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94章 人变了,味儿也变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90!是90人。”


陈露阳猝不及防被站直的于岸山吓了一跳。


“领导,我刚刚嘴瓢,是90人!!”


于岸山这才重新眼神迷离,脚步打晃,磕头沉睡起来。


陈露阳:……


这就没反应了?


成不成的你倒是给个话啊!


可接下来,无论陈露阳怎么说小话,于岸山都一副喝大了模样,只是哼哼哈哈,就是不表态。


恨得陈露阳都想干脆把人领进省剧院演戏算了!


虽然于岸山装醉没有正面回应陈露阳的诉求,但是今晚还是一场极为成功的庆功宴!


只是除了一个人缺席。


项国武并没有吃上这顿庆功宴。


原因很简单,他没脸去……


之前陈露阳领着车间众人干活,他一分力都没出。


现在陈露阳请客吃庆功宴,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蹭饭。


所以晚上,项国武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了车间。


第二天早上,当他听说于副厂长亲自来举杯庆祝的时候,项国武心里都有些酸涩了。


变了……


一切都变了。


不仅车间变了,甚至就连熟悉的硫磺味都变了!


就在项国武深深感慨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车间。


“你们小陈主任在吗?”


“在!主任在办公室呢!”


瞧着来人,项国武震惊的问向杜涵:“夏工咋还来咱们车间了?”


“夏工算啥。”杜涵见怪不怪。


“董副厂长、于副厂长、曹工、孙科长、杨组长都来过,还有供销科、宣传科、办公室的干事……前几天后勤处的马干事还来给咱们主任送稿纸呢!”


真是借了小陈主任的光了。


以前见都见不到的领导,现在真是随手一抓一把。


就连他这个小工人,现在都和这些领导和主任们混了个眼熟。


至于董满贵就更不用说了。


不仅当上了优秀车间工人,甚至还能替小陈主任参加厂大会~!


这件事给他们羡慕够呛。


“我估摸啊,夏工来车间,八成是找咱们制造直升飞机的标准件的。”


瞧见项国武恍然若失的表情,杜涵劝道:“项哥,其实小陈主任真挺有本事的,咱们就跟他好好干呗。”


“就算咱们拿不上先进,但是年底的时候能多分两斤猪肉包饺子,不也挺好的吗?”


项国武听在耳朵里,心里更堵挺了。


……


杜涵猜的没错。


夏振声就是为了直升飞机减震器来的。


自从陈露阳拿回了热南的硫化剂和最新的生产技术,飞升车间就一直盯着橡胶车间的生产进度以及标准件测试。


瞧见成物之后,夏工第一时间就来找陈露阳商量生产的事儿。


陈露阳皱眉翻着夏振声送来的模型图纸。


起落架系统、发动机安装座、旋翼系统、尾桨系统、机身结构连接点、驾驶舱仪表板还有座椅安装点都需要减震器。


这要是都做下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工程。


陈露阳为难道:“夏工,能给飞升车间造零件,是我们车间的光荣,我们一定好好干。”


“但是你也瞧见了。我们车间所有人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64个人,按时完成融合车间的订单都有些吃力。您这又送来这么多的装配零件,我们恐怕不能同时生产,只能一样样的慢慢做。”


陈露阳不是不想干。


他非常想!


现在车间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


下一步,就是要扩大生产,让整个车间全面的运转起来。


但是融合车间造小汽车,磨合零件的过程,陈露阳是亲身经历过的。


画图纸、测数据是一方面。


把图纸从平面变成现实中存在的零件,通过无数次测试,确保零件可用能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况且现在车间一共就60多个人。


就算分成了四个党小组,那也是锅里的饭挪到盆里,人数总量还是这么多。


王轻舟和于岸山也没有明说给他添人,他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人手去研究生产飞升车间的零件。


夏振声此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一个个造也行,总比干呆着等橡胶厂明年开工才好!”


虽然夏振声跟陈露阳的接触不多,但是心里还是很认可他的。


人家来了橡胶车间两个月不到,就成功把多年困扰橡胶生产的技术解决了。


现在厂里的小汽车减震器都不需要依靠橡胶厂,直接自己就能生产。


这是多难的好事。


陈露阳沉吟半晌。


他一直想要车间进人,正好趁这个机会再去找厂领导试试口风。


“夏工,你先别着急,我去把情况跟于副厂长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车间工人少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事儿耽误了生产。”


“好,我也去跟董副厂长汇报情况。”夏振声点头答应。


因着这一趟只是两个车间主任的私下沟通。


所以夏振声没待多久,就起身告辞,回去找董江潮复命去了。


陈露阳坐在办公室,顺着门缝打量着卖力工作的项国武。


项国武能力强、技术硬,是个生产好手。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是应该重用的。


不过嘛,陈露阳记仇。


这老小子一个多月不上班旷工在家呆着,摆明了有瞧自己热闹的心思。


现在就算乖乖主动回来了,陈露阳也得晾他几天,让他收收心气!


如果项国武能认清现实,在车间跟自己好好干,那陈露阳就既往不咎好好跟他处。


但这哥们儿要是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陈露阳就把他踢出车间,绝不给自己留祸害!


……


当天下午,厂长办公室里又骂起来了。


“年底厂里又来了一批小汽车的订单,减震器的制作必须保证数量。”


于岸山态度十分强硬:“真金白银的订单压在这,现有的车间生产只能保证勉强供应,根本分不出多余的人数去研造飞升车间的东西!”


董江潮板着脸:“部里对于咱们生产直升飞机的进度已经催促几次了!”


“之前我们没有技术,又受橡胶厂的制约,没办法生产减震器。”


“现在既然技术到位了,硫化剂也到了,就应该全力以赴的全面铺开工作,尽快将零部件都造出来!”


王轻舟看着一左一右唱戏似的董江潮和于岸山,摘下眼镜无奈道:


“你们俩到底要说什么?”


下午刚一上班,这两个老冤家就敲开了自己办公室,坐着就开骂。


王轻舟听了小半天,总算是听明白咋回事了。


于岸山道:“车间现在人手不够,我建议再给橡胶车间调来50人作为补充。”


董江潮马上回答:“我同意。”


王轻舟乐了:“行啊,人从哪出?”


难得老于和老董一起同意的事儿,他没理由卡着。


瞬间,董江潮和于岸山不吱声了。


两个人手里的车间都有生产任务,谁也不愿意出人。


所以才闹到了王轻舟这,让厂长想办法解决。


王轻舟笑眯眯的看着闷不吭声的两个人。


“说话啊,刚刚不是挺能说的吗?”


于岸山抢先开口:“橡胶车间本来就是融合车间的队伍,既然现在是要生产飞升车间的零部件,我认为应该老董出人!”


董江潮冷冷一笑:“老于啊,我就纳闷了!”


“橡胶车间是厂里的车间,什么时候就变成你们独一家的车间了?”


“你负责的橡胶车间不能满足厂里的生产需要,这就是你的失职!”


“这人应该让老于出!”


于岸山怒极反笑:“董江潮,吃我的奶还要我的人,我是你妈啊?”


“想骂架回家上炕头骂!”王轻舟听着两人越说话越下道,猛地拍一下桌子。


董江潮也怒拍桌子:“飞升车间的进度已经滞后了!减震器制造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完成!”


于岸山把桌子拍的更响:“融合车间的订单就在眼皮底子,每一个减震器都是真金白银,我们也不能放慢进度!”


说完,


前一刻还在剧烈争吵的两个人,同时盯向了王轻舟。


要厂长是干嘛的?!


不就是解决问题的么!


现在两个副厂长产生了分歧,自然要厂长出来解决!


王轻舟:“你们再看我,我也变不出来50个人啊。”


“我总不能从保卫科、办公室给你们抓50个人过来吧?”


于岸山和董江潮谁也不说话。


王轻舟顺水推舟:“既然你们俩都不愿意出人,那就招人!”


“左右都是陈露阳的车间,上次玩具小汽车的议题,你们回去考虑的怎么样?”


于岸山和董江潮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闪烁一下。


从厂外招人,组建玩具小汽车生产线的议题,三个人几天前刚刚讨论过。


但是考虑到这个转型实在太过跨越,所以就暂时搁置没有定论。


原本董江潮和于岸山以为这件事能拖到年后再说,却没想到王轻舟竟然又提起了这茬。


说实话,


陈露阳提出的玩具小汽车的想法,于岸山非常心动。


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条绿皮青蛙,就能卖到2块钱一只。


那换成一辆玩具小汽车呢?


如果机械厂真的能多出一条玩具小汽车生产线,造出玩具小汽车。


那么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赚钱,甚至还能解决一大批职工家属就业的问题。


就在于岸山要发表意见的时候,旁边的董江潮竟然先开口了。


“我赞成!”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把橡胶车间的生产撑起来,解决减震器的建造问题,他什么事情都赞同。


于岸山不放心的问:“招多少人?”


招10个人是招,招100人也是招。


人少根本就不解决问题!


王轻舟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劲:“80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