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 第91章 ,割韭菜罢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想做什么英雄,我看你不过是佣兵,我只想哭,只想哭,只想哭……”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风吹花落泪如雨,因为不想分离……”


“蓝莲花……”


车上,那瑛面无表情,那幸面沉似水。


早知道就不听了。


黄口小儿,坏我道心!


是的,她们两姐妹刚刚在车里听完了沈浪的新专辑。


怎么说呢。


从开始听B面的非常开心,到听完A面后的不是滋味,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黑色柳丁》:


涉及了人性、社会、爱情等多个层面,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现象以及人性的独到见解,从曲风上来讲属于grunge(垃圾摇滚),编曲中嘈杂而失真的感觉十分符合这种情绪的表达,里面有好几处沈浪的声音也非常失真,一真一假两种声音交织,好像内心两种不同声音的呐喊。


《东风破》:


深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这首歌曲不仅是对爱情的真挚表白,更是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世界,感受着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清明雨上》:


以华夏传统节日清明为背景,融入了细腻的情感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歌曲开篇便以悠扬的笛声引入,流行与古典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既古朴又现代的音乐氛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


《刚好遇见你》:


与古典音乐的跨界融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艺术性,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展示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元素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


《蓝莲花》:


这是他能写出来的?!


那瑛看着专辑里附带的小册子,上面写了沈浪创作这些歌曲的心路历程。


这次他一改之前的让大家自行脑补,直接说了出来。


故事吗,自己来讲更真实。


“与其说他的身世、经历是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不如说他只是把自己内心当中的一个世界给描绘了出来。”


那瑛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感”。


“这不是在割韭菜?B面五首全是老歌,媒体说的江郎才尽并非唱衰。”


那幸一如既往地的、坚定不移的站在妹妹这一边。


然而她忘了,那瑛今年上半年发的所谓新专辑《知英情歌》,实际上是收录1995~2000年那瑛15首经典情歌。


这才是“割韭菜”。


人要狠起来,回旋镖扎自己。


——————


——————


下半年华语乐坛真正的大战随之打响。


有一种缘分叫冤家路窄。


被媒体强行凑成对手的沈浪和那瑛同一天发行新专辑。


由于那瑛在几个有分量的音乐颁奖典礼上都拿到了“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在一众女歌手中断层式领先,知名度和人气大涨,新专辑《我不是天使》首日销售火爆。


沈浪呢,作为目前最强新人,关注度自然不在话下,新索唱片的宣发也十分给力,新专辑《浪》一出,歌迷百分百支持,路人也有不少,纷纷掏钱购买。


第一天下来,两人新专辑的销售数据不相上下,全亚洲都过了10万张,甚至那瑛还领先一头。


但是在各大音乐榜单上,沈浪就全面碾压那瑛了。


那瑛只有《我不是天使》、《一笑而过》两首歌上榜。


沈浪的五首新歌全部上榜,《蓝莲花》第一,《黑色柳丁》第三,《东风破》第四。


他这一来,还把八月中旬F4发行的《流星雨》从冠军位挤下来了。


线下,对于这场较量的讨论并不多,在网上,则是已经吵起来了。


天涯社区:


“销量不代表一切,音乐应该有其标准和审美要求,不应该仅仅因为市场反应大就认为其音乐质量高。”


“你有听过什么东西卖不掉是因为质量高吗?”


“拉不出屎怪茅坑?”


……


猫扑网:


“浪哥出道至今一直是低姿态,没惹事,但也不怕事,有事唱两句!”


“老那已经是华语乐坛第一天后了,你拿什么比?金曲奖的最佳新人都被人抢了。”


“除了搞些有的没的营销,还会什么?还有什么?”


……


新浪论坛:


“一个20来岁的小屁孩,哪来那么多感悟感叹感慨,我看啊,那些歌不是买的就是抄的。”


“你看不懂不代表不存在,你做不到的更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就这肤浅和狭隘的认知,谁才是小屁孩?”


“话都别说太满,省得最后被啪啪啪打脸。”


……


别看上网的人不多,但吵起架来一点不弱,分分钟给你干到几百上千楼。


所以沈浪和那瑛所展现出来的矛盾并非个人恩怨,可以看作是歌坛正规军与野路子队伍在音乐理念上的一次交锋。


而这个交锋,也引得业内人士围观。


其中不乏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下场评价。


比如支持那瑛的音乐人高小松就表示:“他这么玩只会害了自己,玩摇滚就好好玩摇滚,搞流行就好好搞流行,一会点什么就拿出来显摆,可不知道的是,泛而不精,博而不通,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人我见太多了。”


又比如支持沈浪的导演赵保刚就说了:“沈浪的歌词有着很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旋律丰富多样抓耳,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和作词家。”


反正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


沈浪人在剧组坐,“敌”从天上来,忍不住吐槽一句:“我成刀郎了?”


他对这些所谓“专业人士”好与不好的评价,不是太在意。


市场喜欢,听众喜欢,那就足够了。


名留华语乐坛史什么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目的就是“搞钱”。


不过话回来,这么一炒,给他的新专辑《浪》带来了不少的销量。


许多不知道他的,或者知道他但没听过他的歌曲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掏了钱。


当然了,主导最终销量的是专辑的整体质量。


那他是完全不担心的,这张专辑看着杂、乱,没有主题,可恰恰体现了“浪”这个字。