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0章 抵达莫斯柯,强烈的历史洪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提到这个,陈建华来了精神。


他放下缸子,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秦大哥,你们这货肯定好卖!去年我一个同学,也是公派的,他从家里带了几件皮夹克过去。”


“到了莫斯柯后,就在宿舍楼里问了一圈,转手就卖掉了!你猜怎么着?卖的钱,直接顶了他一年的伙食费还有富余!”


“现在那边对咱们国内的轻工产品,需求很大,尤其是衣服鞋子!”


这话一出,刚子和大斌子的眼睛瞬间亮了!


一年的伙食费!那可是卢布啊!


两人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连老张头抽烟的动作都停顿了一下,浑浊的眼中精光更盛。


“至于地方嘛…”陈建华想了想,“我们学生平时不太去那些市场,不过听我那卖皮夹克的同学提过一嘴,好像是在一个叫…‘契卡市场’的地方?”


“他说那里是莫斯柯挺大的一个露天市场,东西很杂,人也多,感觉挺适合的。他当时就是在那里找的买家。”


契卡市场!


秦远心中默念,牢牢记住这个名字。


这正是老张头之前提过的那个仓库管理员外甥所在的市场!


信息对上了!


“契卡市场…”秦远点点头,又问道:“那向导呢?或者有没有可能,请你那位有经验的同学帮帮忙?”


“或者…你们留学生里有没有俄语特别好、对当地比较熟、又想赚点外快的同学?”


“我们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很需要可靠的人帮忙搭个线,当个翻译,跑跑腿。”


陈建华闻言,认真思考起来。


他看了看秦远,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期待的刚子和大斌子,以及沉默但气场沉稳的老张头。


他感觉这群人虽然风尘仆仆,但眼神里有股韧劲和精明,不像那些纯粹投机撞大运的。


“这个…我得问问。”陈建华没有立刻答应,“我那个卖皮夹克的同学今年刚好毕业实习,比较忙。”


“不过我们宿舍楼里,还有几个俄语很好、家里条件一般、平时也做点小兼职补贴生活的同学。”


“他们肯定对市场比我们这些只埋头读书的熟悉。等到了莫斯柯安顿下来,我帮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帮忙?”


“不过具体行不行,还得看他们自己。”


“太好了!”秦远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伸出手,“那就有劳陈兄弟了!不管成不成,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到了莫斯柯,安顿好了,我们请你吃饭!好好谢谢你!”


“秦大哥客气了。”陈建华也笑着和秦远握了握手。


两人这下算是真正交了朋友。


这一路上,陈建华在与秦远的交谈中,逐步向他科普了莫斯柯的方方面面。


也描绘出了自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整个苏联发生的巨大混乱。


这一切,有的秦远知道,有的则是闻所未闻。


不过却也通过陈建华的介绍,他终于对这陌生的雪国城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六天六夜,很长,却又很短。


当窗外灰蒙蒙的天色终于透出一丝属于城市的、带着工业尘埃的微光时。


一种混合着解脱与全新紧张的疲惫感,席卷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呜——!!!”


一声长鸣的汽笛声,撕裂了清晨的寂静,宣告着旅途的终点。


莫斯柯·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


列车如同疲惫归巢的巨兽,缓缓滑入巨大的穹顶之下。


站台上瞬间如同炸开了锅,人声鼎沸!


车门尚未完全打开,无数身影便如同潮水般涌向各个车厢出口。


有穿着厚重棉袄、戴着皮帽、面色黝黑粗糙的当地壮汉,推着小车大声吆喝着推销着套娃、伏特加和列巴。


有举着简陋纸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俄文写着“旅馆”、“出租车”字样的人,眼神急切地在涌出的人流中搜寻着目标。


更有一些眼神飘忽、穿着相对体面却透着一股油滑气的男人,在人群中穿梭,目光像钩子一样扫视着每一个带着大包行李的外国面孔。


“Гостиница?Оченьдешево!(旅馆?非常便宜!)”


“Такси!Такси!Кудавам?(出租车!出租车!去哪里?)”


“Поменяювалюту!Лучшийкурс!(换钱!最好的汇率!)”


各种语言的招呼声、揽客声、甚至争吵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声浪,扑面而来。


秦远一行人扛着沉重的行李,艰难地挤出车厢门,立刻就被这股人潮包围了。


几个举着旅馆牌子的男人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唾沫横飞。


“别搭理他们!”


陈建华挤在秦远身边,用身体尽量隔开那些过于“热情”的揽客者,压低声音急促地对秦远说,“秦大哥,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骗子!旅馆又贵又脏,出租车会绕路宰客,换钱的汇率更是黑得离谱!千万别信!”


秦远点点头,眼神锐利地扫过那些围上来的面孔,将陈建华的警告牢牢记在心里。


他没来过莫斯柯,但他却知道九十年代的广东火车站多么混乱。


此时的莫斯柯,只会更乱。


他低声对身边的大斌子和刚子道:“护好行李,跟紧!”


在陈建华熟门熟路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七扭八扭终于挤了出来。


走出火车站那宏伟却透着陈旧感的巨大拱门。


扑面而来的寒风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眼前,就是九十年代初的莫斯柯。


巨大的俄式建筑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在街道两旁,厚重、威严,带着一种历史的压迫感。


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老旧的伏尔加、拉达轿车,偶尔能看到几辆相对崭新的德国进口车。


行人们步履匆匆,裹着厚厚的冬衣,脸上大多带着一种近乎漠然的疲惫。


街角的报亭张贴着各种海报和报纸,上面印着秦远看不懂的俄文标题和陌生的政治人物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汽车尾气、煤烟和一种属于北方严寒都市的独特气息。


秦远站在车站广场的边缘。


抬头,望向那铅灰色的天空和远处那些巨大建筑的轮廓,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攫住了他。


这就是莫斯柯。


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整个西方世界颤抖、让中国仰望了数十年的“老大哥”的心脏。


庞大,雄浑,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钢铁般的秩序感。


仅仅是站在这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曾经睥睨天下的气势残留的余威。


然而,陈建华一路上描绘的景象。


物资短缺的商店、排长队的人群、体制僵化的弊端、以及弥漫在社会各阶层的迷茫与躁动,一一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种从小耳濡目染、仿佛刻在骨子里的对这个庞然大物的敬畏。


在此刻亲眼所见其内部肌理的衰败与混乱时,化作了更深的震撼。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巨人,这样一个国家,顷刻间竟然要瓦解了。


秦远心中复杂难明,一股强烈的荒诞感和历史洪流的沉重感交织在一起。


这.....竟然是一款游戏带给他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