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魏读书人 > 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

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洲。


黑渊城。


这里是五大帝族之一的主城。


此时此刻。


人声鼎沸,淡淡的金色佛光,从黑渊城上空逐渐扩散而出。


形成涟漪一般,看起来十分非凡。


阵阵的诵经声缓缓响起。


佛光弥漫。


慧觉神僧立在城心之中,他身披袈裟,神色平静,双手合十,显得神圣宏伟。


身后八百辩经僧耸立,每个人脸上都显得悲悯,仿佛苍生极其可怜,要给世间带来爱一般。


至于黑渊城内,许多民众跪在地上,虔诚朝拜,至于黑渊城的修士们,却一个个脸色难看。


他们辩法失败,不是失败,整个东洲,是惨败的结局,被佛门辩的哑口无言,也辩的沉默不语。


一位一品都差点发狂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佛门还没有动用任何诡辩之力。


完完全全就是用一些道理来辩论,换句话来说,佛门连五成力都没有用。


“阿弥陀佛。”


“今日东洲辩法了却,还望城主为我佛门修建寺庙,十日后,佛门将会东渡此地,弘扬佛学。”


慧觉的声音响起,望着对方,显得十分和善。


只是这番话,在黑渊城修士耳中,却显得无比刺耳。


他们输了辩法也就算了,如今还要为对方修建寺庙,说是奇耻大辱,也不足为过。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佛门来辩法,东洲帝族答应下来了,佛门以无上法为缘,若是辩赢了,将要在东洲传渡佛法,如若佛门辩法失败。


那么佛门将不会踏入东洲半步,同时也要付出惨痛代价。


而相对来说,东洲付出的代价,就是让佛门入驻。


两者之间,看似是佛门吃亏,可实际上辩法之说,其实是佛门占了便宜。


当然,东洲帝族也可以不辩法,然而佛门发动辩法,顺天理之为,带着佛门众生信仰前来辩法。


你若是不答应辩法,那不好意思,损失更加惨重。


横竖都是损失,东洲选择一拼,不然佛门都骑到脸上了,东洲帝族若是不出面,不但输了气运,连脸都没了。


虽然结果没有任何改变,可至少对当下来说,没丢人,骨气没输。


“请慧觉神僧放心,我等自然不会出尔反尔,不过一切还是要等慧觉神僧完成辩法,寺庙才会修建。。”


黑渊城城主神色平静开口,他们东洲人还是输得起。


只不过,赢了东洲,这不算什么,必须要辩法天下,全部胜利之后,才能算胜利。


到时候他们才要修建寺庙。


此话一说,慧觉神僧倒是十分平静,他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只是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便带着众僧离开。


“东洲辩法已胜,往大魏而行。”


他开口,说完此话,赤脚踏在地面之上,刹那间一朵朵金莲出现,遍地是花香,异象连连。


佛光映照,金碧辉煌,阵阵梵音响起,东洲天穹之上,淡淡的金色涟漪晃动着。


形成一圈又一圈,众生信念没入了东洲。


为佛门东渡提前做好铺垫。


倘若佛门若是连连获胜,那么这众生的信念,将会笼罩世间,佛门也将会在第一时间,成为六大体系之中最强体系。


得到上苍眷顾。


这是体系之争,可以理解为王朝之间的气运之争。


一个时辰后。


一座大山上。


慧觉神僧行走在山川之中,他显得有些沉默。


按理说东洲辩法大胜,理应当喜悦,如此沉默,倒是让身后的八百辩经僧有些好奇了。


“神僧。”


“您如此忧心忡忡,所谓何事?”


有辩经僧开口,望着慧觉。


“为中洲。”


慧觉神僧开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道明了一切。


“中洲的确人杰地灵,有诸多智慧者,可如今儒道没落,我等还需要害怕中洲吗?”


辩经僧继续问道。


可慧觉摇了摇头。


“并非害怕。”


“而是天命。”


“五百年前,小雷音寺辩法四洲,败于中洲,以致于小雷音寺,直接跌落佛门神坛,被天竺寺超越,失去天命。”


“如今我等再兴辩法,争抢天运,如若成功,一切好说,此乃逆天改命,赌我佛门之运。”


“可倘若失败,我佛门将遭到无与伦比的打击,此番于东洲,我等击败武道一脉,前往中洲,其目标是仙道与儒道。”


“一旦败了,佛,武,仙,三大气运将会再次成为他人嫁衣。”


“这才是贫僧担忧之事。”


慧觉神僧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后者稍稍沉默,思考一番后,不禁开口道。


“神僧之言,弟子倒是理解,只是神僧未免有些过虑。”


“自朱圣出手,儒道已经一蹶不振,也正是因为如此,寺内才再兴辩法。”


“眼下儒道还有何人敢与我等交锋?”


“真要说的话,许施主或许有些能耐,可我等并不弱于他。”


后者问道,望着慧觉神僧。


言语当中是自信,但并非是狂妄。


然而慧觉神僧摇了摇头道。


“不。”


“老衲并没有认为许清宵是我佛门最大敌人。”


“真正的敌人,是王朝阳,这个突然出现的亚圣。”


“他的来历很神秘,很有可能当真是大圣人后代。”


“如若是这样的话,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知识,这才是我佛门最大的敌人。”


“许清宵,他也是一位俊杰,儒道的大才,年纪轻轻便已成为半圣。”


“可两人完全不一样。”


慧觉神僧出声,他并非是嘲讽许清宵,也不是看不起许清宵,而是阐述一个事实。


只是此话一说,众人不由好奇,纷纷看向慧觉神僧,不明白慧觉神僧为何这般说?


“此言为何?”


“我还以为是忌惮许施主,原来不是?”


“王朝阳?”


八百辩经僧十分好奇,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许清宵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敌人。


却没想到的是,慧觉神僧没有把许清宵当做敌人。


这的确有些古怪。


而慧觉神僧倒也平静,直接坐在地上,望着众僧道。


“你们好好想想看。”


“许清宵虽然贵为儒道半圣,但他的晋升之路,大多数与民意有关。”


“他明意心学,知行合一。”


“立言为民,著书为民,知天理也是事在人为。”


“后来成为半圣,为天下君子明意,立言,著书,皆然是因为遇到危机。”


“他整个人的心思,其实还是在朝政与文宫之间的争斗,他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大道理。”


“并非不是他没有资质,而是没有时间。”


“我等筹备此番辩经五百年,赤脚行万里路,天涯见尽头,海角望深海,每一个道理都是我等亲身感悟的。”


“如若再给许清宵五十年,甚至是三十年,或许他将懂得无数道理。”


“可对于现在来说,许清宵还是太年轻了。”


“他知晓的事情太少,道理他不明白,天地道理他也不明白,而且这五百年来,我们得知的事情有多少?他得知的事情有多少?”


“倒不是老衲轻狂,就问他脚下的世界,是方是圆,他许清宵都答不上来。”


“所以,他并不是我等的对手。”


慧觉神僧开口,他不是看不起许清宵,而是认为许清宵的年龄摆在这里。


很多东西,都需要去亲自检验,才能知晓答案。


一个人,如若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是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难,亦或者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许清宵二十岁之前,是一个衙役,仅仅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半圣。


可以说许清宵拥有儒道天赋。


但绝对不能说,许清宵懂得很多道理。


佛门辩法,阐述天地之道理,自然之道理,苍生之道理。


这些东西,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需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学到。


自然,慧觉神僧不认为许清宵是他的敌人。


而是担心王朝阳。


此话一说,众僧明白,皆然双手合十,诵念阿弥陀佛。


可就在此时,慧觉神僧再次开口道。


“若我等失败,其最担心的,并非是气运加持儒道之中。”


“儒道已经无法逆转,迟早要衰败。”


“老衲真正担心的,是气运加持大魏国运之中,如若当真这般,只怕大魏要诞生中洲龙鼎。”


“到时候,大魏将会真正的风调雨顺,得上苍眷顾,二十年内,将一统中洲,往后大魏王朝,成为中洲无上霸主。”


“到时,无论是仙道也好,佛门也罢,都将遭到大魏王朝的控制管理,那个时候,说一切都是多余的了。”


慧觉神僧有些感慨道。


他不害怕佛门气运加持在儒道上,因为儒道已经彻底废了。


他真正担心的地方,是佛门气运,被大魏拿走了。


如今大魏的国运,自许清宵成圣后,就已经凝聚出龙鼎,再加上王朝阳立下四十大宏愿,国运更加鼎盛。


如果佛门再输,这些气运全部被大魏龙鼎吞噬,那就恐怖了。


这个才是他担心的事情。


其余很多事情,即便儒道赢了辩法,损失也不会大到佛门接受不了。


五百年前,小雷音寺输了,损失惨重是因为儒道出了一位圣人,掠夺所有气运就不说,而且还遭到圣人打压。


用佛门的话来说,就是输了辩法,也输了根基,缓了五百年才缓过劲来了。


现在不一样,只要不是输给大魏王朝,那么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走吧,十日内,抵达大魏。”


很快,慧觉神僧起身,继续朝着大魏的方向走去。


当下,众僧起身,他们脚下一朵朵莲花升起,所经之地,留下佛光重重。


而且他们施展着佛门神通,看似是一步一步,可实际上每一步都是数百米路。


否则真要一步一步走,走十年也走不到大魏京都。


佛门启程大魏。


这件事情也迅速传到了大魏京都。


但最着急的不是儒道,而是仙道中人。


佛门来大魏,第一时间肯定是要找仙门辩法。


赢了仙门之后,才会去与儒道进行辩法。


这样的话,才算是将流程走完。


现在仙门上下,有些忧心忡忡,除了七星道宗之外,其余六大仙门,都十分焦急,都在等许清宵的无上古经。


可惜的是,他们又不好主动打扰许清宵,只能焦急**了。


此时。


湖畔边上。


许清宵还在思索一些事情。


他实在是无法接受幕后黑手是朱圣。


准确点来说,不是无法接受幕后黑手是朱圣,而是自己想不出关键点在哪里。


用荀子的话来说。


朱圣从一开始就盯上了自己。


他说过,看到了未来的一角,看到自己成圣了。


所以朱圣一直在关注自己。


如若当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当中。


可这逻辑上说不通。


最大的逻辑问题就是,朱圣凭借着什么能力。


能让一切在他掌控之内?


吴言一掌万一把自己拍死了呢。


赵大夫也没必要非选择自己当棋子。


严磊放走吴言,却来针对自己,后来他见到了程立东,知道了自己修炼异术,不应该明白自己也是棋子吗?


太多太多的事情,很难解释了。


许清宵闭上了眼睛,他要找到一个理由。


一个合适的理由。


“如若朱圣当真是幕后黑手,他一定在我身边。”


“当初吴言出现,将我击伤,我连入品都没有,对方已经是一位八品武者,而且修练异术,一掌足可以要了我的命。”


“在这个时候,朱圣选择出现,把我救下来了。”


许清宵开口,他睁开了眼睛,望着荀子,如此说道。


是的。


吴言一掌拍下来,自己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但自己活下来了,而且偏偏有十二个时辰可以活命。


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自己穿越之前,有人出手救过自己。


至于赵大夫,他选择自己成为棋子,也绝对不是因为想要得到武帝遗宝。


而是受人所托。


一切的节点,全部回到了最开始。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这些老夫不清楚,需要你自己思考。”


荀子开口,这一点他也不知道,或许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听到这话,许清宵长长吸了口气。


越去思索。


那么一切越是复杂。


许清宵足足沉默了半个时辰。


终于,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白衣门第二枚棋子。


不是赵大夫。


陈捕头说的第二枚棋子,不是赵大夫。


赵大夫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思,编造了一个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


他是白衣门的人,但他绝对不是第二枚棋子。


亦或者是说,赵大夫是第二枚棋子,但还有第三枚棋子,甚至是凌驾白衣门之上的存在。


是朱圣。


可,这也不应该。


“如若当真是这般,朱圣为何不直接杀了我?”


“他留我下来做什么?其目的是什么?他想要长生,让我去做一些事情,等到我做完了,再将我击杀?”


“这显然不可能,天意不可为,真正聪明的人,只会将威胁降到最低。”


“他可以利用我,可就好比现在,我知晓了这些,对他来说已经产生了威胁,他应当能预料到。”


许清宵又说出一个极其不符合逻辑的点。


假设。


朱圣当真是幕后黑手,他看到了未来,自己成圣了。


那么朱圣第一反应是什么?


应当是将自己诛杀。


而不是放任自己成长。


留自己活命是为了什么?等自己成圣后再杀了自己?


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大家都是圣人,朱圣还真不见得能杀自己。


等自己成为亚圣在动手?


那也是暴露身份啊,更主要的是,亚圣打不过圣人,这是实话,可万一呢?你毕竟是过去的圣人,我是当世亚圣。


现在更是身怀国运,还是三品武者,三品仙道修士。


万一你就打不过我呢?


自己的师父更是一品武者。


这些东西,朱圣预料不到,可难道圣人就不会往最坏的方面去考虑吗?


换句话来说,不杀自己,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自己依旧会成圣,那么换做是任何人,尤其对一位躲藏在幕后这么多年的圣人来说。


他不敢去赌。


就好像一个富可敌国之人,有千万万两白银家产,突然之间有个人跟他说,拿一千万万两白银给你,但你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会死。


你要还是不要?


对于普通人来说,肯定是选择要,毕竟万分之一概率太低了,赌一赌身价翻倍。


可对于富商来说,这不是万分之一的概率,而是二分之一,他不赌,安安稳稳一辈子无忧无虑。


可要是输了,这辈子就没了。


对于圣人来说,也是这个道理。


杀了自己,或许计划会有所推迟,也会有所影响,可总比留自己要好吧?


这一点,许清宵想不明白。


除非有一件事情,只有自己能做到,所以朱圣才会留自己一条性命。


可这样完全是为了杠而杠。


不符合逻辑。


一时之间,许清宵想不明白。


这个问题,或许要自己再回一**安县,或许一切谜题都将解开吧。


眼下,自己无需思考太多事情。


突破境界。


唯独实力,才是一切的永恒,也是一切的根本。


只要自己真正成为一品圣人,或者是一品武者,那么这些阴谋诡计,都将是浮云。


想到这里。


许清宵的目光,不由看向荀子道。


“敢问先生。”


“这座天地文宫,又是什么?”


许清宵继续问道。


幕后黑手,是不是朱圣,许清宵暂时放一边。


要去一**安县,才能知晓所有的事情。


眼下,先问清楚一些其他事情再说。


“这不是天地文宫。”


“天地文宫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王朝阳的确有问题,他身后有人,或许就是一直盯着你的幕后黑手。”


“不过你当真要小心一些,他只是鱼饵,结局注定很惨。”


荀子给予回答。


很多事情,他也不是全知全能,但唯独知晓的是,王朝阳所在的文宫,绝对不是天地文宫。


而他,只是鱼饵罢了。


“鱼饵。”


许清宵瞬间明白这是何意,有人想要借助王朝阳,将自己引诱出来。


就好像荀子特意写了一些大圣人的事迹,把自己骗出来了。


当然荀子也不是骗,他写的是事实,是自己沉不住气罢了。


“那可以先不管这个王朝阳吧。”


许清宵问道。


只是荀子摇了摇头,看向许清宵道。


“不。”


“要管。”


“而且要压制住他。”


“守仁,有一件事情,难道你不好奇吗?”


“一尊二十岁的亚圣,老夫倒不觉得什么,可三千位大儒,你难道一点都不好奇吗?”


荀子缓缓出声道。


此话一说,许清宵当真有些好奇了。


是啊。


二十岁的亚圣,这个可以理解,这天地之间,生灵亿万,总会有一两个天赋极高之人。


但三千位大儒就有些与众不同。


朱圣一脉鼎盛时期,或许有三千位大儒,可这是数百年的积累。


王朝阳怎么有三千位大儒?


难不成大圣人给他留的?


他口口声声说大圣人是他的祖父,也就是他的祖先,在大魏当中,祖先也可以称呼为祖父。


这倒没什么。


就算大圣人是他祖父,给他留下很多圣人手札,世世代代培养出一位亚圣,这些都可以接受。


三千位大儒。


这就很奇怪了。


“先生的意思是?”


许清宵皱了皱眉。


“朱圣前脚杀完了这么多门徒。”


“后脚王朝阳便携带三千大儒。”


“这当中若说没有巧合,你信吗?”


荀子开口,将矛头再一次指向朱圣,只是这一次,许清宵找不出任何辩解的理由。


因为的确如此。


朱圣杀完这么多门徒,结果马上出现三千大儒。


这要是没点猫腻,许清宵自己也不信。


这一次,理由不牵强。


许清宵自己也有所怀疑,但许清宵并没有怀疑朱圣是幕后黑手,只是认为有人借助这次机会,做了一些手脚。


如若换这个角度,那还真的有一定可能。


“守仁,老夫知晓,很多事情你不能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过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是一件好事。”


“他们布局了几百年,到底想要做什么,也不是我等能知道的。”


“但终究离不开长生。”


“如若不是长生,老夫也想不到,他们为何付出这般代价。”


“不过,有些事情,守仁你莫要忘记。”


“大魏文宫当初脱离。”


“是想要造圣,如今王朝阳归来,也是为了造圣。”


“谁想要造圣,老夫不清楚,但造圣一定是有理由的。”


“王朝阳来大魏,无非是想要重新建**的儒道势力,想要借此成圣。”


“此人,你必须要将他彻底压死。”


荀子极其认真道。


“不管如何,大魏,你必须要牢牢掌控,只要大魏越来越强,国力越来越强,那么所有的阴谋诡计,在你眼中都是云烟。”


“当然,若是你能成圣,亦或者成为一品,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只是,当你踏入儒道二品之时,属于你的危机,将会彻底到来。”


“你要好好想清楚,也要好好想明白。”


“幕后黑手,是不是朱圣,老夫没有十成把握。”


“第四代圣人是否活着,老夫也没有十成把握。”


“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也需要你自己去衡量,是对是错,皆是由你自己判断的。”


荀子出声,这是他唯一的建议。


到底是什么情况,别人说了不算,唯独自己了解,才是真正的明白。


不然,荀子说是朱圣。


朱圣说是第四代圣人。


倘若有一天,第四代圣人出来,说是荀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真要去想,一辈子可能都想不明白。


还是要看一步走一步,不过荀子说的没错。


自己背靠大魏,只有大魏彻底变强了,那么这些都不算什么。


当然,自己变强,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唯二的选择。


要么自己晋升一品。


要么大魏一统中洲。


不,是一统天下。


而一统天下的关键点,就是神武大炮。


“多谢先生赐教。”


许清宵朝着荀子一拜。


不过许清宵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敢问荀子,您到底是谁?”


许清宵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


荀子为何知晓这么多?


他又是谁?


听到这话,荀子很淡然,将鱼线丢进湖中,缓缓出声道。


“以后你会知道的。”


“不过你放心,老夫不是你的敌人。”


荀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句这种令人不解的话。


有些无奈。


也有些苦笑,许清宵又朝着荀子一拜,随后转身离开。


但下一刻,荀子的声音又响起了。


“守仁。”


“大魏之中。”


“还有一个人,你要小心。”


荀子开口,让许清宵再小心一个人。


“谁?”


许清宵问道。


“华星云。”


荀子淡淡出声。


说出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华星云。


又是华星云。


许清宵对这个名字,的确既是陌生也是熟悉。


陌生的原因是,他很久没有见到华星云了,听说依旧是在朝廷当官,而且现在已经五品了。


至于说熟悉,自己见过他,而且也有所交谈,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华星云有什么问题。


自然,许清宵忍不住问道。


“为何?”


“他不一样。”


“三年前,老夫见过他,是个天纵之才,而且狂傲无比,比你还要狂妄。”


“可三年之后,他变了,彻彻底底变了,变得极其不一样,气息上就完全不一样,他已经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人。”


“至于他有什么目的,老夫不清楚,但一定要小心他。”


“对比起来,他比王朝阳还可怕。”


“闷不做声的人,才是最恐怖的。”


荀子说到这里,就再也没说了。


许清宵稍稍沉默。


今日得到的信息太多了。


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消化。


“多谢先生。”


许清宵深吸了一口气。


最终。


他离开了此地。


随着许清宵离开。


荀子拉了拉鱼竿,又是一条肥美的鱼儿.......上钩了。


半个时辰后。


大魏皇宫。


养心殿内。


望着镜中,女帝稍稍整理了一番容貌,随后确定没有什么问题,这才缓缓走出后帘。


来到龙椅上。


“宣,许爱卿入内。”


落座后,季灵开口,宣许清宵入内。


很快。


许清宵的身影出现在了殿中。


“臣,许清宵,拜见陛下。”


来到殿内,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如此说道。


“许爱卿,你来的正好,今日大魏境内发生了一件怪事,朕本想差人寻你。”


季灵出声,他正好有事找许清宵,没想到许清宵主动来了。


“何事?”


许清宵有些好奇。


大魏境内发生了一件怪事?


“西北之地,出现不明雷球,毁坏山河百里,卢国公前去查看,发现百里山河崩坏,疑似仙道二品引动天雷,可没有任何修士气息。”


“很有可能是某种法器,许爱卿,会不会是仙门炼制了什么古怪法器?”


女帝开口,说出这件怪事。


一听这话。


许清宵不由一愣。


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居然这么快就被大魏发现了。


不过想想也是。


这么恐怖的景象,监天司又不是吃干饭的,大魏境内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能察觉到。


大魏监天司有法器,可以检测到大魏境内的情况,如果出现四品之上的武力。


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有所感应。


主要是担心,有人乱来。


万一有一尊二品真吃饱没事干,**杀人呢?


或者走火入魔呢?


大魏有一品,可一品也不可能实时监控大魏山河啊。


所以监天司就承担了这个责任,炼制了一种法器,可以监控大魏山河,有几百座,所以发生这种事情,第一时间得知倒也正常。


想到这里。


许清宵开口了。


“回陛下,西北之事,是臣做的。”


许清宵开口。


一时之间,让女帝有些惊讶了。


“爱卿所做?”


“许爱卿,你是修练武道吗?”


女帝有些好奇了。


“陛下,臣并非是修炼武道。”


“而是臣炼制出一种武器。”


“名为神武大炮,可以凝聚雷电之力,而后释放威能,等同于二品全力一击。”


许清宵淡然开口。


但此话一说,女帝整个人瞬间站起身来了。


她身为大魏女帝,岂能不知许清宵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意味着什么。


“还有这等神物?”


“许爱卿,让朕看看。”


季灵有些震撼,同时也显得十分激动。


当下。


许清宵没有遮遮掩掩,祭出浩然文钟。


顿时之间,二品神武大炮出现在大殿内。


一时之间,女帝观望大炮,她看不懂,但莫名觉得很厉害。


“许爱卿,此物如何才能激活?”


女帝深吸一口气,询问道。


“只需要打入武道之力,或者是仙道之力,便可激活。”


“不过,这神武大炮,只能释放十次左右的雷电之力。”


许清宵给予回答。


“十次?”


“为何?”


女帝有些皱眉。


“回陛下,材质问题。”


“这架神武大炮,乃是二品法器,可已经用上了七斤半的极品灵金。”


“想要打造一品神武大炮,需要数百斤极品灵金,还有紫云玉为阵玉。”


“不过这只是臣的预想,能不能炼制出来,不一定。”


许清宵给予回答道。


可此话一说。


女帝顿时皱眉了。


“数百斤极品灵金?”


她知道极品灵金有多珍贵。


所以顿时就明白,这神武大炮炼制有多苛刻了。


“恩。”


许清宵点了点头。


“整个大魏,都难以凑齐百斤极品灵金,而且只少不多。”


“仙门当中也有,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极品灵金,太稀少了。”


女帝神色之中,充满着难受。


如此神物,简直是战争杀器。


可却需要极品灵金为主。


极品灵金本身就稀少,一克都价值不菲,何况动辄百斤,甚至是数百斤。


这......如何不让人难受。


“陛下。”


“臣今日来找你,其实是希望陛下想尽一切办法。”


“无论是银两也好,交易也好,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极品灵金。”


“不管有多难弄到,臣想要先炼制出一架一品神武大炮。”


“这样的话,大魏就等同于多了一位一品。”


许清宵很认真道。


之前他是这么想的。


而现在,跟荀子交流过后,许清宵更想要弄出一架一品神武大炮。


“好。”


“爱卿放心,朕,一定会想尽办法,为你凑到足够的极品灵金。”


女帝出声。


语气笃定道。


这种利国神物,自然得想尽一切办法弄出来。


哪怕是一架。


也要炼制出来。


这就等同于多了一位一品,只不过这个一品武者只能动手十次罢了。


可即便是如此,也足够了。


关键时刻。


能改变生死战局。


随后,女帝与许清宵谈论了关于佛门辩法之事。


对于此事,许清宵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想法。


辩法,他会参加,不过也不会直接参加,最起码得看看佛门准备了什么难题。


要真是太难的题,或者是太复杂的思想,许清宵可能会放弃。


至于佛门想要入驻中洲,这件事情许清宵也不在意。


只要神武大炮弄好了。


那就欢迎大家都来中洲。


当然,不管佛门是输是赢。


许清宵都会让对方交出八宝佛莲。


不过,最好还是既赢了佛门,又让对方交出八宝佛莲。


等谈了一会后。


许清宵便要告辞。


女帝提出一同用膳,不过却被许清宵拒绝了。


他还有事,就不留下来用膳了。


再者跟皇帝一起吃饭,那多没意思啊。


还不如去桃花庵吃饭,最起码有人捏捏腿捏捏肩的。


离开大殿后。


季灵略显得有些不乐。


毕竟自己主动开口请许清宵留下来用膳,却没想到被拒绝了。


这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但想到许清宵一心为国家大事,最终也就没有多想什么了。


皇宫内。


许清宵朝着宫外走去。


心情格外的复杂。


不管是第四代圣人。


还是朱圣。


亦或者还藏着其他黑手。


摆在自己面前就两条路。


第一,踏入一品。


武道也好,儒道也好,仙道也好。


第二,批量炼制出神武大炮。


不是一架两架,最起码十架一品神武大炮。


真要如此。


麻烦朱圣和第四代圣人一起出来,不然欺负一个圣人,有些不太好意思。


当然,许清宵更希望,这个幕后黑手不是圣人。


不管是第四代圣人还是第五代圣人。


他不希望是任何一个。


“一品之路,短暂时间内是别想了。”


“唯独神武大炮。”


“只要有足够的材料,的的确确可以炼制出一品神武大炮。”


“大不了让归元阵宗帮我刻阵。”


“极品灵金。”


“极品灵金啊。”


许清宵心中充满着无奈与感慨。


他很希望,自己能得到大量极品灵金,也不贪心,一百万吨就好。


只是。


就在许清宵走出皇宫后。


几道身影出现在许清宵面前。


是无尘道人,以及剑无极他们。


“无尘前辈。”


许清宵一愣,后者也没多说,直接拉住许清宵的手道。


“许圣。”


“佛门马上就要来了。”


“我等实在是等不及,能否去一趟仙门,好好指点我等啊。”


无尘道人有些难受道。


如果不是佛门马上来大魏。


他们还真的不会这么焦急。


眼下等了许清宵数十日,还是没等到任何消息,他们着急啊。


“行。”


“无尘道人,我正准备去找诸位的。”


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


但下一刻,自己已经出现在太上仙宫内了。


六位仙门一品,也皆然站在许清宵面前,神色焦急道。


“恳请许圣赐法。”


“我等拜谢许圣。”


六人齐齐朝着许清宵一拜。


他们虽是仙道一品,可如今实打实是求许清宵赐法,姿态上他们愿意放低。


不是给许清宵面子。


而是冲着古经。


“诸位前辈言重了。”


“晚辈受不起。”


许清宵起身,十分谦虚。


“许圣,莫要谦虚了,你担当的起。”


“您快坐下。”


无尘道人直接把许清宵按在座位上,一脸认真道。


“许圣,您就别卖关子了。”


众人苦笑道。


实在是有些迫不及待啊。


“行吧。”


许清宵没有多说了。


而是直接开始诵念道德经。


不过许清宵讲完一大段后,会进行阐述,并且与六人互相探讨。


这样也是提高自己的理解。


只是随着道德经念出。


整座太上仙宫也在第一时间,弥漫出各种异象,显得仙气弥漫。


就如此。


转眼之间。


便过去了七天时间。


这七日。


整个天下都在关注佛门的动向。


七日之前,佛门便从东洲启程。


今日是第七日,佛门已经来到了大魏境内。


他们加快了行程。


不过,并没有直接来大魏京都。


而是选择在大魏境内,直接弘扬佛法。


他们路过一城,便弘扬佛法一个时辰。


自他们入大魏后,有人一直关注,慧觉神僧弘佛法诵经,引来各种异象,佛光普照,的的确确得到了不少信仰。


各地郡府皆然皱眉,毕竟对方直接来弘扬佛法,完全是违背大魏律法。


只是对方这次是过来辩法的。


顺便弘扬一番佛法,各地郡府官员也不好阻止。


就如此。


转眼之间。


又过了三日。


这一日。


大魏京都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世人都知道,佛门要来大魏京都辩法。


自然而然,引来无数目光。


大魏京都早就人满为患。


此时。


京都城外。


也有不少人在观望,**着佛门神僧到来。


而就在辰时。


一道宏伟之声,响彻千里。


“无边庄严,或贪瞋痴,如理推求,亦不可得。”


“以贪瞋痴空无所有,虚空不实,诳惑愚夫,无所安住,彼亦如是,无有住处,亦不可得。”


“是贪瞋痴,从于彼生即于彼灭,本性空寂应如是知。”


“云何应知?如其不生,彼则不实,亦不颠倒。”


随着宏伟无比的诵经声响起。


刹那间。


无与伦比的佛光出现,随着慧觉神僧的出现,佛光在他身后浮起,映照大魏山河。


阵阵梵音响起。


整座京都,宛若成为佛国一般。


佛光温和,令人感到愉悦,仿佛一切都是空,要往极乐去。


下一刻。


恐怖的气运之力,弥漫整个天穹。


很快。


一尊尊金色佛像,出现在天穹上,每一尊佛像,仿佛有万丈之大,宝相庄严,祥瑞无比。


一时之间,百姓们忍不住跪在地上,朝拜佛祖。


人们惊呼,也震撼不已。


这是慧觉神僧的手段。


他一路诵经,弘扬佛法,如今来到大魏,直接展示佛门神通,就是要给大魏一个下马威。


也是震撼京都百姓。


“老衲慧觉,今日前来大魏辩法。”


“于京都之外,诵念佛经七日,既为大魏苍生祈福,也为佛门弘扬。”


下一刻。


慧觉的声音再度响起。


他没有直接进入大魏京都。


而是在京都之外,弘扬佛法,为大魏苍生祈福。


尽可能显得温和一些,不想激怒大魏百姓,也不想激怒大魏女帝。


毕竟,这里是大魏的主场。


当下,诵经声响起。


“无边庄严,此契经法,能随顺入无上法智,为欲开示如来法藏陀罗尼故。”


“如是流布此陀罗尼,能摄一切所有广大真实之法。


“诸佛如来所说之法,皆悉从此无边陀罗尼门之所流出。”


“此陀罗尼,为欲清净一切法门。”


宏伟之声,乃是梵音。


人们虽然听不懂,可依旧能感受到佛门的强大,以及经文的意思。


佛光普照大魏京都。


显得无比祥瑞。


可就在此时。


京都内。


太上仙宫。


正在与众人讲述道德经的许清宵,感受到浩瀚佛力之后。


不由稍稍停下。


无尘等人,此时此刻,早已经听得如痴如醉,也在深深思索道德经之奥妙。


可就在此时,感受到佛门之声后。


几人也被惊扰。


一时之间,几人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主台上。


许清宵收回了目光。


比辩法。


许清宵不见地自己比得过对方。


可比玩异象是吧?


一瞬间。


许清宵的声音缓缓响起。推荐:.recomm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