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二百六十四章汝窑芝麻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代皇室曾因芒口的原因,弃用定窑瓷器,当时的记载是:“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有一些定瓷,在芒口上包一圈铜,后世的仿品多用黑釉代替铜圈。


当然,也有包上一圈黄金的,这就是著名的“金装定器”。


这种烧窑方法缺陷也很明显,所以后来又发展出来了几种烧窑之法。


其中比较少见的还有两种烧法,一种是对烧,一正一反两个碗扣在一起烧,烧出来都是芒口。


再就是套烧,碗放在盘子上面烧,烧成的盘子中间缺釉。


到了最后,才发展出来了支烧,又名支钉烧,多用于叠烧,因汝窑而著名。


估计是宋代皇帝追求极致,忍受不了底足无釉的瓷器,汝窑瓷工才想出这种极致的烧法。


汝窑支烧有两种,一种是用粘土在瓷器底,粘几个支钉。


二是把瓷器放在有支钉的泥饼上,然后单烧,烧好后再把支钉敲掉。


在所有瓷器里,汝窑的支烧,是无釉面积最少的。


一般汝瓷,除了几个支钉痕以外,通体有釉。


古书记汝窑是“芝麻钉”,现在许多模仿者,理解为芝麻大小,做出来的支钉痕是圆的,这不对。


其实传世汝窑的支钉痕,真是芝麻形的,扁的。


还有,元青花也会采用支钉烧,著名的大维德瓶,是元青花的标准器。


在两个象耳的下面,有栗子大小的支钉痕。


这是一种很少见的支烧方式,大号支钉直接支在匣钵上,是怕花瓶在窑里塌了。


现在烧窑用天然气,气窑没有烟尘,自然用不着匣钵,瓷器直接摆窑板上就行了。


当然,你要讲究一下,使用匣钵也完全没问题。


所以以上说那些这烧那烧的,都成了屠龙之技!


而龙,就是古代的各种名窑器。


消化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传承,陈文哲感觉收获很大。


覆烧、支圈、金装定器,汝窑芝麻钉,这些都是收获。


覆烧虽然有点过时了,但是,采用支圈烧制法,可以得到有芒口的瓷器,这样,镶上一圈黄金,不就得到一件金装定器了吗?


宋代定窑白瓷有镶金口、银口或铜口的装饰方法,史称“金装定器”,又称“芒口金装”、“镶口”。


金,包括金、银、铜等贵金属,而非特指黄金。


、以及诸书中,在贡瓷名目里有金口、银口和金装定器等名称。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吴越钱氏曾向宋太宗进贡了“金装定器二千事”。


金装定器有两种情况,五代以来至北宋早期,定窑烧制的高档贡御白瓷,包镶金口、金足,以示尊贵;


北宋中期,采用垫圈覆烧工艺之后,出现了芒口。


为了掩饰高档白瓷的芒口缺陷,包口金装。


这种东西在宋代,当时可能不被皇室看中,但是到了现在,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这种烧制瓷器的方法,已经是一种艺术,还受人追捧,陈文哲自然也很喜欢。


所以,他不想放弃。


而只要他不想放弃,脑海之中,自然就会浮现出,更加详细的金装定器的制作过程。


当然,相比烧窑,基础制造的技艺,让他也就是能够了解一些这种瓷器的烧制方法,要想得到专精或者是大师级技艺,必须要继续学习。


不过,这样也足够了。


有着足够的瓷器制作技术,加上了解了金装定器的烧制过程,陈文哲要想覆烧出一窑定窑的金装定器,好像也不是多难。


仔细回味了一下定窑的烧制技术,陈文哲才回过神来。


相比金装定器,支钉烧、芝麻钉更加让人向往。


汝窑支钉烧,完成的好,就能做出价值三个亿的汝窑瓷啊!


那些国宝帮,就喜欢汝窑瓷,只要被他们认定了,今天烧制的,也是真正的国宝。


陈文哲听说过一句话,说收藏界,玩到最后,都会变成国宝帮,只要你的境界足够,最后终究是会收集一大批国宝的。


而这,也应该是所有收藏爱好者的终极目标。


所以,很多人就满足了收藏爱好者的这一诉求。


当然,现在的陈文哲已经不会依靠自己的手艺,出去骗人,他只是想要制作一批,可以媲美汝窑瓷的作品,就算不卖,自己欣赏一下也好。


毕竟家有万贯,不如汝窑一片,他已经听得耳朵长茧子了。


只要是玩瓷器的,就没有不憧憬汝窑瓷的吧?


所以,得不到真品,自制一些高仿欣赏,也是很不错的。


在工作室待了两个小时,受到启发,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陈文哲很满足。


可他没法在工作室中验证,毕竟很多同学都还在拉胚,你却要烧制汝窑瓷,这不是找羡慕嫉妒恨吗?


感觉在工作室中没法做什么,陈文哲很干脆的走出了陶研中心大楼。


已经八点半,半个小时的时间,正好赶到古玩城。


来到古玩城,打开了门,感觉有点清静。


临近五一,老城隍庙的客流量反而少了,恐怕是要等到五一,这里才会涌入大量游客。


没有事情做,陈文哲就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偶尔有人来购买黄金手镯,或者是鉴定黄金,他才会出手一次。


就这样,一待就是一天。


越是查找资料,陈文哲越是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他是真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


特别是关于古董的价格方面的知识,他还很欠缺。


比如他手中的很多元代铜币,他就从来没有了解过,它们的价格。


不要说了解价格了,陈文哲甚至都没有弄清楚,元代到底有多少种铜币。


后来他把挑选出来的铜币,按照时代背景整理了一下,发现种类还真是不少。


元代古钱有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


皇庆、延祜通宝、延祜元宝、至治元宝、至治通宝、泰定通宝、泰定元宝、致和元宝、天历元宝、至顺元宝。


至顺通宝、元统元宝、元统通宝、至元通宝、至元元宝、至正通宝、至正之宝、天佑通宝、龙凤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大义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