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七百七十章请你看件东西(求订阅、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开笔记本,按照图片,陈文哲打算一种一种的慢慢来。


他总有一天,会把所有能收集到的瓷器图片,全都做一遍。


这里面,要简单的有简单的,要器型复杂的就有很复杂的。


这做什么,全看陈文哲的心意。


简单的就做八方杯、六方杯,复杂的,就做一些炉子、瓶子、罐子。


反正,要想不普通,就增加点难度,比如加上透雕工艺。


白瓷,还是做一些炉子,或者是人像来的最好。


而做炉子,陈文哲现在也有不少心得。


先做出大体的器型,在一只只的具体装饰。


装饰的时候,象鼻、螭龙、狮首、绳索、如意诸形,都可以随意来。


其他的像是铺首、乳突、马蹄、磬式、玉环等状,都可以加上。


这些造型,随意组合,可以说是千变万化。


里面一些做得好的,设计巧妙的,制作出来一看就很漂亮的。


这算是得意之作,陈文哲就会特意在底部留款。


当然,这些不会留下他的款,而是钤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宣德年制”等印章款,多为寄托款。


这些瓷器肯定不会流入市场,而是属于杭市博物馆那边的定制款。


昨天那边要了不少瓷器,青瓷、白瓷和墨彩瓷最多,各种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件。


其他还有一些宝石红釉、粉青釉的单色瓷,再就是一些特殊品种,比如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瓷器。


零零总总加起来,数量超过两百件。


而能够被他们直接拉走的,不会超过一百件,所以,还有一百多件,是需要陈文哲慢慢的补足。


需要补的主要是青瓷、白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


所以,今天陈文哲做的都是白瓷,因为青瓷的家里还有不少,可以不用做,直接让航市博物馆拉走。


白瓷香炉烧制出来,虽无铜炉善变之纹理铜色,但其胎如凝脂冻玉,尤其是在光线照耀下,内外玉色辉映,形质兼似。


所以,陈文哲不愁这些白瓷香炉,航市博物馆不想要。


更何况,他做的还都是一些典型的代表作品。


比如足长方形鼎式炉、双耳鼎式炉、圈寿竹节炉、铺首簋式炉、博山熏炉、三兽足鼓腹炉、深腹筒式炉、浮雕八卦狮子熏炉等等。


其中博山熏炉,肯定是特意指定的。


昨天被张宇占下的那四尊香炉,可是馋坏了很多人。


杭市博物馆既然有这种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那种香炉上流云,宛若仙境一样的仙山香炉。


香炉看起来器型都不是多么复杂,但是,有一些做不好,肯定会烧坏,特别是一些大型香炉。


所以,这些香炉,陈文哲做的都不大。


口径大至30多厘米,小至8厘米,形式多样,古朴实用就好。


炉身大多装饰有模印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兽纹等纹饰,或刻铭有一些诗赋文句。


如八卦狮耳双环熏香炉最见特色,炉体浮雕仿古图案,中蹲一开口狮子,雕刻精细,彤象生动,炉中焚香时,烟从狮口和八卦镂孔口源源而出,升腾缭绕。


这一件香炉,跟博山炉可以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算是陈文哲的又一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不能再继续做下去。


陈文哲利用剩余的一些泥料,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日用饮食器。


这一次就不止是白瓷了,青瓷、青白瓷都有。


要知道,在宋代之时,德化窑是以龙窑火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罐、壶等等。


到了明代,德化才开始大量生产以浮雕八仙人物、梅花为装饰,仿古的爵形杯、犀角杯、牡丹杯等等的白瓷作品。


这些日用饮食器,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也是备受世人青睐。


等做完了,已经快九点,这个时候李金鲤的电话,已经催了过来。


没办法,他稍微清洗了一下,换了一身衣服,就坐上车子,打算继续去淘宝。


元旦假期已经过去,此时的古玩城,游客应该会少一些。


不过,他想的太乐观了。


等陈文哲刚刚走进古玩城,就听到震耳欲聋的钟声。


距离不远不近,钟声给他带来的感觉,也变得不同。


距离太近了,钟声太响,只是感觉到音波的不断冲刷。


而距离稍微远一些,感觉到的音波就如同波浪一样,慢慢的冲刷,一波接着一波。


此时陈文哲才真正意识到,钟声的音波,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波。


不知道这种波,对人体是不是真的有好处,但是,那种感觉确实很奇妙。


走到老城隍庙附近,陈文哲就看到满满的人。


这一次就不全是游人了,怎么看都像是等在超市门口,想要抢夺免费鸡蛋、大米的老人们!


现代社会也就只有这些老人,有空闲每天早上过来听钟声吧?


只要不打扰他淘宝就好,所以陈文哲并不介意老人太多。


走近华宝楼,这边的一些摊主已经开业。


只不过,陈文哲想象的生意冷清,并没有出现。


虽然今天逛摊位的人不如昨天多,但是也没有少太多。


走在摊位之间,还是熙熙攘攘,看着就感觉十分热闹。


“小陈老板!”


“陈老板来了!”


“陈老板好!”


这一次,陈文哲只是靠近了第一家摊位,那位摊主就立即站起身,跟他打招呼。


之后,就好像引起了连锁反应,只要他经过,所有摊主都会跟他打招呼。


陈文哲有点傻眼,这些家伙一天不见,就全都认识他了?


想到昨天那位掏手机,看他照片的摊主,陈文哲的脸不由自主的黑了下来。


淘宝捡漏的乐趣,已经个距离他越来越远了。


“陈老板,就是我昨天过去找你的,请你看件东西!”


就在陈文哲失望的想要去一念堂的时候,有人拦住了他。


一看,是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衣着打扮也不错。


再看他的摊位,上面全是白瓷作品,老的新的全都有,而且器型多样。


杯盘碗碟、现代人物像、神像都有,甚至今天早上陈文哲做的一些香炉,这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