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复山河 > 第三十六章、卫所积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叔父放心,卫所军田根本清查不下去。


皇上想要清查或许是出于公心,但诸位阁老也站出来支持,无非是文武殊途。


在打压武将的问题上,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


拦不住,那就索性别拦了。


他们想要去查,那就让他们去查好了,就怕他们不敢掀开这个盖子。


别的地方不清楚,但汉中卫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


军中将领把卫所军田变成私田,让军户充当雇户干活,这些都是事实。


但这些都不是卫所军田流逝的主要原因,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科举制度。


每年一届科举,卫所子弟中都会诞生几名进士,以及若干名举人。


大虞文贵武贱,这些人改换门楣之后,都会放弃军户的身份。


离开的不光是人,还有他们名下的军田。


有官职的,甚至连给他们耕种的军户,也一并带走做了雇户。


我记得因为这个问题,百年前军方还和文官们打过官司。


一度闹到了御前,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朝廷当年没处理,后面前赴后继的有卫所子弟通过科举离开,不断吞噬着卫所的军田和人口。


倘若朝廷真下决心清查,那就让这些离开的文官们,先把拿走的土地还回来。


至于卫所将领,大家拿走的土地产生收益,而不是土地本身。


除了个别蠢货外,很少有人会费心思把军田转化为民田,再过户到自己名下受人于柄。”


李牧淡定的说道。


别人家的情况不知道,反正他家是这么玩的。


土地依旧登记在卫所的账册上,收益却进了自家的腰包,然后拿去养了家丁。


倾吞公款养私军,这种军阀化的表现,搁在别的朝代很有可能会人头落地,但在大虞却是常态。


在朝野都是公开的秘密,被查到了也无所谓。


自家养的那点儿家丁数量,同九边将门完全没法比,距离拥兵自重还远着。


土地属性没有发生变更,侵吞军田自然无从谈起。


反正他这个世袭指挥使,从来没有去履职。


哪怕有人较真,把事情全部放到台面上,也问责不到他头上。


“你是没事,可别人有事啊!


从开国到现在,将门子弟传承了那么多代,中间出现的蠢货还少么?


直接吞并军田的确实不多,但有些王八蛋同地方官勾结,把原本属于卫所的上等田换成了下等田。


有的干脆换成了荒山,根本无法进行耕种。


私卖卫所军田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哪怕是被举人进士带走的军田,没有卫所将领的全力配合,他们也不可能如愿。


真要是清查下去,第一责任人始终是各地卫所将领,其次是监管他们的都司衙门,最后才轮得到其他人!”


李原没好气的说道。


本以为自家侄子会给他出什么好主意,没有想到李牧给出了一套摆烂方案。


确实按照目前卫所的情况,牵连面之广,几乎遍布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曾经的亿亩军团,现在就是一个笑话。


原本是卫所和地方官府互相监督的存在,最后内外一起勾结,一起把军田变成了私田。


明知道大家都有问题,可是文官们不怕。


侵吞卫所军田的事情,又不是他们任上干的。


往前进行追溯,当事人坟头早就长草了。


何况干这些事,大家都进行了遮掩,就算是侵吞军田中途也要转手好几次。


当年的卫所田册,在有心人的操纵下,基本上都遗失的差不多了。


哪些是民田,哪些是军田,现在很难分得清。


没有证据的事情,可以拿来恶心活人,却奈何不了死人。


卫所将领们不一样,他们是直接责任人。就算不是自己干的破事,那也是自家老祖宗干的。


哪个卫所有多少军田,朝廷是有数的。


出现了亏空,那就是卫所将领的责任。


卫所出现问题,勋贵们把持的都司衙门,肯定难辞其咎。


没有他们的放纵,下面人的就算想要侵吞军田,也没法完成。


“叔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就不能自乱阵脚。


牵扯这么广,朝廷想追责也不容易。


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出消息,把火往那些卫所出身的文官身上引。


实在是躲不过去,就翻百年前的旧案。把案件推到历史遗留问题上,尽可能淡化大家的责任。”


李牧避重就轻的说道。


身份决定立场!


自家既然没有大问题,那就不怕查。


站在他的角度,朝廷清查军田,无疑是一件好事。


清洗掉一部分蛀虫,更有利于帝国的统治。国家稳定了,他这个官当的才舒心。


何况大虞官场现在关系户扎堆,典型的狼多肉少。


上面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把挡路的人搞下去,他还怎么进步。


文武之争,那是上层的博弈。等他哪天到了位置上,再去考虑也不迟。


作为勋贵集团的实权人物,镇远侯就没法看戏了。甭管朝廷查到那一步,对勋贵集团都是一次削弱。


别的不说,前面阉党许诺安排勋贵子弟进入兵部任职,被这么一搅和,肯定是没指望了。


一些名存实亡的卫所,大概率会被撤消。


牵扯太深的勋贵,不光会丢官去职,还有可能丢掉老祖宗传下来的爵位。


“罢了!


那帮王八蛋既然敢干,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查到谁的身上,就算谁倒霉。


但愿不要闹出大乱子!”


李原叹息一声说道。


如果可以拯救,他也想把卫所拉回正轨。


勋贵集团在朝堂丧失话语权,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卫所军队不堪大用。


现在大虞的军事支柱是募兵。


卫所糜烂后,为了维护统治,朝廷被迫采用募兵制。


募兵制度下,粮饷需要户部划拨,将领任免需要经过兵部核准。


丧失了财政权和人事权后,勋贵们主导的都督府,腰杆子再也硬气不起来了。


发展到现在,名义上统领全国军队的都督府,只剩下可有可无的监督权,日常军队调动都是兵部在负责。


新兴的九边将门,就朝廷启用募兵制度后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