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80章 为啥橡胶厂不知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露阳:我?


刚刚还说学语言呢,怎么话题转而就说到自己身上了?


陈露阳沉吟一会儿,如实道:“领导,我目前在厂里担任橡胶车间的车间主任,我们车间目前正在主攻橡胶阻尼减震器,感谢这次交流会让我遇见了热南橡胶栽培研究所的专家,等开完会,我还要请专家来我们车间讨论橡胶生产的事儿。”


“车间主任……小伙子了不起啊!”楚高官摩挲着下巴。


原本他还想着陈露阳如果是个小工人,自己把他调到党校或者是省委办公厅工作。


可这么一看,机械厂明显也是把陈露阳当成是骨干力量来培养。


这调人的事儿,反倒要琢磨琢磨了。


“我刚才听你说的‘走出去’这个词儿很好,咱们的地理位置距离外面近,以后跟外面的往来也多,语言确实非常重要,不仅是你们,我们这些人也要学习学习才行。”


这时,工作人员走过来,小声提醒:“领导,该出发了。”


楚高官点了点头,看着陈露阳:“今天先唠到这,下次找个时间咱们可以继续聊聊。”


想了想又说:“听说你现在周末在省大讲课,这样,你回去拟一个教案,周五的时候交给我。”


拟教案?


陈露阳瞪大了眼睛。


……


离开小会客室,陈露阳狐疑莫名的走向餐厅。


楚高官是啥意思?


不能是让自己去省里讲课吧?


这边正想着,就听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陈露阳同志!”


陈露阳回头,看见一个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冲他走过来。


“您是?”


“陈露阳同志您好,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周云的同事。”


中年人高兴的跟陈露阳握了握手。


“周云这次有任务,去片儿城采访了,时间赶不过来。”


“他让我把这个钢笔拿给你。”


说着,中年人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用挂历纸,仔仔细细折叠好的一个小钢笔盒。


陈露阳高兴的接过钢笔盒,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只非常漂亮的湖蓝色233金笔。


“太谢谢你了同志!”


陈露阳左手握着钢笔,右手再次激动的和这位记者紧紧的握了握。


“露阳同志,您就不用和我们报社客气了!”


中年人乐呵呵的开口:“您可是我们报社的贵人!”


“这次我来不仅是替周云捎东西,更是来替我们社长带话的:”


“陈露阳同志,欢迎您有空来花海市做客,我们报社全体上下都欢迎您的到来!”


陈露阳听得心里暖暖的。


“同志,我也无比欢迎咱们日报记者来省城做客!”


陈露阳越是跟中年人握手,就越是激动。


干脆,


陈露阳从自己包里撕下一片纸,写上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塞给了中年人。


“同志!这是我家!”


“以后不管咱们报社谁来了,就来我家找我!咱们都是朋友!”


中年人也不客气,将地址直接收下夹到笔记本里。


花海距离省城十万八千里远,如果这里能有个朋友,回头真遇见急事难事,也能找个当地人帮忙。


收完了地址,中年人乐呵呵问了句:


“露阳同志,你写的那本《英语实用交流手册》非常好,您看方不方便接受一下我们报社的采访?”


“方便啊!简直太方便了!”


陈露阳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


虽然他和东方日报合作过两次,但是这还是他第一次作为主角被采访!


虽然采访的记者不是周云,这件事有点令人遗憾。


但是不耽误~


看到中年人拿出相机,陈露阳特意双手拢了拢头发,让自己上镜点。


中年人一乐。


“小陈同志,您站这!这块光线好。”


咔嚓一下!


相机给陈露阳照了一张无比帅气的照片。


……


交流会结束之后,陈露阳第二天就直接把黎专家请到了于岸山的办公室。


再听到黎专家是热南研究院的专家,并且能够安全解决橡胶硫化问题之后,


于岸山马上安顿了黎专家,接着马不停蹄领着陈露阳敲开了王轻舟的办公室。


也不怪他着急。


最近几天,不少单位趁着年关将至,都发来了订单要购车。


为了保障小汽车的生产速度,发动机厂和机械厂的汽车生产线天天四班倒,日夜赶工。


但偏偏橡胶厂那边忙着完成年底工作任务,不能制造橡胶阻尼减震器,只能依靠车间生产。


而橡胶车间的成功率又不能保证百分百。


若不是陈露阳来了车间,把四个党小组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数量抓质量,矬子里拔大个选几个能用的。


恐怕这批车就要弹簧减震器和橡胶阻尼减震器一起并用了。


“谁在里面呢?”


于岸山是个急脾气。


他也不等厂长秘书回答,直接推门就进。


结果刚推开门,就瞧见董江潮丧个脸在屋里坐着。


瞧见于岸山,王轻舟微微皱眉。


“你有啥事?”


“好事!”


于岸山恨不得马上就把黎专家手里的硫化剂拿到手,根本不管董江潮在不在,直接坐在旁边的座位上。


这样一弄,董江潮就很尴尬了。


明明他先来的,但是于岸山一屁股杵着算咋回事?


而且人家在这汇报工作,


他真是坐着听也不是,不听走了也不是。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于岸山道:“老董,正好你在,你也听一听!”


“这件事要是办成了,你们飞升车间的减震器也有着落了!”


“你跟橡胶厂谈成了?”董江潮声音有些激动。


于岸山顿时一脸不屑。


“什么跟橡胶厂,我说的是咱们厂可以自己制造橡胶减震器了!小陈儿,你把黎专家的事儿跟领导们说说。”


陈露阳听到于岸山喊他,马上走进王轻舟的办公室。


接着,他将黎专家的事儿仔细的说了一遍。


再说到热南橡胶栽培研究所研制的硫化剂能够完全清除橡胶的“喷霜”问题之后,


王轻舟和董江潮都不约而同的对此表示出怀疑。


“这个橡胶栽培研究所,之前我还真听说过。但是他们造的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神?能彻底解决喷霜问题?”


董江潮纳闷道:“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东西,橡胶厂咋不知道?”


陈露阳笑着解释:


“一来,热南橡胶栽培研究所的硫化技术也是今年刚刚研发出来的,还没有来得及传到全国。”


“二来,咱们能抢占到新技术,是因为黎专家这次是以出版书籍的专家来省城开会,而不是以橡胶专家的身份来参会。”


“也就是说,橡胶厂的同志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会。”


人虽然是这个人。


但是由于事儿不是这个事儿,所以人也就不是这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