都督的注视下,骆笙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摇头道:“不,开阳王只是喜欢吃。”


她现在看出来了,骆大都督是盼着女儿赶紧嫁出去。


为免节外生枝,还是不要给骆大都督她打算嫁人的错觉。


骆笙望着骆大都督,一脸认真:“父亲,您放心吧,女儿根本不打算嫁人,想一辈子在家陪着您。”


骆大都督呼吸一窒,嘴角控制不住抽动。


大过年的,说什么丧气话吓他呢!


“笙儿啊——”尽管十分不情愿,骆大都督还是夸起卫晗来,“开阳王其实挺不错,他若是对你真心实意,不妨稍稍考虑一下……”


这几年哪怕有一个媒人上门来,就冲今晚开阳王吃独食的那个劲头,考虑女婿人选的时候他都不会看那小子一眼。


骆笙皱眉:“女儿觉得现在挺好的,再说上面还有大姐与二姐,我不急。”


想到大女儿与二女儿,骆大都督呼吸又是一窒,甚至隐隐有点心绞痛。


这两个闺女现在比笙儿还令他操心呢。


骆大都督顾不得昧着良心给开阳王说好话了,沉声道:“平栗的事我已经叮嘱府中上下,暂时不要让你二姐知晓。”


骆笙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


眼看到了骆府门口,骆大都督慢条斯理道:“笙儿,早点关了酒肆,好好过个年。”


既然笙儿暂时没有嫁人的想法,那开阳王还有什么用,早点关了酒肆让他吃不着。


呵,吃独食。


骆大都督这次的事有了定论。


流清县令招认是受了骆大都督义子平栗的指使,而刺杀流清县令的刺客也招供是平栗出钱让他把流清县令灭口。


平栗已死,这样做的原因只能凭猜测。原因也不难猜,定是为了当锦麟卫第一人,不甘心一直在骆大都督之下。


令人忌惮的是那个神秘的杀手组织,见事情败露竟杀平栗灭口,以防平栗供出这个组织的讯息。


一时间,朝廷上下有些人心惶惶。


居然有这么一个不受朝廷控制的存在,只要给钱,想杀谁就杀谁。


嘶——先前平南王在青杏街上遇刺,就是这个杀手组织的人干的吧?


在文武百官心中,平南王遇刺这桩悬案可算有了答案。


刑部衙门里,林腾脸色凝重:“属下觉得不是一码事。”


赵尚书险些跳起来:“怎么不是一码事了?就是一码事,赶紧结案!”


结了案子好过年。


听说过年的时候有间酒肆歇业,心情本来就不大好,林腾这臭小子还犯倔。


林腾不为所动:“虽然都是躲在暗中以弓箭刺杀,但细节上还是有很大不同,属下觉得——”


“有证据吗?”赵尚书打断林腾的话。


林腾没吭声。


“有怀疑之人吗?”


林腾依然没吭声。


赵尚书没好气甩了甩袖子:“没证据,没疑凶,你觉得什么?赶紧结案,趁着有间酒肆还没歇业吃酒去。”


林腾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


证据是没有的,要说疑凶——


其实也没有依据,只是他总忍不住想到从树洞中掏出的那条青蛇,继而联想到一个人。


不想了,既然大人坚持结案,暂且先如此吧。


永安帝翻阅过案卷,把骆大都督召进宫来一番数落。


“你掌管锦麟卫这么多年,那个平栗还是你一手带大的,竟然这么容易被算计了去?”


骆大都督一脸惭愧:“臣无能!”


永安帝不耐摆摆手:“退下吧,以后再搞得乌烟瘴气,锦麟卫指挥使就换人来做。”


骆大都督惶恐告退。


走出高而沉重的宫门,骆大都督在心里轻轻吁口气。


这一次,也算是因祸得福。


一个对锦麟卫绝大部分事务得心应手但偶有疏忽的锦麟卫指挥使,想必更能安抚皇上那颗疑心。


这一次栽的跟头,算是爬起来了。


而这次的事,还给文武百官留了一个悬念。


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了,可皇上却没有下旨处死镇南王幼子,而是把镇南王幼子软禁了起来。


十二年前,镇南王府是以谋逆罪名被灭门的,现在皇上为何留下了镇南王幼子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