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三十九章直接上手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梦中,陈文哲不是活泥巴,就是在围着朝天锅做生意。


要不然,就是下地去干活。


从寻龙点穴,到打探洞、盗洞,接着还要下墓去参观一下。


最后,他突然间顺着一个盗洞,掉进了一座深坑,接着就惊醒了过来。


醒来了,看着蒙蒙亮的天色,陈文哲怎么也睡不着了。


每天晚上做的梦,都实在是太清晰了,清晰到他自己都认为,那就是他的亲身经历。


得到的传承,他在梦中都经历了一遍。


烧制金砖,这个无门槛,属于系统赠送的传承。


自主获得的传承有好几个,一个来自老钱家的大锅,一份来自盗墓贼的阳洛铲,还有做任务得到的几份。


这些传承要想融会贯通,可不是那么容易。


最主要的是,每天都要在梦中学习,实在是心累。


这么一想,反而不如在梦中盗墓,那多有意思?


想到这里,陈文哲猛的一甩头。


这种想法要不得,他以后最多也就是因为好奇,去古墓里看一看。


既然已经有了金手指,想要赚钱很难吗?


“去三爷爷家看看,要是他的那些鸟食罐有用,没准就直接发家致富了!”


有了决定,陈文哲起床,小心的走出家门。


“我就知道,你会有行动!”


刚刚走出家门,他就被吓了一跳。


看到李晴天拿着手机正在直播,陈文哲白了他一眼道:“你还真是敬业。”


“那是当然,我都已经去墓地转了一圈,你不想去看看?天一亮那边就开工了,租的李大刚的挖机!”


陈文哲叹了口,他当然想要过去看看,主要是想知道,来的是不是真正的专家。


如果没有引起重视,那边也就只可能挖掉外层的疑冢。


甚至连外层的疑冢,他们都挖不好。


是不是过去帮帮忙?顺便也可以完成一次分支任务。


现在才五点,三爷爷家里应该还没有开门。


既然这样,还不如跑几圈,顺便锻炼一下身体。


至于去古墓那边,现在还不着急!


没有理会滔滔不绝的李晴天,陈文哲顺着村子里的公路,跑了起来。


村村通真是一项利民工程,最起码他们这样的小山村里,就全部铺上了水泥地面。


围绕着村子跑一圈,得有一千多米,他直接跑了十圈,也就是一万多米。


看了看时间,用时四十分钟。


感觉心不跳,气不喘,说明他的身体,真的变得很好。


这让陈文哲十分满意,有着一幅好身体,做什么都可以得心应手。


经过三爷爷家,正好看到三奶奶在开门。


“三奶奶,我三爷爷起来了没有?”


“起来了,正准备出去遛鸟呢!”


“哈哈,正好,我也想要养鸟,今天正要请教一下我三爷爷。”


“你小子想养鸟?骗谁呢?没去墓地那边看看?”


三爷爷夫妇全都面色红润,头发漆黑,看着一点也不像七十多岁的人。


听到三爷爷中气十足的话,陈文哲面色发苦。


经过一晚上的时间,他的那点事情,就全都知道了?


“三爷爷,我真是去找土了,没想着挖谁家的祖坟!”


“对,这种缺德事,我们不能干!”


陈文哲无语,不骂他缺德就好。


仔细想了想,有点不对,如果有机会,他会不会做缺德事?


想到那边的大墓,如果上面是疑冢,下面的墓穴肯定更加庞大。


要是没有被别人发现,他会不会下去看看?


就是看看,反正又不是他挖出来的,就算缺德,也是那些考古队的家伙们缺德。


做好了心理建设,他顿感浑身轻松。


“三爷爷,我祖爷是不是留下来了几个青花小罐?拿出来看看!”


“你小子打什么鬼主意呢?是不是没有机会下墓,就打算在我这里捡漏?”


我去,连捡漏都知道?这老头可以啊!


“小样,就算没文化,还能不会看电视?鉴宝节目看过没有?我爹留下的几个小罐子,早被几个家伙盯上了,你都算是来晚的了。”


“第一次来的那些家伙,都是这么说的,只看看,不动?等看到了,就想要下手了!”


“我真的只是看看!”


“行,就给你看看,外人都看了,自己家人更得看,要不然说不过去!”


放下鸟笼子,三爷爷走进了屋里。


他很快就拿出来了几个青花罐子,并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


石桌不大,放了几个罐子还有一套茶具,就摆的满满登登。


“器不过手,懂不懂?这是古玩行里的规矩!”


“所以,不要想着忽悠我,不出大价钱,这点祖上传下来的宝物,我是绝对不可能卖了。”


陈文哲无奈,东西确实是祖上传下来的,可是不是宝物,就不一定了。


他们同一个祖上,谁不了解谁?


看着桌子上的几件东西,一共两件小罐,一只酒盅样的东西。


不用说,里面有一套是鸟食罐,另外一只则是蛐蛐罐!


换了专业,他现在能够很轻松的做出一件胚子。


当然,他现在只会拉胚和雕刻,绘画、上釉、烧制什么的,他还欠点火候。


不过,只要这几件东西对,他很快就会了。


昨天他可是得到了不少成就点,也是时候用一波了。


三件都是青花,陈文哲首先拿起的是一件青花蟋蟀罐。


拿起来,看了看,肯定是老物件,至于有多老,就不知道了。


不过,下面有款识,留的是大清光绪年制!


一时之间,他也看不出真假,既然拿到手了,自然是直接上手段。


心念一动,掌心闪过一道金光,接着一些细碎的画面,出现在了陈文哲的脑海之中。


看清楚了那些画面,他就是一愣,好像有点不对啊!


怎么不是教的制作蛐蛐罐?而是在教他怎么处理这只小罐子?


“这是做旧?”熟悉的画面,很快就让陈文哲恍然大悟。


根据系统的判断,恐怕这件青花小罐的制造工艺,连做旧的手段都不如。


所以,这一次没有获得制造青花小罐的工艺,反而又一次获得了做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