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六百四十四章 过河拆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现在,嘉靖皇帝修仙成功了。


他开始不重视权术了,开始随意安排大臣、皇子、士绅们。


然而他忘记了这是会反噬的。


现在他想起来了。


他开始与那些大臣妥协。


不能直接妥协,于是又恢复了谜语人的色彩。


而大臣们也开始选择与他妥协。


毕竟再这样下去,大家损失都很大。


于是乡民们又开始知道:


“皇帝没死,之前是谣传,现在还是嘉靖。”


而经过这一事,嘉靖发现了自己的弱点:


百姓竟然不直接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以前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要用权术来对付那些人。


现在他决定要用更加直接的方式。


使用仙法来解决问题。


于是又开始了对百姓的新一轮压榨。


只是他放过了世家大族,放过了那些高官。


但是这一天。


闻人升等四人,已经决定图穷匕见。


他们不能容忍这个嘉靖乱折腾下去了。


典型的封建皇帝,窝里横。


对外软弱。


看似打败了一群倭寇,但谁都知道倭寇的底色:少数被雇佣来的工具人倭贼,大海盗控股,各处地方势力当背景。


而对上真正的大敌北方草原,一败再败。


直到戚继光成长起来。


“杀嘉靖容易,平天下难,所以我们要杀了他,然后冒充他,这样才能尽量少地引发动荡。”闻人升开口道。


其他三人点头。


随后他们开始设计一套方法。


想要杀对方,必须将对方引诱出来。


如何引诱?


“这个好办,他需要修仙资源,就给他编造一个。”


“如果他不出来怎么办?”


“他不出来,只要他身边的人出来,也是一样。”闻人升笑着道。


很快。


京城西郊山上,出现万年灵药的消息传开了。


嘉靖一听,顿时笑了。


“这什么可笑的传闻,万年灵药,十年前还没有了。”


只是下一个消息让他动容了。


“万年灵药是假的,据说传国玉玺出世了,能够象征万民。”


嘉靖不得不重视起来。


因为那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璧,从汉朝开始就有点下落不明了。


再向后,都是重新打造。


明朝的那一块,还是从元朝那里抢来的。


但是元朝的,也不算得上真。


于是嘉靖立刻派人去找。


当然他也知道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于是他派了很多人,想要设计一个反杀的陷阱。


不过,他发现派去的人,都没有了音信。


而且玉玺似乎真的出世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气运正在流失。


明显是要流失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这可不行,这是大问题。


他立刻派出自己最亲信的大太监,和自己的修为仅仅差了一半。


他是筑基期。


而大太监已经是炼气六层。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太监也覆灭了。


“可恶,到底是谁?”


随后他感到了恐慌。


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捍卫自己的力量,一点点都被别人钓走了。


他是没有上钩。


但身为老将,车马炮士象都没了,那不等于一样死吗?


随后在嘉靖皇帝的恐惧下,四人冲进了皇宫。


宫殿里的高手,都被抓走了。


嘉靖皇帝想要逃走,可是他修炼的功法,是以气运为根基。


离开皇宫,离开京城,那就是没有气运了。


好比离开京城的皇帝,很容易失去皇位。


堡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其他例子还很多。


你丢下了京城,就失去了大半官民之心。


他们认可另外一个皇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于是嘉靖皇帝只好固守。


“这家伙还是有点难缠的!”新手男认真道。


“他坚持不了多久,这家伙没有打过真正的修士战斗,一直高高在上。”


“是啊,他竟然怕疼而逃跑?”


“坚持可笑。”


这些人都经过闻人升艰苦的训练。


而且时间也很长。


他们也知道主神的可怕。


虽然第三主神相对仁慈点,但未来的战争是残酷的。


他们好歹也是现代人,还是淘汰下来的。


于是在付出几条胳膊的代价后,他们抓住了嘉靖。


然后将其变成了傀儡。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没错,合格的皇帝就该是个傀儡。”


“皇帝不用换,换内阁,但内阁也不能换得太勤快。”


“而且皇帝不懂就不要太过干涉,看成果就好了。”


就像崇祯,反复换,却始终抓不住根本。


最厉害的救星没有用上。


那就是孙传庭。因为这是一个很有可能成为枭雄军阀的忠臣。


因为他能够整理侵占土地,从这些土地上弄出军饷和粮食来。


可惜崇祯竟然抗不住这些士绅上告的压力,逼迫他快速决战。


简直可笑。


这就是抓不住根本重点。


那时候是照顾一地士绅情绪的时候吗?


根本不是。


就应该拿一个省份出来,让孙展开手脚。


崇祯属于没有自信又没有耐性。


说白了,没有从头到尾做过事,缺少忍耐性。


崇祯就是这样失败的。


失败的一塌糊涂。


相比之下,嘉靖倒是耐性很足。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天团。


闻人升的智慧,完全碾压他。


就这样,四人顺利捕获嘉靖。


“你们要干什么?朕是皇帝,是天子,是仙朝的气运所在!”


“你们不要犯错!”


“当心受到天谴!”


然而四人充耳不闻。


他们才不在乎什么皇帝。


他们直接替换了嘉靖,然后接着将嘉靖以前的措施,进行改弦易辙,从头清理。


整个大明朝,整体现在还是不错的势头。


因为最底层还能活。


至少9成的人能活。


他们首先搞定了考成法。


实际上嘉靖已经搞了一个简单的考成法。


但是他并没有心情深化进去。


他的主要时间还是用在修炼上面。


他只是每三年,找出一批对自己忠诚的人担任考成官,进行京察。


这种考成的权立很大,而且相当于自己催促自己早起。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闻人升则是借助自己的金手指能力,还有借助自己的技能。


然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培训。


学院化,工业化式培训。


培训出一大批门生来。


再利用修仙的便利,然后构建一个仙术网络。


利用信息化网络去构建一个新大明。


也就是说,大明虽然表面上生产力还是古代社会,但是信息交换上,已经进入了现代信息时代。


在这种强大的信息交流的情况下,经济和各种创造方面,得到了一种迅速的发展。


就像江南一带,人们以追寻奇葩为主。


越是奇特,越引人注目。


男人穿各种奇特的服饰,喜好各种新奇之物,西洋的东西,尤为时髦,体现在徐光启等人,专门翻译西方书籍,很多名词都是这时候定义的。


几何原本中的名词,一直用到现代。


可以说这些人才是第一批开眼者,而且这时候差距很少。


一些体系都很容易引入。


可惜这些体系,生命力还不够强大,不足以替换原本的大明,不足以对抗野蛮的力量。


而闻人升对这方面了解得非常清楚。


而现在,闻人升就靠着更好的体系,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快速信息的交流,可以让商人们迅速捕捉到商机。


进而将大量物资卖到那些急缺地方。


这就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


它可以快速平抑物价。


紧接着就是大力改进交通。


信息和交通改进之后,接着就是在粮食生产方面,进行下力。


嘉境之前做得还比较好。


他从海外直接找到了许多种高产作物,红薯、玉米、土豆、高产水稻……


这些作物之后发挥了巨大作用。


能量是守恒的。


实际上这些所谓高产作物,淀粉产量并非就比小麦和水稻高出多少。最重要的是相对高产。


它们可以在那些贫瘠、零散地块中进行种植,耐旱耐贫瘠。


比如在田间地头,烂旱地中就可以种植番薯和土豆、玉米。


所需要的水分,比小麦少许多。


即便年景差一些,也能有收成。


这就大大减少了饥荒的可能。


实际上在推广了这些作物之物,人口数量直接暴增到原本的2倍。


这是直接提升人口上限的作物。


可想而知,它们的产量是相当稳定的。


不然的话,人口是没法稳定增长的。


在差的年份中,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收益。


这一点却是小麦和水稻这种主粮没法实现的。


小麦、水稻都需要大量水,而且在大块平整土地上,才能种植。


对肥力需求也比较高。


当然它们之所以坚持到现代,将其他粮食挤压掉,原因很简单。


它们的生长模式,能够高度匹配农业机械。


它们的穗就在头上,小麦和水稻收割起来很方便,种植起来也方便。


不像别的作物,玉米就不容易收割,比小麦麻烦很多,脱粒也麻烦。


地瓜和土豆更加不用说了,需要的农业机械更加复杂。


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不是问题。


而且玉米更加抗旱。


靠着地瓜土豆之类的,老百姓就能度过灾年。


总之先有农业革命,后有工业革命,农业如果搞不定,工业革命搞得再好也没用。


而教科书上,只重点讲工业革命。


似乎一工业化了,百姓就有粮食吃了。


这是扯淡。


实际上,工业革命的前提,都是先从殖民地获取了充分的粮食之后,将农业人口给挤压出来,变成流动劳动力,这才能工业化的。


因为粮食成为大宗商品,能够完全满足需要,于是百姓不再自给自足,需要出卖劳动力,从而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一分子。


而殖民地的绿色革命,来自于大量土地的开垦,使用骡马和近现代的肥料技术革新。


如此工业和农业互相循环促进,进而达成一个平衡。


若是没有粮食的革命,盲目搞工业,只会统统被饿死。


农业永远是根本中的根本。


而这一点,没有刻意讲明。


先解决粮食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


于是,在闻人升等人的安排下,对比整个时代,整个大明变得非常先进,经济非常发达。


当其他势力还处于饥荒时,大明已经进入了肥胖时代。


已经开始宣传要健康生活了。


很多人梦想就是去大明生活。


“做大明的一条狗,也比在这里当人强。”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毕竟大明的狗,能吃十几年饱饭。


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担心饿死。


而他们在其他地方,一辈子生下来,可能就从没有吃饱过。


再造大明的主线任务,可以说是基本成功了。


然而剩下才是关键问题。


搞出盛世来,其实不难。


难的是一直延续下去。


而任务就要求延续500年以上。


延续5000年有更高的奖励。


这就有点儿难了。


第一个100年盛世。


人人都很高兴。


大家都很幸福。


四方朝贡,纷纷请求并入大明。


草原,高原,荒漠,海岛,都选择归服。


然后到了第二个100年之后。


新问题出现了。


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纷纷提出新问题。


“为什么我儿子不能修到筑基期?”


“是啊,为什么修炼资源发下来的那么少。”


“资源都给他们上层人垄断了!”


“要造反,为了我们的子孙,我们要将他们抢走的资源,再抢夺回来!”


就这样,一场浩大的造反运动开始了。


参与者主要是80岁以上的老头。


造反动力就是为了自己的孙子。


有句话说的好,爷爷最疼孙子。


对儿子骂来打去,对孙子那叫一个疼。


“为了我们的孙子,我们要把这些修炼资源抢回来。”


“我们老了,不行了,不能让孙子重蹈覆辙!”


这些老头造反者们,一路进攻,一路所向披靡。


没人愿意和他们对打。


毕竟还有一个习惯在那里,尊老爱幼。


何况老头们为的是孙子们,这让士兵们觉得这就是为他们好。


大家自然不愿意下力气。


总而言之,一群老头们很快就开始打上京城。


四人看到这一幕,其中三人很生气。


闻人升当然觉得正常。


新手男很愤怒:


“100年前你们为了吃饱饭,可以付出一切。”


“现在什么都有了,竟然还想造反?”


“说什么皇帝过河拆桥,你们这些百姓过了河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