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27章 张献忠的展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李自成坐在自家破落门槛上发呆之时。


米脂县中同样一位年岁大约在二十出头的流民。


也是正坐靠在一棵大树旁面容阴鸷的盯着前方龟裂的土地,让人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这位流民叫做张献忠。


和李自成被操蛋的生活折磨成忍者神龟不同,张献忠在经历了各种狗操的日子后。


非但没被磨平棱角,反而还越挫越勇。


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大明法外狂徒。


他原本生于延安府定边县的一个小村子。


说起来,他的少年时光也算励志。


自幼家境贫寒,然后硬是靠着从小苦读和自练武艺,光荣成为了一名定边县县衙的捕快。


算是从贫农完成了阶级跨越,吃上了公家饭。


结果当上了捕快的张献忠,发现自己反而还比之前当贫农时过的更不舒心了。


县衙里的上司看不起他,常常用各种手段来打压他。


而他自然不会去干那些巴结讨好上司的腌臜事。


区区一个没有任何真才实干的小小官吏,怎值他低下自己的头颅?


发展到后来。


他在县衙之中被排挤越发厉害,直至连最基本的应属于他的那部分俸禄都拿不到了。


于他和上官起了冲突,然后便被随便寻了个由头赶出了定边县,并被剥夺了户籍,成为了一只流民。


不过已经被开除人籍的张献忠这时还并未气馁。


他仍旧怀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


接着在一路辗转之下,他来到延绥军镇,投军成了一名底层士卒。


张献忠本以为在这个九边重镇之一,直面异族的前线战场,自己可以凭借着勇武和才智杀出一条血路,搏出一个前程。


但他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自己在战场上拼死得来的功劳被上官随手拿去,自己的命在长官眼中也只不过一只蝼蚁。


他因为不服“管教”得罪长官,被随意寻了个由头便要军法处置直接一刀砍死。


如果不是因为军中还有位将领为自己说了句好话,那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因为那个将领的一句话,他被改判一百军棍并从军中除名。


一方面是他和军伍中的士卒关系不错,一方面是他自己身体素质过硬。


张献忠最终还是从这一百军棍下活了下来,然后一路游荡逃难来到了米脂县。


那一百军棍没有打散他的胆魄,反而彻底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


“我想当个良民,可大明却不给我活路!”


“我想为大明做些贡献,可大明却把我的所有努力与尊严全都踩在脚下反复蹂躏。”


“既然大明这样对我,那就别怪我把这些年所遭受的痛苦千百倍的还给大明了。”


念及此处,张献忠深吸一口气,从大树下撑起身子看向远方。


他看到了枯焦的禾苗,他看到了遍地的饿殍。


他看到了被苛捐杂税压断了腰杆的农民,他看到了县衙里和商人勾结大发国难财吃到满脑肥肠的官老爷。


看着这些场景。


张献忠知道自己的机会快要来了。


更别提前些日子他在路过西安府一个县城时,还结识了一名叫做王二的流民。


面对着民不聊生的现状,气味相投的王二和他聊了很久。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反了吧,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不过张献忠并没有接受王二的造反组队邀请。


因为对于他来说,他要的不是一口饭,而是要大明感受到痛苦。


即使无法一鼓作气的干掉这头已经存活了两百多年的恶龙,那也要从他身上狠狠剜下一块肉来。


而以王二的见识和能力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


况且自幼苦读过的张献忠也知道,第一个起来造反的,往往会吸引掉官兵的大部分火力。


所以他并不打算当出头鸟。


等到人心中的怒火全部都被点燃时,才是他真正要行动的时候。


如今已是九月份,寒冷的冬季马上就要降临,百姓们活下去的希望也会变得更加渺茫。


短则一月,长则三月。


整个陕西都会陷入动乱之中。


到那时,只要他振臂一呼,必会有大批饥民响应。


想到这里,张献忠攥紧拳头,即使粗粒的指甲扎进掌心也没能让他感觉到疼。


......


皇城之内。


万岁山演武场。


魏、曹、王三人新找来的六百名少年太监,正在这里和牢狱中的犯人进行实战搏杀。


由于这些少年太监最近都已经听说了皇上建立的内操有多么威风,再加上此刻皇上亲临。


所以他们每个人也都是想拼了命的表现自己。


朱由检看着面前这些即将成为亲卫的少年,也是暗暗点了点头。


不过对于他来说。


这些亲卫还有一个很大的不足。


这个不足不是指血勇或者纪律性方面的,而是他们所穿的衣物太过平常。


一身英武军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朱由检再清楚不过。


不打仗的时候,军容军纪便是军队的另一种战斗力体现。


英武得体的军服,不光可以大幅增强士兵们的集体荣誉感。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民族自信心,吸引更多年轻人自发的加入军队,为帝国前进夯实基础。


念及此处,朱由检也是派人唤来徐应元,直接开口吩咐道:


“你在尚膳监干的不错,从今日起你再多提督一个尚衣监,朕要亲自设计一身内操军服,你务必盯紧些。”


徐应元慌忙跪地:“奴婢领旨!奴婢绝对日夜看着陛下吩咐的差事,若是出现了半点差池,奴婢自己砍了自己的脑袋!”


这些天来宫内发生的各种大事小事徐应元都在看着,对于陛下所交代的差事他自然是不敢有一点怠慢。


对于尚衣监的差事,徐应元也是非常兴奋。


尚衣监虽在宫中十二监里排名靠后,但实际上他作为信王府旧人,如今在宫中的地位也是仅次于魏、曹、王三人。


不知不觉间,徐应元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还在担忧陛下能否挑起大明的担子,现在则是只想多为陛下做些力所能及的。


他虽没有曹化淳的才能和魏忠贤的经验,但衣食这方面,他是绝对能为陛下安置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