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象首方足军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一大摞碟子之中,陈文哲挑选出来了一些没有被生物污染,保存最好的一些,摆开来,仔细观赏上面的纹饰。


这种明青花留白牡丹纹碟,都是描绘的花鸟纹。


这只牡丹纹碟,描绘的牡丹十分鲜艳,到现在还能看到其花四周,满布绿叶片衬托。


这种纹饰繁复饱满,而又有秩序感,甚至还采用了留白的画法。


内沿绘青花几何花卉纹一周,外壁口沿处绘青花复线弦纹一周,弦纹下饰两对应叶脉纹。


胎质细腻,色白。


牡丹是花中之王亦被誉为富贵之花,寓意繁荣昌盛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像这种精品瓷器,还有不少,但是瓷器的纹饰,也就那么几种。


除了兽纹,花纹,剩下的肯定是鸟纹。


出水的花鸟纹碗盘碟是最多的,像是明青花花鸟纹瓣口折沿碗。


这件瓷碗口径21.2,高6.5cm。


花纹和鸟纹的瓷器有,花鸟纹的瓷器,自然更是不缺。


像是一只明青花莲池鸳鸯纹克拉克盘,盘内底心青花锦地八菱形开光。


开光内绘有池塘,右侧绘一束盛开的莲花,左侧画有一对鸳鸯腹部互贴深情对望。


鸳鸯是纯洁爱情与夫妻和美的象征,被人们誉为瑞鸟。


莲花和鸳鸯组合成莲池鸳鸯纹,亦称作满池娇。


它整体写实,画工细腻,线条流畅,组图优美,寓意幸福祥和,是人们喜爱的纹饰之一。


以上两者皆锐唇、花瓣口外撇、浅弧腹、折腰、圈足。


折腰及内壁绘八扇形开光,并以中间画有绶带纹的长条形开光相隔。


扇形开光内,以折枝花卉纹和暗八仙纹为饰,盘外壁随意勾勒六圆形和长条形以烘托内饰。


青花发色蓝中泛灰,胎体轻薄,质坚密。


暗八仙纹,在克拉克瓷中是常见的典型纹饰之一。


瓷器上的暗八仙纹饰,指只绘八仙的法器,而不绘人物形象。


道教中的神仙人物八仙,各有不同法器。


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鱼鼓简子,蓝采和有花篮。


何仙姑有荷花,吕洞宾有宝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板。


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此纹饰题材寓意各位神仙庇佑,充满了道教色彩。


这些盘子很有特色,自然碗也就不错。


碗是沉船出水瓷器中,数量仅次于盘的瓷器。


按碗口的形状可分为瓣口、八方和圆口碗,尺寸大的口径23cm左右,小至9cm左右。


装饰纹饰非常丰富,有花鸟、人物、瑞兽、团花、灵芝、龙纹、凤纹、八仙、蝶纹等。


如明青花花鸟纹瓣口折沿碗,这种碗内底心绘青花花鸟纹,口沿及内壁绘青花四龙首衔祥云形如意头开光。


碗的外腹壁,绘青花四祥云形如意头开光与长条形开光相间,外口沿勾画卷草花卉纹两处。


青花发色幽蓝,胎体轻薄质坚,色白。


如意实物是佛教八宝之一,为僧人记录经文的佛具,同时亦作摆设之用,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


而祥云形如意,则同时具有“吉祥”“如意”的双重美好祝愿。


除了这盘碗和碟,第四种比较多的瓷器就是军持。


军持这种瓷器,大多数沉船之上都有,这是一种十分畅销的外销瓷。


之前提到过好几次,一直没有好好研究这东西,毕竟这东西普通人都不知道。


此时摆放在陈文哲眼前的,是一件明青花象首方足军持。


它通长17cm,宽9.5。


“军持”来源于印三,是为梵语“kendi”、“Knudikā”的音译,又译作军迟、君迟、君持、捃稚迦等。


其实这东西,汉语意为水瓶,亦称作净瓶、澡瓶。


我国的军持是随着印三佛教传来的,最早的时候是僧侣云游时,贮水以备饮用和净手所携带贮水器。


这种瓷器长颈,顶端置一小口,肩腹间附流,无执。


长颈上的口用于饮水,肩腹部的流用于汲水。


使用时用手抓住颈部,将瓶身浸入水中没过肩腹部的口,水满后即可提出,方便省力。


随着佛教发展,军持逐渐演变为佛教法器,在各种法事中或者是僧尼的受戒灌顶仪式上使用。


当然,这东西最后也成为佛教神灵手持的法器。


如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贤护菩萨等,一般手中都托着这么一只瓶子。


公元4世纪至8世纪,东南亚等国家佛教盛行,军持的需求量增多。


这使我国一些生产外销瓷的窑口,纷纷生产军持,使其远销东南亚以及其他欧洲国家。


同时,尹斯也有使用军持作为净水瓶。


有人喜欢,有人使用,自然就有人造,有人卖。


“万历号”沉船发现的军持,可明确器型的共20件,粤省博物馆那边藏有2件。


像是青花象首方足军持这样的动物型军持,在出水的军持中占少数,较为珍贵。


明代的青花象首方足军持,在国内海捞瓷之中,好像只有一件馆藏品。


这种瓷器,圆唇,敛口,长颈上端外凸,方形腹,平底,不施釉。


整体呈象状,肩部一侧饰以象首双细孔流。


象首两侧绘画青花双耳及双眉目,流下附一扁条形系。


口沿处绘青花如意云纹一周,长颈则饰以蕉叶纹。


方形腹作象身,象背部绘有青花锦地座垫。


首尾处绘画铃铛、璎珞纹为饰。


青花发色蓝中泛灰,白釉色呈暗青。


胎体厚实,形态敦厚特别,具有较佳的观赏性。


其实,外销瓷之中,除了因为信仰而畅销的军持之外,其他出口最多的还是葫芦瓶和胆瓶。


葫芦瓶,顾名思义是以自然界中的葫芦为原形所造成的瓶式。


葫芦瓶早在新时期时代已出现,在当时可能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农作物。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如果是在没有陶瓷的情况之下,是用木头凋刻一只小碗装水方便,还是直接使用一只自然结果出的葫芦方便?


肯定是葫芦更方便,这是一种天然的储水器,自然重要。


这就像是玉猪龙的出现,肯定是因为猪对于远古仙民们十分重要,才会慢慢的衍化成图腾。


而葫芦对于人类的生活,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慢慢的就演变出很多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