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42章 李治:该跑路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卫公领兵前往朱雀大街劝和。”


到了这份上,长孙无忌也只能是开口了。


众人听闻,皆是微微点头。


倒不是他们愿意参与进去嫡子之争。


而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李靖去领兵前往朱雀大街的这个时间,大概是要来不及了。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从宫廷别苑,再去召集禁卫,赶到朱雀大街的时候,那边的情况大概也已经明朗了。


李靖过去,只是收尾。


同时也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皇子争斗,朝臣完全不管,这太不像话。


如此,也不会落人口实。


褚遂良略微迟疑,他还想再拖延一下时间。


如今的局势对于魏王大好,若能多拖延一下,自然是更好。


房玄龄瞧出了褚遂良的想法,抬眸望去,略带警告。


刚想说话的褚遂良,顿时被压了回去。


这文武百官,虽说长孙无忌是第一功臣,但任何人心里都明白,房玄龄才是最不能被小瞧的那个。


——


朱雀大街。


确实是胜负已分。


李承乾带来的一千兵马,如今只剩下三百余人,且都是气喘吁吁,围在太子车架旁边守护。


反观魏晋联军,因为车轮战的关系,半数将士体力充沛。


“大兄,是你输了。”


魏王李泰再次得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面容平静,淡淡道:“我输了,那又如何呢。”


“青雀?你敢弑兄?”


“如今父皇昏迷,我为太子,这朝堂百官,会任由你来监国?”


李泰闻言,脸色微变。


他没想过弑兄。


可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如果他不杀了李承乾,那又该如何去处置李承乾。


父皇还没苏醒呢,现在是赢了。


可朝廷百官,会任由他这个魏王,去囚禁太子吗。


如果不能囚禁太子,那就只能继续让太子监国。


可这样的话,今日伏击太子,又有什么意义。


岂非是成了个笑话。


“四哥,我们没退路了。”


李治低声说道。


李泰有些犹豫:“稚奴,你莫不是觉得,我们要”


李治语气坚定:“若非如此,四哥如何能得太子位。”


“谁也不知父皇还有多久能醒,可即便是明天,只要大兄还在,便有这监国之权。”


“大兄说得没错,若他还在,文武百官不会放任不管,尤其是长孙舅舅,他会任由我们囚禁大兄吗。”


李泰面色有些难看,道:“即便是舅舅又如何,我等囚禁大兄,他长孙无忌还敢来抢人不成。”


“朝廷百官谁不知道,父皇对于大兄起兵造反之事,早就怒上心头,这次父皇昏迷,太医都说了,是因为父皇心中郁结,跟大兄脱不开干系。”


“只要等到父皇醒来,必然就会废掉太子。”


听到李泰不想下杀手,李治可不愿意。


他要登临皇位,是要除掉太子,也要除掉魏王。


可李治自己,也不想背负杀两个兄长的骂名。


最好的结果,就是魏王杀了太子,他再杀了魏王。


这样给父皇那边,也能稍微有个交代。


心中略微思索,李治幽幽说道:“若大兄向父皇认错呢。”


李泰一惊:“你什么意思。”


李治道:“大兄入城,如已是困兽犹斗,无路可退。”


“确实如四哥所言,父皇因为大兄起兵造反之事,很是生气。”


“可如果大兄在父皇醒来后,向父皇认错,交出霹雳火,火炮制作之法,且归还洛阳,将辽东还于大唐,且向父皇求情。”


“那么父皇会不会心软,从而放过太子?”


“又或只是简单责罚一番,不废掉太子位。”


“父皇的脾性,我等皆是清楚,最是念旧情。”


“大兄他,毕竟是娘生前,最为疼爱的长子。”


“若到那时,我等岂非成了笑话?”


李泰铁青着脸:“这不可能,他已经起兵造反了!”


“父皇怎会绕过他。”


李治道:“四哥可不要忘记了,即便是大兄起兵造反,父皇在废掉太子位后,褚大夫多次提及让父皇立四哥为太子,父皇都没有同意。”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父皇对大兄,依旧抱有期望吗。”


“若是彻底死心,父皇早就立四哥为太子了。”


闻言,李泰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他清楚,李治说的没错,父皇对于大兄,一直有着最后的一丝念想。


褚遂良三番五次提及另立太子,可李承乾都造反了,父皇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所有人都清楚,李泰心里也清楚。


李承乾如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抛开跟父皇之间的争执不谈,不管是在军事,亦或是治理政务,他都是最为优秀的继承人。


这一点,李泰也得承认。


如今的辽东,洛阳,在太子的治理下,可谓是百姓丰衣足食。


更别说霹雳火,火炮,能让唐军实力大增,开疆扩土不在话下。


站在父皇的角度,只要李承乾愿意低头认错,交出霹雳火火炮制作之法,安心的当太子,等父皇百年后继位。


那么父皇,还真是很有可能,原谅李承乾的所作所为。


一想到这,李泰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他现在这么做,算什么?


一时间,李泰转头看向李承乾的车架。


哪怕只剩下三百余兵马,可端坐在车架上的李承乾,没有丝毫慌乱,好像他不是败者,失败的人是他们。


凭什么?


哪里来的底气。


就真如稚奴说的那样吗,所以李承乾早就有了这般打算。


李泰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李治观察到李泰的面色变化,心里松了口气。


要是李泰不下杀手,他才是真的难办。


四哥不杀大兄,他强行下手,那先杀大兄还是先杀四哥。


这都不好办吶。


只要四哥下令杀了大兄,他顺势杀掉四哥,从某个方面来说,也算是为大兄报仇了。


届时,父皇,就只有自己一个嫡子了。


这太子位,已然没有了选择。


其实,之所以不自己下手杀大兄,李治还有其他的顾虑。


比起李泰,李治想得更多。


他更清楚的知道,如今辽东,已经成了太子的后花园。


当年,仅仅只是高丽一地,就导致前隋百万大军难以攻克。


而今,高丽,百济,新罗一统,若反,征讨起来,真是百般艰难。


李承乾占据洛阳之前,就把皇长孙李象留在辽东。


这份心思不难猜。


李治估摸着,辽东此刻已经生产了大量的霹雳火跟火炮。


朝廷起兵,攻打洛阳不过数万兵马,都如此困难,且就连李靖李卫公你亲自领兵,都丢失了潼关。


日后攻打辽东,又需要多少兵马?


先前媚娘就跟李治说过此事,辽东之地,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所以,太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死在他的手里。


如果强杀太子,即便是得了太子位,辽东那边也没有办法去解决。


甚至是,很有可能反攻大唐。


按照传承顺序,皇长孙李象也是有继承权的。


媚娘告诉他,皇长孙李象性子软。


只有太子死在魏王手中,他给魏王报仇,才能在日后有收复辽东的可能。


就在李泰迟疑之际。


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李卫公等在调动兵马准备前来。”


李治赶忙道:“四哥,赶紧决断吧,朝堂大臣那边,怕是等不及了。”


这里是长安城,伏兵太子,是很难瞒过几个朝廷重臣的。


不过这也是多方博弈的后果,才能有次机会。


可也不能一直拖着。


李泰闻言,转头看向坐在车架上,面色依旧波澜不惊,好像吃定了他的李承乾,冷声厉喝道:“大兄,且请束手就擒吧。”


“否则,莫怪本王不念及兄弟之情了。”


李承乾呵呵一笑:“来啊,我倒是看看,你青雀如何不念及旧情。”


李泰感觉有些不可置信。


李承乾疯了吧。


都到这关头了,还摆出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


“死到临头,还如此嚣张。”


“传令,格杀勿论!”


随着命令的下达,魏晋联军当即对太子三百余人,发起最后的冲锋,势要一举冲垮太子兵马。


此时,李治悄悄给了李义府一个眼神。


李义府心领神会,趁着没人注意,往后稍退几步。


因为亲卫军已经上场的缘故,所以李泰的身边,也只剩下几个心腹而已。


李治对此早有准备,已经秘密安排数十人。


只等是这边李泰下令格杀太子后,就立即让人将其格杀。


一石二鸟。


可李承乾会输吗。


看着冲过来的魏晋联军,李承乾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对于自身安危,李承乾没有丝毫担忧。


不说本就有后手,哪怕是没有后手,想要离开,对于李承乾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死战不退。


然而换个方式,哪怕只有三百人。


他要想走,带着三百人突围,这魏晋联军,留得住吗。


只是,没必要罢了。


“殿下。”


退回来的苏定方带着询问。


李承乾点点头:“吹号吧。”


苏定方拿出挂在马甲上的牛角,当即吹响起来。


呜!!!


号角长鸣。


这让李泰跟李治顿时面色惊变。


在这个时候吹号,显然太子这边,还有后手。


“快,杀了他们。”


李泰急着大喊。


李治也有些急了,太子怎么可能还有后手。


太子哪里来的援兵。


难道是陆仝?


不可能,陆仝已经被他软禁了,不可能调动兵马。


那又是谁。


随着号角声响起,不多时,地面传来震动声。


旁边的街道上,大量骑兵突然出现,朝着这边冲杀过来。


紧接着,一声大喝响起:“李虎救驾来迟,还请太子恕罪。”


李虎,巽谋班的学子。


便是当初李承乾在长安办讲武堂的时候。


当初,李承乾去兵营探望,说了李虎的名字。


此后李虎受到激励,操练越发刻苦,在辽东之战下屡立战功,一路晋升。


虽说比不得裴行俭,薛仁贵这等天赋名将,可也是成了一员虎将。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是他们本身的能力不行,而是没有机会。


时势造英雄。


很多时候,因缘际会,才能有所作用。


“这怎么可能,怎么还能有如此多的兵马。”


“哪里来的兵马,李承乾什么时候把兵马藏进长安城中了。”


李泰不可置信的说道。


李治却是想到了什么,沉声道:“芙蓉园,曲江池。”


李泰顿时明白过来,咬牙道:“那条密道,不是已经被掩埋了吗。”


当年高丽刺杀之事,李泰跟李治都很清楚。


那些高丽人,就是从曲江池密道进来的。


后来太子以此为由,强行把芙蓉园从魏王手中要走。


说是已经掩埋了密道,实则一直留着。


“恐怕当年,李承乾掩埋密道后,又趁此机会,开辟了另外一条密道。”


李治很懊悔,为什么他没到密道之事。


难怪太子只带了一千兵马入城,原来早就有所准备。


看着冲杀来的太子援兵,大概是一千之数。


这个数目不多。


可偏偏是这个时候。


先前对付太子的一千兵马已经很是麻烦,现在又来一千。


能赢吗。


答案是肯定的。


赢不了。


这上千骑兵,从侧面突入,顿时让魏晋联军产生慌乱,只能是立即更改阵型,侧面迎敌。


骑兵冲杀,讲究一个蓄势。


原本魏晋骑兵在李泰的命令下,冲杀太子车架,现在要立即转弯过去,变幻阵型,是需要时间的。


李虎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上千骑兵成尖刀,狠狠的刺向魏晋联军的侧面,只是一个冲锋,就把魏晋联军拦腰截断。


李承乾这边剩下三百余骑兵自然不会闲着。


苏定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趁此机会,当即反攻。


一时间,魏晋联军前后受敌,局势再度发生逆转。


虽说场面上,魏晋联军兵力还是占据优势,然而却已经无法形成有效的战力。


在李承乾两边夹击之下,眼看已经落败。


李泰跟李治顿时面色大变。


眼看已经得胜,现在输的人,就要成他们了。


李治现在已经没心思再去暗杀魏王了。


李承乾得胜,会放过他们吗。


所以,还是先逃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