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28章 李泰:拉晋王入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宫,晨曦微露,寒风凛冽。


太子内侍文忠,已经在寝宫面前等候了。


昨日平康坊颐指气使,今日太子面前卑微奴婢。


作为太子内侍,是需要全天候命的。


晚间,太子睡了他才能睡,清晨,太子未醒他就要醒。


这时,寝宫殿门打开,一宦官出来低声道:“文内侍,殿下醒了。”


门口值夜的卫士微微退开两步。


文忠点点头,大手一挥,身后的三宫女三宦官,顿时行动起来。


跟着进入到寝宫正厅作准备。


井然有序的开始动了起来。


洗漱的水盆里倒入热水,调式水温。


调好后会倒一些出来,文忠伸手探去,点点头:“可。”


漱口的盐水,也会倒一些在另外的碗里,文忠倒入口中感受温度,点点头:“可。”


还有太子今日要穿的衣服,也需要先热了。


这时,宦官再报:“殿下起床了。”


文忠便带着宫女宦官进去寝房。


寝房内很暖和,数个火盆供暖。


除了文忠带进来的人外,另有四名宫女,四名宦官。


这八人是在殿内侍寝值夜的,比如照看火盆,或是太子起夜等等,负责太子入睡后的事务。


后世影视里行刺太子或皇帝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


也许是编剧没体会过,穷人难以想象富人的生活。


就像是百姓认为,皇帝种田肯定用的金锄头一样搞笑。


李承乾此刻已经坐在了床榻上了。


大部分时候,太子妃苏玉儿是不会同寝的,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天天跟皇后睡一块,都是分床睡。


整夜侍寝那就是恩宠了。


“殿下,丑时末之际,两名猎命郎君撬开楼板,试图刺杀高丽王族。”


“纪县尉适时阻止,进行抓捕。”


“现四人已经被陆仝押入金吾卫将军府监牢中。”


“另,陆仝上报,昨日行动前,有人意图擅闯平康坊西门,通风报信,是平康坊里正。”


“奴婢斗胆猜测,这里正是崔文圣的人。”


“还好殿下运筹帷幄,提前布控,安排陆仝率领金吾卫镇守,否则还真要被他们得手了。”


李承乾在洗漱之际,内侍文忠便在旁边一边服侍,一边汇报。


听到事情的发展,李承乾也没什么好意外的,要是这样还能让人跑了,那才意外。


纪昭还是有能力的,至少是个能办事的人。


陆仝也算。


“他们也是运气不好,都丑时末了,多等会宵禁就开了。”


李承乾洗完手说道。


内侍文忠道:“陆仝把守了万国酒肆,那两个猎命郎君,也收不到崔文圣的消息。”


“殿下,现在要把崔文圣进行抓捕吗,若是再晚些时候,恐怕他就要逃走了。”


李承乾道:“抓他干嘛。”


文忠有些疑惑:“如今高丽王族在我们手里,有了人证,可定他叛国不难。”


李承乾摇摇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得到消息后,崔文圣已经逃走了。”


内侍文忠连忙道:“他们跑不快的,可是要立即让缇骑前去追捕。”


李承乾此事正在更衣,闻言道:“孤就是要让他跑,他不跑,勾结高丽的事情,又怎么能牵扯到魏王那边去呢。”


“只有他跑了,这事才能落下。”


“崔文圣是个聪明人,即便是把他抓了,也会死不承认跟高丽勾结,更不用说牵扯魏王。”


内侍文忠显然是没有明白太子的意思,一脸秘密。


李承乾也没解释的必要,吩咐道:“让陆仝把人都送到东宫监牢来。”


内侍文忠道:“殿下要亲自审讯吗。”


李承乾摇头道;“不必了,先关着吧,关一段时间再说。”


“分开关押,除了给吃的,不要让任何人跟他们说话。”


“这事崔文圣肯定会告诉魏王跟房玄龄,等他们知道了再说。”


隐而不发,有时候威胁更大。


另一边,灞桥驿。


就像是李承乾猜测的那样,崔文圣已经携带家眷出发了。


寅时宵禁解开后,崔文圣就得到了消息。


猎命郎君跟高丽王族,都已经落在了金吾卫陆仝的手里。


陆仝是太子的人,说明太子已经知晓了他跟高丽王族勾结的消息。


事情到此,已经没有了回转的余地。


崔文圣唯一的选择,就是逃离长安,才能保全性命。


“信已经送过去了吗。”


“已经送到公子那边了,想来现在公子已经看到了。”


听到这话,崔文圣才放下心来。


清河崔氏在长安不能没有代表,现在只能让崔盛玉去主持了。


此时,马车已经开始动了起来。


崔文圣有些留恋的看了一眼长安方向。


贞观五年来到长安,至今已近十二年。


崔文圣以为,这辈子都会在长安一直生活下去。


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谁能想到,如今只能灰溜溜的逃走。


‘我会回来的。’


‘太子你且等着。’


崔文圣咽不下这口气,他要魏王赢。


只要魏王赢了,他就能再次堂堂正正的返回长安。


回到那住了十二年的府邸。


——


魏王府。


“魏王,清河崔氏长公子,崔盛玉求见。”


“请到正厅等候。”


李泰有些奇怪,这大清早的,怎么崔盛玉就来了。


他不是每天都在给自己操练府兵吗。


等李泰去到正厅的时候,崔盛玉已经在了。


“见过魏王。”


崔盛玉起身,作揖行叉手礼。


李泰笑道:“崔公子客气,这么早来,可是有什么好事要跟本王说。”


崔盛玉闻言,有些尴尬。


“家门不幸,崔文圣勾结高丽,如今已然逃出长安。”


“什么?”


李泰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


崔盛玉解释道:“原本世叔是想跟高丽暗中虚与蛇委,等魏王跟太子征讨高丽之际,以为魏王助力。”


“或也想着,借高丽之手,助魏王夺嫡。”


“然而事与愿违,那太子手下,万年县县尉纪昭,曾从营州带回了两名新罗贵族。”


“好巧不巧,这两新罗贵族,见过那高丽王族,给认了出来。”


“世叔收到消息,连忙安排猎命郎君,行灭口之事。”


“然却遭到太子算计,如今那两高丽王族跟猎命郎君,都已经被抓进了金吾卫将军,陆仝府邸的监牢中。”


李泰听完,顿感不妙。


崔文圣是他魏王党的核心人物,他做出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会代表魏王党,也代表他的意愿。


若传出崔文圣勾结高丽,别人一定会想,是他魏王授意。


要是传到父皇那里。


可就糟糕了。


更何况,人都在太子手里。


李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崔文圣!好大的狗胆!”


“这是要陷害本王不成,做出这等事情来,事先也不跟本王商议。”


“难道他暗中投靠了太子不成。”


看到魏王发怒,崔盛玉也不多说。


说投靠太子,他也不辩解。


李泰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更难受了。


对仆从吩咐道:“速传柴令武过来。”


崔盛玉冷眼看着,半晌,这才开口道:“魏王息怒,世叔也是一番好意。”


“也许原本只是想先把事情谈成,这才禀告魏王知晓。”


“谁知这么快就被太子的人发现,运气太差。”


李泰冷哼一声,道:“你们清河崔氏,给本王捅了这么大的篓子。”


“可是想好了,要如何挽回。”


崔盛玉道:“如今人在金吾将军府,如果魏王愿意出面,速度快一些的话,想来能把人先拿出来。”


李泰冷声道:“谁不知道,那金吾将军陆仝,是太子的人,又怎么会听本王的吩咐。”


“本王过去要人,即便是威逼,他也定然会快速通知太子。”


“且时,本王岂非是要蒙受这不白之冤。”


崔盛玉解释道:“在下听说魏王跟晋王关系好,何不叫上晋王一起。”


“晋王如今身为右金吾卫大将军,若跟魏王一同去了,难道那金吾将军陆仝,还敢违抗上官的命令不成。”


“只要人出来了,以高丽细作之名,就地格杀。”


“如此魏王还能有发觉高丽细作之功。”


李泰这么一听,顿时感觉有些道理。


晋王是右金吾卫大将军,再加上自己这个魏王,难不成那陆仝还敢不放人?


只是晋王会答应跟自己一起去吗。


李泰有些迟疑。


崔盛玉见魏王犹豫,补充道:“如今形式紧急,还请魏王早作决断,若延误了时辰,怕人就要到东宫去了。”


听到这话,李泰当即应下:“好,就听你的。”


说罢,也不迟疑,起身就吩咐仆从准备马车,先行前往晋王那边。


现在李治没有住在自己的晋王府了,毕竟太远。


右金吾卫大将军府,则是在崇仁坊。


出门的时候,柴令武正好赶了过来。


“魏王这是去哪。”


看到李泰匆匆忙忙跟崔盛玉一起,柴令武不由问道。


“来不及解释了,先上车。”


李泰招呼一声,柴令武跟着上了马车。


魏王的马车很快,里头有个小案几,坐四个人都不显得拥挤。


马车上,柴令武听完崔盛玉的讲述,亦是眉头紧皱。


谁能想到这么稳重的崔文圣,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岔子。


只是现在人都已经跑了,再怪罪也没用了。


幸亏是人跑了,不然要是被抓起来,还更加麻烦。


“魏王,待会去了晋王那边,先不要跟他说放人的事情。”


“届时先带晋王上车,然后直接去金吾将军府。”


柴令武思索一番局势后说道。


李泰自然明白这意思,道:“你的意思是,晋王会拒绝本王?”


柴令武道:“晋王肯定是不想掺和到魏王跟太子之间的事情来,不会说明着拒绝魏王,但或许会找其他借口。”


“所以不如是先斩后奏,找个借口,先把晋王带过去。”


“到了地方,晋王自然就没有拒绝的道理了。”


柴令武的小算盘很精,这是吃准了晋王虽不想参与,但也不好意思拒绝魏王。


崔盛玉赞同道:“如此最为稳妥。”


听到两人都这么说,李泰也点头道:“好,便是如此行事。”


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李治正在查看先前的一些卷宗。


自然担任了这个职位,自然就要做好。


右金吾卫负责整个万年县的治安,巡查,抓捕犯人。


不看不知道,右金吾卫的甲库中,涉及到的卷宗,竟然已经堆积如山。


这里头有很多,是犯罪之后跑了人,而金吾卫又没抓到的犯人。


对于金吾卫来说,如果犯人逃离长安城,基本上就是搁置了。


实际上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如果不是有人提供消息,很少会有金吾卫去搜捕罪犯。


右金吾卫听上去人很多,常备一万五千多人。


实际上单单是宵禁巡查,就要去掉五六千人。


再加上武侯铺的人员,又是几千人。


而大将军府,跟左右将军府,又各掌一府之兵,这里就有三千余人。


剩下两千人左右,要负责整个长安城一半的区域,五十四个坊,自然是管辖不过来。


所以这就衍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捉刀人。


协助金吾卫抓捕罪犯,换取赏金。


“义府,你说要如何才能快速的清掉这些卷宗呢,堆积这么多。”


“要是再放些年,恐怕甲库都要装满了。”


李治向李义府问道。


李义府想了想,道:“金吾卫编制已然固定,晋王若增兵肯定是不行的。”


“或是可以借助外力,那些捉刀人我曾见过,有些还是不错的,本事不差。”


“对于重犯,可提高赏金,那些捉刀人,也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权力。”


李治微微皱眉:“给哪方面的权力?”


李义府道:“若有捉刀人在武侯铺接了案子,则登记在册,在一定时限内,给予其临时搜查之权。”


“可以打造一些腰牌给他们,作为办案的凭证。”


“若超过时限未能完成,则予以收回。”


“如此自可快速将罪犯抓捕归案。”


李治沉吟一番,道:“好,还是义府有办法,此时便交由义府去操办吧。”


“是。”


李义府现在跟随李治,任职右金吾卫大将军府长史。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禀大将军,魏王来坊。”


ps:国庆出门,堵车回来晚了,目前欠4更。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