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8章 看着一表人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虽然王轻舟对于陈露阳,不是那么太过重视。


但好在也算是个厂长,该有的胸怀也是够的。


不仅对于贾主席办的大学习月活动大为赞赏,


甚至还从宣传科送上来的照片里,亲自挑选了一张陈露阳个人讲课的照片,随同新闻稿一起发给省报社。


晚上,陈今越哼着小曲儿推开了家门。


进入大厅,就被里面的情况弄的一愣。


这个时间点,本该是平和安静的家里,居然意外的热闹。


“小越回来了?!”


妈妈和李婶手里点心和水果,一前一后的从厨房里出来。


沙发上,邹秘书站在陈拓的身边,正在说着工作。


旁边还站着几个她没见过的同志。


陈今越客气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随后进入厨房,小声问道:


“妈,来的人都是谁啊?我咋不认识”


陈妈妈道:“是省歌舞团和市话剧团的。”


“现在全省大学习活动,你爸组织了歌舞团和话剧团联合开展了一个文化艺术大学习,好像还登报了。”


“他们今天来,就是研究下一步工作怎么做呢!”


陈今越诧异:“这么着急吗?刚登报就要研究下一步工作?”


陈妈妈摊摊手:“你还不知道你爸嘛,那个急脾气,干起工作分秒必争的,处处都抢先。”


陈拓是省报社笔杆子记者出身,担任过社长。


两年前,被省领导亲自点将,从报社调到了省文化局当局长。


这时候,国家正逐步开展对外文化工作、发展艺术事业和群众文化事业。


陈拓也没有让领导失望,先是依托老本行,创办了《大众文学》、《诗刊》、《文艺日报》等一系列新刊,刊登了一批高质量的文艺文学作品,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同时,还将歌舞团、话剧团、艺术团等单位的积极性也拉动起来,创造了不少艺术作品。


每周周末,组织艺术团体轮流在东方大街安排群众演出。


收到全省大学习的活动要求之后,


陈拓另辟蹊径,没有走传统的“书本教学”,而是组织歌舞团和话剧团联合开展了文化艺术大学习,将学的内容演出来、唱出来。


不仅自己学习,也带动群众学习。


作为省报的老社长,陈拓的新闻稿自然占据了大学习的头版头面。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文化局的新闻竟然不是独报!


机械厂搞的“大学习月专题学习试验班”也在报纸上面,而且他们教的东西竟然还是日语!


陈拓是个急先锋式的人物,凡事都要强。


见有了竞争对手,陈拓这才将人手都叫过来,商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


等到谈完工作,陈妈妈和陈今越把客人送出家门。


关上门,就抱怨道:


“女儿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么几次,你非挑她回来的时候谈工作!”


陈拓赶紧撇清关系:“这不是没办法嘛~现在省里对这个大学习活动非常重视,得好好搞。”


陈妈妈“呸”了一下:“什么重视不重视的,我看你就是个官迷!赶紧过来洗手吃饭!”


平时陈今越经常在饭店住,一个礼拜只能回家一天。


所以陈妈妈早早就买回来了鱼和排骨,给自己的好闺女补一补。


趁着陈妈妈端饭的功夫,陈今越抱着陈拓的胳膊撒娇:


“爸,我们饭店现在也搞大学习,准备往省报社投稿呢。”


“你要是有什么经验做法,可别藏私,多教教我。”


松亭饭店虽然比不上机械厂和其他部门,但是作为省属的外宾饭店,也是要认真开展学习工作的。


陈拓听到这事儿,顿时来了精神:“你们饭店是怎么弄的?”


“我还问你要办法呢,怎么就变成我告诉你了?”


陈今越看着陈拓锃亮的小眼神,笑道:


“我们邀请了工商局一起开展联学共建活动,领着他们在饭店里参观了一些外事活动和会议接待场所。”


“工商局的吉叔叔也来了,跟我们讲了不少行业知识。”


“你这个学习方法挺好!”陈拓点点头。


“饭店新成立不久,根基不够。自我学习很难出成绩,搞联学就可以很好的将劣势转为优势,实现双赢的作用。”


顿了顿,


陈拓拿起报纸,指着上面的版面道:“要论根基,还得是人家机械厂。”


“他们大学习谁也不靠,竟然自己找青年专家办了个日语试验班,不得不说还是人才多!”


“日语试验班?”


陈今越一下想起了陈露阳。


她知道的机械厂会日语的,可就那么一个!


不能是他吧??


她凑过去一看,


黑白色的报纸上,一个清瘦俊秀的青年穿着衬衫,站在百人礼堂前讲课。


不是陈露阳还能是谁!


“噗!”


陈今越笑出声:“爸,这个青年专家,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个高中毕业,进工厂当翻译的陈露阳!”


“是这个小伙子?”


陈拓拿起眼镜,举起报纸仔细看了看。


虽然报纸上的人影有点模糊,但是从轮廓和五官上,能看出来是个非常漂亮的小伙子。


“看着确实一表人才!”


“谁一表人才啊?”陈妈妈端着排骨从厨房出来,随口问了一句。


“妈,之前我跟你说的那个临时工当翻译的小伙子,他现在上报纸了。”


陈今越拿过报纸递到陈妈妈的眼前。


平时回家,她都会把工作上遇见的人和事儿跟父母说。


陈露阳更是一段时间稳坐家里的八卦话题榜榜首。


话题中的人,突然出现在报纸上,那自然要看看长相!


“确实长得俊。”


陈妈妈瞧了瞧,也忍不住夸起来。


“这小伙子有对象没?我们医院今年来了几个小大夫,我看都很合适嘛!”


听见陈妈妈做媒的心思又起了,陈今越赶紧打住:


“妈,人家刚高中毕业,岁数比你们医院的那些大夫小多了,人家不能同意。”


陈妈妈顿时可惜:“也是……这小伙子岁数也太小了,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