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3章 你还能听懂广播里的词儿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过晚饭,陈露阳态度极好地承担了洗碗收拾扫地抹灰的家庭日常工作。


“露阳,别干了,来吃西瓜。”


姐夫孙志刚晚上抱回来了20斤的大西瓜,一直在菜窖里镇着。


吃过了晚饭,孙志刚抱出西瓜,切成小块码放在牡丹花大搪瓷盆里,召唤大家一起来小院吃。


陈露阳早就瞄上西瓜了,听见姐夫的召唤马上从屋里跑了出来,拿起一块西瓜“吭哧”就是啃了一大口。


甜!


又沙又甜又凉爽!


小院外的路灯下,无数的虫子绕着灯泡一圈圈的飞。


石桌上的收音机里,电流声声滋滋喳喳的播放着评书《隋唐演义》,在讲到打仗的时候,总会适时响起蛐蛐儿大军的叫声,烘托着千军万马的厮杀气氛。


陈父坐在旁边,心疼的看着手中的蒲扇。


原本蒲扇就坏的不像样,晚上再揍了一顿陈露阳,扇叶又飞起好几片。


陈父拿起扇子扇了扇,结果连衣襟都没扇起来半点。


陈母翻个白眼:“行了行了,一个破扇子当个好玩意儿,都坏成这样了回头买个新的。”


陈父急了:“哪破了!这不是还能用么。”


陈露阳啃起第三块西瓜,边啃边说:“我妈说的对,爸你这蒲扇就剩几根叶子支棱,回头我给你买一个电风扇使使。”


陈父白了他一眼:“你买电风扇?你要工作没工作,要学上没学上的,你连个西瓜钱都拿不出来,你买啥电风扇!”


陈露阳:“……”


得!


哪壶不开提哪壶,


左右今晚自己咋说都是错,陈露阳干脆也不敢吱声了,只是闷头吃西瓜。


“露阳,你接下来打算咋办?”姐夫孙志刚开口了。


“好好复习,明年接着考。”陈露阳毫不犹豫回答。


白晓帆虽然不是好鸟,可她有一句话是对的。


在这个时代,高考真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东西。


凭他的本事,复习复习考个好大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


这话说完,陈露阳罕见地没有遭到批评。


不管怎么说,陈家人还是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有个好前途的。


“那你这一年也总不能一直在家里呆着,人总要有个事干,呆的太久就呆废了。”


孙志刚想了想,开口道:


“我今晚下班听说厂里过几天可能要招工,我明天上班再去打听打听,要是真有这事,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想办法把你弄进保卫科。”


没等陈露阳答应,军军纳闷了:“为啥不让老舅去食堂?”


在他心中,机械厂食堂是除了小卖部以外最美好的地方,啥好吃的都有。


陈母无奈道:“你老舅就吃还行,让他进食堂,不把食堂烧了就算不错了。”


军军又纳闷:“那去姥爷的车间不也挺好吗?”


姥爷敲敲打打,啥都会修,时不常还能拿小废件给他做个玩具,贼厉害!


陈父冷哼一声:“你当车间是啥人都能进的呢!”


放下扇子,陈父摆弄着收音机的天线,没好气道:


“你老舅要是能跟着你爸去保卫科,有你爸看着,那我也算放心了,回头还能给厂里抓点耗子,为厂里做做贡献……欸,你说这收音机,杂音里净是小日本子的东西,还让不让人听评书了!”


结果陈父不拨弄还好,


这一拨弄,收音机的《隋唐演义》,彻底变成了日语的广播讲座替代。


“来气!不听了!”


陈父拨弄了一身汗,最后气的将收音机扔向桌子,自己扭身进屋睡觉去了。


翌日。


院子里的鸡吵扰了陈露阳的美梦。


虽然不用上学上班,但是在陈家想睡懒觉也是不可能的。


一大早,陈母就要起床准备一大家的饭菜,叮叮当当,锅碗瓢盆。


陈父拿着扫帚收拾着院子,漏电音的收音机播放着新闻,


军军蹲在脸盆前洗脸,陈玲玲站在镜子前面扎着小辫。


时不时鸡圈里还传来“咯咯哒”的鸡叫声。


陈露阳睡眼惺忪的穿着背心走出屋,刚打开胳膊准备伸个懒腰,就听陈父没好气道:


“真有功啊。大学大学考不上,工作工作找不着,还能大早上睡醒了就能直接吃饭,我咋就没这好命呢。”


陈露阳刚刚绽放的懒腰,瞬间萎了。


陈父打开院门,将厝子里的灰尘和垃圾倒在外面,


动作之无情,


颇有种要将陈露阳一起扫地出门的感觉。


陈露阳讪讪的躲到一边,安静地洗脸刷牙,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要我说啊,最有福的还是咱家玲玲。”


陈母端着粥放到饭桌上。


“你看老宋家的宋娜塔,跟咱家玲玲一个岁数,不仅自己得上学还要给一家人做饭,哪有时间守着镜子扎辫子扎半个点。”


陈玲玲不高兴了,噘着嘴道:


“娜塔她家也不是光她一人做饭的,她哥帮她的。”


“帮她,她不也得自己干吗,哪像你啥都吃现成的。”


陈母瞪她一眼,接着叹了口气:


“你们这群孩子就是惯的!摊着没爹没妈的就好了。”


这边陈母刚发完牢骚,院子里就传来了陈父的骂声。


“这破收音机成天跳台,每天叽哩哇啦地讲这些小日本子话,也不知道讲的是啥。”


陈露阳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随口道:“讲的日本汽车产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正讴歌庆祝呢。”


陈露阳穿越前是搞编译的,语言能力算是出类拔萃。


别说听广播了,就算是带口音的都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陈父一个怀疑的小眼神就递了过去。


“你听得懂这玩意儿?”


陈露阳故作轻松:“能听懂啊,广播成天播日语讲座,跟着听听就听懂了。”


陈父见他说的轻松自然,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不过转而他就骂出声:“小兔崽子一天天的,正经的不行,学这些没用的一个顶俩。”


说到这,陈父就又想起了陈露阳改志愿的事儿,脸再次拉拉下来。


其实,陈露阳工作的事儿,他去跟厂里说分量最重。


但是,陈父勤勤恳恳的给厂里干活干了一辈子,


让他抛家舍业为厂里做奉献,他无条件做到。


可是要让他跟厂里提要求,讲人情,他却无论如何都张不开这个嘴。


姐夫孙志刚懂得陈父的无奈,主动道:


“爸,今天上班我就去人事科问问,每年厂里招聘的人员指标多,怎么都能给露阳一个名额。”


陈父感激欣慰地看了一眼孙志刚:“辛苦你了小孙。”


孙志刚笑道:“爸你这话说的,都是一家人,有啥辛苦不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