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四十八章:魏王的妥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批竹纸造出来了,跟李承乾预料中的差不多,很脆,一捏就碎。


这是因为竹子本身的特质所造成的。


没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想要一次性造出来,显然是不可能。


关系不算大,工艺都是在不断尝试中逐渐进步,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接下来就是针对竹子软化这块下功夫。


无非是在蒸,煮,泡上面多下功夫。


兴许下一次的竹纸,就能好上许多。


东宫的匠人类似于奴籍,完全归属于东宫所有,竹子是现成的,除了要耗费些时间外,基本上没什么成本。


除了造纸外,雕版印刷也在逐步准备着。


唐初的雕版印刷已经很是成熟,多是民间用来拓印佛经或典籍。


李承乾是准备了十多本常用书籍,从启蒙到科举的教材。


每一页做成一块雕版,只等竹纸造出来就能用。


之所以没有采用活字印刷,是因为活字印刷的复杂程度,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


每次都需要不断从铜活字里去寻找对应的文字,这本身的工程量就很大。


而且铜活字虽然能反复使用,但成本也是相当高。


铜,本身就是钱。


其中还有涉及到油墨的改良,普通墨水显然很难达标。


汉唐其实早已经有了油墨,但成本高昂,制作工艺复杂,堪比黄金。


相比之下,雕版印刷成本低廉,也更加简便快捷。


只需要在雕版下方刻上响应的数字,哪怕识字少的人,也能按照顺序去进行操作。


“殿下,苏将军来了。”


“正殿召见。”


“是,殿下。”


李承乾看到苏定方的第一眼,就感觉卖相很是不错。


身材魁梧,面色坚毅。


当然,军中猛将,很少会有不魁梧,往往都在一米八上。


这样的身材才能有气力,战场上有优势。


后世人觉得史书中,对于猛将的描述往往很夸张,比如一人追着百人砍。


然而实际上很正常,这样的猛将长期吃得好,身材壮,勤练武艺,类似后世拳王。


而他的敌人,瘦骨嶙峋,大多要挨上一个头。


猛将穿戴甲胄,刀剑难伤,厮杀起来,就跟虎入羊群一样。


“孤已经请求陛下,将你升为金吾卫将军。”


李承乾语气平淡,好像这样的升迁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苏定方显然也被震慑到了。


其实说官职这块,苏定方已经不算低了。


正四品上的中郎将,再往上就是从三品的将军,再往上,便是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


三品往上,就只有正从这两个品第,而没有了上下区分。


苏定方确实有被震撼到了。


他没想到太子会这么看重他,这才刚刚投靠过来,就是如此厚待。


“臣誓死效忠殿下。”


多年的不公,多年的怨气,在此刻烟消云散。


士为知己者死。


自古四大军功:先登,斩将,陷阵,夺旗。


苏定方有先登陷阵两大功,正四品下的左武候中郎将,确实有些委屈。


至于纵兵劫掠这条过错,其实在外面征战的将领,几乎很难避免。


李承乾甚至都不觉得这是罪,又不是劫掠的大唐百姓,劫掠异族,竟然也是罪过,简直离谱。


文人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武人,这件事本身就有问题。


说到底,是因为苏定方朝中没人,这功劳太大也夺不去,那就只能换个法子去压制了。


“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孤不过是顺势帮你说句话而已。”


李承乾说得轻巧,但苏定方也不是完全的政治白痴,自然知晓这里头可没这么简单。


十六卫皇帝直属,太子插手调动可是大忌。


可太子偏偏就这么做了。


“殿下,臣下边还有许多兄弟,不知可否带着他们一起过去。”


苏定方迟疑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可不是几个人,而是两百多人。


曾经跟他出生入死的那些,还有这些年跟随他的。


“多少人?”


“大约有两百多。”


苏定方有些不好意思,理论上这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李承乾微微沉吟,道:“有些麻烦,但也不是不能办。”


“你明日等消息吧,孤会去帮你周旋。”


其实算不得多大的事情,不过是安排金吾卫跟左武候进行平调。


但也算个人情。


对于苏定方来说,这人情确实不小。


“谢殿下。”


苏定方是个武人,不会说溜须拍马的话,真情往往不过几个字。


李承乾顺便交代了往后长安城可能产生某些谣言的事,让苏定方到时候斟酌办事,便让他离开了。


苏定方也是个聪明了,既然太子说了,那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去办。


他身上已经打上了太子标签,也只能是这条路了。


------


太子跟陛下争吵的消息,传到了魏王府。


李泰本就一直很关注这些。


听到这个消息后,胃口大开,忍不住多干了一碗饭。


“东宫制冰法,现在有消息了吗。”


对于太子制冰,李泰还是很眼馋的,冰肆的收入太多了。


哪怕现在已是秋冬,天气转凉,可前往购买酥山的,依旧是络绎不


六家冰肆,就从来没有按时关张过,顶多不过午时,酥山就已经卖光了。


“我们的人,根本接触不到。”


“太子很严谨,把制冰地方用高墙围了起来,还有卫士日夜巡逻把守。”


“里面的人不准出来,外面的人不准进去,卫士们去搬运冰块,也只能在大院里,去不到里面。”


柴令武的回答让李泰有些不爽,看着太子赚钱,比他自己亏钱都要难受。


“府里的那些道士呢,有头绪了没。”


“听说太子的制冰法,就是一个道士的徒弟贡献出来的。”


李泰不甘心的问道。


柴令武微微摇头:“暂时还没有头绪,秦英跟韦灵符,本就很是出名,如若不然也不会被太子看重。”


“这是他们的独家手段,外人难以知晓。”


“道士们正在通过东宫购买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太子显然也猜到了会有这样的情况,东宫每次采购时,几乎是把所有的炼丹之物都买了。”


李泰感觉有些憋屈,东宫在大内,戒备森严,太多的手段完全用不上。


柴令武思索片刻,道:“魏王何不找他们想些办法。”


李泰知道柴令武说的他们是谁,就是五姓七望那些人。


其实李泰也清楚,陛下对五姓七望的态度,这些年陛下一直致力于消减五姓七望的实力。


所以虽说五姓七望在支持他,但李泰也保持了一定的限度。


柴令武劝说道:“冰肆太赚钱了,这会令太子势力大涨。”


“眼下魏王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即便有陛下厚爱,也难以对抗太子,更别说....”


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失败,李泰咬咬牙,道:“好,那就让他们给本王立上一功。”


“东宫里面,可是有他们的不少人。”


“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必须把制冰法给本王弄出来。”


“若是连此事都办不成,本王又如何能完全信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