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志怪书 > 第93章 再遇故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长有什么呢?”


“问我?”


“自然。”林觉神情平静,“宝物难分贵贱,也无银钱衡量,能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就是最好。”


“咦?”


中年道人有些惊讶于这句话能出自一个少年之口,不由多看了他一眼,随即露出笑容,又陷入沉思。


余光在他们身上打量。


显然是在思索,要出什么东西,才能既让自己觉得划得来,又能让他们满意。


最终将目光停在二人身旁的长剑上。


“你们浮丘峰的道人,不是修法术的吗,什么时候像是符箓派的道人一样,学起剑术来了?”中年道人开口问。


“我们不修剑术,拿剑只是防身用的。”林觉答道,“有时面对妖鬼与人,长剑未必不如法术好用。”


“确实如此。贫道也修剑术。既然行走江湖防身所用,除了长剑,还是要有合适的剑术才是。”中年道人说道,“我有一本青丹剑法,原本就是京城枫山中的道人学的,在山下江湖中也算是不错的剑术了,既侧重与人比剑,又能与妖对敌,可否换得这些叶子?”


“剑术?”


林觉看了眼小师妹。


果不其然,小师妹眼光闪烁,眼中是克制的意动,又悄悄瞄他。


“可否一看?”


林觉只好帮她说道。


“可以。”


中年道人便从怀里摸出一本剑谱,上面画着简易图案,又写着许多文字。


林觉捧在手里翻看。


小师妹凑头过来。


三师兄也将目光往这边瞥。


见得他们如此,那只狐狸哪怕什么都看不懂,也将脑袋凑过来。


剑谱记得详细。


随手翻看,大概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功和身法,一部分是剑招与套路,一部分则用大量文字讲解与人比剑的注意事项、取胜之道。


“是正经剑谱。”三师兄在旁出声,“也还算可以。”


小师妹越发意动。


林觉看了眼她,说道:“师妹若是愿意,自己做决定就是。”


“我愿意!”


小师妹也是个果决的人。


“我家小师妹有意学剑,愿意与你交换。”林觉停顿一下,“不过哪怕如道长所说,这门剑术在山下江湖中也算是不错的,可毕竟是凡物,再怎么难得也是可以求来的,灵物却不可求。因此只可换我家师妹面前那堆。”


“一堆?”中年道人眉毛一挑,“小道友你可太贪心了!”


“向来不是贪心的人。”


林觉又将剑谱交还到他手上。


“这还不贪心?”


“不贪心。”


“几片叶子而已。”


“不贪心。”林觉平静的看着他,“这棵树的成长也有我的参与,因此,我知道它有多难得。”


“你这小道士……”


中年道士有些生气,作势想走,可看见林觉平静的神态,又觉得这样的还价套路没什么用,于是停下来,拿着剑谱陷入沉思,眼中光泽闪烁。


“……”


中年道人脸色几度变换,打量林觉许久,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贫道没有别的东西了,便用银钱给你交换,如何?”


“我们不收银钱。”


“很多银钱呢?”


中年道人将手伸进挎包,忽然摸出一大把银子,全都是大块大块的银块,重得连他拿在手上都觉得沉,掏完一把又是一把。


“贫道在山中炼丹,寻金石丹砂时,偶然找到银矿,提炼了不少银子,这类黄白之物于我们修行中人没什么用,你若愿意,尽管拿去。”


白银落在竹席上,砸出沉重的声响。


四周江湖中的奇人异士也好,山中的隐士道人也罢,一时也都被吸引了目光。


“山上用不了多少……”


林觉的话还没说完,看见这两把银子,也忽的怔住了。


就连狐狸的眼睛都瞪圆了。


小师妹更是将近呆住。


这两把银子很多,少说有上百两,若非此前林觉曾从鼠妖洞中挖出银子,恐怕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白银。可吸引他的并非银子的数量,而是这些银子又大块又不规则的形状。


一般来说,不规则的银子都很细碎,大块的银子就算不是完整的官银,也是官银被切成两半之类的。


这么大的不规则的银子,倒真像是他所说的,自己提炼出来的。


可是怎么有些像石头呢?


林觉皱起眉头,不由伸手接过一块。


“嗯?”


林觉意外了一下。


银子拿在手里十分沉重,完全就是白银的重量,用剑柄的护手一按,也能按出凹陷,此外怎么看也看不出任何异常之处。


如果不是在接过白银的瞬间、自己心中就闪过一道奇怪的感觉的话,是真的分不出来。


这应当是一种法术?


这老登想要骗他!


不过倒是给了自己另一样东西。


“如何?”


中年道人看着他,满意他的表现,这天下的道人只要入世,哪里会有用不到银钱的呢?


却见林觉抬起头来,表情奇怪。


“怎么?”


中年道人不明所以。


又见林觉伸手,随手捻起一片叶子。


“道长好本领,这片树叶便赠予道长,就当是看了一场戏法,了结今日的这场缘分!”


“什么本领?”


中年道人立马一愣。


难道被看穿了?


“这些银子。”林觉把银子推回给他,“还给道长。”


旁边小师妹本来也拿了一块银子,学着他仔细的看,正被这突然掉下的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冲击得脑子嗡嗡的,一听见他的话,虽然满脸疑惑,却也立马将手中银子丢了回去,就像是烫手一样。


三师兄也拿着银子翻来覆去的看,虽然觉得不太真实,却没看出破绽来,正思索这中年道人所言是真是假的时候,便听小师弟先做出了判断。


不知对错,反正他也将银子一丢。


“还给我做什么?”


“何必说清呢?”


“什么说清?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白银,谁都可以检查,你这小道士,可莫要张口胡说啊。”


“差不多了……”


林觉只是平静的盘坐看他。


“咦?”


中年道人更加惊讶了。


当真被看穿了?


可是被看穿了,不该很生气吗?


为何还给自己一片?


中年道人一时拿不准。


倒是与这小道士对视,见他眼中一点动摇也没有,中年道人很快就确定,自己确实是被看穿了。


“哈哈!不愧是浮丘峰的道人,贫道不过和你们开场玩笑罢了!”中年道人将这些白银都收回挎包中,继续问道,“如何能换完这两堆呢?”


“如果道长肯把这门法术教给我们的话,倒是可以将这两堆赠给道长。”


“你这小道士,倒是聪明。”中年道人想也没想的说道,“不过法术何等稀奇与深奥,别说今天在这根本无法和你们讲清,就是能讲清,又怎么可能用一门法术来换这两堆丹果叶?我这法术,学了可是终生吃穿不愁的!”


“那就拿这一片走吧。”


“哼!你这小道士!”中年道人反倒笑了笑,却是依旧停在原地没动,问道,“你可会咒禁?”


“只会一种。”


“什么咒?”


“显形咒。”


“我传你一种附剑咒,可以用咒语使得手中兵刃对妖精鬼怪更有威力,是咒禁师用来除妖的,什么兵刃都行。但是所有灵叶我要全都拿走。”


“附剑咒……”


林觉倒是觉得对自己有用。


刚好这人性子狡诈,咒禁之法较为简单,是真是假,一下午就能分清楚。


于是转头看向三师兄。


三师兄没有疑义。


“可以。”林觉便答应下来,却也补充一句,“道长已经骗了我一次,如果再骗第二次,可就与斋醮的初衷不合了。”


言下之意,是要山下见了。


“哈哈哈,开个玩笑罢了,贫道与浮丘观也算是半个旧识。”


中年道人正色起来:


“先听咒语——


“咒语通天地,神雷聚剑尖,法令指阴阳,真火映刃边!三界五行齐助力,使我刀兵显神玄!”


“记住了。”


“你们这生意做得好啊,卖一次树叶,三个人学法术。”中年道人摇头说道,“我再给你讲其中要点,也只讲一遍。”


“好!”


中年道人很不客气的坐了过来,压低声音,与他细细讲述。


这是骗不了人的。


林觉聚精会神,听他讲述。


连太阳西垂也忘了。


……


最后走时,中年道人问他,是如何看破他的幻术的,又为何看破他的幻术还给他一片树叶,林觉只是摇头不语。


回过神来,夕阳刚好西下。


山中竹林树梢被光照成了金色,全都诚恳的弯着腰,许多道人江湖人沿着小路下山去。


林觉等人也往回走了。


此时三堆树叶都已没了,换成了一本剑术、一门咒禁之术,不过大概还有一门能将寻常石头变成银子的法术。


那名道人本来无心给他,只是却也到了林觉手上,这是改不了的,林觉便也默认成了半笔交易。


道人心不好,便给他一片打发。


这门法术虽说有些不光彩,不过也看怎么使用,在这方面,性质大抵和青蚨法差不多,能用来骗钱,能用来作恶,能用来表演,也能用来守住自己本来的银钱不被偷走,还可以用来治恶。


终究只是一门法术。


“看吧,来这大醮上的散人,大多就是这些货色。”三师兄说话向来随意,“也不乏这些阴险的。”


“是啊。”


“还好师弟你聪明。”


“是啊。”


“不过师弟你是怎么发现的呢?那银子我看了好久,都没能看出真假。”


“我聪明。”


林觉这话说得淡然随意。


三师兄则顿时像是吃了一颗苍蝇一样,表情难受,闭嘴不言了。


只有小师妹赞同的点头,神情认真极了。


忽然又见前方空地上有火光。


有人在表演戏术。


外面也围了一些人,只是不多。


林觉还没走近,只从围观者的头顶上看到那喷吐而出的火焰,就知道是厌火术了。


一时心中还有些怀念。


正好他们是往那边走。


可是走近之后,林觉却忽然露出意外之色,脚步顿时就停住了,眼睛也直了,看着那空地中的几个把戏人,闭嘴不言。


正是去年开春,家乡的那群把戏人。


竟然能在这里遇见他们。


此时这群把戏人没有再玩什么“分饰两家产生争执”的把戏,也没有要钱,他们只是单纯的表演戏术,表演一段,就停下来,对围观者行礼。知道来到这里的除了江湖武人、同行和别的江湖奇人,便是正儿八经的修道者,因此乃是来交流的。


“献丑了献丑了,若是诸位客官心中有指点之处,请千万说出来,小老儿感激不尽。”


那方的声音不断传来。


老者也不断拱手弯腰。


只是想求指点,哪里那么简单?


何况此时已是黄昏。


黄昏时很多人都往山下走,因此路边行人倒是多了很多,不乏一些单纯上山来看热闹的附近的百姓、达官贵人驻足观看,可最多看两眼,便也得跟着人群往山下走了。


渐渐只剩两名道士,还有一只狐狸,站在竹林旁的青石板台阶上,眺望那方。


三师兄也不知所踪了。


“师兄……”


小师妹跟在师兄身边,悄悄看他。


“没什么。”林觉转头对她一笑,“遇见了一些故人。”


说完便迈开脚步,往那方而去。


老者领着一群把戏人,身上满是多年闯荡江湖积攒的沧桑,却也有饱经了风雪后的平静坚定,哪怕没人理会,也依然拱手问了几圈,见到刚才那波观众都走得差不多了,见天色还没彻底黑下来,便想着再表演一场,兴许能再引一波人来。


天暗了火才显眼。


也许这次就有愿意指教的人了。


求道难,求术又哪里容易?


却不料佝偻着身刚要转身、示意锣鼓再起,便见一名少年郎突然来到了自己面前。这名少年郎穿着道袍,提着长剑,看着俊秀而又面生。


应是一个看官吧?


老者如是想着,抬起手来,还没来得及行礼,却不料这道人与他当面,却先郑重朝他施礼。


老者一时反倒不明所以。


“老丈可还认得我?”


道人抬起头来,对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