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复山河 > 第四十八章、风雨扬州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淮安府。


“左相,您亲自来了!”


顾远松忍不住惊呼道。


本以为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南下,负责处理针对七大家族的查抄工作,就已经够牌面的。


万万没想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左光恩,也会亲自跑过来。


“两淮盐政,关乎到了江山社稷。


陛下不放心,就打发本相亲自过来坐镇。


一切行动,你们按计划进行即可,本相只是在旁边看着。


对了,除了本相之外,内阁中的徐阁老也南下了。


你们的速度必须要快,务必在徐阁老抵达前,把案子给定死了!”


左光恩笑呵呵的说道。


两淮七大家在暗中操作帝国盐业近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么庞大的财富,交给任何人皇帝都不会放心。


勋贵、外戚、锦衣卫、东厂、清流全过来了,本质上就是让他们互相监督。


有政敌在旁边看着,就算是伸手,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左光恩嘴上说着不管,实际上他才是处理两淮盐政的最高负责人。


能够把这份重任交给他,足以证明天元帝对他的信任,远超过其他人。


“左相请放心,按照我们的计划,五城兵马司已经查到了七大家族身上。


舞阳侯发来公文,让我们尽快查抄七大家族。


考虑到这几家在当地的势力,只等京营的人马抵达,我们就立即就采取行动!”


顾远松当即保证道。


司礼监不想清流党人插手,锦衣卫同样不愿意清流介入。


不管他们部署的多精密,终归会留下破绽。


朝廷的大局,不等于清流的大局。


万一让清流发现破绽,谁也不敢保证那帮家伙,会不会在关键时刻捅他们一刀。


本质上这次行动,就是对盐业利益的重新分配。


利益一共就那么多,现在朝廷缺钱,需要拿走更多的份额。


勋贵、外戚、厂卫也掺和了进来,都要从中分走一杯羹。


光搞掉七大家族不够,还会分走清流党人的利益。


别的不说,今年清流势力范围的几大书院,获得的捐款就会急剧缩水。


京官们年底收到的冰炭孝敬,也会大幅度减少。


“京营中途由陆路转了水路,两天后就会抵达淮安府。


以七大家族的实力,哪怕我们极力封锁消息,大军进入两淮地界,他们也会收到消息。


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情况不对就立即动手。


可以逼反他们,但绝对不能让他们有组织的掀起叛乱!”


左光恩的话,让在场众人神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进行这么多布局,就是为了一击致命,不给敌人反抗的机会。


可左相现在流露的意思,分明就是让他们故意逼反七大家族。


这么干的好处非常明显,只要这些人举起反旗,那么他们前面留下的破绽都不复存在。


清流集团不会为反贼翻案,这是原则性问题。


顺便还能够借叛军之手,牵连更多的清流党人进去,伺机削弱政治对手。


弊端同样明显,稍有不慎两淮局势就会糜烂,搞不好还会波及整个江南。


皇上怪罪下来,他们这些执行者,很有可能沦为背锅侠。


……


漫步在扬州的大街上,李牧只觉得索然无味。


受封城政策的影响,商户们纷纷关门闭户,百姓也不再上街走动,唯恐惹祸上身。


繁华的扬州城,一下子变得萧条起来。


“传令下去,通知城中商户全部开门营业。


告诉他们反贼刺杀钦差案告破,朝廷已经派兵去捉拿反贼,让他们不必担惊受怕。”


李牧果断下令道。


百姓家中储存的物资有限,城中的秩序必须要尽快恢复,不然会闹出大乱子。


想想就够悲催的。


一众同僚盯上了关押在狱中的盐商,大家都忙着发财,就他这苦逼接下了管理扬州城的重任。


官场注重平衡,不能什么好处都独占了。


破案的功劳水分太重,李牧只是洞悉了上面的意志,先一步按照大人物们的想法推进。


换一个人过去,顶多增加点儿波折,最后一样能够完成任务。


舞阳侯依旧给了他首功,到了捞钱的时候,李牧自然要识趣的做出退让。


亲自参与了对盐商集团的定罪,见证了两淮七大家变成案板上的肉,在钱财方面李牧看得很开。


贪婪是原罪。


盐商集团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食盐是必备食品,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和平年代,盐税应该持续增长才对。


大虞盐税巅峰时期岁入330万两,到了天元六年只剩下130万两,其中又以两淮盐业税收降幅最大。


为了解决盐税持续下跌的问题,朝廷多次派人巡视盐道,可惜一直收效甚微。


上一任巡盐御史的奇葩死法,更是恶心坏了皇帝。


既然好言相劝,不愿意主动给钱,那就自己派人过来取。


“大人,大事不好!


一群士子在城西聚集,疑似要上衙门闹事。”


邓百户慌乱的说道。


文人士子的地位,在大虞朝达到了顶峰。


每次读书人闹事,都会引发轰动。


处理这种事情最是棘手。


稍有不慎,读书人的笔,同样可以杀人。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得着我教么?


立即派人以缉拿逆党的名义,封锁附近的街道,把这群碍事的家伙困在里面。


谁敢带头闹事,谁就是反贼同谋。


找机会把策划者揪出来,查一查他们的社会背景。


明知道我们在处理逆案,还有人敢在此时冒出来,我不信背后没人指使!”


李牧冷漠的下令道。


明明他是朝廷,代表着正义的一方,现在搞得越来越像反派。


感觉不好,事情也要做。


盐政关乎大虞财政,财政又关乎帝国的生死存亡。


在这个问题上,谁敢跳出来捣乱,谁就是帝国的敌人。


作为勋贵阵营的一员,李牧非常清楚自己的站位。


“末将遵命!”


邓百户硬着头皮回复道。


过来向李牧汇报,就是他不想干这悲催差事。


怎奈这烫手的山芋,怎么也甩不掉。


不办更加不行,倘若因为他不作为,导致士子闹出事来。


南下牺牲的名单中,估摸着又会增加一个名字。


目送邓百户离开,兰林杰缓缓开口道:


“大人,此事怕和盐商有关。


我和同窗叙旧之时,听他们说过,有士子在为营救被捕盐商奔走。


江南地区有不少士子接受过盐商的资助,一些人还有把柄在盐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