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百二十章接底大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胎,陈文哲已经有着大师级水平,不管是横接还是竖接。


横接胎和竖接胎应该是同时发明的,横接胎做不成的瓷器,竖接胎不就成了?


冷接比较简单,整体烧制一件新瓷器,把残留下来的老的部分,接在新瓷器之上,粘合、打磨、修整之后,就完成了。


不过,这样做很容易让人看出来,特别是一些鉴定师,他们专门找破绽,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热接就不同了,热接实在是高难度的挑战。


他是把底和新做的部分,一起放进高温窑炉中重新烧制。


完成之后,完全成为一个整体!


这不但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对制瓷者陶瓷研究上的巨大考验!


所谓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


不但形制上要配合的完美,时代风格,画工、器形、胎釉,分毫不爽!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务,但在很早之前,景镇的匠人们就做到了。


这里面主要是一个收缩性的问题,老瓷的部分重新进窑烧制,收缩性很小,甚至是没有。


而新拼接上的部分,进窑烧制,收缩性可一点都不少。


这就有个问题了,你得顾忌到新接部分的收缩性。


要不然,这一部分新的跟老的一样,烧制之后,新接部分一收缩,直接就把老的部分压碎了,或者直接断裂,根本就烧不成。


其实问题还不止是这一些,还有新上釉的问题。


釉料也是会收缩的,所以残瓷新接部分,一烧,各种问题就出现了,这些都需要解决。


而这样的技术,有些人甚至还申请了专利,主要是生坯陶瓷体烧成期间,降低收缩的方法。


先不说收缩的问题,只是一个修复就涉及到,拼接、补全,热接,冷接。


补全采取冷接的话,比较简单,热接的话,还有几道工序需要用到,比如重上彩,重上釉,彩釉又都面临着收缩比。


消化了既有的传承,陈文哲发现,专精级的水平对于补全工艺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


虽然也能做,但是绝对做不到毫无瑕疵的地步。


没办法,就只能升级补全、热接两个工艺,至于冷接,用不到的就先不升级了吧!


活好了泥,等着晾晒的功夫,陈文哲选择了学习。


热接比较重要,所以先提升热接技术。


消耗一百个成就点,点选了学习。


一瞬间,他的脑海之中,浮现出大量热接工艺碎片。


恍惚了几分钟,陈文哲就回过神来。


这时他有点傻眼,热接涉及到拼接、补全、彩绘、上釉,在一个就是控制温度,以便控制收缩比。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控制收缩比。


而想要控制收缩比,居然是有温度来控制的。


他得到的只有经验,而不是技能。


想要完美控制温度,在古代很难,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因为有了数控煤气窑。


也许是因为彩绘和拼接都是大师级的技艺,加上不太重要的上釉专精,这一次他学到的知识,真的不算多。


既然传承不多,陈文哲干脆选择完全消化。


陈文哲坐在工作台前,看似在凝神思考,其实他的心神却陷入了梦境当中。


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做的很熟练,对于沉浸式学习,他已经很适应。


所以,他很快就开始学习热接工艺。


热接算是新生手艺,看梦中的场景,学习的应该是现代工艺。


只不过,人家的水平是真高。


此时陈文哲沉浸入的是“接底”的活,这接底是古陶瓷常见的一种造假手法。


梦中这位造假高手,将名窑名瓷或官窑的瓶、碗、盘底,经过重新粘接,上釉烧制,一件官窑重器瓷底的残片,经浴火重生,破烂的瓷底,摇身一变,身价万金。


尤其是利用上数控窑炉之后,使得“接底”技术,对造假高手已成举手之劳。


在梦中,陈文哲刚刚学到了一些控制数控窑炉的技术,就陷入了一处如梦似幻的环境当中。


在梦中,他听到一个消息,南方古玩市场爆出一条特大新闻。


古玩收藏的一位大家,将一件雍正珐琅彩玉壶春瓶,以两千万人民币,卖给了香江收藏家。


最后却被香江鉴定为雍正官窑瓶底,后接珐琅彩缠枝莲玉壶春瓶身,港方责令大藏家,退还两千万人民币。


大藏家不服,港方拿出鉴定证明,他才乖乖退还巨款。


什么样的鉴定证明,能让驰名中外的鉴定大家,俯首称臣?


这位大藏家可是电视国宝大讲堂,讲授中国历代陶瓷的专家,也是国内外近十年来,在多家电视台鉴宝栏目中的首席专家。


是谁出的鉴定证书能让他臣服?这是近二十年来,收藏圈里的头号新闻。


好事之徒们,果然有一番钻天掘地的本领,不久,消息就传了出来。


雍正珐琅彩接底玉壶春瓶,出自景镇一名叫大神的造假高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神用南河钧瓷的碗、瓶底,不知再造了多少宋、元钧瓷。


因钧窑瓷釉厚,底壁也厚,在老式窑炉中烧制,不容易开裂,再加上进入90年代,数控煤气(天然气)窑炉诞生,使大神如虎添翼。


在可控温度的窑炉面前,他可以随心所欲操纵温度,使老底和新胎的衔接平稳过渡,再不用担心新老瓷御接时的开裂。


瓶身制完,大神不知从什么途径,将英国白金汉宫藏的一件,清雍正缠枝莲珐琅彩玉壶春瓶的平面图,交给了景镇的三代传人老画工绘制。


绘制的珐琅彩料,也是高价在景镇,专门供应清代各种釉料的内部渠道中采购。


玉壶春瓶底的款不用造假,正是当年雍正的官窑款。


如果没有款,在景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举手之劳的小事。


仿官窑款的高手,一个字一到两万,可比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的润格费。


清雍正珐琅彩玉壶春瓶旧底新接,高价售出被退回的消息,很快传到大神的耳朵里。


听到这个消息时,大神正在酒桌上与外地朋友举杯换盏。


此时,半斤多的白酒已下肚,酒的燃烧和珐琅彩走麦城的坏消息,使大神激愤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