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75章 万民意动系于一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尤其是黄立极。


老谋深算的他总对此事隐隐有所担忧。


以皇帝的天纵之资,恐怕在去陕西前也必然想到了这些可能会遇到的死局。


但他还是去了。


究竟是灭亡前的膨胀,还是说有足够的自信来解决这些死局?


黄立极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身为当朝首辅,位置比其他人要更加扎眼,所以皇帝万一没死在陕西还从陕西杀回来了。


那最先倒霉的大概率就是他了。


而且河北离京城也比较近。


他一个人死了不要紧。


万一皇帝再趁机对他背后的五柳黄家动手,那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家族传承吾辈责。


这是世家子弟从小的必修课。


抱着种种忧虑,黄立极开口打断了众人:“光凭断去山西退路和不供粮,只怕还是有些不够保险。”


话音落下,便有人出声调笑:“首辅大人莫非被皇帝近日所举吓破胆了不成?”


“内忧外患之下,皇帝如何逃出生天?难道首辅大人也真把皇帝当成什么天命之子了?”


众人脸上跟着浮起笑意,但黄立极依然四平八稳的开口道:


“诸位,你们可曾想过新君登基月余时间,就得以力压百官出宫外巡?又可曾想过那些皇党们在皇帝离京后仍是被捏成了一块铁板?”


“所以担忧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此言一出,立马获得了李国普的声援。


李国普也出身河北,比起南方世家他也要更怕皇帝真的杀回来。


众人一诧。


随即细细品味起黄立极的话。


皇帝的诸多举动...确实都是超出大家意料。


但这次不一样了。


这次是皇帝带了区区几千人马远赴动荡不安的陕西。


他们合力之下,即使是皇帝也必然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不过抱着谨慎之意,还是有人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那黄阁老是什么意思?还想在陕西加一把火?”


黄立极点了点头,道:“尝试说服晋商与我们通力合作,放陕西北境异族进关,如此一来,方才真正能让那位插翅难飞。”


此言一出。


除了李国普没有明确表示外,其余人等皆是立马坚决反对。


“黄阁老说笑了,陕北地区并非铁板一块,到时候消息传到皇帝耳中,搞不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让我等的努力付诸东流。”


“况且请神容易送神难,真把那些蛮子放进来,到时候事态就难以控制了。”


“晋商还是要跟金人做生意的,他们也不可能答应。”


面对着一众反对之语。


黄立极也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


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


站在他的角度,实在是太过惧怕皇帝成功回京了。


陕西那边就算真被蒙古或金人给吞了,那区区边陲之地也影响不到千里之外的京城。


但皇帝要是成功回京了,他却真的会死。


所以不管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他也只是想着先把皇帝除掉,其他的日后再做处理。


可眼见一众人等皆报以坚决的反对态度。


黄立极也只得轻叹一口气后开口道:“既然你们都不赞同,那此事就按我们方才决定的来办吧。”


“给乔应甲回一封信,告诉他我们会和晋商在近日做好准备。”


“等陕西全乱起来后,我们会全力支持他。”


“事成之后,保他们一众人等三代富贵。”


众人点点头,皆对这种方法表示赞同。


一封密信随即从京城寄出,快马加鞭的往陕西送去。


当京中的文官集团们在密谋刺王杀驾之时。


皇党们自然也没有闲着。


近日来。


陛下临行之前所推广的养民善政也是以一种缓慢但平稳的势头,慢慢朝着京城附近其他地方推行着。


京营较之前也是有了天壤之别。


老弱病残被肃之一清,取而代之的是数千受恩于陛下,有着拳拳报国之心的青壮良家子。


每日操训京营时,张维贤总要喊上一嗓子那句“天朝大昌四夷伏诛”。


而士卒们听到这句已经流遍京城的谶语,也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日尽心操练。


这些虽不至于让京营士卒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化成精锐之师,但也俨然是浮现出一点苗头。


总结,蒸蒸日上!


......


陕西。


西安府府城内。


民情较之于最开始时,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告御状之人被杀之事,经过数日发酵,已经彻底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怒火。


更别提这其中还有锦衣卫在推波助澜,将舆情有意引至秦王府上。


城内百姓本就深受王府中的恶仆荼毒,对此心中那团火自然是一点就着。


皇帝没来你们欺负我们,皇帝来了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欺负我们。


甚至敢袭杀告御状之人。


那皇帝是不是白来了?


可偏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依然未曾有进一步的行动。


因为他在等。


他在等秦王发动反击,也在等民意继续发酵。


朱由检想要的并不仅仅是秦王这条命而已。


这太简单了。


他要的是用秦王的命,彻底引爆民众心中的那团火。


而后他好凭借着这团火的余烬,拉起一支全新的狂热队伍,以此处理边关事务。


因为朱由检清楚,现如今的陕西边防,是半点都指望不上的。


但想全盘救活陕西,边防又是重中之重。


那就只能苦一苦秦王了。


于是乎。


民间舆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


皇帝之所以没做决断,乃是因为陕西其他地区灾情恶劣。


近日来皇帝一直在思索如何拯救民生,同时也是顾全大局,方才没有动手。


这种传言一出现,霎时间便在民众之间传播开来。


愤怒之余,民众们听着这个消息又不禁生出一种悲痛。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把我们当人看的皇帝,却要有人这么对他?!


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皇上又做错了什么?


在愤怒与悲痛交织之下。


已经开始有一些民众自发的聚集于秦王府外。


同时。


这些人竟敢以一种仇恨的眼神盯着王府大门不放。


当人群成为一个集体时,这个集体便会产生某种意识。


这种意识一旦从底部开始膨胀,那么整个集体便会无法进行太多的思考。


这便是集体无意识所导致的狂热。


正如同现在西安府城内百姓们所经历的。


而在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下,秦王必会在惊惧之下出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