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十五章:玄武门继承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是吃货的狂欢。


贞观之治已有十六年,一改隋末乱世之风,繁荣稳定。


民众休养生息,连年丰收,物价低廉,历史之最。


东宫后殿,申时末。


长条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美味佳肴。


受鲜卑传统影响,唐朝在饮食文化上已经有很大改变。


汉朝的分餐制虽有保留,但在许多宴会上,已经流行大餐桌同食。


餐桌上,胡饼,蒸饼,槐叶冷淘,稻米饭,水煮鱼片。


另有羊肉,牛肉,鹿肉,洒满胡椒,片片分明。


还有各类蔬菜,菘,波棱菜,秋葵。


樱桃毕罗,天花毕罗,蟹黄毕罗各类糕点点心。


可谓是琳琅满目,丰盛至极。


“娘,耶耶什么时候回来啊。”


四岁的小李厥,眼巴巴的看着桌上的樱桃毕罗,口水都拉丝了。


说话的时候,头都没有转过去。


苏玉儿笑着拿起樱桃毕罗,放到小李厥手上。


“快了,马上就回来了。”


“嗯嗯。”


小李厥嘴巴都塞满了,含糊的回应着。


“象儿,你若饿了,便也先吃点吧。”


李象拱手:“谢谢娘,我不饿,等着父亲回来一起。”


“好孩子。”


苏玉儿赞赏了一句。


也许是身世的关系,李象自小懂事乖巧,温文尔雅,十二岁便已是大人模样。


他出生的时候,李承乾才十一岁,自己都是个半大的孩子,又怎么懂得作为父亲的责任。


后来苏玉儿嫁过来,也才十几岁的年纪。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象不仅没长歪,反而有谦谦君子之风,简直离谱。


“殿下回来了!”


宫女赶紧来通知。


李承乾带着数名宦官走了进来。


“耶耶。”


“父亲。”


“殿下。”


小李厥摇摇晃晃的扑倒李承乾的腿上抱着,嘴边的毕罗也擦了个干净。


在唐朝,父亲是比较正式的称呼,小孩子一般叫阿耶或耶耶,跟阿爹或爹爹的意思差不多。


李象拱手作揖,苏玉儿满心欢喜。


“看看,耶耶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李承乾抱起小李厥笑着说道。


“是酥山,好多酥山,我要吃,耶耶我要吃。”


小李厥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后面宦官端着的酥山吸引住了。


即便是皇孙,酥山这样的奢侈品,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好好好,耶耶喂给你吃。”


李承乾叫来宦官,用勺子舀了一小块,喂到小李厥粉嘟嘟的小嘴里。


感受到嘴里的冰冷香甜,小李厥高兴的呼喊起来。


而后怼着李承乾的脸上亲了一口。


让李承乾笑得开怀不已。


“殿下可别太宠着他了,才四岁,可不能吃多了。”


“那就吃点葡萄干吧,来,耶耶给你舀。”


李承乾笑着逗弄着小李厥,很是开心。


然而余光扫过恭敬站立的李象,突然就一下子愣住了。


他似乎有些理解李世民了。


自己跟魏王,与现在的李象,李厥,又何其相像。


难不成在自己遵守玄武门继承法后,儿子也要这么做吗。


“象儿,这是家宴,莫要如此拘谨。”


“最近功课如何,可是顺畅。”


“听说你学习很认真刻苦,不要太累着自己了,你这个年岁,就应该多出去玩玩,结交好友。”


“督造轮椅挺累的吧,要是觉得累,就交给你娘去看着。”


父亲的突然关心,还有这次叫他一起来的家宴,让李象很是惊喜。


从前父亲对他,从来都是不管不问的。


这让他感受到来自于父亲的温暖。


“孩儿不累,能为父亲督造轮椅,是孩儿的幸事。”


“只想着早日给父亲造好,这样父亲平日行走,就能轻松多了。”


“孩儿喜欢读书,书中的圣贤道理,历史典故,往往让孩儿痴迷其中,甚是欢喜。”


李象的回答不似作伪,很真诚,他确实喜欢读书。


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他教出来的孩子,最后当上了宰相吧。


李承乾突然想到,自己跟李象也就相差十多岁。


自己登临皇位后,若非早死,李象岂不是要当一辈子的太子?


李承乾感觉自己能活挺长的,最近身体的状态越来越好。


指不定李象熬不死自己,还得要先走一步。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免有些唏嘘。


果然,玄武门继承法,是祖宗之法,后人只怕是都要走这条路子了。


家宴吃得很是欢乐。


酥山的香甜冰爽没人能拒绝。


大人模样的李象也忍不住连连送入嘴中。


小李厥一直吵着找苏玉儿要,吃一口,舔一下,再舔一下。


苏玉儿问道:“酥山是陛下赏赐的吗,一次来四份。”


李承乾解释道:“不是,让家令寺做的。”


“道士秦英的徒弟,把之前表演时的化水成冰之术贡献了出来,以后东宫里就有吃不完的酥山了。”


苏玉儿闻言有些开心,也有些失落。


如果是陛下赏赐的,那么太子跟陛下就是和好如初了。


又想到吃不完的酥山,不由道:“殿下,我能送一些给父亲家里吗。”


李承乾道:“当然可以,只是路程遥远,酥山易化,让家令寺直接把冰块带去,现场制作。”


“谢谢殿下。”苏玉儿很是高兴。


李承乾道:“明日我跟你一起去吧,好久不见丈人,也该是要拜访一二了。”


确实很久,自从结婚后,印象里的见面,都是在朝堂上。


好像除了迎娶太子妃那次,李承乾还没去过丈人家。


“殿下若去,父亲定然会极为高兴。”


苏亶也是难受,女儿嫁给太子,算半个国丈,然而除了皇亲国戚这个身份外,什么好处也没有。


李承乾想起一事:“苏琛年岁不小了吧。”


苏玉儿意识到什么,连忙道:“是,已满十八了。”


李承乾笑道:“倒是错过了小舅子的及冠礼,明日让宫里备些礼物一并带去。”


“他也到了入仕的年纪,届时随着来东宫吧,我给他谋个差事。”


苏亶有两子一女。


女儿太子妃。


长子苏琛,历史记载平平,后来做了广州都督。


次子苏瑰更为出彩,当了宰相。


只是现在苏瑰才三岁。


李承乾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丈人家自然最为亲近优先。


秘书丞从五品上,没什么权利,就朝堂来说更是低下,需要扶持一把。


“谢谢殿下。”


太子要扶持苏家的意思这么明显,苏玉儿哪里能不明白。


她也喜欢自家能更好些。


“太子出宫,陛下那边如何交代。”


苏玉儿担忧道。


如今太子不上朝,对外称病休养。


“无事,不休养了,陛下给了个差事,就当是外出办差。”


李承乾吃了口羊肉随口回道。


好歹是太子,还能这点自由都没有。


酒足饭饱后,李象便要离开了。


东宫很大,房子很多,他有自己的宫殿。


李象临走前,李承乾交代道:“文治武功,只读书是不行的。”


“明日我安排些侍卫给你,武艺骑射也不能落下。”


李承乾没人可用,亲儿子当然可靠。


李象过几年,也有十五六岁了。


李世民十六岁领兵救驾,李象差些,但领兵应该不是问题。


指不定到遵行玄武门继承法的时候,还能出把力。


只是这么一搞,李承乾总有一种预感。


等自己年迈了,李象说不准也要从玄武门走一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等自己年迈了,李象年纪也不小了。


“听从父亲安排。”


李象自然没有意见,而且还有些高兴。


父亲让他学武,这是对他的重视。


自小没感受过父爱的李象,此刻内心很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