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穿越千年的浪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钧窑瓷烧制完成,出窑之后,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


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


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


钧瓷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独特。


窑变效果包括钧瓷产品釉面的色彩、斑点、纹理、开片及自然图画、意境等。


钧窑瓷器釉色秀美,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


可是,这些美丽,都是自然烧制出来的。


可以说是全屏天意,人为干涉虽然可以进行,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要看天然的窑变。


这才是一些顶级精品钧瓷,价值很高的主要原因。


这些钧瓷的烧制工艺,陈文哲大体已经熟悉。


但是,其中还需要研究的也不少,比如瓷土的选择,釉料的配方,烧窑的工艺等等。


当然,一些小的难关也需要克服,比如素烧之时的火候把握,甚至还有瓷器入窑摆放的位置,细密程度等等。


因为陈文哲具有大宗师级的烧窑技术,所以他十分清楚,瓷器入窑的摆放位置,这对应的是瓷器在窑内面临的烧成温度。


甚至瓷器摆放的细密程度,都影响着窑炉内部温度的变化。


这些都对于瓷器的烧制成功,有着重大影响。


特别是一些顶级瓷器,更加注重这一点点影响。


因为一点一点的影响,最终会积累、爆发出来,影响最终的烧制效果。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而陈文哲想要快速复烧钧窑瓷,那么就必然要走捷径。


所以,他只要研究一下现代流传下来的古代窑口的烧窑技术,一般也就能够掌握他想要的东西。


就说钧瓷的烧制技艺,它也是有迹可循的。


按照这些痕迹,复烧钧窑就可以做到循序渐进。


钧窑历史悠久,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北宋灭亡后,钧窑停烧。


真正的官方钧窑虽然消失了,但是流散的匠人,却是将此技艺传至各地。


金元时期,不少地方曾彷制过钧瓷,但无法和宋代官窑制品相比。


明、清两代,钧瓷生产发展缓慢。


新华夏成立后,进入全面恢复时期。


钧窑起源于唐代,当时的制瓷工匠们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这是钧瓷的启示,也是钧瓷出现的过程。


当时的匠人是怎么做出钧瓷的呢?其实也不难。


当时他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烧制出了花瓷。


这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


这么一说,是不是烧制唐钧就比较容易了?


能够烧制出唐钧,那么宋钧还会远吗?


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这样通过还原气氛,创烧成功了高温窑变铜红釉。


要达到这一步,对于陈文哲来说,更简单。


只不过,北宋末期,钧瓷烧制技艺已经十分精湛。


宋徽宗年间,他选派官员,集中钧瓷民窑的优秀工匠,在阳翟钧台附近设立“官窑”,专为宫廷烧造贡瓷。


金元时期,神蜃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


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


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新华夏成立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钧窑得以恢复发展,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从此,钧瓷事业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后,钧瓷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这时的产品,凭借着自身名贵和高雅的气质,备受人们推崇。


复烧钧瓷,需要把握重点。


钧瓷的重点,就是以造型为本。


其造型讲究气势和神韵,重视形态美、曲线美,注重比例得当、曲直适度。


此外,它还追求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和谐统一。


有了合适的造型,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釉料。


钧瓷以釉层为艺术载体,与精巧玲珑的现代瓷相比,钧瓷釉浑厚凝重、乳光莹润。


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层次丰富;


形成的窑变景观自然逼真、千变万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表现。


一件合格的钧瓷,其内的胎骨,也就是瓷土,也必然要重视。


钧瓷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坯料,多样矿物质成分为釉料烧制而成。


传统钧瓷烧制需经配料、成型、上釉等七十二道工序。


在现代生产中,钧瓷烧制一般需经加工、造型、制模、成型、素烧、上釉、釉烧、检选八道工序。


钧窑需经过两次烧制,素烧成型后还要上釉进行再一次的釉烧。


即在素胎表面通过刷、浇、浸、涮等方式,附上一层以天然矿石及化学元素为原料的釉浆再入窑烧制。


在高温条件下,钧釉以铜、铁为着色剂,釉色与纹路相交叠置。


出窑后可呈现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


钧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这是所有匠人都极力追求的效果。


钧瓷的名贵,正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


但是,其釉色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


所以,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钧瓷无双”的说法。


综观我国古代,宋朝的民富、民乐是没有一个朝代可比拟的。


早在宋真宗时期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在宋朝,民间财富取得飞跃性进步。


在宋代百姓寻常之物,却是唐代“贫眼所惊”之华丽器物,嘲笑着唐人没有见过世面。


生活在宋朝的人,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器皿方面,都体现了他们有一种生活品味。


古代美学,到宋朝达到最高,是文明的巅峰,宋朝钧瓷,是穿越千年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