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一柄陌刀压大唐 > 第三十二章:风起云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骑飞驰,铃声远播。


快马踏过开远门。


青衣,短幡,悬铜铃。


街道上的行人商旅纷纷避让:“出什么大事了?怎还有青衣快骑八百里加急。”


兴庆宫外。


六十有二的李林甫扶着腰间白玉革带,缓步拾级而上。


人虽老,可脚下的步子,走的端正。


当值宦官见是右相,忙不迭掀开明黄帷帐。


“圣人,河西道八百里加急。”


李林甫规规矩矩的站在外头,低眉顺眼。


“进来!”


内侍太监相迎,李林甫毕恭毕敬的捧着卷轴走进殿内。


内侍太监接过卷轴,摊开在圣人面前。


略扫一眼上面完好的蜡封。


“李相可曾看过?”


李林甫拱手回道:“回禀圣人,边关急报自当由圣人亲启。”


李隆基低眉看着面前的李林甫:“你也看看吧。”


李林甫快速扫过,面色变得极其难看。


“圣人!万万不可!”


李林甫顾不得圣前失仪,跪在李隆基面前。


“圣人!吐蕃内乱已平,又吞占吐谷浑多年,实力远胜往昔。檄文既出,虚实皆成兵端,望三思啊!”


李隆基并未回应,只是淡淡的看着。


这些年密奏李林甫的奏章,怎么都烧不干净。


李隆基低眉望着李林甫那张“忧国忧民”的脸。


“那李相觉得当如何?”


李林甫故作思虑,开口说道:“不如圣人给那皇甫惟明口头许诺。”


“此计若成,全仗圣人威严。”


“此计若败,圣人全当不知,自当让皇甫惟明前来领罪受罚。”


李隆基笑了,笑的很大声。


口蜜腹剑,嫉贤妒能。


何尝不是自己想要的?


对于帝王来说,一个有把柄在手,又能体己,还能把事情做好的丞相,才是最好的丞相。


李林甫担任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已有十一年了。


权利这东西的魔力就在于此。


一旦你沾染上了些许味道,想要再放下,便如刮骨抽髓。


因为权利,亲奶奶废掉了自己的父亲,幽禁九年。


因为权利,母亲窦氏被诬陷为“厌蛊诅咒”,死的不明不白。


因为权利,大伯母毒杀自家大伯。


因为权利,姑姑想要废自己太子之位。


这像是陇西李氏的命数。


只要想要坐在最高的椅子上,只要自己想活下去,浑身都必定沾染上“自家人”的鲜血。


人老了,难免就开始有些恋旧。


许是想起了那些已故旧人。


“太真真人......”


李隆基面露缅怀之色:“入观整整五年了吧?”


“回禀圣人,太真真人八月便能出道观。”


李隆基轻敲桌面。


太后走了五年了,也到时候了。


寿王妃入寿王府五年,“太真”如今入观中五年。


定然已经洗净凡尘。


李隆基依旧记得十年前,第一眼看见那女子时的场景。


跪地奉茶,袖口滑落处露出的玉臂记忆犹新。


那一声“圣人”也是那般百转千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句诗,道尽了太真美貌,写完了盛唐风华。


寿王识趣,知道世上只有“太真真人”,再无寿王妃。


否则开元二十五年,自己可以一日杀三子,便也可以一日杀四子。


唐高宗做的,自己为何做不得?


难道开元盛世,比不得永徽之治?


哪怕是对比上贞观之治,也要再胜几分。


唐太宗可让大唐人口增至八百余万户?四千万口?


唐高宗开疆拓土,还不是落得个武周代唐?


如今只需自己一句话。


五步之外,千里之内。


皇权浩浩,谁敢忤逆?


“太真真人出观之时,便册封其为贵妃吧……”


“诺”李林甫领命而去。


走过一侧拐角,李林甫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怒火。


“皇甫小儿,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皇甫惟明作为太子党嫡系,与李林甫注定水火不相容。


绝不能让皇甫惟明有机会得圣人欢心。


若李林甫不懂的圣人心思,怎能有如此长久的右相。


……


吐蕃前帐。


恩兰·达扎路恭眺望不远处的炊烟,明显比往常多了些。


自那日短兵相接,唐军好似连石堡城都不要了。


却又不撤兵,只是在后方驻扎着。


增多的炊烟,身后的唐骑。


一缕缕不安的感觉,自心中蔓延开来。


“噶尔。”


“你带三千骑,去再犁一遍。”


那雄壮副将心中疑惑,却只是低头领命而去。


如今已快立夏,日头落的晚些。


戌末亥初,天色渐渐黑了。


恩兰·达扎路恭躺在白虎毛毡上,不断思索着如今情况。


“禀报将军,有唐军信使。”


恩兰·达扎路恭只觉荒谬。


派信使来?难不成大唐真要与吐蕃国战?


“传上来。”


恩兰·达扎路恭摊开卷轴。


《讨吐蕃露布》


五个大字闯入恩兰·达扎路恭眼眸。


霎时间只觉天旋地转。


“大唐天宝四载。节度使皇甫惟明,告于吐蕃赞普:


天兵所向,本以伐罪吊民。


尔乃窃据城池,虔刘我黎庶,上干天怒,下悖人理。


今敕尔:即刻纳款归疆,返我俘隶,偿以金帛,重修臣礼。


苟能迁善,当待以不死;若仍稔恶,则雷霆之诛。”


恩兰·达扎路恭气极反笑。


就凭皇甫惟明那条弱犬,也敢与吐蕃开战?


“三十年前,我吐蕃不敢言勇。可如今,你唐家边军就敢言不败?”


“来人,取狼毫,研墨!”


恩兰·达扎路恭心中了然,这是想逼迫吐蕃退步。


国内苯佛之争愈演愈烈。


就连牧草都越来越少。


东出之势定不能停。


……


长安庙堂离此时的沈潮生太远,反倒是逻些(今拉萨)要更近些。


“大哥,咱也不差吧!”


沈啸劈砍下最后一名轻骑头颅,余光扫过巴图尔。


“别废话,赶紧走!”


顾不得收拾这一伙骑兵身上的物资,沈潮生策马先行。


原本还想再玩次灯下黑,结果便遇见了这一伙骑兵。


方才射出的那根鸣镝,会将敌军引来。


特意说给那吐谷浑男子的“北行”或许能一时误导恩兰·达扎路恭。


但绝对不会长久。


只是未曾想这追兵来的这么急,这么狠。


一根根鸣镝有规律的升空,显然是彼此之间传递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