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69章 地仙讲法,乾卦九二(求追读,求月票)

第69章 地仙讲法,乾卦九二(求追读,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空闻言则喜,可又迟疑,正所谓道不可轻传,此番镇元大仙讲法,当是说于诸多弟子,而非广而告之。


他非五庄观之人,若去听法,恐怕不太合适,莫要触了五庄观一脉的忌讳。


便道:“我非五庄观之人,若去听法恐有不适,不若先于山中游历,之后再归来去拜见大仙。”


清风明月连连向前,拽着曹空袖子,将其拉入五庄观中,你一言,他一语道。


“道友可是忘了,你乃我五庄观的有缘人。”


“是极是极,如今师父讲法之日,你又恰好而来,一切都是缘法注定,合该道友获此机缘。”


说着,清风又贴上前来,悄悄道:


“我二人也是奉师父之命前来迎道友,若是师父不愿,岂会如此,道友快快快,莫要去迟了被师父责备我们向道之心不坚。”


曹空听罢,思考之后顾虑全无,走入关中,过了那门,顿觉换了天地,心灵如被洗涤,变得祥和宁静。


观中诸殿坐北向南,甚是简朴,可简朴中却蕴含着道法玄机。


虽为一观,却蕴含乾坤,藏有万变之机,若是长久于观中修持,会有天大的好处。


清风明月带着曹空前行,两步一松柏,三步一古木,如入仙家之地,复行数十步,穿行殿中,继而走出,又见一天地。


但见殿后有山,山上有殿。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座座珠宫贝阙,说不尽的静室幽居,道不尽的道法自然。


三人行于山阶之中,终见一殿位于山中顶部,如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上则通达上天,下则贯通诸山。


又有台阶七七,暗合天地大道之说。


莫名的,曹空此刻心中无有即将面对那位地仙之祖的忐忑,唯有一股宁静。


履足九九,登临殿内,但见殿中有一道人端坐于瑶台之上,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宝相庄严持拂尘。


无有神异,无有仙妙,有的是道不尽的自然。


他本该坐那,他就该坐那,就如天地一般。


其下有蒲团七排七列,合四十九之数,已有大半弟子入座,乾道居多,女冠亦有。


清风明月拉着曹空入座最末一排,悄声道:“我五庄观素重礼法,我二人入门最晚,故坐此最后,


当然,修行路上,达者为先,若是自觉道行精进远超同门,亦可位于前列。”


曹空入座后,心中总有些说不上来的怪异。


这打眼一看,就是镇元大仙给门下真传弟子讲经,可自己这个外人却列于其中。


“观中弟子已至,那么开始吧。”


有一温醇之声响于殿中,曹空不禁静下心来,坐于清风明月中间,抬头看瑶台之上的道人。


镇元大仙手中拂尘一扬,道:“清风明月,你二人虽得铅花,悟银花,但修行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顺应自然,


正所谓万物生发依厚土,恰如乾卦之中九二爻动,为师于此,且尔等师兄又游历三界不在观中,为何不向前坐来。”


清风明月两人也是机敏之徒,不仅自己向前,还拉着曹空向前,坐于最前列。


最前列虽有七座,却只有一人,面容和善,眉眼之间有着笑意,只是让人分不清根底,如同凡人。


先是对清风明月一笑,继而对曹空施礼。


曹空何等聪慧,既是观中唯一坐于最前者,当是得道全真人物,不敢托大,立刻还礼。


而后心中又品悟镇元子的那番话,心中生出了不妙的感觉。


那番话看似说与清风明月,可他却觉是对自己说的。


所谓九二爻动乃是周易之卦象,是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这番话,看似在劝清风明月把握机会,如龙一般出现地表,展露头角,可若仔细琢磨,又未必不是在暗示他。


就好似在说,“你个豹儿,所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如今我这个大人已现,你是不是应该把握机会。”


莫名的,曹空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威严人影,是九灵元圣。


忽的曹空心中一激灵,心中安慰道:‘不,不会的,一定是我想多了。’


于是安定下来,听这位地仙之祖讲法。


这位地仙之祖说道,不说诸多道经,不讲道法,唯说道理,乃是天地自然之理。


正应了其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侍奉香火于天地,故而也不去讲他人道经道法。


但见镇元大仙字字珠玑,讲道之间,不经意间便引人入胜,有异像浮现。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香流芳,玄音入窍,风携道雨,润化无声。


曹空更是听的如痴如醉,一直以来他都是自悟自修,时至今日方听大能讲法,方知何为“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书千万篇。”


往日里,困扰他的道与理,于此刻纷纷迎刃而解,道行在极快的速度攀升,胜过苦心造诣。


当然,这既是镇元大仙的厉害,也是曹空本身修行多年,参悟多年,又游历红尘得来的积累,而今这种种积累,尽数化为资粮。


曹空位于最前,此时听至欢喜处,面露而笑,身上流出玄妙之气,周而复始,更是情不自禁手之舞之。


舞的非所学的任何一门道法,舞的是天地之理,自然之风。


有弟子面露艳羡,心中暗惊:“这面生之人竟入顿悟之境。”


何止是他,大多弟子都不禁艳羡,真正的修行,非单是法力的积攒,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难以言明。


有人求而不得,有人一朝顿悟,一步登天,莫过如是,此为道行。


修为到了道行不一定到,但道行到了,修为迟早到。


只见曹空泥丸宫中黄芽生长,更循天理,不知不觉间二十八星宿之剑皆有长进。


其中南北七宿更是隐隐到达一个临界点,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破门而入,臻至小成。


不知过了多久,曹空从感悟中醒来,察觉己身变化,面色喜悦,心中欢呼。


而台上的镇元大仙见状颔首而笑。


曹空反应过来,立刻对镇元大仙稽首作礼:“感大仙讲道,我铭感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